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又名乌风蛇、黑花蛇、剑脊乌梢、青蛇等,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和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的滥捕滥杀,乌梢蛇的野生资源日渐趋少,已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因此人工养殖应运而生。人工养殖乌梢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有着极广阔的发展前途。
一、经济价值
乌梢蛇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它的肉、胆、蛇蜕均可入药。其肉中药名称为乌蛇,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痉的功效,主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症;蛇胆具有祛风除湿,明目益肝的功效,可以止咳化痰,治小儿惊风和退高烧等;蛇蜕具有祛风止痒、定惊、退翳之功效,主治小儿惊风、角膜云翳、皮肤搔痒等症。蛇肉除药用外,还可食用,营养价值高于鸡、鸭、牛肉等。另外,乌梢蛇的皮质薄而韧,是制作胡琴琴膜的优质材料。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扁圆;头部和颈部分界不明显。吻鳞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宽大于长,其与吻鳞的缝合线远较与鼻鳞的缝合线短。前额鳞大,外缘包至头侧,额鳞前大后小,眼上鳞宽大,鼻孔椭圆形,位于2鼻鳞中间。颊鳞1片,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眼前鳞2片,上缘包至头背。眼大,眼后鳞2片。颞鳞前后列各2片,前列的狭而长。上唇鳞8片,第4、5两片入眼;第6片最大。前颏鳞比后颏鳞短,与前5片下唇鳞相接。后颏鳞与第1腹鳞间有小鳞1对。下唇鳞11片,第6片最大。体鳞16—16—14行,背中央2—6行起棱。腹鳞186—205片,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对。尾部渐细。体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成黑色纵线。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腹面灰白色。其后半部呈青灰色(图25)。
(二)生活习性
乌梢蛇广泛生活于平原、丘陵及低山,常见于田野间、路旁杂草中、水边或庭院附近。行动迅速极为敏捷,稍有惊动迅速逃窜。它主要以蛙类为食,也捕食蚯蚓、昆虫、鱼类、蜥蜴类、鸟类、鼠类等。卵生,每次产卵8—16枚。
幼蛇生长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每年蜕皮3—4次。秋末冬初进入土穴中冬眠,一般每年春末夏初出蛰活动。
三、乌梢蛇养殖技术
(一)饲养场的建造。
室外饲养园筑墙围成室外蛇园,墙高1.5—2米,结构坚固耐用,墙面光滑,以防蛇爬出。墙基深0.5米以上,以防鼠打洞,致使蛇从洞中逃出。蛇园场地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园内筑些蛇窝,直径与高度均为0.5米,顶上加盖,以便于观察和取蛇,底层有部分深入地下,窝内铺上沙土,注意防水、通气、保温。每个窝至少有2个洞口与蛇园地面相通,园内设小水塘、水沟和石堆,并栽种一些植物,尽量模拟与蛇野生生活相应的生态环境。园内养蛙、蚯蚓、泥鳅、黄鳝等供蛇随时捕食。水沟出人蛇园、围墙处,应设网挡住沟洞口,严密防止蛇外逃及野生动物钻人。
2.室内饲养场
可专门建造或用普通房屋改建。房顶四面通风,围上铁丝网防逃。墙高度不低于2.5米,墙壁与地面涂抹水泥,要求光滑无缝,房内不开窗,设水池、水沟和水盆,经常保持饮水清洁。蛇房设双重门,以防蛇逃出。
(二)繁殖管理
选择无病、无伤、健壮的乌梢蛇作为种蛇,同时必须善别雌雄蛇。雄蛇瘦长,在肛门位置用手挤,有明显的突出物,有阴茎交接器;雌蛇则恰好相反,肛门孔以后变细,花纹稍有区别。一般1条雄蛇可供5—8条雌蛇交配。性成熟的雌雄蛇一般在秋季交配,雌蛇在翌年5—8月产卵,每条雌蛇产卵8-16枚不等。在交配繁殖季节,要投喂充足有营养的饵料。
在产卵期间,应及时把蛇园的卵收集起来,不要在阳光下曝晒,以免影响孵化率。孵化器用瓦罐或木箱,内垫沙土约30厘米厚,然后把卵置于上面,保持温度20—25C,相对湿度50%一70%,每隔一天将卵翻动一次,直至蛇出壳。孵出的幼蛇应拣出放在底部盛沙的水缸中饲养,供给饵料和水,使其生长蜕皮。
(三)饲养管理
1.食物与投饵
乌梢蛇食鱼、蜥蜴、蛙、蚯蚓、泥鳅、黄鳝等,以蛙为主食。根据其食性,再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选取食物。一般每二周投饵一次,吃剩的饵料应及时清除,以免腐烂发臭。对捕食能力差或不肯捕食的蛇,必要时进行人工填喂。蛇在冬眠期间停止摄食,在人蛰前或出蛰后的15—20天,基本不进食。产卵后7天内食量最大。炎热天气,蛇食欲减退。在冬眠前,蛇体需储存脂肪,长膘过冬,故人蛰前的食量较大。刚孵出的蛇7—10天内是靠卵黄自体营养生活,一般不进食,10天后开始少量进食,但对食物比较挑剔。
2.温度与湿度
乌梢蛇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过高过低对乌梢蛇的生活不利,适于此蛇生长活动的气温13—30C。天气炎热时应有遮荫设备,必要时可采取喷水等措施降温;冬季天气寒冷时,应及时对蛇窝培土保暖。空气干燥也会影响蛇的生活,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上为宜。
乌梢蛇是昼伏夜出性动物,但遇阴雨闷热天气,气温超过30C,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白天也偶然出来活动或栖于洞口处乘凉。初夏天气晴朗,气温在15—18℃时,蛇也喜欢在中午出来短时间晒晒太阳。其他时间在白天出洞的蛇,多是雄蛇或体质较差的蛇、有病的蛇。
3.卫生管理
蛇园应经常打扫,消除动物尸体及食物残渣。发现行动困难、口腔红肿、身体溃烂或患有其他疾病的蛇,应及时治疗或淘汰。对口腔红肿的蛇,可用雷佛奴耳溶液冲洗口腔,对皮肤破伤的可用龙胆紫涂抹。同时要注意防止蛇的天敌如鹰、刺猬等进入蛇园为害。放养蛇的数量应经常查对,发现缺少要立即查明原因。鸟梢蛇虽无毒,但一旦逃跑应及时追回。
四、采收加工
捕捉乌梢蛇多在秋季进行。捕蛇常用的手法是左手抓住蛇的尾部,右手很快用竹竿或捕蛇工具压住蛇的颈部,然后用手捏住其颈部。若是蛇在草丛中,则先把蛇挑起,然后按上法捕捉。
1.蛇干加工
捕捉后,将其摔死,一脚踩住蛇的头颈部,一手捏住蛇的尾部,用小圆头剪刀从肛门孔向前剖腹至头颈部,除去内脏,在颈部把蛇皮与蛇肉分开,剪断蛇皮,用力将皮向下拉剥至肛门处剪断蛇皮。蛇肉卷成圆盘状,置于铁丝拧成的十字架上,用柴火熏干,经常翻动,勿使熏焦。取下再晒干,即成。
2.蛇胆加工
蛇胆位于蛇体吻端至肛门之间的中点处,胆囊呈椭圆形,以墨绿色为佳,呈淡黄色或灰白色的“水胆”、“白胆”无药用价值。
(1)死蛇取胆
将蛇杀死剖腹,取出胆囊,用线扎紧胆管,悬挂阴干,或泡于白酒中。
(2)活蛇取胆
先让蛇饿上几天后,以左脚踏住蛇头颈。左手握住蛇体中部胆囊处,使腹面向外,右手执锋刃小刀,在腹壁切开1—1.5厘米的小口,左手压迫胆囊,墨绿色的胆囊就露出切口,小心将胆管切断,取出胆囊,扎住胆管,悬挂阴干。1条蛇只能取1次胆。
(3)抽取胆汁
左脚踏住蛇的头颈,左手握住蛇体中部,摸准胆囊,稍加压力,使其在腹壁微凸,用70%酒精消毒皮肤,将注射器针头垂直刺人胆囊,缓缓抽取胆汁。视蛇体大小,每次可抽取0.5—2毫升,以不抽尽为宜。将抽出的胆汁装入消毒玻璃瓶中,行真空干燥处理,获得结晶。1个月后又可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