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群养肉鸭发生病毒性肝炎的诊疗

时间 : 10-23 投稿人 : 杯中吻 点击 :

群养肉鸭发生病毒性肝炎的诊疗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毒者。2005年9月份,我站接诊该病病例达60余起,发病鸭群死亡率一般在5%~50%之间,最严重者2500只肉鸭在发病4天内全群覆灭,死亡率高达100%。可以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但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极大挫伤了养殖者的积极性。为了让广大的肉鸭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防患于未然,同时对该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笔者特将接诊病例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发病及流行特点

2005年9月,山东省费县探沂、大田庄、城北等乡镇许多肉鸭养殖户分别从不同的孵化场购入2000~4000只肉鸭进行饲养,4日龄前生长发育一直正常,从5日龄开始鸭群陆续出现异常变化。在一个养殖村或是养殖小区先是一棚或数棚鸭群同时发病,后在2~8天内迅速波及其他鸭群;发病鸭群先是数只鸭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然后在数小时或1~2天内全群发病,发病后每棚肉鸭每天死亡50~200只不等。鸭群发病后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后不见明显效果,在未发病鸭群继续发病和发病鸭群死亡数量不减的情况下,许多养殖户带发病和病死鸭来我站就诊。

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委顿,体质衰弱,食欲废绝,缩颈,翅下垂,呆立瞌睡,强行驱赶则行走迟缓。不久,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歪向一侧,全身抽搐,头向后仰,背部着地,转圈下蹲,两脚痉挛性踢蹬,呈角弓反张姿势,常在出现神经症状数小时或数分钟后死亡。死后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雏死前出现腹泻,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鸭,特征性病变在肝脏。所有剖检病例肝脏均肿大、质脆,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色暗淡或发黄,呈斑驳状,有的肝脏呈土黄色或红黄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胆汁草青色或淡红色;脾脏肿大,呈斑驳状花纹样;大多数病例肾脏肿胀,呈树枝状充血;胰脏充血呈粉红色;心肌质软,脑充血及软化。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其间有大量红细胞,肝小叶之间的血管和胆管的纤维组织内有单核细胞聚集,胆管和结缔组织增生;月串组织呈退行性变性和坏死等病理变化。

4实验室检验

4.1细菌检查与培养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鸭肝脏组织涂片镜检,没有发现细菌;取土~述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置37℃恒温箱中培养48小时,结果没有细菌生长。

4.2接种雏鸭用病鸭肝脏组织磨碎做成待检肝乳剂,加青霉素和链霉素作用后,经皮下接种于10只5日龄无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的易感雏鸭,每只注射0.5ml,结果接种12~24小时后出现典型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症状,并在48小时内全部死亡,病理变化与自然病例相同。

4.3鸭胚接种取10枚12日龄敏感鸭胚(未接种过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当地母鸭所产的蛋进行孵化),经尿囊腔接种0.2ml/枚上述制备的病鸭肝乳剂,接种后24~72小时内全部死亡,胚体皮下出血和水肿,肝脏多肿胀呈灰绿色且有坏死灶。

4.4血清学鉴定把20只10日龄雏鸭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其中A组作为试验组,B组作为对照组。A组经皮下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1ml进行被动免疫,24小时后给A、B两组雏鸭肌肉注射上述肝乳剂0.5ml/只。24小时后观察,结果A组雏鸭未见发病症状出现,而B组雏鸭相继发病,在24~72小时内共死亡8只,且死亡雏鸭的病理变化与接诊病例的病变相同。

5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在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的同时,经过实验室检验最终得到了确诊。

6治疗

6.1防止病情进一步扩散,及时隔离与消毒鸭群发病后立即与其他假定健康鸭群严格隔离,并实行专人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或接近,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向周围扩散。饲养人员出入养殖大棚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淘汰的病重鸭与死鸭,经过焚烧或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深埋处理。污染的垫料、粪便和饲料用具等未经消毒处理不能随便运出场外。对发病鸭棚的周围环境,用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每天1次,直至鸭群出栏。对发病鸭群,用百毒杀带鸭消毒,每天1次,直至病情完全康复,带鸭消毒时要预先提高育雏室的温度2~3℃,以避免应激而造成鸭群病情加重。

6.2中和病毒,紧急注射高免血清或蛋黄抗体对发病初期死亡较少的鸭群,立即逐只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每只0.5ml,对有发病症状的鸭只,可注射0.8ml;没有高免血清时,可注射高免蛋黄抗体,根据体重分别注射1~2ml。在注射血清和蛋黄抗体的同时,应用干扰素治疗。

6.3辅助治疗全群使用中西结合抗病毒药物,发病鸭群,无论病情轻重,都应及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抗病毒药物,以增强鸭群的抗病能力,促进病情的尽快康复。

6.4防并发、继发感染鸭群发病后会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特别容易发生肠炎、大肠杆菌病和传染性浆膜炎等并发或继发病。所以,在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要配合应用抗菌药物。

6.5增加饲料营养,改善饲养环境鸭群发病后,要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在晴朗的中午要加强通风,以及时排出舍内污浊的有害气体;鸭群密度大时,要适当分群;为防止鸭舍过度潮湿,要及时更换垫草;为避免因应激因素造成病情加重,要保持鸭棚内外环境的相对安静。

经过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发病鸭群大多在10天左右恢复了健康。在治疗过程中因发病鸭群较多,我们采取了多种治疗方案,上述措施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治疗实践证明,该病发病初期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再配合使用药物,鸭群的死亡率一般能控制在10%以内,而一旦鸭群的发病症状较重再采取相应措施时,效果不理想,死亡率大多在30%以上,严重者甚至达到100%。

7小结

7.1因无特效治疗药物,所以本病重在预防。凡在开产前接种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的种鸭,其所产的鸭蛋孵出的雏鸭,一般在15天左右发病;而开产前没有免疫的种鸭,其所产的鸭蛋孵出的雏鸭则在4~5天发病。这个结果说明在母鸭开产前2~4周接种适量的病毒性肝炎疫苗可使雏鸭在10天内保持一定的免疫力。所以,要想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病的发生,除种鸭场积极做好接种工作外,养殖户在购入雏鸭后要根据种鸭的免疫情况分别在1日龄或10日龄给雏鸭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接种方法可采取肌肉注射,也可采用足蹼内刺种。

7.2本病发病急、死亡快,病初容易被怀疑为药物中毒或一氧化碳中毒。所以,雏鸭一旦在20日龄前发生突然死亡,养殖户应尽快带病死鸭到当地的正规兽医门诊进行诊断,防止因延误病情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7.3一旦购入雏鸭,养殖户一定要切实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相关文章

  • 家养鹌鹑常见病防治(上)
    家养鹌鹑常见病防治(上)

    1、球虫病主要由毒力强的艾美球虫引起,幼龄鹌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病鹑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头卷缩怕冷,生长停滞,肛门周围羽毛被排泄物污染,以后血便严重,最后痉挛、昏迷、死亡。幼鹑死亡率可达30-50%,成鹑多为慢性、多发性,病程长,消瘦,产蛋率下降,并伴有间歇性下痢,死亡率比幼鹑低。剖检可见肠道肿胀,比正...

    380 动物养殖 畜牧业资料 畜牧业知识
  • 黄牛的纯种选育的条件和实行
    黄牛的纯种选育的条件和实行

    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其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在大家畜中或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在农区主要作役用,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其体形和性能上因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可分为3大类型,北方黄牛、中原黄牛和南方黄牛。黄牛被毛以黄色为最多,品种可能因此而得名、但也有红棕色和黑色等。头部略粗重,角形...

    424 黄牛 农业养殖知识 品种 品系 晶系
  • 鲍鱼的养成时间与收获
    鲍鱼的养成时间与收获

    种苗下海后,养殖到5.0~5.5cm之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整个养殖周期的长短与海区环境,饵料品种,养殖季节均有很大影响。海区水质稳定、清澈、有流水,鲍鱼就长得快;投喂饵料越幼嫩,适口性强,鲍鱼长得越快,如投喂江蓠时,就比投喂马尾藻缩短了一个月养殖时间;养殖水温适宜,也有利鲍成长。据我们观察每年6~8月间,水温很高,且...

    351 鲍鱼 养殖常见问题
  • 娃娃鱼养殖条件
    娃娃鱼养殖条件

    娃娃鱼人工养殖能否成功,养殖环境至关重要。1.养殖水温要适宜。据多年观察,最适合娃娃鱼生长的水温为16~22℃。在低山夏季温度较高,如果水温超过26℃,娃娃鱼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有时会出现“夏眠”现象,温度过高还会导致娃娃鱼死亡;但若海拔过高,环境温度与水温过低,娃娃鱼有效生长时间短,生长速度较慢...

    2412 动物图鉴 娃娃鱼 水温 环境 娃娃
  • 做好龙鱼养殖中的五看、四检
    做好龙鱼养殖中的五看、四检

    五看“看水质清浊、看鱼只状态及食量、看鱼只体表、看鱼只眼神、看鱼只粪便”  一看:看水质清浊  一般水质的好坏可以通过水质的清浊来判断,所谓的清不代表绝对的好,因为我们一般养龙的水质最好是有点 微黄但清亮的水质最好。通过观察水质颜色的变化和一些其他指标共同来分析水质的好坏,以确定换水的多少和时间...

    1549 动物养殖教程 龙鱼
  • 引进肉驴养殖 消化万亩秸秆
    引进肉驴养殖 消化万亩秸秆

    原平市新原乡桃园村位于滹沱河畔,而雨恒肉驴养殖合作社就坐落在村南500米的地方。  40岁出头的合作社领头人邢晋中告诉记者,之所以瞄上肉驴养殖这一行当,主要是看上了原平市几十万亩的玉米秸秆。因为每年秋收后,这里的农民一般都会把地里的秸秆放火焚烧,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还容易引发山火。而肉驴养殖可以以玉米秸秆作饲料,无论是...

    500 养殖常见问题 肉驴
  • 水貂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水貂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种貂在配种、妊娠、产仔哺乳时期体能消耗很大,体质较为虚弱,需继续加强营养,促其尽快使体质恢复到健壮水平,以利翌年配种、繁殖需要。公貂的恢复期约1个月左右,即从配种结 束的3月下旬开始到4月底为止。在这期间,头20天饲料的配制应继续维持配种期的标准不变,待体况基本恢复后,才能逐步转入一般饲养管理,日粮量250-280克,...

    1322 水貂 动物养殖禁忌
  • 肉鸭养殖的大棚建设
    肉鸭养殖的大棚建设

    1.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建棚...

    908 动物养殖技术 肉鸭
  • 塘角鱼怎么养 猪粪便养殖塘角鱼技术
    塘角鱼怎么养 猪粪便养殖塘角鱼技术

    塘角鱼是一种食用鱼,可以吃的呀,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塘角鱼怎么养呢?小编还真的不知道啊,只是在饭店里面吃过,没有真正的养过,很多人想必都对这种鱼很好奇吧,那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塘角鱼怎么养吧,一起来看看吧。塘角鱼怎么养1、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严格,在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没有渗漏,在加以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

    727 养猪 动物养殖科普 池塘 技术 粪便 塘角鱼
  • 鹧鸪育雏期的关键环节
    鹧鸪育雏期的关键环节

    近两年来,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特种珍禽美国鹧鸪市场行情一直看好,养殖业日趋火爆。但是鹧鸪养殖并不像所说的那样简单好养,只有掌握了娴熟的养殖技术才能确保养殖成功。现将鹧鸪育雏的管理关键介绍如下:  1、温湿度①温度温度是鹧鸪育雏期间最关键的环节,合适的温度能够提高成活率。1~2周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3℃,3~5周龄...

    2192 鹧鸪 动物养殖禁忌
  • 室外饲养牛蛙管理实用技术介绍
    室外饲养牛蛙管理实用技术介绍

    1、巡池检查  坚持每天巡池检查,严防牛蛙外逃。特别应该注意雨天或雨后的晚上巡池,墙角有无挖掘小洞,有无正在爬墙外逃的牛蛙,进出口防逃栏塞是否有洞,池堤是否有缺口漏洞,一经发现,立即堵塞修补。还应注意有无蛇、鼠、猫、野蛙等敌害进入,一旦发现,立即驱赶捕捉。  2、保持水质  及时清除残食,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严防池...

    1424 牛蛙 动物病虫害
  • 引进企业 为黑猪产业快速发展“助跑”
    引进企业 为黑猪产业快速发展“助跑”

    德保黑猪曾经与巴马香猪一样驰名八桂,但由于散户养殖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不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今年,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响特色农业品牌,德保县依托本地群众养殖经验丰富、黑猪养殖基础好的优势,引进广西派奇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强力实施众筹黑猪产业项目,通过政府有效引导、群众参与养殖、企业科学管理运作的办法,推进黑猪产...

    516 黑猪 农业养殖教程
  • 牛蛙饲养管理
    牛蛙饲养管理

    牛蛙饲养管理  A.牛蛙的生理特性  牛蛙的成体分为头、躯干及四肢3部分。无颈及尾。全身皮肤裸露,光滑湿润,有粘液。  1、头部 头部宽而扁平,略呈三角形,前端较尖,游泳时阻力小,头颊灰绿色。头部着生有口、鼻、眼、鼓膜、声囊等器官。  2、躯干部 鼓膜之后、泄殖腔孔之前为躯干部。它是蛙体中最大的部分,短而宽大,其腹部较...

    2647 牛蛙 动物饲养常识
  • 养肉驴的基本常识
    养肉驴的基本常识

    1、肉驴养殖按肉驴的用途和个体分槽定位,把公驴和母驴分开喂,个体的大小相当的,肉驴吃食有快有慢,个体 性情、种用或繁殖、育肥等定位的。临产母驴的当年幼驴驹要用单槽。哺乳母驴的槽要宽一些,便于幼驴驹吃奶和休息。  2、季节不同要确定每天的饲喂次数、时间和喂量。比如冬季寒冷夜长,可分早、午、晚、夜喂4次,春、夏可增加到5次...

    897 农业养殖注意事项 肉驴
  • 土元的管理
    土元的管理

    1、幼虫、中虫的管理 幼虫孵化出来后,便与卵块分离。筛出的幼虫连同饲养土一齐放入坑池内或盆内饲养。幼虫的放养密度大一些(0.3-0.4公斤/平方米,约8-10万只)密度大便于饲喂.观察。放养幼虫的饲养土不必太深,有8厘米即可,以后随着分池饲养逐渐加深饲养土,中虫8-12厘米。幼虫饲养温度在32℃,中虫在30℃。幼虫出壳...

    487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