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赤点石斑鱼的生物学及苗种生产

时间 : 08-14 投稿人 : 清酒不过半杯 点击 :

生物学

赤点石斑鱼的生物学及苗种生产 | 海水养殖技术

(一)形态特征:

石斑鱼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口大,具发达的辅上颌骨,上下颌前端具少数大犬牙,两侧牙

细尖,可向内倒伏。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二粗棘,鳃耙中长,数

目较少。体被细小栉鳞,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一般具11鳍棘(稀少为10个),

14—18条鳍条,臀鳍具3鳍棘,8—9鳍条,第鳍棘最强。尾鳍圆形、截形或凹形。幽门盲囊10—20个。

赤点石斑鱼一般体长20厘米,体形与青石斑鱼相似,但体侧无纵带和横带。鳃盖后缘有3个棘,前

鳃盖骨的后锯齿状。侧线明显平直。背鳍、胸鳍色;尾鳍弧形,上半部黄色,下半部褐色。

(二)生态分布:

石斑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多生活在岩礁底质海区,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

近的岩礁间、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一般为夜行性,利用其嗅觉寻觅食物,白天则隐藏于岩穴内。石

斑鱼性凶猛,肉食为主,喜食鱼、虾、蟹类,不喜欢结群,饥饿时有自相残杀现象。对盐度的适应范围

很广,可生活在11—41%的盐度范围内,最适水温为22—28℃,18℃以下时食欲减退,15℃以下鱼体就

失去平衡。

苗种生产

(一)苗种捕捞

除了台湾省以外,目前我国石斑鱼的人工育苗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养殖的种苗主要靠天然海区的捕

获。捕捞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拖网捕捞

由二袖网和中央的囊网组成长方形的网片,长40米,高3.3米,网目0.7厘米,拖绳上系有贝壳、羽

毛等物,以惊吓鱼苗。拖网的缺点是鱼苗受伤较多,一般成活率只有70—80%。

2.围网捕捞

网呈长方形,一般网长10米,高1.5米,网目1.0—1.5厘米。上纲拴浮,下纲拴沉,两端结一麻绳

主缆。发现鱼苗后,顺风围捕,操作须手勤眼快,动作协调,由深水向浅水围拉。捞苗时,网不要离水

,以免鱼苗逃窜。

3.小拖网捕捞

网具呈长方形,网长8—10米,网高50—80厘米,网目0.4—1.0厘米。上、下用竹竿支撑。作业时,

两人拖曳前进,步调一致,动作敏捷,上下网纲要拉得适当,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在小潮过后,

就逆潮水呈半圆形向前围捕。围捕时,使网保持在一定的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鱼苗逃逸。

4.推曳网捕捞

网呈三角或形簸箕形,网目0.4—1.2厘米,底口拴沉8—10个,两侧拴推竿两根,下安木脚,以免

捕苗时陷入泥中。此网一人操作,适用于在有小型水沟、滩面广阔的地方作业,一般在涨、退潮时推捕

体长2—3厘米的鱼苗。

(二)亲鱼来源

目前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现有网箱中精心培育, 在产卵前期筛选而成;二是从自然海区中捕获并

用活鱼艇运回网箱或室内大水池中暂养。选择的雄鱼(从生殖孔可以明显区别雌、雄)要在2公斤以上,

轻压鱼体腹部能流出精液。雌鱼选择在体重0.5~1.2公斤,体长35.0~45.0厘米,轻压腹部膨大而柔

软。

(三)人工催产和授精

雌鱼以每公斤鱼体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500个国际单位(IU)或每公斤鱼体注射促黄体素释

放激素(LHRH)150微克,雄鱼注射剂量可以减半。分两次注射,两针相距时间为24小时左右,注射部位

在背部肌肉。在一般情况下,经30~35小时后,成熟卵子较透明,用手轻轻挤压鱼腹部,鱼卵即从生殖

孔大量流入预先准备好的授精盆内,紧接着,再选取雄鱼,以同样方法将精液也挤入授精盆,然后用柔

软的鸡毛反复搅动,使精液和卵子充分进行干法受精。经5~10分钟后,精子活力逐步变弱,受精基本

完成,又用过滤海水多次冲洗多余的精液和杂质,并加水至满,放在孵化容器内并少量充气让其孵化。

孵化密度每毫升控制在1~3粒之间。受精时水温应保持在24.5~28.5℃左右,pH值为8.0~8.2,水质相

对稳定。

(四)受精卵胚胎及仔鱼发育

成熟的鱼卵为无色透明的浮性卵,圆球形,油球一个,居卵正中.

(五)仔、稚鱼的培育

孵化后的仔鱼,应分别移养到盛有1/3 过滤海水的饲养水槽内。饲养水槽有水泥池、筛绢制的网箱、

水族箱、玻璃钢桶等不同的水槽。投放密度可控制在5~10毫升放一尾。头4~5天逐步加水至满,以后,

每天可用换水器按情况换1/5~1/3水体。饲养时,每天还定时投喂鲜活饵料,初期阶段投喂小球藻、

轮虫,后期投喂丰年虫、桡足类。从孵化的仔鱼发育饲育到完成变态的稚鱼约需要30天,此时仔鱼从8

毫米左右可长到25~35毫米,进入了幼鱼期。

(六)幼鱼的培育

进入了幼鱼期后,生长速度相对减慢, 而鱼体增重的比率增加。在一般情况下幼鱼都在网箱或大

水体中进行。投饲种类也是由原来的丰年虫、桡足类逐步改变为鱼糜制品,为以后的网箱养殖作好驯化

准备。

上一篇:牙鲆养殖技术 下一篇:金龙鱼

相关文章

  • 加州鲈车轮虫病的防治
    加州鲈车轮虫病的防治

    (1)病原车轮虫。(2)症状病鱼寄生车轮虫严重时,鱼体色黑暗,食欲减退,群游于水面或池边,甚至死亡。以种苗阶段危害大。(3)防治①用5:2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遍洒。②用20×0.000001福尔马林12小时消毒。...

    1381 养殖技术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常识
  • 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
    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

    本人根据往年的养殖经验,结合生产实际重点探讨池塘青虾健康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供大家参考。一、创造良好的池塘条件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溶解氧大于5毫克/升,底层溶解氧应大于3毫克/升,pH7.5~8。面积为2~5亩,水深1.2~1.8米;池底平坦,坡度1∶(2~2.5);每个池...

    1335 养殖妙招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知识
  • 鲫鱼气泡病
    鲫鱼气泡病

    1.病因及症状:发生在鱼苗孵化期间。原因是池水过肥,水中藻类大量光合作用使池水气体过饱和,水中出现大量的小气泡,误被鱼苗作为食物吞食,肠道内积累较多气泡,导致鱼体上浮,不能正常游动和下沉,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迅速换水或注入新水,可防止病情恶化,病情轻的能在清水中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873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管理 渔业科普
  • 夏季养蟹严把六关
    夏季养蟹严把六关

    一、管好水质。在炎炎夏日里,水温高,水质极易败坏,应加强蟹池的水质管理,保持水活、爽、嫩,溶氧高,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具体方法:一是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正常水位在1.5米左右。养殖辽蟹的池塘,水深要达2.0米以上,以免灼伤蟹体。二是高温季节,每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40 厘米,最好边排边注,使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2784 水产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技术
  • 草鱼成鱼的养殖技术
    草鱼成鱼的养殖技术

    1、草鱼的套养草鱼作为套养品种,可在任何池塘中养殖,但必须根据池塘的具体条件,严格控制套养比例。一般淤泥较厚、水源无保证或靠近村边的老池塘,其套养量应掌握在每亩不超过120尾为宜,饵料应以投喂各种青饲料为主。为解决草鱼与其他品种争食的矛盾,每天应在喂养其他鱼类之前,尽量先让草鱼吃饱。2、草鱼的主养2.1池塘。主养草鱼的...

    1321 养殖妙招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技术
  • 剑尾鱼的繁殖与饲养
    剑尾鱼的繁殖与饲养

    剑尾鱼的形态特征剑尾鱼又名剑鱼、清剑,花鳉科属,原产墨西哥南部及危地马拉。剑尾鱼的原始种是青剑鱼,体色呈浅蓝率色,体形呈长纺锤形、侧扁,体长可达12厘米。雄鱼有剑尾,背鳍有红点,雌鱼无剑尾,背鳍无斑点。剑尾鱼经人工饲养后,体形小型化,只有7-8厘米。体色呈橄榄绿,鳞片边缘褐色,两侧中部从鳃盖后直至尾部有一条深红色条纹,...

    2704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常识 渔业相关文
  • 巧用烟叶防治鱼病法
    巧用烟叶防治鱼病法

    烟叶浸汁防治鱼病,既可灭菌又能杀虫,其防治效果显着,若配以中草药内服效果更佳。一般亩用量0.25kg~0.5kg,水瘦少用,水肥多用,药效迅速,方法简便,成本低廉。方法一:山区李梅村潘某,养殖面积5亩,放养鱼种230kg,老口鱼种420kg,期中76%为草鱼,放养后投饲黑麦草150kg/天~200kg/天,4月21日发...

    2113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技巧 渔业科普
  •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

    1、病原体在我国,细菌性烂鳃的病原最初从草鱼的鳃中分离出来的,定名为鱼害粘球菌。后经进一步研究确认为柱状屈桡杆菌。此后,在鲤鱼、加洲鲈鱼(大口黑鲈(等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研究中都确定为柱状屈桡杆菌。根据最新细菌鉴定手册,柱状屈桡杆菌改名为柱状纤维粘细菌。该细菌菌体细长,柔软而易弯曲;粗细基本一致,直径约0.5微米,长短相...

    2142 养殖技术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技术
  • 沼肥养鱼技术要点
    沼肥养鱼技术要点

    用沼肥(含有沼渣、沼液)养鱼,是将沼肥施入鱼塘,为水中的浮游动、植物提供营养,增加鱼塘中浮游动、植物产量,丰富滤食性鱼类饵料的一种饲料转化技术。沼肥养鱼有利于改善鱼塘生态环境,增产幅度可达12%,提高优质鱼比例。沼肥施入鱼塘,不再发酵,降低了泛塘死鱼的可能性,同时能减轻猫头鳋、中华鳋、赤皮病、烂腮、肠炎等常见病虫的危害...

    704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禁忌
  • 对虾与毛蚶池塘混养技术
    对虾与毛蚶池塘混养技术

    自80年代以来,我区海水养殖一直是以对虾养殖为主导。近年来,随着对虾病害的流行,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逐渐下滑。针对这种状况,我区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优化养殖模式,促使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区资源特点,养殖毛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养虾池塘进行对虾与毛蚶的混养,通过二者互利共生,在充分挖掘养...

    1687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科普
  • 鲍类人工育苗
    鲍类人工育苗

    鲍属腹足纲、鲍科、鲍属,俗称大鲍,鲍鱼,它肉质爽脆柔滑,肉味清香鲜美。干品中含蛋白质40.0%、糖类33.7%、脂肪0.9%,并含维生素及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在海味“四珍”(鲍、海参、鱼翅、鱿鱼肚)中,鲍居于榜首,现代中国名菜“红烧金钱鲍”、“川汤发菜鲍鱼”等誉满中外。同时,鲍类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鲍肉有降低血压...

    2551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手册
  • 龙虾稚虾培育技术
    龙虾稚虾培育技术

    1、培育要求稚虾离开母体生活,一般是在稚虾池内进行,待稚虾全部离开母体后将亲虾移出,留下稚虾进行培育,此时稚虾的平均体长为0.8厘米,经过15天的培育后,体长可达2.4-3厘米,供养殖户进行成虾养殖生产。(1)培育池要求稚虾池以面积20-40m2、水深0.6-0.8m的水泥池为佳,土池也可,但新建水泥池要先进行去碱处理...

    2931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价值
  • 黄河鲤难养的解决方案
    黄河鲤难养的解决方案

    一、难养问题的表现1、生长变缓。正宗的黄河鲤一般当年个体重可达250—500克,第二年个体重可达500—1000克。可近几年发现不少地方生长的黄河鲤苗种第一年个体重只能长到100—130克,每二年个体重也仅能长到500克。2、性早熟。正常的黄河鲤一般2龄以上才能性成熟。现有不少地方养殖的黄河鲤雄性个体在1龄时就已经性成...

    1962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教程
  • 池塘精养草鱼的管理技术
    池塘精养草鱼的管理技术

    一、池塘和水质: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2.严格清野消毒:草鱼自身病害较多,精养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

    1825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教程 渔业相关资料
  • 福建鳗鱼病害测报6、7、8三月总结与预测
    福建鳗鱼病害测报6、7、8三月总结与预测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消息:6月份鳗鱼病害种类较多,总死亡率1.31%,与上月相近。发病率较高的主要是烂鳃、肠炎、寄生虫病以及消化不良,死亡率较高是脱粘病和腐皮病。其中寄生虫和烂鳃病在各地测报点均有发现,鳃霉病和不明病因发生在南平测报点,脱粘败血病发生在莆田市测报点,其余病害均仅发生在淡水所测报点。 7-8月份光照强、...

    2660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 养殖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