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2000-2002年对棉田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农六师综合防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病虫害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逐年下降,棉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从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防治越冬病原虫源
(1)秋翻冬灌。对棉田特别是往年棉叶螨,棉铃虫发生重的条田进行秋耕冬灌,可有效压低虫口基佬数,明显降低来年虫害的发生和为害。
(2)轮作倒茬。对枯黄萎病,棉叶螨及杂草发生重的地块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其发生程度。
(3)消灭越冬蚜源。3月上旬对菜窖与大棚蔬菜上越冬棉蚜进行防治。大棚蔬菜用10%吡虫噤WP(蚜虱净)1000倍液防治,菜窖用80%敌敌畏EC熏蒸。
1、强化春播阶段的技术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目前本师棉花两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已严重阻碍本师棉花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减轻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和为害。2002年本师引进种植棉花抗病新品种新陆早10系等,种植13.8万亩,通过新品种的种植表现出了较好的抗病性和丰产性。2003年全师棉花全部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此计划的实施基本可解决困扰本师多年的棉花两病为害。
种子处理月底至4月初对棉种全部进行人工粒选,剔除瘪籽,不孕籽及破籽;利用天津产溢通牌电场种子处理机处理种子,提高发芽势,用种子量1.67%的25%多福甲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增强苗期抗病虫能力。
土壤处理:对全师棉田全部进行化除。用50%乙草EC150ml/亩或48%氟乐灵EC120ml/亩,在播前进行土壤封闭。可有效抑制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播种质量。认真抓好棉花播种质量关,适时早播,要求下籽均匀,播深适宜,压膜封洞严实,实现一播全苗。
3、苗期防治
棉花苗期是多种害虫的初发阶段,也是天敌由田外向棉田转移建立种群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营造有利于天敌系列的生态环境,可为以后的田单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铲埂除蛹。4月下旬结合棉田四周削埂扩边,愁思整防护林进行铲埂除蛹。铲去表土305cm,可将地考虑,棉铃虫蛹及杂草上的越冬棉叶螨铲除消灭。
加强棉田管理。以化学调控措施为中心,合理落实各项棉田管理技术,促进棉苗早发,培育壮苗,增强抗逆性。
糖浆诱蛾。适时摆放糖浆瓶,诱杀地老虎成虫,降低虫口基数,减轻为害。
玉米诱集带。2002年全师共种植玉米诱集带6.04万亩,预防面积80万亩。
点片挑治。在有效控制中心株前提下,经过调查,如发现棉叶螨有可能由单株发展成点片时,应做发发现1株打1圈,发现1点打1片,药剂可选用15%哒螨灵EC,20%双甲脒EC(螨克)等对天敌条伤作用小的专用杀螨剂1000-1500倍液防治,以保护棉田天敌。
4、蕾铃期的防治
5月底至6月初棉花开始现蕾,棉田管理以保蕾增铃为中心力争实现早现蕾,多结蕾,早结铃,结大铃的目标。这时期的综合防治应紧紧围绕如何防治棉叶螨,棉蚜和棉铃虫三大害虫开展工作,加强调查和预报,适时倒塌制定综合防治措施。
棉蚜的防治。坚决贯彻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策略本师棉田的天敌种类较多,其中优势种有草蛉、瓢虫,食蚜螨,塔六点蓟马等。加强对天敌的保护,保持田单的生态平衡,充分利用天敌对蚜虫的控制作用,可以实现"以害养益,以益控害的生物防治目标。另外,2002年本师植棉团场还适当调整了作物布局,在棉田周围插花种植小麦和苜蓿,改变了以往单一种植棉花的局面。这样有仅增加职工收入,而且还可以逐步恢复棉田自然生态,增加天敌种类的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为有效防治蚜虫起到促进作用。
棉铃虫的防治。从防治越冬代成虫和一代成虫开始抓起,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杨树枝把以及玉米诱集带进行诱杀,从而降低成虫在棉田落卵量,并结合时面追肥,化控和整枝,恶化该虫的生存条件。棉花叶面喷施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对减少棉铃虫产卵有明显的作用;施用缩节胺使棉花长势稳健,可避免棉铃虫在幼嫩部位产卵取食;将打顶后摘下的心叶带出田外掩埋,可消灭棉铃虫卵和部分初孵化幼虫,对二代棉铃虫幼虫达到防治指标的条田,采用叶面喷施BT生物杀虫剂防治,喷洒1周后幼虫死亡率高达86%,防治效果比较理想。
棉叶螨的防治。坚持查,插,抹,拔,喷五字防治方针。查即加强田单调查,2-3天查1次棉田;插即发现中心株插上标记;抹即用手抹去叶片背面的害螨;拔即将害螨数量较大的中心株拔去;喷即对可能扩散,蔓延的棉叶螨中心株用杀螨剂在发现后24小时内打半径7m的一圈进行封锁。坚决将棉叶螨的发生控制在点片阶段。
2002年7月底本站和福建省农科院落植保所合作,利用胡瓜钝绥螨防治棉叶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每株投入捕食螨1代,7-18天后虫口减退率达到85%-99%,此项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