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鲫鱼的介绍

时间 : 10-24 投稿人 : 秋月春花 点击 :

鲫鱼,俗称喜头鱼、鲫瓜子,属鲤形目,鲤科,鲫属。鲫鱼是我国内陆水域中常见的经济鱼类。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素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民间常用鲫鱼汤催乳,还有温中健胃、滋补等药用功效,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所以鲫鱼的销售市场一直较好。常见的普通卿鱼体高,侧扁,体背及两侧呈银灰色,各鳍灰色;生活适应性强,在各种淡水水域中都能生活,尤喜栖居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区以及水体的底层;食性为杂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碎屑、硅藻、丝状藻以及大型浮游动物为食,亦食人工饵料。鲫鱼一龄鱼可达性成熟,分批产卵,生殖时期最早在3―4月,水温达到17℃时即可产卵,一直可持续到7月上旬。卵呈粘性,常附着在水草枝叶或人工鱼巢上进行发育。自然条件下生长较慢,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特别是经选育的新品种,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由于鲫鱼适应性强,性成熟早,能自然繁殖,种群恢复快,所以一般天然淡水水域都有鲫鱼,而且数量较多,如20世纪80年代洪湖的渔获物中鲫鱼比例占35%以上,高居首位。在我国自然分布的鲫属鱼种类不很多,已知的有2个种和1个亚种,即鲫、黑鲫和银鲫。但鲫鱼的变异性大,我们常见的各种形态的金鱼,就是鲫鱼的变种。由于受不同地区地理气候等诸因素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征的地域性名优鲫鱼。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鱼类遗传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过广大水产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在天然野生鲫鱼的基础上,有驯化选育出了多种具有生长优势的名优鲫鱼品种。我国拥有自然形成的地域性鲫鱼及人工驯化培育的品种或杂交种多达几十个,本章仅就养殖较多的几种名优鲫鱼进行介绍。这些品种已在生产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鲫鱼的介绍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怎样繁殖鹧鸪
    怎样繁殖鹧鸪

    A、繁殖特性后备鹧鸪长到28周龄,转入种用饲养阶段。约214日龄~245日龄,母鹧鸪开产。但由于公鹧比母鹧性成熟迟3周~4周,因此必须对公鹧鸪提前增加营养和增加光照。公母比例平养时1:3,笼养时1:4。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年平均产蛋80枚。产蛋量高低除受亲本遗传因子的影响外,还受环境条件影响。条件好时,鹧鸪利用年限为3...

    2431 养殖手册 怎样繁殖鹧鸪 鹧鸪养殖技术 养殖
  • 海水工厂化养鱼水质调控方法
    海水工厂化养鱼水质调控方法

    工厂化养鱼放养密度大、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对水交换的要求很高。调节好水质,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大大降低用电量,进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在水质调控方面一般使用以下的方法。1、选用良好的水源水源必须洁净、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利用地下海水还必须保证水质良好、盐度合适,并经过充分曝气后再使用。2、严格...

    2454 养殖手册 海水工厂化养鱼水质调控方法 养鱼技术 养殖
  • 渔塘淤泥过多的危害和解决方式
    渔塘淤泥过多的危害和解决方式

    一、渔塘淤泥过多的危害1.养殖鱼类产量低。由于淤泥增厚增多、池底抬高,造成池塘的水体容量变浅变小,池塘水温变化增大,饵料生物的产量就会不稳定并随之降低,这些都不利于密养高产。2.容易产生浮头、泛塘死鱼。在淤泥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在分解进程中不断地消耗水体中的溶氧量。淤泥过多,会导致池塘下层、整个水体的容氧量...

    1155 养殖手册 渔塘淤泥过多的危害和解决方式 养鱼技术 养殖
  • 黄河三角洲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黄河三角洲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克氏原螯虾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占体重5%左右的克氏原螯虾肝脏(俗称虾黄),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该虾适应性广,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强,对...

    496 养殖手册 黄河三角洲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养虾技术 养殖
  • 龟背竹类栽培技术
    龟背竹类栽培技术

    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龟背竹属(蓬莱蕉属)(Monstera)植物有20余种,原产美洲热带。茎伸长后呈蔓性,能附生他物成长。叶呈心形或歪斜长卵形,全缘或羽状裂叶,叶身有不规则孔洞,酷似人工剪饰美化而成,极为奇特可爱。成株开花佛焰花序,花后亦能结浆果。此类植物四季常绿,叶形奇致,耐阴性强,可盆栽或庭园荫蔽地栽培,叶片可作花材...

    1941 养殖手册 龟背竹类栽培技术 乌龟养殖技术 养殖
  • 牛场的设计原则
    牛场的设计原则

    修建牛舍的目的是为了给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运行。花较少的资金、饲料、能源和劳力,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设计肉牛舍应掌握以下原则。(一)为牛创造适宜的环境一个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来说,家畜的生产力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

    1238 动物饲养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教学
  •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问答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问答

    问:什么是鸭传染性浆膜炎?答: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传染、分布很广,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有何特点?答: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1~8周...

    944 养殖手册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问答 养鸭技术 养殖
  • 獭兔的法系、德系、美系的区别
    獭兔的法系、德系、美系的区别

    听说獭兔有美系、法系和德系之分,请问:如何识别?答:美系獭兔小嘴较尖,眼大而圆,耳长中等直立而耳壳较薄、颈部稍长,肉髯明显,背腰略呈弓形,腹部、臀部较发达,体形相对较小,给人以清秀之感、绒毛细密,粗毛较少且不外露,体型匀称,体重3-4公斤。相比之下,德、法系獭兔头形为方或圆状,体形前后几乎一般粗,皮毛比美系略好。但是除...

    2552 特种养殖 畜牧教程 畜牧业文章
  • 鱼料的最适蛋白质水平
    鱼料的最适蛋白质水平

    蛋白质是鱼用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指标,蛋白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鱼料的内在质量。鱼类的种类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其最适的蛋白质需求量也不同。蛋白质含量过高,不仅会造成饲料蛋白质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池塘水质管理的压力。蛋白质含量过低,一方面会造成鱼类生长缓慢、抗病力差,另一方面会耽误生产时机。因此,掌握鱼料的最适蛋白质水平...

    2835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科普
  • 了解野猪
    了解野猪

    野猪的种类很多。全世界野猪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前者体大,成年体重l00~200公斤,大的可达300公斤。后者体形较小,体重100~150公斤。由于生活条件不同,野猪变种很多,体躯相差悬殊。特种野猪是野猪与家猪的杂种猪。外部形态野猪的毛色比较一致,呈暗褐色或棕黑色,适合于野生环境。野仔猪呈淡黄褐色,背...

    579 养殖手册 了解野猪 养猪技术 养殖
  • 羊助产的基本原则要点简介
    羊助产的基本原则要点简介

    1.当发现难产时,应及早采取助产措施。助产越早,效果越好。2.使母羊成为前低后高或仰卧(有时)姿势,把胎儿推回子宫内进行矫正,以便利操作。3.如果胎膜未破,最好不要弄破。因为当胎儿周围有液体时,比较容易产出。但当胎儿的姿势、方向、位置复杂时,就需要将胎膜穿破,及时进行助产。4.如果胎膜破裂时间较长,产道变干,就需要注入...

    2822 养殖手册 羊助产的基本原则要点简介 养羊技术 养殖
  • 羔羊腹泻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羔羊腹泻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据流行病学调查,羔羊腹泻类疾病流行于产羔季节,随着产羔季节的开始而发病,产羔结束而终止。在产羔中、后期发病率达85%,初产母羊所产羔羊几乎100%发病。一群产羔母羊群中只要出现1只羔羊发病,很快殃及全群2-7日龄羔羊。最急性者出生后12-24小时内就出现腹泻。 病因 微生物致病因子 厌气性病原微生物,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

    2691 养殖手册 羔羊腹泻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养羊技术 养殖
  • 水貂花生油粕中毒
    水貂花生油粕中毒

    我们在以前的文献中曾有描述花生油粕中毒的病例。后来经研究确定,引起水貂中毒的原因是由黄霉代谢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病状:在水貂混有该种毒素时,发现胃肠道卡他性炎症,毛皮动物肥度降低和大批死亡,特别是幼兽更为严重。剖检:在病理剖检中肝脏发生显著变化,肝容积增大,呈泥土色,切面呈法黄,皮质和髓质界限消失。肝组织学检查时,发现小...

    1800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鹿棘球蚴病防治
    鹿棘球蚴病防治

    棘球蚴病也叫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鹿等动物的肝脏、肺脏所引起,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病原]:棘球蚴有单房型和多房型两种,单房型较常见,呈球形,最大者直径可达15厘米。囊壁外有一较硬实的角质膜,壁内有生发层,囊内充满无色透明的囊液,在生发层上散布着生发囊,壁内有许多原头蚴,有些...

    1779 养殖手册 鹿棘球蚴病防治 养鹿技术 养殖
  • 冬季蜜蜂管理
    冬季蜜蜂管理

    一、群蜂冬管六要领群蜂的冬季管理得好,能大大提高安全越冬蜂群率,要着重抓好以下六要领:(一)温湿度。蜂群能否安全越冬适宜的温湿度是非常关键的。一般蜂箱内的温度保持在1~4%为宜。过高蜂群活动量大,食量和粪便都将增加,长期下去,体力消耗过大,形成早衰,甚至要发生死亡。过低也会使蜂群加强活动,造成下痢和死亡。冬季蜂箱内的相...

    1620 养殖手册 冬季蜜蜂管理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