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饲料中补充植酸酶的新策略

时间 : 09-05 投稿人 : 微萌的记忆 点击 :

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在猪和家禽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包括植酸酶对其他矿物质、氨基酸、动物饮水量及饲料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在现代饲料中添加磷酸盐的注意事项。

饲料中补充植酸酶的新策略 | 动物养殖饲料

1植酸酶对其他饲料成分的作用

1.1提高植酸磷和钙的消化率 众所周知,植酸酶可以提高动物对磷和钙的消化吸收,Jongbloed于1993年建立了一个关于植酸酶活力与饲料中磷酸盐的当量关系式。在含磷酸盐的饲料中添加500IU植酸酶相当于1g来自于磷酸一钙的磷或 1.1g来自于二水磷酸氢钙的磷(对猪料)。但随着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植酸酶的转化当量随即下降。这个关系式已被绝大多数植酸酶生产者接受,并被纳入到推荐的动物日粮配方中。其确定的基础是磷酸钙中磷的消化吸收率为80%。但Eeckout(1997)报道,磷酸一钙中磷的消化率为93%,并认为当量关系值与使用的原料无关。

很有可能的原因是,植酸磷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原料中是否含有植物来源的植酸酶对微生物植酸酶的表现活力产生影响。原料中植酸磷越多,作用效果越显著。添加微生物植酸酶,谷物中磷的消化率从18%提高到56%,小麦中植酸磷的消化率从62%提高到74%,黑小麦中植酸磷的消化率从52%提高到67%。在谷物中植酸磷消化率增加值较高。

原因可能是在pH4~7之间谷物植酸盐的溶解度比小麦中植酸盐的溶解度高。荷兰的研究结果主要来自于植物植酸酶含量较低的原料,所以获得的结果并非广泛适用。很明显,在一些国家,许多谷物(内含植物植酸酶)被用作饲料原料,上述当量关系式就不能成立了,应该修正为700IU植酸酶相当于1g来自于磷酸一钙的磷。因此在没有制粒且谷物含量丰富的饲料中,使用微生物植酸酶是很不经济的。

Kemme报道(1997),上述植酸酶的当量值对不同的猪有不同的值,而且随着猪龄的变化不断变化。事实上对于小猪,500IU的植酸酶只能降解释放约0.66g可消化磷。Kemme还分别测定了母猪在怀孕前期和后期植酸酶的作用效果,发现在怀孕前期500IU的植酸酶可以降解释放约0.32g可消化磷,而在后期可降解释放约0.74g可消化磷。这些变化也是在日粮中使用植酸酶时使配方变得复杂的一个原因。

1.2提高氨基酸的消化率 Ofier等(1992)、Mroz等(1994)报道,植酸酶提高猪禽对氨基酸和氮的回肠消化率。Yi等发现,在火鸡料中植酸酶可提高某些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但是不能提高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回肠消化率。对肉鸡(包括雌鸡和雄鸡)的氨基酸消化率有部分影响,但是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尽管可能存在着植酸酶提高氨基酸消化率的效应,但却很少发现对饲料转化率有明显的正效应(Simons等,1990)。植酸酶对某些生长参数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证实。在现阶段运用植酸酶的蛋白质效应可能会导致与预期相反的结果,所以对引起各种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是有益的。

1.3植酸酶的活性依赖于钙磷比 钙和植酸盐结合会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所以日粮中钙过量,会对磷的利用产生负影响(Nelson等,1987)。植酸酶能释放钙,提高饲料中钙的利用率。植酸酶和钙含量的互作关系必须进行监测,钙含量过高可能会引起pH升高,使植酸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Liu等(1997)发现在猪日粮中把钙磷比从1.5:1降到1:1,除了骨骼强度之外,其余绝大多数检测参数都有所提高。Lantzsch等(1995)报道磷的最大存积最发生在钙磷比为 1.5:1时,Quian等(1997)报道1.25:1是最佳比值。

对于禽类,Sebastian(1996)、Schoner(1993)等报道在较低磷水平时生长较快,矿物质利用率较高。Huyghebaert(1996)发现在一个较狭窄的钙磷比区间内禽有较高的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症。由此可见在饲料中运用植酸酶时,钙在日粮中的推荐量也有必要重新调整。

1.4提高饮水量使粪便含水量上升 对于肉仔鸡已经证明,饲料中用500IU/t的微生物植酸酶替代5kg磷酸一钙,可以明显地提高鸡的饮水量,水与饲料的比率提高4%~5%。有迹象表明这是由可利用钙的增加引起的,另外可能还有钠和钾的作用。所有这些矿物质都能极大地提高水的代谢,使粪便含水量上升。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如垫草需要保持干燥或鸡粪含水量不能过高时,在鸡日粮中使用微生物植酸酶就需要考虑这个间接的不利因素。

1.5不利于矿物质在骨骼中的沉积 尽管被植酸酶释放的无机磷与二水磷酸氢钙中的无机磷一样可以有效地沉积在骨骼中,但是对于家禽的矿物质骨化,与对照组(含总磷0.73%,有效磷0.45%)相比,即使在每公斤配合料中添加1000IU大剂量的微生物植酸酶(Saverur,1993;Simons,1993;Cormwell,1995;Cantor,1996;liu等,1997)也难以保证获得最大的骨骼强度和灰分含量。这是因为每个试验动物可利用的磷不能总是达到对照组中纯粹由外加可利用矿物磷的量(Simons,1993;Huyghebaert,1992)。

1.6预混料的组份影响植酸酶活力 预混料中的某些组份与微生物植酸酶之间存在互作。在预混料的存放过程中,液体胆碱和七水硫酸亚铁会使植酸酶活力造成重大损失。这主要是由于水份的存在使酶和各种组份发生相互作用。在使用糖蜜时,糖蜜中含有的大多数矿物质也很可能与微生物植酸酶发生作用,引起酶活损失。这使植酸酶不能很好地应用在矿物质饲料中。

2植酸酶的热不稳定性

Eeckout(1998)对植酸酶在蒸汽制粒和各种贮藏温度下的酶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第1个试验中,测定了模孔直径、环模厚度和饲料组成对植酸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图1,2,3略)表明,所有加强磨擦的因素都对植酸酶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有数据显示直径为2mm的模孔造成的酶活损失要比4mm的模孔大得多。在较低的调质温度下,模孔的长度越长,酶活损失越大,这是由于磨擦引起模孔内物料温度上升,造成植酸酶活损失加大。另外饲料组份对植酸酶的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肉仔鸡料,在通过模孔时由于磨擦少,温度上升小,酶活的保留率要比富含粗纤维的猪饲料中酶活的保留率高得多。在第2个试验测定了保存温度对酶活的影响,图4(略)和图5(略)显示,植酸酶分别在40℃和50℃保存2b,酶活的损失为20%~40%。

在第3个试验中添加液态植酸酶。液态植酸酶的应用是有困难的,有时在使用液态植酸酶时会导致酶在颗粒中分布不均。酶活损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气流喷涂液态酶。事实上在液态酶喷洒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植酸酶结合在颗粒料的表面,最终导致许多植酸酶集中在粉化的小颗粒料中,而这些小颗粒粉料通常被回收重新制粒。在这种情况下,喷洒的植酸酶就被破坏了。另外在饲料厂以外的农场有时也会发生饲料的粉化。在贮存过程中,液态植酸酶的酶活损失要大于固态植酸酶的酶活损失,这可能是由于液态喷洒的植酸酶绝大部分都分布在颗粒的表面。表明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应对酶活的损失给以高度重视。在制粒和贮存温度都很高的情况下,植酸酶活力彻底丧失不是不可能的(图6),简单地说制粒造成的酶活损失达30%是不确切的。影响酶活损失的原因除了饲料原料和调质温度等主要因素外,模孔的直径和环模的厚度也有影响。

在第4个试验中,对一种经保护处理的植酸酶进行试验,这种植酸酶是在早期的植酸酶和液态植酸酶出现几年后上市的。分别用2×40mm和4×50mm两种规格的模孔,在常规条件下,制备肉仔鸡料和乳猪料,并把制备的颗粒在不同温度下存放2周。

在71℃调质,肉仔鸡料中的植酸酶活力明显下降。在82℃酶活保留率为40%,而对乳猪料在82℃调质酶活保留率为60%,这意味着颗粒越大,酶活的保留率越高(图7、图8略)。另外,在某些极端条件下,由于料仓外部温度上升也可能导致酶活的大量损失。

图9(略)和图10(略)表明了保存试验的结果,在30℃保存,酶活的保留率为80%~85%,在40℃保存,酶活损失达30%,而在50℃保存,酶活损失达60%。

与传统的植酸酶相比,颗粒化的植酸酶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酶活保留率。但是在80℃条件下,颗粒化植酸酶的活力损失也很严重。

3猪和禽的消化试验

尽管各批次消化试验获得的绝对值有差别,但试验值与相应对照值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表1)。产生上述差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采用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不同。在进行消化试验时,基础日粮中植物磷的含量应尽可能低。这很重要,否则,使试验结果偏低。

由于上述原因,Eeckout等(1997)精心设计,采用一种半合成日粮,磷含量仅为0.037%,分2组,磷酸盐的添加浓度分别为1g/kg、2g/kg无机磷,钙的添加量为5g/kg,试验动物的体重控制在35~40kg。

为了消除上述试验难点和磷消化率的高度可变性,收集连续10d的动物粪便排泄物进行分析。为了能确保精确计算磷和钙的摄入量,对每次饲喂和每头猪使用的磷酸盐和碳酸钙仔细称量,每个食槽都用人工搅拌混合。试验结果显示,在早期的试验中,具有最高利用率的磷酸盐其利用率还是被低估了。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消化试验中采用Eeckout步骤。禽和猪的消化道,有明显差别,因此它们对饲料磷酸盐的消化方式很不同。表2所示的试验结果也是采用人工合成的不含植物磷的基础日粮进行试验获得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禽对二水磷酸氢钙的利用率大大高于猪。禽能很好地利用二水磷酸氢钙,而脱氟磷酸盐和无水磷酸氢钙不适用于禽。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我们建议大多数饲用磷酸盐的消化利用率参照表3,表中数据对量化饲料磷酸盐的消化率及在配制饲料时控制可消化磷均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可归纳为:二水磷酸氢钙一钙特别适用于禽类,而对猪,磷酸一钙和磷酸二钙比较合适。

4小结 有两种提供磷的方案,一种是使用植酸酶。主要不足是它的变化性,如预混料的配比、调质温度、模孔直径、模孔长度、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和贮存温度等均会对植酸酶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使饲料生产者不能准确量化植酸酶的使用价值,也不能在使用过程中不留安全量。使用植酸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动物粪便中磷的过量排放,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欧洲土壤目前还不存在磷饱和的危险。在如今所用的饲用磷酸盐都是高质量的可消化磷源,所以没有必要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另外使用高质量的饲用磷酸盐为生产者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可预测实际可消化磷的量,这个量不受其他原料、生产过程中参数变化及贮存温度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名贵鳄龟快速高放养殖法
    名贵鳄龟快速高放养殖法

    当前名贵观赏与药食兼备的鳄龟,风销海内外,每公斤国内1000元左右,国外高达300美元。又因它比一般龟肉多(90%)、易养、增重快、效益高,愈加受到养龟户育睐。一、设施简易。鳄龟于-6~42℃水温均可生活,少养作观觉用,缸、盆均可,多养售出,可建水泥池,水深60厘米左右,面积按养殖数量酌定;若新建池可用水泡2周除其碱性...

    2714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养殖饲料常识 动物养殖知识
  • 黄鳝选种及放养
    黄鳝选种及放养

    苗种放养是鳝鱼养殖生产中的重要一环。要搞好鳝鱼的人工养殖,就应坚持多种渠道解决苗种的来源,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获取好的产量和较佳的经济效益。(1)苗种的来源。目前鳝鱼的来源主要靠采捕或购买天然幼鳝。春天,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捕苗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此外,捞取黄鳝受...

    544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知识 动物饲养技术
  • 怎样识别骨粉的伪劣
    怎样识别骨粉的伪劣

    目前,市场上所售骨粉主要有脱胶骨粉、蒸骨粉和生骨粉等三种。脱胶骨粉经高温处理,已除去了骨髓和脂肪,该产品质量好,保存期长不易变质,而蒸骨粉和生骨粉因未脱胶,质量差保存期短并易变质。尤其是生骨粉,因未经过高温灭菌,并含有致病微生物,不宜饲喂畜禽。另外,个别不法分子在骨粉中掺杂施假,从中牟取暴利,坑害养殖户。那末如何识别骨...

    1612 养殖饲料知识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管理
  • 引起鸡均匀度较差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引起鸡均匀度较差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均匀度是指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数占总测鸡数的百分比。1、均匀度的测定首先要抽样称重,抽样称重鸡数应占全群鸡数的5%(大群抽测1%),一般抽测鸡数不应少于100只,小群也不应少于50只。对抽测的鸡要随机抓取,不可人为地挑选大小,分层笼育时,随机抽测上、中、下三层鸡笼的鸡,每个小笼要全部称。过秤时一只一只称,...

    1583 养殖饲料窍门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技巧
  • 复合大豆磷脂粉生产与应用
    复合大豆磷脂粉生产与应用

    大豆磷脂是从生产大豆油的油脚中提取出来的产物,在大豆中的含量为1.2%~3.2%。它是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所组成的酯,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约含34.2%)、脑磷脂(约含19.7%)、肌醇磷脂(约含16.0%)、磷酯酸丝氨酸(约含15.8%)、磷脂酸(约含3.6%)及其...

    2918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禁忌 养殖饲料管理
  • 饲料中霉菌污染检测方法探讨
    饲料中霉菌污染检测方法探讨

    饲料在加工、贮运过程中极易受霉菌污染,饲料一旦霉变,不仅其营养价值会降低,适口性会破坏,而且霉菌毒素会直接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霉菌(mould)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称,而是某些丝状真菌的俗称,指在基质上长成具有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的真菌...

    2335 养殖饲料配方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方法
  • 浅谈饲料小麦与玉米的替代关系
    浅谈饲料小麦与玉米的替代关系

    我国小麦品种繁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和农业生产不发达等原因,粮食生产特别是小麦生产一直是以口粮为主,没有专门用作饲料的小麦。近几年有部分小麦因为储存时间长或者保管不当,造成品质下降,不能用作食用小麦,只能用作饲料加工使用,饲料加工厂才开始部分使用小麦代替玉米加工饲料。而我国现阶段刚刚培育出的专用饲料小麦...

    1834 动物饲养知识 养殖饲料加工 养殖饲料技巧
  • 仔猪配合饲料配方实例
    仔猪配合饲料配方实例

    小猪生长到6~8周龄阶段,体重接近10千克,消化道逐渐发育成熟,初步有了消化自然饲料的能力,对自然淀粉的消化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一阶段小猪生长特别快,饲料适宜10~2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可达到800克.此阶段配合饲料质量越高,仔猪饲养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越好,常用配方实例于表4-2表4-2仔猪饲料配方实例(%)配方编号...

    2184 动物饲料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管理
  • 象草
    象草

    象草又名紫狼尾草。原产于非洲,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一种多年生高产牧草。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从印度、缅甸等国引入广东、四川等省试种,80年代已推广到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江西、台湾等省(自治区)栽培,生长很好,是我国南方饲养畜禽重要的青绿饲料。一、经济价值象草柔软多汁,适口性很好,利用...

    1948 养殖饲料添加剂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品牌
  • 冬季鱼类常见病的防治
    冬季鱼类常见病的防治

    1、竖鳞病:越冬时亲鲤鱼易发生此病,症状为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有液体流出。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给池塘冲注新水;另外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  2、口丝虫病:此病主要危害鱼种,是由漂浮的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及皮肤引起,当大量口丝虫寄生于鱼的皮肤时,就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粘液。防治方法:全池...

    2285 动物饲养知识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品牌
  • 高产母猪应加强微量元素的营养
    高产母猪应加强微量元素的营养

    要使母猪在生产年限内都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满足其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至关重要。在母猪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于微量元素的需求变化很大,这些微量元素除了满足母猪自身组织生长和维持需要之外,还要满足胚胎的生长发育和泌乳的需要。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猪的负担加重,对各种微量元素的需求最大。若饲料中微量元素水平较低或者这些元素利用率...

    1160 动物养殖饲料 动物养殖知识 养殖饲料管理
  • 肉牛促长剂的种类及用法
    肉牛促长剂的种类及用法

    1、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金霉素、杆菌肽锌等,主要用于促进犊牛生长。用法:金霉素用量为3~6月龄犊牛每日每头30~70毫克,添加于饲料中喂给;杆菌肽锌在每公斤混合料添加量为3月龄犊牛10~100毫克、4~6月龄为4~40毫克。2、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调节瘤胃酸碱度,增进食欲、促牛健康,提高生产性能。育肥肉牛添加量为占精料混...

    2085 特种饲养 养殖饲料知识 养殖饲料加工
  • 农户饲养奶牛的误区
    农户饲养奶牛的误区

    一、防疫消毒意识淡泊。很多奶农都认为奶牛抗病力强,因此在日常管理防疫中不注意传染病、猝死症等常规免疫注射,不定期进行布病、结核病检疫;更不注意饲料、饮水及周围环境卫生等。二、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往往在犊牛才13~14个月龄、体重只有250千克左右就配种;有的则超量挤奶,从产后一直挤到没有,连产前2个月的干奶期都不放过。三...

    1570 动物养殖知识 养殖饲料方法 养殖饲料禁忌
  • 苜蓿新品种--紫花5号
    苜蓿新品种--紫花5号

    苜蓿新品种--紫花5号牧草系由山东省菏泽市绿源农林牧特产研究所以我国的紫花苜蓿和秘鲁苜蓿品种为亲本材料,经四代混合杂,优化支杂选育而成的最新牧草新品种,经国家牧草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新培育的紫花5号苜蓿,株型直立,株高80-100厘米,主根明显,侧根多,叶色较绿,花紫色。经研究测定,其粗蛋白含量为玉米的2-4倍,粗脂肪...

    2130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禁忌
  • 牧草品种介绍----大米草
    牧草品种介绍----大米草

    大米草原产于英国南海岸,是欧洲海岸米草和美洲米草的天然杂交种。目前英国、荷兰、丹麦、澳大利亚、美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栽培,世界栽培历史80余年。我国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引进,现已在北起辽宁锦西,南至广东电白,50多个沿海县的海滩上都引种成功,大面积种植。一、经济价值大米草的嫩叶和根状茎有甜味,草粉清香,适口性好,为马、牛...

    2236 养殖饲料原料 动物养殖 养殖饲料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