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提高河豚鱼养殖成活率的措施

时间 : 10-07 投稿人 : 顾你木偶 点击 :

巴鱼是指规格在75~150克左右的暗纹东方鲀鱼种,巴鱼阶段因毒性较低,味道鲜美,深受江浙一带群众的喜爱,特别在每年春节到清明前后,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明显。但巴鱼养殖过程中较易出现大小不均、相互残杀现象,导致成活率不高,制约了其养殖的发展。笔者在养殖试验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就提高巴鱼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提高河豚鱼养殖成活率的措施 | 海水养殖技术

一、培育适宜水质

在鱼苗放养时,培育好适宜水质是提高巴鱼成活率的一个关键技术。目前巴鱼鱼苗放养规格大都在1.5~2厘米左右,尚未进行驯化,摄食仍以浮游动物为主,因而培育好适口的饵料生物,将有利鱼苗放养早期的摄食与生长。巴鱼在光线较暗的水体中,相残现象较少,我们在试验中电发现盖遮萌膜、适当肥水、增加水位都可一定程度降低相残现象的发生。

培育水质时,首先对养殖池无论水泥池、土池都进行清塘消毒,常用生石灰灰100千克/亩+茶籽饼25千克/亩消毒,一周后施入经发酵的鸡粪150千克/亩+浓缩光合细菌100毫升/亩,3~5天待水包呈现豆绿色或灰白色即可放苗。

鱼苗放养后,根据池水情况,适当使用生物肥水宝1~2千克/亩或豆浆3~10千克/亩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如果水色过浓,则适当添加部分新水,始终保持透明度在20~30厘米为适。

二、做好驯食工作

驯食工作最好在2~3厘米的鱼苗阶段进行。规模化养殖必须经历这一驯化转食过程,即由摄食枝角类等生物饵料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驯化过程中,常由于鱼苗上食的快慢,导致大小不均,发生相残,有的鱼苗甚至拒食,最终死亡,导致苗种成活率降低。因此驯食工作要考虑不同鱼苗上食的快慢,不能一刀切,要考虑部分鱼苗对饵料转变的适应性较慢的特点。

我们的驯食采用红虫→红虫+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三步走的策略,驯食选择面积较小的大棚水泥池较好,面积在400~600平方米为适,土池面积大,饵料生物多不易控制,成活率较低。驯化时,先在池边四周每隔3~5米设置一个投饵处,巴鱼苗大都喜欢沿池绕游,饵料放置在岸边水面下2~5匣米浅水处。饵料用蛋白含量在42%的自制配合饲料,投喂前添加2%植物油,加水搅拌成团状。饵料投放在投饵框内,由于早期投饵区较多,暂时性的投饵区用简易的铁丝即可,投喂时用铁丝钩一小团饵料进行驯食。巴鱼的食物驯化连续24小时进行,晚上通过在投饵区上方开灯,进行夜间引食,在巴鱼驯化开始阶段每天还需投喂红虫一餐。经过10天左右的驯食,简易投饵处逐渐撤去,直至剩下每池四个固定的投饵框为止,红虫投喂量也每天减少,最后完全投喂配合饲料,以后正常投喂饲料每天两次。红虫作为天然饲料营养丰富,鱼苗喜食,驯化阶段少量投喂可使部分上食慢的鱼苗渡过适应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驯化过程中是必须的。在3~4月的早苗培育时,还需要有尼龙大棚专门培育红虫,才能确保鱼苗的成活率。

三、及时分养

巴鱼苗自相残杀与个体差异有重要关系,经常可看到几尾鱼苗追逐围攻的现象,被咬鱼苗一般个体小,体质较差,其腹部、尾部常留下圆形口印,甚至肠道外露、死亡。巴鱼苗在2~6厘米阶段个体大小逐渐分化,而刚经过驯食的巴鱼显然还带着肉食性的天性,相残现象特别严重,因此在养殖前期要保持成活率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要及时分养。前期掌握在10~15天分养一次,5~10厘米规格20天分养一次,15厘米以上30天分养一次。分养操作要仔细,尤其注意不能离水操作,首先准备好网箱和相应规格的分级筛,用瓢或桶连鱼带水直接倒入分级筛,端住分级筛在水中轻晃片刻,将大小规格分开后分别移入其他池塘放养。带水操作可防止鱼苗鼓气胀腹,减少鱼苗应激又有利于分养。巴鱼苗早期放养密度在100尾/平方米,分养后逐渐降低密度,进入越冬大棚时掌握在20~30尾/平方米。早苗养殖需在大棚内加温进行,随着外界水温升高,经过驯食分养出的大规格鱼苗可放入外塘土池,密度在10~20尾/平方米,在室外上池养殖生长速度较快,但成活率相对有所降低。

四、病害防治

巴鱼在养殖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病害有寄生虫引起的小瓜虫病、异钩虫病、指环虫病等,细菌性肠炎病,以及因过度肥水引起的气泡病等。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预防,在放养前、梅雨季、白露心做好消毒工作,消毒用氯制剂、铜铁合剂+敌百虫,能明显减少细菌病及寄生虫的危害。而发病后的科学诊断与治疗也很关键。

1.肠炎病:肛门红肿,肠壁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含有淡黄色粘液,病鱼腹部朝上浮于水面,有时与烂鳃并发。治疗方法,外用二氧化氯或溴氯海因、二溴海因0.3~0.5克/立方米,同时内服氟哌酸每千克饲料0.5~1克或大蒜素0.2~0.4克,连服5天。

2.小瓜虫病:病鱼喜欢与池壁摩擦,拿起病鱼可在阳光下看见白色小点,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治疗用辣椒+生姜每亩各300克煎汁泼洒,连用两天。

3.异钩虫、指环虫病:病鱼呼吸困难,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发白,最后用显微镜检查,治疗用晶体敌百虫0.3~0.5克/立方米,隔2天1次,连用两次。

4.气泡病:因水质过肥引起,病鱼失去平衡,漂浮水面,皮肤与肌肉间产生许多小气泡。该病重在预防,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浮游植物量,如果水质过肥,可增加换水量或者加盖遮荫膜,防止因光合作用过强而致病。

相关文章

  •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包括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苗种放养、饵料投喂以及日常管理工作。1、清塘消毒鱼塘要清除污泥,护好塘坡。在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分斤化水后全池泼洒。2、苗种放养放养密度要适中,白鲫的成鱼饲养可用隔年鱼种,也可用当年鱼苗,但苗种的放养密度必须适当,若放养密度过大,起水白鲫...

    663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技术 养殖指南
  • 如何预防和治疗鲫鱼弯体病
    如何预防和治疗鲫鱼弯体病

    广西李先生问:我在池塘中养殖的鲫鱼出现了弯体,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办?通威技术中心水产专家高启平:鱼体发生了弯曲就叫弯体病,也叫畸形病、龙尾病,其主要原因有:一、鱼体胚胎发育畸形主要是孵化条件不良影响所致。比如泥鳅身体弯曲或尾柄弯曲,常是孵化时水温异常引起。鱼苗刚出膜时遇到水温骤变也容易引起弯体。二、寄生虫影响目前有报...

    1820 养殖技术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常识
  • 我的种养经·浦鑫渔业养殖南美白对虾独特方法
    我的种养经·浦鑫渔业养殖南美白对虾独特方法

    生态养殖出效益——我的种养经·浦鑫渔业公司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独特方法连日来,浦口街道故江村的浦鑫渔业公司基地里,作为投资人之一的王忠平和工人一起在田间忙活着,“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对每个池塘进行消毒。”王忠平和合伙人茹万煊投入20多万元改善了基地的硬件设施,为每...

    1985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手册 养殖禁忌
  • 八月份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
    八月份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

    8月是水产养殖品种病害高发期及缺氧泛塘等事故多发期,对于大多数养殖鱼类也是吃食生长旺盛期,对于河蟹是炎夏相对滞长期,因此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等工作十分关键。我们中国水产养殖网提醒广大水产养殖户八月份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河蟹养殖】饲料投喂:夏季气温较高,饲料应适度控制,河蟹8月上旬投喂植物性饲料(玉米、小麦、黄豆等)...

    2024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养殖常识
  • 异育银鲫的养殖与管理要点
    异育银鲫的养殖与管理要点

    1.苗种培育1)池塘培育  鱼苗发花池的面积以2~3亩为宜。在异育银鲫鱼苗下池前8~10天要进行发花池的清整和清毒,培肥水质,使鱼苗下池后能获得充足的饵料。刚出膜的鱼苗,全靠卵黄囊的卵黄作营养。3天后,卵黄消失,鳔充气,能平游,开口吃食,这时可投喂蛋黄。喂食后,肉眼可见鱼苗摄食的蛋黄充塞在肠管内,养两天后,鱼苗的摄食和...

    1902 水产养殖技术 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常识
  • 湘云鲫的苗种培育与养殖技术
    湘云鲫的苗种培育与养殖技术

    湘云鲫是用四倍体鱼作父本与二倍体鱼作母本,通过人工杂交生产出来的三倍体鲫鱼。该鱼种肉质鲜美,池塘养殖7个月尾重可达0.5千克以上,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养殖2年左右)。湘云鲫耐低温、低氧,抗病力强,生长快,食性杂,饲料来源广,生长优于双亲,起捕率高,不易脱鳞,易运输,耐暂养。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养殖。1.鱼苗培育...

    943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文摘 养殖指南
  • 黄鳝养殖7大误区
    黄鳝养殖7大误区

    1、乱购苗种。目前,我国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达到大批量生产供应商品养殖的水平,许多养殖户到湖北等地购买的所谓“特大黄鳝”苗种或其他所谓的“优质”苗种,实为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鳝苗,且这些苗种因商贩长时间、高密度贮存及反复转运,多数已患上发烧病,用于养殖时死亡率可达90%~100%。所以,购买苗种时切记要认真辨别。2、大小...

    636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教学 养殖禁忌
  • 常用的对虾保鲜方法
    常用的对虾保鲜方法

    保鲜的目的是采取措施使对虾保持刚捕获后的鲜度。常用的对虾保鲜方法有:一、加冰保鲜(冰鲜)加冰保鲜是传统的水产品保鲜方法,我国沿海区使用冰鲜船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由于冰鲜水产品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生物特性,故该法迄今仍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对虾加冰保鲜主要用撤冰法,即把碎冰直接撤布在虾体表面。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融冰水还可起到湿...

    1258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前景 渔业科普
  • 落葵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落葵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落葵常见的病害有:1.褐斑病又称鱼眼病、红点病、蛇眼病等。主要为害叶片。叶病斑近圆形,直径2~6毫米不等,边缘紫褐色,斑中央黄白色至黄褐色,稍下陷,质薄,有的易穿孔。该病由真菌致病。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表越冬,翌年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侵染。湿度大、雨水多时发病严重。防治方法:适当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浇水过多和施氮...

    1230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技巧
  • 防治鱼病害不用西药用中药
    防治鱼病害不用西药用中药

    中草药制剂用于海水鱼病害防治研究获突破 随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承担的“中草药制剂用于海水鱼病害防治的研究”项目在山东完成鉴定并逐渐实现产业化生产,我国在防治鱼类病害方面有了新的手段。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副所长王勇强告诉记者:“以后鱼类生病后不用再使用抗生素...

    1979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教学 养殖禁忌
  • 虹鳟鱼成鱼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
    虹鳟鱼成鱼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

    鱼种放养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尾重50~150克。一般放养量应为年生产量的10%~20%,并根据鱼种规格、成鱼规格,成活率和增肉倍数等参数,加上水源情况和水温情况计算确定放养量,若鱼池面积不够,又要保证鱼产量时。必须相应采取增氧等技术措施。 养殖全过程池水排水处应保证溶解氧量达5毫克/升以上,最适水温为12...

    2020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常识 养殖禁忌
  • 季节鱼病防治技术
    季节鱼病防治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对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水产养殖的鱼类疾病一年四季都在频频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鱼病,减少养殖生产的经济损失,笔者将不同季节易发生的各种鱼病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技术介绍给广大养殖用户。仅供参考。一、春季(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

    1751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手册 养殖指南
  •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
    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

    在浙江沿海地区,三疣梭子蟹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笔者在总结多年三疣梭子蟹养殖生产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通过指导养殖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是根据三疣梭子蟹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生态要求,将三疣梭子蟹养殖全过程划分为种蟹培育期、苗种繁育期、中间培育期、养成...

    1122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技巧
  • 大闸蟹示范养殖户陈友统池塘养蟹高产高效经验谈
    大闸蟹示范养殖户陈友统池塘养蟹高产高效经验谈

    江苏省泗洪县陈圩乡第一水产养殖场科技示范户陈友统养蟹面积15亩,他利用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水质清新、水草茂盛,坚持资源节约,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大力推行健康养殖技术,2010年产优质河蟹1800公斤,实现产值8.8万元,利润4.5万余元,平均亩产量达120公斤,成为科技示范户典型,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转变养殖观念,创...

    1192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文摘
  • 淡水白鲳鱼苗越冬技术
    淡水白鲳鱼苗越冬技术

    淡水白鲳是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大陆饲养的淡水养殖鱼种。由于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粗养易管、市场销量大的优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欢。但由于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都会冻死或灼伤。所以,淡水白鲳鱼苗越冬应把握好下列几个技术要点。一、场地的选择。选择淡水白鲳越冬的池塘,...

    1631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