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莒南县一公园内饲养的10只60日龄左右小蓝孔雀突然发生一种以排红色、褐色煤焦油样稀粪为特征的疾病,1~2天后死亡6只,经综合诊断为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临床症状病鸟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双翅下垂,眼半睁半闭,缩颈蹲坐,或挤成一堆,贫血,不食,啸囊内充满液体,排红色稀粪混有血液、肠粘膜组织,肛门周围羽毛沾污粪便。病理变化机体苍白贫血,小肠膨胀,肠粘膜上有无数粟粒、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肠壁有的部位变薄,有的部位增厚,肠内含有灰白色、白色、黄色的渗出物,有的病例小肠粘膜上形成假膜。肌肉苍白有出血点,腹腔积有血液,肝脾肿大,心脏表面有沙粒状芝麻大小黄白色结节,盲肠内充满血液。实验室诊断无菌从病死鸟小肠病变部位刮取少量粘膜,放到载玻片上,用生理盐水1~2滴调和均匀加盖玻片,高倍显微镜检查,发现大量裂殖体和卵囊。以粘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有芽胞的大杆菌;同时将病料以生理盐水制成悬液,离心沉淀,取上清液用蔡氏滤过器滤除杂菌,将滤液注入健康小鼠腹腔,24小时内死亡。证明肠内毒素存在,结合症状,病变可确诊。措施隔离病鸟,3%来苏儿消毒环境。鸟舍、运动场地面加盖沙土、锯末保持干燥、松软。减少饲料中麸皮和钙的含量,降低对肠粘膜的刺激。青霉素每鸟每次2000u,混水饮用,1~2h内用完,每天1次;杆菌肽每只每次100u,混水饮用,每天1次;磺胺六甲氧嘧啶0.05g/kg体重每天1次肌注,首次量加倍。伊美沙、Vk3饮水,速补元星与鱼肝油混饲。4天后逐步恢复正常。小结今年夏末秋初连续降雨,地面、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球虫大量繁殖,当出现血便时,饲养员未能及时处理,孔雀互相啄食,感染球虫。由于魏氏梭菌是土壤细菌,能形成芽胞,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加之不合理地使用磺胺类药和抗生素,从而导致本次疾病的发生。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球虫病,加强饲养管理,选择杀菌力强的消毒剂,在兽医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比治疗更具有实际意义。
蓝孔雀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相关文章
-
鸡舌根断裂原因以及防治法
许多养鸡户用谷物类饲料在经济林中养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谷物类饲料中的维生素严重不足,当鸡饲养量较大,而活动范围又受到限制时,鸡群因得不到充足的青绿饲料供应往往容易舌根断裂。患鸡食欲不振、消瘦、流涎,掰开嘴巴后发现其舌根断裂,其它脏器未见异常。发病鸡可占鸡群的15%左右。该病的治疗方法为:在鸡的日粮中添加禽用...
2714 养殖手册 鸡舌根断裂原因以及防治法 养鸡技术 养殖 -
新购进苗猪的饲养管理
对新购进的猪要精心饲养管理,尽量减少环境变化,尤其是饲料和饲喂方式的变化。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猪群运达的当天不宜立即给猪吃饱,而是喂些轻泻的饲料,防止便秘的发生。2、猪运到场后,不要立即混群,放在消毒过的隔离区猪舍内隔离饲养一段时间,以便观察有无因运输应激而诱发的疾病,同时使猪逐渐适应场内环境使之产生免疫力。后备猪...
1544 养殖手册 新购进苗猪的饲养管理 养猪技术 养殖 -
蚯蚓养殖中的四个75%
一、既省料又不影响蚯蚓生长在上次所投粪料被蚯蚓消化75%(以厚度计)时添加新粪料,这样饲料供应既充足又不浪费,蚯蚓饲料不断层不影响生长,为采食新粪料备足一个过渡层。二、易采收蚯蚓在饲料层已消化75%时采收蚯蚓为好,这样蚯蚓不会因为饲料断层停食而消瘦或为寻找食物而逃逸,采收蚯蚓产量高。三、每次采收75%的蚯蚓在采收蚯蚓时...
517 养殖手册 蚯蚓养殖中的四个75% 蚯蚓养殖技术 养殖 -
鹌鹑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
鹌鹑支原体病是由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疾病,带菌鹌鹑和种蛋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饲料质量差、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等为本病的诱因。症状: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呼吸道有罗音,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眼睑浮肿。防治: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每只每次0.1g拌饲料喂服,连喂3天。也可用链霉素按每只每天1万单...
2141 养殖手册 鹌鹑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猪气喘病的病因与治疗措施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本病发病率高,已成为世界性的猪呼吸道疾病,造成养猪业巨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3~4月,阿克苏地区各大猪场的断奶仔猪(10kg左右)出现了不同程度以咳嗽、气喘、发热为主的...
1193 养殖手册 猪气喘病的病因与治疗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提高獭兔繁殖的技术措施
1改进配种方法采用重复配种或双重配种,可明显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产仔数。重复配种是指第一次配种后间隔4-6小时,再用同1只公兔交配1次。双重配种是指1只母兔连续与2只公兔交配,中间相隔时间不超过20-30分钟。双重配种,可使母兔受胎率提高10%-20%,产仔数增加1-3只。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双重配种时,应在第1只公兔交配...
2466 养殖手册 提高獭兔繁殖的技术措施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观察猪的行为调节猪舍温度
核心提示: 在猪场的生产管理中,环境和温度是直接决定着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猪场制胜的法宝,把温度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对待是管理理念的重大提高。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生产管理者时刻了解温度,控制温度,以最大限度减小因为温度的不适当导致的应激和对生产的影响,各阶段猪群的最适温度范围:种公猪17-21...
970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手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