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蚯蚓是南美森林中存在着一种巨大的蚓螈亚种的一种巨型蚯蚓,相传这种生物在恐龙时代就有了,名字虽叫“巴西蚯蚓”,但事实上和蚯蚓的亲缘相差甚远,属两栖脊椎动物,现在大多数发现这种生物的报告都在巴西。那么巴西蚯蚓有多大?巴西大蚯蚓怎么养?
巴西蚯蚓有多大?
巴西蚯蚓生活在南美洲,其长度约1.5米左右,重量至少有1斤左右,与蛇相当,说长的可达2米多,比一般的长蛇还要长。
2014年7月19日,巨型蚯蚓发现于厄瓜多尔近Sumaco火山,其长度约1.5米左右,重量至少有1.12磅,大小和一条蛇相似。
其实在澳大利亚东南部Gippsland有一种“巨型蚯蚓”,这种蚯蚓体型上与蛇有的一拼,长度可达3-4米,这种称之为“世界上长的蚯蚓”也不是说见就能见滴,这种“巨型蚯蚓”只住在Gippsland沿河岸,生活在一种十分潮湿的土壤中,如果人们踩在它们洞穴的上方,它们会感受到震动并发出嘎吱的响声。
蚯蚓的养殖价值
1、作中药材:中药材蚯蚓俗称地龙,地性寒味咸,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功效,主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提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其灰与玫瑰油混合能治疗秃发。
2、生物肥料:蚯蚓粪是一种的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腐殖质、有机质及镁、硼、镍、锰等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和苗圃的廉价高效肥料。
3、水产饵料:蚯蚓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高达72%,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能作动物性饲料及生产药品和化妆品,而且可以供人食用。
蚯蚓的生活习性
1、夜行动物: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适温度为22~26℃。
2、杂食动物: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3、负趋光性: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阳光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阳光中含有紫外线。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宜建蚯蚓养殖场。
4、变温动物: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巴西大蚯蚓怎么养?
巴西彩龟属杂食性龟。小心你家的巴西,他很能吃,你尽量提供正常有规律的食物给它们。建议成体一周3次幼龟可以一天一次。除了肉,鱼虾,虫外它们也能接受绿色植物,水生植物。市场上的商业龟食和猫狗食物的营养较均衡可以提供。这种龟视力跟嗅觉都很灵敏所以很会抢食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动物性饵料,如鱼、猪肉、动物内脏、蚌、螺及血虫(摇蚊幼虫)、红丝虫(水蚯蚓)、黄粉虫(面包虫)、蝇蛆等。爱吃虾。也食菜叶、米饭、瓜果等植物。巴西彩龟摄食时间无选择性,昼夜均食。饥饿状态下有抢食行为,且发生大吃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