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Hogcholeravirus,HCV)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分布广泛、感染宿主多,给人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1.流行病学1.1传染源病猪和带毒猪。1.2传播途径常随病猪粪尿和口、鼻、眼分泌物将病毒排出体外,污染栏圈、饲料、饮水和用具。主要经消化道,其次是呼吸道,也可以经眼结膜和受伤皮肤而感染。1.3易感动物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和野猪均可发病。1.4流行特点病初次感染易感猪群时,往往成急性爆发。以后逐渐出现亚急性及少数慢性病例,病的后期常继发感染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巴氏杆菌而并发副伤寒和猪肺疫。2发病机理HCV侵入猪体后,首先在扁桃体的隐窝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扩散至周围的淋巴网状组织,并在脾、骨髓、内脏淋巴结以及小肠的淋巴样组织中大量增殖,最后侵入实质器官。通常在感染后5~6d内病毒即可传到全身,并经口、鼻、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便等排泄到外界环境中。强毒株急性感染时可导致内皮细胞变性、血小板严重缺乏和纤维原合成障碍等变化,致使机体出现多发性出血,乃至最后和死亡。中等毒力毒株感染可导致急性感染或亚急性感染,或经过急性型转化为慢性型及温和型感染,也可以康复。在临床上,此类毒株感染可分为3个时期,即急性初期、临床缓解期和急性恶化期。在急性初期,病毒在体内的播散与急性HCV相似,但播散较慢,血液和器官中病毒的滴度较低,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网状内皮系统、淋巴样组织和上皮组织中;在临床缓解期,血液中病毒滴度很低或无,病毒抗原主要局限于扁桃体、回肠、胰腺和肾脏中。在急性恶化期,病毒再度传遍全身,并主要分布于淋巴组织的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可促使体内HCV数量减少或暂时消失,而循环抗体与病毒形成的复合物又可沉着于肾脏,并吸引嗜中性粒细胞,最终造成肾小球性肾炎。此外,中等毒力毒株感染除造成抗体对病毒刺激的应答能力降低外,还可产生免疫偏离现象,即不产生HCV中和抗体或不产生针对HCV的任何抗体。低毒力毒株感染妊娠母猪后的机理尚不清楚。3.临床症状根据病情和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前二型可称败血型。目前又出现温和性的非典型猪瘟。3.1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首次发生HC的猪场。潜伏期短,一般为2~3d,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热稽留,体温升高2℃以上,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四肢末梢、耳尖和黏膜发绀,全身多处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卧地不起,很快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5d,死亡率为90%~100%。3.2急性型最为常见。潜伏期一般3~5d,体温升高2℃左右,稽留热型。病初表现精神委顿,食欲废绝,眼内有多量黏脓性分泌物,甚至使眼睑粘连。后期可见颈部、四肢、腹下、耳尖、臀部及外阴等部位皮下有出血点或大面积出血斑。体温开始升高时可见病猪便秘,先排出干粪球,后排出带白色黏液、黏膜或脓血的深褐色粪球;不久后又出现腹泻,病猪排出灰白色带有恶臭的稀粪。公猪包皮内积有尿液,用手挤压后,流出浑浊白色恶臭液体,病程2周左右。死亡率一般在50%~60%之间。3.3亚急性型多见于猪瘟常发地区或饲养管理较差的猪场。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较缓和,潜伏期1~2周,体温升高1~2℃。后期病猪消瘦,运动失调,常因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一般为30%~40%。病程3周以上,不死者常转化为慢性型。3.4慢性型多见于常年具有猪瘟流行的猪场或防疫卫生条件差的猪场。病猪主要表现为被毛粗乱,消瘦,贫血,精神不振,全身衰弱,嗜睡,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部分病猪在耳尖、尾尖、臀部和四肢末梢有紫斑或坏死痂,病程至少1个月以上。病猪预后不良,不死者常成为僵猪。死亡率一般10%~30%。3.5非典型性猪瘟或温和性猪瘟病势较缓和,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局限且不典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发病和死亡大多为仔猪,较大的猪一般能耐过。另外,胚胎感染低毒猪瘟病毒的中和抗体,这是典型的免疫耐受现象。感染猪在出生后几个月可表现正常,大多数能存活6个月以上,但最终不免死亡。先天性HCV感染可导致流产。胎儿木乃伊、畸形,死产,产出有颤抖症状的弱仔。子宫内感染仔猪皮肤出血常见,且初生死亡率高。4.病理变化4.1最急性猪瘟死后看不出变化。4.2急性型猪瘟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周边出血,呈网状或大理石样病变。脾脏边缘可见黑红色,隆起的契形出血性梗死灶。肾脏不肿胀,贫血呈土黄色,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形成"雀斑肾"。4.3慢性型主要病变部分在大肠,尤其是在回盲瓣的黏膜上有纽扣状的轮层状溃疡。4.4非典型性猪瘟或温和性猪瘟多数仔猪可见到水肿,腹腔积水。5.引起猪瘟流行的原因5.1带毒母猪-带毒母猪综合征(CarrierSowSyndrome)是引起猪瘟持续感染的根源。带毒母猪综合征指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后能引起潜伏性感染。带毒母猪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的同时,又向环境排毒,感染其他健康猪。荷兰人Wensvoort和Terptra调查了感染母猪群,发现带毒母猪综合征在妊娠母猪感染率可达43%。丘惠深(2004)对我国13个省、市29个大、中型猪场调查,结果29个猪场中全部存在母猪带毒,带毒母猪综合征感染率为11.12%。带毒母猪存在是我国连年注射猪瘟疫苗连年发生猪瘟的主要原因。5.2病毒的遗传变异。我国近年来猪瘟病毒流行毒与古典猪瘟病毒之间已有较大差异,核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2.2%-84.3%和87.9%-90%,猪瘟病毒的毒力可因在体外继代或在体内因抗体压力下,产生突变而减弱其原有的毒性,减弱猪瘟病毒的毒力也可因在敏感个体继代感染后而增加或恢复其原有的毒力。5.3免疫失败也是导致猪瘟发生的重要原因。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5.3.1疫苗的运输、保存、使用不当,影响免疫效果,疫苗稀释后,超过4h或更长时间仍然继续使用;或免疫注射时,有时打飞针,导致实际注入猪体内疫苗剂量不足,从而导致免疫失败。5.3.2免疫剂量不当。目前不少猪场在进行免疫时,生怕猪瘟苗效价不高,就尽量加大免疫剂量,认为剂量越大越好。我国多年来规定的猪瘟疫苗肌肉注射剂量为150个RID(RID为兔体感染量或兔体反应量),而欧洲药典规定C株(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为100PD50(PD50为猪体半数保护量),折合为400个RID。免疫剂量过小,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免疫剂量过大则易产生免疫耐受。5.3.3超前免疫打针时间、仔猪吃初乳的时间不正确。试验证明[7],在初生仔猪吃初乳前注射弱毒苗,攻击强毒时,虽有轻微的体温反应,但可以耐过而不死亡。若仔猪在吃初乳后3-6h注射疫苗,则不能抵抗强毒的攻击而死亡。初生仔猪吃乳前免疫,断吃初乳时间过短(1h内)或过长(6h以上)及吮乳后6-12h免疫,都不会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超前免之后2h左右吃初乳为佳,否则超前免疫保护力极差。5.3.4免疫程序不尽合理。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原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疫日龄。据检测哺乳仔猪3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效价减至1:16左右,高母源抗体能中和一定量的抗原(疫苗)造成免疫水平下降。5.4免疫抑制病的影响。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伪狂犬病,猪流感,Ⅱ型圆环病毒病在猪群中存在,除了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为重要的是造成免疫抑制,使猪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从而影响猪瘟的免疫保护力。5.5生猪和肉品检疫不严,防疫密度不够。近年来,随着规模养猪业迅速发展,大量生猪频繁调运常可使隐性感染猪在全国范围内流传。个别屠工宰杀和贩卖病猪肉,养猪场病死猪处理不当,执法检疫不严,使病猪肉产品在市场流通,也是造成猪瘟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我国虽早已公布实施《动物防疫法》(1998),但个别管理相对人法律意识淡薄,使很多防疫、检疫措施难以到位。6流行特点6.1我国猪瘟已被基本控制,较大面积的发生减少了,没有大规模爆发,而呈散发流行,规模较小,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病情来势较为缓和。6.2在临床上,典型猪瘟少了,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多了。但在一些局部地方,仍然是典型猪瘟发生频率也在增高,非典型性猪瘟发生频率也在增高。6.3带毒母猪普遍存在呈隐性或潜伏感染。感染母猪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和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但却不断地向外排毒或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这些感染母猪往往被忽视而成为最主要的传染源。6.4发病日龄上,大猪、中猪发病少了,但胎猪、仔猪和小猪发生的多了。多为2月龄以下的为主,发病死亡最多的是2-3周龄乳猪和断奶前后的仔猪为主。6.5发病季节不明显。猪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往春节前为发病高潮,目前各地养猪业发展很快,周转快,故猪瘟的发生季节更不明显。7防制猪瘟严重危害养猪业,人们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控制和消灭猪瘟。实践证明,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弱毒干扰猪瘟的血清学诊断,使人们难以区分猪瘟感染猪和免疫猪,且不能使猪处于无病毒状态等原因,欧盟已禁止使用猪瘟弱毒苗,而采取扑杀感染猪和猪瘟血清学阳性猪来控制和消灭猪瘟。采取扑杀政策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巨额资金投入,发展中国家更难以接受。根据我国国情,实施净化种猪群,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其他疾病积极协同防制,加强隔离清毒,改善环境等猪瘟综合防制技术措施是切实可行的。7.1净化种猪群。种猪(主要是繁殖母猪)的持续感染是仔猪发生猪瘟的最大威胁。持续感染的母猪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通常不明显上升,要坚决淘汰,达到净化种猪群的目的。具本做法是:一旦确认猪场存在猪瘟时,立即实施净化,以全场所有种公、母猪逐头活体采扁桃体,进行荧光抗体试验检查猪瘟抗原(检查是否是猪瘟猪,一定要查抗原而不是查抗体,抗体的高低不能说明该猪此时是否带毒)。只要检查出猪瘟抗原阳性(带毒)的猪,一律立即淘汰。每6个月进行一次,一般进行3次左右便可彻底解决问题。7.2重视免疫监测。首先,对猪群进行整体免疫,其次定期从免疫猪群中抽样检查注射疫苗猪只的抗体是否达到保护水平(1:16以上)。一般来说,有效免疫率达到85%以上猪群发生猪瘟的机率较小,对注射疫苗后抗体产生达不到保护水平的猪只应及时补种,如果补种后抗体水平仍上不去的猪只,可以疑为先天感染或免疫耐受,要坚决淘汰,杜绝可能的传染源。7.3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的合理制定,仔猪首免时间是关键。许多仔猪(30日龄以内)注射疫苗后,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并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对仔猪监测抗体,了解母源抗体的降低时间,以选定首免日龄,以及合理的种猪免疫时间。免疫程序一般可按25-35日龄及60-70日龄各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尽量不要在怀孕期间用猪瘟疫苗免疫。种公猪每年免疫2次,每头免疫剂量不应低于750个RID。如采用超前免疫,注射2头份苗,超免后25-35日龄和60-70日龄各加强免疫1次。8小结8.1带毒母猪是极易被忽视的猪瘟主要传染源。猪瘟的净化是当前养猪业所面临的重大实际问题,也是控制、消灭猪瘟的重要手段。8.2不应怀疑兔化弱毒的免疫效果。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简称C株)苗对许多国家消灭猪瘟起了关键作用。目前仍在世界上广泛应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仍然安全有效,不仅对不同基因型猪瘟毒株可产生安全的交叉免疫保护,适当加大疫苗免疫剂量,还能减轻或抑制母源抗体的干扰。8.3由于弱毒苗干扰猪瘟的血清学诊断,使人们难以区分猪瘟感染猪和免疫猪,且不能使猪处于无病毒状态等原因。促使人们研究和开发猪瘟新型疫苗,标记疫苗的问世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对控制和消灭猪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阳原养殖户给獭兔建"病历"
“自从给獭兔写起了病历,不仅生病的兔子能及时有效治疗,而且还给防疫打下了基础,今年的兔子没因疾病损失一只,比去年多收了2000多元!”近日,河北省阳原县太师梁村养殖户陈进贵一边算着养殖账,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这全是给兔子建‘病历’的功劳。”经常到养殖户中收购獭兔的皮毛加工企业经营者张会湖说:“獭兔皮质的好坏与健康状况...
893 养殖手册 阳原养殖户给獭兔建病历 养殖 -
肉牛肺炎和结核病防治
肉牛呼吸器官的疾病主要有肺炎和结核病。若治疗不及时,会使肉牛迅速消瘦,甚至导致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这两种病的防治方法: 一、肺炎病因:本病多发生在感冒、吸入尘土、灌水灌药时误入气管时易发生此病。症状:肉牛体温持续高达40℃以上,有时候时高时低,病牛咳嗽、流鼻涕,呼吸急促,脉搏加快、精神不振,食欲废绝。...
1836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技巧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前胃驰缓
前胃驰缓是由于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临床上以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食欲、反刍、暖气紊乱,且常伴有一定程度的酸中毒为特征的反刍动物疾病。由于奶牛是在特定范围内的人工草地放牧,运动不足,加之不合理添加精料,导致该病在奶牛前胃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常发生于泌乳盛期、临产前及产后。泌乳盛期发生本病不能及时治愈则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将...
440 养殖手册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前胃驰缓 养牛技术 养殖 -
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两类药物
附红细胞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红细胞内,也可游离在血浆中,其增殖过程是在红细胞内行二分裂萌芽方式。常感染猪、牛、羊及鼠等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吸血昆虫,特别是猪虱、疥螨、蚊子、苍蝇等携带病原传播。另一种是:污染的注射针头、手术器械;当然公母猪交配及经胎盘也能引起感染。应激因素如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或其他疾病等。可...
2410 养殖手册 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两类药物 养猪技术 养殖 -
大豆皮在饲料中的应用
1. 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证明,用大豆皮替代奶牛混合精料中63%的燕麦,对奶牛4%乳脂率较正奶产量没有影响。在以苜蓿青贮和混合精料为奶牛日粮的试验中研究发现,大豆皮分别替代奶牛精料中27%和48%的玉米,各处理组之间的产奶量没有明显差异。还有人指出,用大豆皮替代奶牛混合精料中部分谷物饲料,对产奶量和产奶效益没有明显的...
1051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资料 畜牧业知识 -
小蚕共育饲养管理技术好处
小蚕共育是保证养蚕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具有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稚蚕专业化饲育可节省桑叶25~30%,节省加温燃料30%,提高工效1倍,小蚕共育每人可饲养5~7张蚕种。小蚕共育选用事业心强、懂专业的技术人员,采用专业化管理生产方法,进行温湿度控制、消毒防病、良桑饱食有利于小蚕期的健...
1702 养殖手册 小蚕共育饲养管理技术好处 养蚕技术 养殖 -
狗牙根草坪的建植与管理
养护与管理普通狗牙根比选育出的品种更耐粗放管理,选育品种需要更精细的养护。为了保持草坪的美观,要注意以下管理措施:1.修剪狗牙根适宜的留茬高度为1.3至3.8厘米。原则上每次剪去草高的1/3,幼草长至10厘米高时修剪一次,以后当草长至10厘米高时及时修剪,剪后合理浇水。在生长旺季,要经常修剪草坪,至少每月一次。如果草过...
1470 养殖手册 狗牙根草坪的建植与管理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
即食小龙虾的研究与开发
野生淡水小龙虾(crayfish)是一种珍贵的水产经济动物,盛产于长江流域的江河湖泊、池塘水荡,其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虾黄具有蟹黄味,尤其钙、磷、铁质含量丰富,是营养和食疗价值较高的动物性食品。为利用这一天然资源,本课题组经多年研究,终于开发出可直接食用的冷冻熟制小龙虾系列产品,并且打入欧美国...
1213 养殖手册 即食小龙虾的研究与开发 养虾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