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一旦发病要及时采取隔离、消毒、免疫、治疗、净化等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杜绝扩散传播。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科学饲养管理,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对预防当前的混合感染病例非常重要。首先必须保证饲料配方合理,营养均衡,饮水充足,以增强猪群抗病力;夏季高温多湿,必须经常保持圈舍空气流通,努力降低氨气留量;平时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仔猪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后仔猪继续在产房饲养3~7天后再转入保育舍;各阶段换料要逐渐过渡,防止发生应激反应,而诱发疾病。2.规模饲养场要实行封闭饲养,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规模养猪场必须实行封闭管理,严格限制闲杂人员进入猪舍;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出栏后猪舍彻底消毒;引进猪只必须严格检疫,引入后须隔离观察经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饲养,以杜绝病原传入。3.定期免疫接种,保持环境卫生。免疫是防控疫病的关键手段;发病猪场可根据本地及本场疫情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定期实施免疫接种,并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经常保持圈舍干燥、环境清洁。每天要及时清理粪便、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周坚持对圈舍环境至少进行1~2次的消毒。4.坚持预防为主,强化阶段性药物预防。针对混合感染疾病严重的猪场,可根据流行特点,在常发季节、换季时节和断奶时期,采用策略性阶段性药物预防。如母猪可于产后3天、后备母猪配种前一周,选用黄芪多糖、支原泰妙和电解多维混饲1周;公猪每间隔2~3周用药一次,每次1周;仔猪哺乳期至断奶后一周内,连续7天混饲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和德利米先;保育猪、育肥猪转群变料后可按上述仔猪用药物连续给药1~2周,也可添加土霉素粉较长时间饲喂,进行预防。5.发病后及时治疗,并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对于混合感染的猪群,要合理选择敏感性药物及时治疗。如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和土霉素可溶性粉剂饲喂,剂量为100克/吨饲料,连用3~7天;重症可在饲料中同时添加支原泰妙和德利米先预混剂,连续饲喂1~2周,剂量分别为1公斤/吨饲料和0.5~1公斤/吨饲料;对于混合感染严重的猪群,还可选用泰乐先锋连用3~5天,混饮剂量为每100克药物加水200公斤,混饲剂量为每100克药物拌料250公斤。
相关文章
-
如何提高元杂交母猪的产仔率
1.加强选种选配。在二元杂交母猪中选择后备母猪,应选择背腰平直、后躯宽而发达、四肢结实有力且稍高、身体各部发育匀称、被毛稀疏、肥瘦均匀的母猪。并且腹下有效乳头在6对以上。长期不发情、假发情或屡配不孕的母猪,用药物治疗无效后,应及时淘汰。超过8胎以上、繁殖力下降的老年母猪也应淘汰。同时要合理安排配种季节。经推测,最好安排...
970 养殖手册 如何提高元杂交母猪的产仔率 养猪技术 养殖 -
国内兽药产品架构特点
1.食品动物用药份额大80年代我国养禽业大发展,所用兽药几乎都是禽药;90年代集约化养猪业、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猪药、水产药产品也随之发展;90年代末期以后,奶牛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用于奶牛的药物又有所发展。以上这些都是食品动物用药。由于药物的开发和使用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宠物饲养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有一定发展...
2768 动物养殖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指南 -
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内分泌的影响
研究发现,母猪妊娠最初几周的高能量摄入使胚胎死亡增加,窝产仔数减少。Dourmad报道整个妊娠期的高采食量抑制哺乳期的自由采食;Xue等提出,初产母猪妊娠期高采食量及由此引起的哺乳期低采食量使母体促黄体素(LH)的脉冲式分泌频率下降,延长了断奶至再发情的天数。哺乳期的营养状况影响卵泡的发育,从而对下次的排卵和胚胎存活率...
1128 养殖手册 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内分泌的影响 养猪技术 养殖 -
如何进行一年收获两次商品罗氏沼虾
将秋季繁殖的虾苗,在越冬池培育至5月初放养于池内。与此同时,将当年繁殖的虾苗在小水体内培育,作为第二次放养用。如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5月初每0.07公顷放养体重4.1克的越冬虾苗1万尾,8月5日收商品虾88.35千克;8月7日每0.07公顷放养当年繁殖培育的体重2克的虾苗1.3万尾,11月2日收商品虾148.89千克...
1568 养殖手册 如何进行一年收获两次商品罗氏沼虾 养虾技术 养殖 -
兔业专家热线读者咨询录
山西 清徐 常福俊1、江苏读者咨询:有一只公兔在配种时突然倒地挣扎而死,请问这是咋回事?答:由于配种过渡频繁阳气亏损或心跳加快导致心脏骤停而猝死。解决办法:适当调整公兔配种强度,多喂青绿饲料,并添加VA和VE粉等。2、浙江读者咨询:有只长毛兔拔毛后不久瘫痪,请问为什么?答:拔毛动作粗鲁应激损伤神经引起脑炎或受凉感冒和缺...
1492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教学 农业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