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美国巨型毛冠鸽或美国巨头鸽。美国于1940年利用法国地鸽、鸾鸽、卡奴鸽等大型鸽杂交育成。除鸾鸽外,它是体型最大的鸽种。其形态为头上有毛冠,体型较大,羽毛紧密、体躯短而浑圆,背宽而直。与卡奴鸽相似。成年鸽体重800-900克,乳鸽体重可达700克左右,具有良好的商品鸽性能,但本品种尚未被普遍饲养。
相关文章
-
鳗鱼养殖的池塘选择与消毒
养殖鳗鱼的土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不宜过大,在土池的四周种植0.8米~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用篱笆或网片围栏,这样既可防止鳗鱼外逃,又可遮阴,利于其生长。 放养前应挖除土地内过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进、排水口,在鳗种下池前10天~15天每10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公斤~125公斤清池消毒,彻底...
678 鳗鱼 动物养殖教程 -
肉鸡各阶段的饲养重点
1、育雏期:0周~3周为育雏期,饲养目标是各周龄体重适时达标。据资料介绍,1周龄末体重每少1克,出栏体重将少10克~15克。为了让1周龄末的体重达标,第1周要充分饲养,喂高能高蛋白日粮,能量不能低于每千克13.37兆焦,蛋白达到22%~23%,可在每百只肉鸡添加蛋黄4枚、奶粉100克,并用速补-14饮水1周。2周~3周...
2904 动物养殖技巧 肉鸡 -
10年创出有自主特色肉兔养殖新技术
一项无腥无臊味肉兔养殖技术,吸引了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等全国各地养兔专业户的关注,并通过远程技术系统争相学习,这是记者近日在信宜市郑氏南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所看到的情景。合作社通过开办兔养殖技术培训班,以及利用网络与农户进行饲养技术交流等,在省内外大力推广优质肉兔养殖经验,产生了较好的效益,使不少农户通过养兔走出致...
1769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 畜牧业文章 -
新生仔兔“不吃奶症”的诊治
新生仔兔不吃奶症,多发生于怀孕期尤其是怀孕后期营养不平衡的母兔所产的2—3日龄仔兔,往往在一窝内,部分或全部相继发病。 症 状 仔兔突然不吮乳,皮肤凉而发暗,全身软绵无力,有的迅速死亡,有的出现阵发性抽搐,最后于昏迷状态下死亡。尸体解剖未发现异常变化;血液、肝脏及脾脏涂片镜检未发现致病菌。病程一般为2&...
2205 兔子 农业养殖教程 -
白羽肉鸡种公鸡育成前期的饲养管理
1 保持均匀度,控制体重 此工作重点主要在6~12周期间,虽然选种后公鸡均匀度会在95%左右,体重也比较接近标准,但是公鸡的控制难良较大仍需采取多项措施:(1)将公鸡密度保证在4只/平方米左右;(2)用小栏(每栏200只左右)饲养可以保证均匀度;(3)每周进行称重,在10周龄时再次进行分栏,对喙不好的公鸡进行修喙;(...
1420 动物饲料 肉鸡 -
草鱼的苗种选择与放养
1.菌种选择: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00克左右的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所以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草鱼种一般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克至500克鲢鱼种100尾,鲢鱼种15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
2838 草鱼 动物养殖教学 -
保证雏鸵鸟成活率的五大方法
一 设计育雏场舍要科学 除达到常规设计要求外,育雏舍和给饲棚的地面都是用陶地板砖(别名“楼板砖”、“防潮砖”,用陶泥烧成)铺设的。陶地板砖具有优良的吸湿、防潮、隔热性能,能保持地面干爽,可有效地避免雏鸵鸟的“内脏低热症”,而且它又特别防滑,能减少...
1214 鸵鸟 动物养殖教学 -
獭兔养殖技术规程7:青成年兔免疫程序
七 青、成年兔免疫程序(仅供参考)疫苗名称疾病使用方法免疫期兔瘟灭活苗兔瘟每年三次,皮下注射,母兔用量加倍4-6个月巴氏杆菌灭活苗巴氏杆菌病每年两次,皮下注射6个月魏氏梭菌灭活苗魏氏梭菌病每年两次,皮下注射6个月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灭活苗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每年两次,皮下注射6个月...
659 特种养殖 畜牧常识 畜牧文摘 -
一季度美国进口罗非鱼数量同比增加22.7%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美国海洋大气厅渔业局(NMFS)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进口罗非鱼59868吨,比年同期的48754吨增加了22.7%,进口额3.0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 美国大部分进口额都花费在进口冷冻罗非鱼,进口额2.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而这其中绝大部分冷冻罗非鱼来自中国,对中国罗非鱼的...
2784 动物喂养方法 罗非鱼 -
杂色鲍半自动工厂化养殖技术
1杂色鲍生物学特性 杂色鲍属软体动物门,喜栖息于海水盐度高且稳定,水透明度高,水流通,海藻丰富的岩礁海底;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上区至6 m水深海区。鲍是“夜行”性动物,通常白天匍匐于栖息海底,到夜间才活动搜索食物,活动时间一般为日落后的2~3 h,与日出前的2~3 h内。幼鲍、稚鲍主要摄食附着性硅...
803 鲍鱼 动物养殖技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