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雏期特点
育雏期表现出红眼睛、视力差、采食能力差、采食动作异常,采食时饲料容易眯眼而瞎眼后饿死。由育雏室转到 成鹑笼时常因环境不适造成大批死亡。成鹑性情温顺,蛋料比高不挑食,高产稳产,抗病力强。
二、日常饲养
1.进雏前彻底消毒,高锰酸钾、甲醛密闭熏蒸。
2.采取平网单层育雏,由于白鹑视力差,易打堆,易湿毛,所以育雏笼只能单层育雏,并且密度越小越好,每平方米200只为宜,但要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0只,这将大大提高成活率。
3.育雏笼内铺的最好是粗布,太光滑的纸不能铺,易造成撇腿。
4.饲料不能太粗,1~10日龄以米粒大小为宜,洒料要薄厚适中,太薄采食困难易大批饿死。太厚又容易迷眼而造成瞎眼,厚度以0.5厘米为宜。
5.饮水:1~7日龄饮凉开水,水温与室温相同,1日龄0.01%高锰酸钾水自由饮用1天,除杀肠道菌外,因鸟类喜红色,亦可吸引雏鹑自由饮用饮水器型号越小越不易湿毛。2~3日龄每天饮青霉素1次,每次用量为1000只幼鹑80万单位青霉素8支。5~10日龄为预防鹑白痢发生,每天饮痢特灵水1次,每斤水加痢特灵1片,要求剂量准确,碾碎后用细布过滤到水中,如有中毒立即停用。
6.温度:温度为育雏成败的关键
1~3天38~39℃ 4~5天36~37℃
6~10天35℃ 10~35天30~32℃
室内温度不能单看温度计所示温度高低,主要看幼鹑精神状态,打堆说明温度低。都爬成一片昏睡说明温度高,有吃的有休息的说明温度正合适,温度计底部要挂的与鹌鹑高低相同,挂在育雏笼中间位置不能靠近墙壁。温度计最好用体温表校正。
7.开产后以25~35℃为宜,30℃产蛋量蛋料比最高。
8.育雏期温度严禁忽高忽低,要求高而稳定。
9.室内炉火一定要安装烟筒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换气。当发生煤气中毒时雏鹑先叫成一片,随后叫声消失,成昏睡状态,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全军覆没,中煤气症状为死后脚爪出血充血喙部出血充血,心脏肺部严重愈血,当发生煤气中毒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迅速通风换气,二是饮高浓度葡萄糖水以缓解中毒症状。
10.育雏期前5天注意保持室内湿度以防幼鹑脱水,可在地面洒一些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