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鸟生长发育快,初生鸵鸟一般重0.8一0.9千克,1月龄体重达4一5千克,为初生重的4-5倍;2月龄为11一15千克,3月龄体重达25千克左右,为初生体重的25倍。雏鸟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在日粮配合时,除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须满足外,应特别注意钙、磷的比例供给,以满足雏鸟对无机盐的需要,防止发生腿病。
(l)饮水雏鸟出壳后,其腹中卵黄残留较多,卵黄中水分占到2/3,所以出壳后48-72小时不会感到缺水。随着雏鸟的呼吸和排泄粪便等损失水分,使体重不断下降,这时就需补充水分。在雏鸟开食前,先给雏鸟饮水,这样可促进雏鸟的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利于开食。初次饮水,水温应在24℃左右,可在水中加B族维生素、葡萄糖等配制成营养液,效果更好。雏鸟一旦开始饮水后,就应保持经常供给清洁饮水,不能断水。以后每天至少要更换水2-3次。每次换水要清洗饮水器,在以后的雏鸟饮水中,每周要加1次0.01%高锰酸钾水,对预防雏鸟的消化道疾病有好处。要注意不让雏鸟饮用雨水。
(2)雏鸟的饲喂刚出壳的雏鸟并不饥俄,也不采食,所以不应强迫其采食,雏鸟腹中的卵黄提供的营养可以满足48一72小时的营养需要。在卵黄基本吸收后雏鸟才有饥饿感,试图采食,过早开食有害于消化器官,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不利。过晚开食会消耗雏鸟的体力,使体重减轻,变虚弱,影响以后的生长和成活。开食应在雏鸟孵出2-3天后,喂给混合精料。开食饲料要湿喂,不能干喂,要用水把粉料拌成湿料,在雏鸟群中放人1-2周龄的雏鸟,引导雏鸟开食,雏鸟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可很快学会采食。开食时要注意使每只雏鸟都吃到食料。开食1周以后混合精料可不再拌湿,因长期喂湿料容易导致雏鸟消化不良,可喂给于而破碎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的饲喂要定时定量,不能让其自由采食,否则会诱发雏鸟的卵黄囊炎,引起便秘或腹泻。一般雏鸟每天精饲料的喂量应占体重的1.5%-3.0%,以后随着雏鸟的生长而逐渐增加。混合精料每天喂3次,每次的饲喂量为全天喂量的1/3,一般以雏鸟在半小时内采食完为宜。除喂给精饲料外,雏鸟还需喂给切碎的白菜叶、莴苣叶、苜蓿戈或三叶草叶、胡萝卜丝等。但要特别注意,青饲料在饲喂前要用清水洗净,展好用清水附泡5一10分钟,以防青饲料沾有农药,待水干后切碎饲喂。不能喂给茎秆,因雏鸟饲喂茎秆容易造成胃阻塞,可把新鲜的苜蓿扎成捆,叶朝下吊在运动场或鸟舍内,高度与雏鸟的头等高,让雏鸟采食叶子,这样会留下茎秆。饲喂的青饲料一定要新鲜,枯萎的饲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晚上雏鸟休息后,可以不喂饲料。青饲料一般每日喂4一5次,每次饲喂前要把食槽中剩余的饲草饲料清除干净。要对雏鸟的饲喂量、采食量、食槽中的剩余量称重记录。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喂量,以防供给精料过多,雏鸟超速生长,引起腿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