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大麦虫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高于其他饵料昆虫。而“动物蛋白饲料之王”的面包虫,其蛋白质含量为47%,脂肪含量为23%,碳水化合物为23%,均比大麦虫逊色。此外大麦虫还有丰富的甲壳素和少量虾红素,有助于鱼、龟发色。
大麦虫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10℃以下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32℃,35℃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5%~70%较适宜。大麦虫的卵外表为卵壳,一身周边有毛刺,大麦虫卵期8-10天。在30℃下成虫产卵最多,每只大麦虫成虫最高可以产卵1000粒左右,低于14℃很少交配产卵,低于10℃不交配产卵。大麦虫喜欢群集,室温13℃活动取食,5℃以上仍能生长,以25℃的温度生长最快,35℃以上则会造成大批死亡,幼虫和成虫有大咬小的残杀性。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大麦虫虫、大麦虫卵、大麦虫蛹、大麦虫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大麦虫壳比较薄且脆,比面包虫好消化,吃多不容易上火。经实验证明用大麦虫和黄粉虫分别饲喂各类鱼类,结果显示,大麦虫可以90%的消化,而黄粉虫的皮基本没法消化,被整个排泄出来。又如大麦虫脱掉的皮可以被幼虫吃掉,但是面包虫脱的皮却不能。
下面是一只单一喂食面包虫的锯缘龟,拒食死后解剖肠管发现的面包虫外壳残渣,在肠管中不消化造成肠梗阻
大麦虫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乳白色,第一次蜕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6~10天蜕皮1次,大麦虫幼虫期共蜕皮6-10次。大麦虫幼虫30日龄体时在饲料中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十天蜕皮变为成虫。大麦虫成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喜在夜间活动,爬行迅速,不能飞行。羽化后十天左右开始交配产卵。
大麦虫成熟幼虫每公斤约700--800条,雌雄比例6:4,可产卵雌虫有400条左右,每个雌虫产卵以最少300粒计算,考虑到养殖中的死亡和其他因素影响,以保守的方法计算也可得幼虫100--120公斤。
每次取大麦虫卵后要适当地给大麦虫成虫添加青料和精料,及时清理废料中的死大麦虫成虫。大麦虫成虫喜欢晚间活动,夜晚要多喂料,青饲料可直接投放在饲养容具中,让大麦虫自由采食。
大麦虫饲养一段时间后的大麦,挑选长度5cm以上,身体圆滑,移动快速的个体,使用一次性杯分开装。单养些天后(单养的大麦虫不需喂食),大麦虫的身体会呈曲起来,不要以为这是发病个体哦,这是脱皮成蛹的前期表现。大麦虫变蛹后,拿出放一起。大麦虫蛹发育化羽后的成虫,化羽后的成虫先是白色,褐色。最后大麦虫长成黑色,变化时间很快。这时黑色化羽后的大麦成虫,就具备了交配产蛋的能力。
里边放入麸皮和大麦成虫饲养,大麦成虫也需要食物的,食物还是些绿叶蔬菜和胡红箩卜。
大麦虫成虫就会不停的交配、产卵。一般产在下面的麦麸堆里,不至于被成虫吃掉。
2-3周后卵开始孵化为幼虫,这时候可以加入一些精饲料,如面粉、玉米粉等,亦可以放一点果皮,小麦皮虫会聚到皮边吸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