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用药物虽然能够治疗所养殖的鱼虾蟹的疾病,但因为水产品最终将摆上百姓的餐桌,所以对其防病治病所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必须加以重视。为防止水产品中所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食品卫生法规定,在鱼虾蟹等水产品中不得含有抗生素或合成抗菌剂或其它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为了防止药物残留,必须了解药物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休药期。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定了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渔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禁用渔药。一、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渔用药物的使用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养殖过程中对水产动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原则。渔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与没有生产标准的渔药。积极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高效、速效、长效以及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渔药,提倡使用水产专用药、生物性渔药与渔用生物制品。鱼虾蟹发生病害时应对症下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加大用药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用药时间。水产品上市前,应有相应的休药期。休药期长短,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符合《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要求,水产养殖饲料中的药物添加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要求,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素类药物。二、养殖水产品的病害预防鱼虾蟹等生活在水中,一旦发生了病害,通过水的传播会很快发生流行,并经常呈现大范围扩散趋势,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另外患病的鱼虾蟹等随着病情的加重不摄食,加上水产品生活在水里,给治疗和隔离带来很大困难。治病用药液全池泼洒、药浴或打针都很不方便,有的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水产动物病害防治首要的是注重预防。做好病害预防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预防工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目的。1.彻底清理池塘池塘是水产动物的生活场所。池塘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所养殖的鱼虾蟹等的健康和养殖效果。因而一定要做好清除敌害及消灭致病病原体的工作。(1)干池清塘:冬天捕捞结束后,将池水抽下,挖去一层淤泥,曝晒和冰冻一段时间,以达到清除致病病原体的目的。同时,还要清除池塘堤坡上的杂草,抑制昆虫类产卵。(2)药物清塘:就是利用药物杀灭池中危害养殖水产动物的各种野杂鱼和其它敌害生物,包括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为饲养水产动物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条件。清塘药物的种类较多,生产中常用效果较好、对水体环境、水产品安全不构成危害的生石灰和漂白粉。无论用哪种药物、哪种方法清塘,由于水温的差异及各种水产动物对药物耐受程度的不同,放养前必须用养殖水产品试一试(俗称试水),在证明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大批放养水产苗种。2.加强饲养管理养殖水产品病害的发生与饲养管理和水体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水质过瘦草鱼苗易患白头白嘴病,水肥而不爽养殖鱼类易患细菌性烂鳃、肠炎病,操作不细心、鱼体受伤后养殖鱼类易受细菌、霉菌和寄生虫侵袭。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四定投喂,注意水质变化,定期使用“水质改良王、底必净、水博士”等改水制剂,改善水体环境,细心操作,防止水产动物机体受伤是防病工作不能忽视的重要措施。3.搞好药物预防与免疫工作对放养的苗种在疾病流行季节进行药物预防,药物预防包括苗种药浴、全池泼洒药物、投喂药饵、食场与工具消毒等。免疫就是通过疫苗接种,使鱼体产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从而不出现或减少病害发生。对于鱼类的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可采用免疫的方法进行预防。4.做好水产动物检疫工作从外地购进水产动物苗种时应由产地水产或兽医管理部门做好病害检疫工作。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不从疫区购进水产动物苗种,不购进有病水产动物苗种,以保证养殖生产顺利开展。5.做好疫病处理工作饲养的水产动物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不应将其出售或转移,其水体也不能随便排放,以免疫病进一步传播。应原池进行药物治疗或做消毒处理,并在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致病或死亡的水产动物不要随便乱抛乱丢,而应集中掩埋。使用的工具应进行药物消毒处理,或在阳光下曝晒,防止病原体扩散传播。
相关文章
-
如何防止獭兔品种退化
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新引进的种獭兔,首先建立系谱,并分组编号建立繁殖卡片,使交配、产子档案记录清晰,使兔群血缘清楚,避免近亲繁殖。同时严格掌握初配时间,一般种公兔需7个月~8个月、母兔5个月~6个月,体重2.5千克~3千克或达到成年体重85%时即可,公母比例为1∶4或1∶8;配种强度为公兔日配1次~2次,连续2天~3天,...
1508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 畜牧文摘 -
羊场场址选择整体布局
建设羊场的目的在于给羊只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便于生产管理,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因此,在实施各种建设项目中,既要考虑羊只的生物学特性、羊群规模大小和生产管理方式,又要符合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基本原则。场址的选择1.地势高燥、向阳。羊场应选建在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良好和通风干燥的地方。切忌在低洼涝地、山...
2776 养殖手册 羊场场址选择整体布局 养羊技术 养殖 -
家养鹌鹑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
家养鹌鹑可基本上分为肉用种和蛋用种两类。我国引进的鹌鹑多为日本蛋用种。日本成鹑体长约18厘米,体重100~140克,母鹑比公鹑稍重。全身羽毛颜色与体形特点与野鹑相似,头小、嘴尖、尾秃、无冠髯。家鹑既不换羽也不孵卵。家鹑性情温顺,但雄鹑仍残留好斗习性。雄鹑叫声洪亮高亢,雌鹑叫声尖细低微。雏鹑的正常体温为40℃左右,成鹑的...
2517 养殖手册 家养鹌鹑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科学管母猪产仔多又壮
调整胎龄结构一般来说,3~6胎母猪繁殖性能处于最佳时期,为保证母猪的群体繁殖力,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宜保持在60%左右,头胎、2胎母猪为30%~35%,7胎以上为5%~10%。选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选留,方法是结合家系繁殖性能,选留发育好、奶头多且无异常、奶头和阴门大而正常,同时要求后腿开阔,最好是两排奶头间隔...
1136 养殖手册 科学管母猪产仔多又壮 养猪技术 养殖 -
饲养哺乳仔猪的关键技术
1.切实做好仔猪保温。初秋天气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不利于仔猪生长发育,要做好保温工作,特别是夜间。初生仔猪在0~3日龄适宜温度为29~35℃,4~7日龄为25~29℃,8~14日龄为22~25℃,15~21日龄为20~22℃。有条件的养猪场(户),可在舍内放置节能电热板,根据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来调节电热板的温度,保...
886 养殖手册 饲养哺乳仔猪的关键技术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栏目最新
猜你喜欢
TAG 标签
- 肉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2
- 小龙虾野生寄养标准化养殖技术
- 淡水池塘怎么养殖刀额新对虾
- 酒糟喂猪新法3种
- 家兔冬季的饲养管理
- 蜂群场地选择
- 蚕吐丝结茧的规律
- 龙猫耳朵
- 妊娠母猪的度夏须7防
- 链球菌病死猪有哪些主要的剖检病变
- 肉羊夏管有六不宜
- 用温水垫代替仔猪的稻草窝
- 淡水白鲳鱼苗培育注意事项
- 品牌库
- 河蟹死亡与第一次蜕壳不遂有关
- 提高养猪瘦肉率的关键技术要点
- 猪喂发酵牛粪长膘快
- 棱皮龟
- 普通刺猬
- 应对雪灾影响的技术措施
- 青蟹投饵方法
- 交尾失败
- 羊拉稀屎怎么办
- 六线鱼的养殖技术
- 海鸥吃什么食物
- 预防和治疗措施
- 厄瓜多尔紫粉趾蜘蛛的优缺点
- 喂猪
- 黄粉虫对光照条件要求问题
- 快速养鸭新技术
- 狗狗传染病
- 饲养蛋鸭四看喂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