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细菌性疾病用药浅谈

时间 : 11-04 投稿人 : 山水一程 点击 :

细菌性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其在各年病害暴发病例中比例最大,但也易于发现,可防可治。笔者结合多年实际经验,总结一些该类病的用药方法,并且针对这类疾病防治中的一些争议作了探讨,仅供业者参考应用。

细菌性疾病用药浅谈 | 海水养殖技术

1、疾病防治总则

水产动物疾病治疗的总则是群体预防原则。由于水产动物单个个体价值小,且生活在水中,所以疾病发生时注射或涂抹等治疗方法并不适用(个别名贵品种除外)。通常已经染病的鱼虾大多数食欲减退,使用药饵的效果并不明显,加之又不能使用注射等针对单个养殖动物的治疗方式,所以一般我们说的疾病治疗,其实是针对水中大多数还没有发病的鱼虾进行预防,或者发病很轻,还能吃料的鱼虾治疗,已经发病的鱼虾,其实是让它自生自灭。

2、用药原则

当鱼虾发病时,采用内服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针对还未发病的动物进行主动预防,外用药则是通过切断传染途径来预防或者治疗。而发病时是使用外用药好,还是内服药好,笔者认为两者同时使用最佳,敏感、足量、足够疗程的内服药加上适当的外用消毒是基本原则。

急性病如肠炎或爆发性出血病暴发时,采用外用和内服加外用两种方式,在治疗效果上,区别并不明显。因为是急性病,鱼病后停止吃料很快就会死亡。只要水体消毒或者杀虫等方式用得好,预防好未发病的个体,很快就能看到死亡停止,发病停止。

慢性病或亚急性病,如腐皮病、慢性出血病,主要表现为肝脏病变的败血症(肝胆综合症),采用内服加外用的治疗方式明显优于单独外用的治疗方式。当慢性病被发现时,其实池塘中大部分的养殖个体已经感染上疾病,或者处于潜伏期,如果单独使用外用药,感染疾病的这部分鱼会慢慢地死亡。由于感染的鱼仍有很多还能继续吃料,使用内服药便能将这部分还能吃料的鱼得到治疗。因此,为了保险起见,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内服加外用治疗疾病,其治疗疾病的速度或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外用药,且用药费用并不高。

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很流行,即用农用杀虫药如氯氰菊酯、甲胺磷等来治疗细菌病,特别是治疗出血病,有时效果还相当明显。但是,这类药物都属于违禁药品,应严禁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使用,且用其治疗疾病同样也有较大风险。使用农药治疗鱼病的同时也会降低鱼自身的免疫力,并且破坏水质,加上时间耽误,一旦疾病爆发,治疗相当麻烦。再者这类药物都是凭经验自己掌握用量,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随着鱼的大小不同,温度不同,水质不同,毒害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满塘死亡都有。

3、治疗心得

近年来,笔者也经常会碰到一些出血病、肠炎等常见病,但往往解决起来非常棘手。从症状上来看,这些常见病并没有特殊的地方,但用药起不到作用或者效果很差,常常拖延很长时间,造成巨大损失。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老病新问题,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抗药性。近年来,水产用药更加频繁,尤其是原料药的使用使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甚至出现超强抗药性病菌。这种情况下,单纯增加药量的治疗效果并不佳。最好做药敏试验,筛选出合适的治疗药物;另一方面是水质问题。外用药太频繁容易破坏水体平衡,尤其是影响到鱼吃料,使得内服药效果不佳,鱼体质变差。凡能影响水体溶氧变化的外用药更要慎重使用。

另外,治疗鱼病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需分清什么是主要疾病,什么是次要疾病。本文开篇介绍了细菌性疾病是水产动物主要疾病,但实践中很多人会遗忘。一些细菌病刚发生的时候,症状不明显,给鱼做检查时只发现有寄生虫。尤其是病鱼,很多人会将细菌性疾病当寄生虫病治疗,不对症下药而引起病鱼越治越多,直到暴发。今年6月笔者在江苏大丰见到一则实例,某500亩鱼塘所主养鲫鱼患红鳃病(本地又叫肝胆综合症),这是典型的细菌性暴发性疾病,但由于某饲料厂技术员经验不足,诊断时发现鳃上有大量的指环虫便建议养殖户用杀虫药连续大剂量杀虫两次,导致鱼3天不吃料,最后疾病暴发死亡近20万尾。这样的情况时而发生,需引起重视。

用药过程中慎重调水也是治疗鱼病的一个关键。可以肯定,良好的水质有助于疾病的好转,但细菌性疾病发生时,首要保证是鱼能吃到足够量的药物。因此,此时调水关键是促进鱼吃料,增加溶氧,但忌讳大换水。鱼发病后,消毒、杀虫等操作使得鱼塘内水质较差,一旦大换水,大多数鱼会集群在新鲜水处顶流,大量鱼集群不但大大增加感染几率,还影响到鱼吃料,从而导致大换水后疾病大暴发的情况。如果不得已必须换水,可以选择夜间换水,控制保持较小水流并在入水口挂袋消毒药,每次换水量不宜超过10cm。

相关文章

  • 传染性鱼竖鳞病的防治
    传染性鱼竖鳞病的防治

    (一)病原体由细菌引起。(二)病状又叫鳞立病、松鳞病。病鱼鳞片向外张开,竖立起来似松球。并有烂鳍、鳍条基部充血、腹部有时膨大等症状。此病常见于鲤鱼、鲫鱼,草鱼也有发生。(三)治疗方法①在50千克水中加入捣烂的大蒜头250克,给病鱼浸洗数次,可以使病鱼好转。②2%食盐水和3%小苏打等量混合液浸洗鱼体10分钟。③3%食盐水...

    1350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教学
  • 鲟鱼疾病的防治技术
    鲟鱼疾病的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自90年代后期到现在,随着养殖年限的延伸,疾病问题日渐突出,“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防重于治”的方针必须提到议事日程,并形成规范性的操作规程。目前,在鲟鱼养殖过程中,发现主要有以下疾病:水霉病、烂鳃病、肠炎腹水病、出血病、白斑病等。这些病害给今年鲟鱼养殖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预防方法1、发眼卵...

    1598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相关文 养殖禁忌
  • 丁桂鱼(丁鱼岁)养殖技术
    丁桂鱼(丁鱼岁)养殖技术

    丁桂鱼(丁鱼岁)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桂鱼(丁鱼岁)属,是欧洲仅次于鲤鱼的第二大养殖品种。其体色共有绿、黄、蓝、白四种表现色,体形略呈园筒形,身体被极端细小而致密的鳞片。2002年5月区水产站从武汉引进欧洲丁桂鱼鱼种7000尾进行试养,成活率80%以上。经过两年的主养与混养结合,最大个体重达1.4斤。区水产站...

    513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禁忌
  • 乍暖还寒水产养殖预防水霉病要靠消毒
    乍暖还寒水产养殖预防水霉病要靠消毒

    就在前不久的春节假期,北方寒潮南下,导致珠三角地区普遍低温,各地鱼塘水温大降。自进入2月以来,气温开始回暖,但由寒冷天气造成的水霉病,开始在各地发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部门表示,防治水霉病要以水体消毒为主,要注意控制病情和用药安全。鱼塘环境差易发病“就白土镇来说,水霉病发病情况较多,我初六上班的时候,就接到了...

    1573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 养殖指南
  • 青蟹的病害及防治―红芒病
    青蟹的病害及防治―红芒病

    青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红色,使步足流出红色粘液。此病多出现在卵巢发育较成熟的雌蟹(花蟹和膏蟹),实际上是卵巢组织腐烂,未死先臭。防治方法:其病因是由于内湾海水盐度突然升高,渗透压等生理机能不能适应引起的。因此,预防措施应是控制池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并注意盐度的相对稳定。一旦发现病蟹,就应分开饲养。如能采取加注淡水等办法,及...

    2478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教程 养殖禁忌
  • 稻+蟹+鳖+虾养殖过验收有机稻田爬出六月黄
    稻+蟹+鳖+虾养殖过验收有机稻田爬出六月黄

    图片说明:崇明生态稻田实现蟹稻虾鳖共同养殖农历六月,是“六月黄”上市时节。在崇明岛上的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基地里,生活在稻田里的河蟹长到一两半左右,就将它们捕捞上来,运到了市场,生态养殖技术改善了崇明蟹的个头和品质,此技术不但培育出高品质水产品,还能出产不被农药污染的有机大米。“稻虾共...

    818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文摘
  • 杂交黑鱼养殖技术要点
    杂交黑鱼养殖技术要点

    1.养殖典型。汤泉镇养殖大户桂存道,现年51岁,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汤泉镇毛圩承包水面160亩,专业发展养殖特种水产。2002年,他根据市场需求,从广东引进了杂交黑鱼进行试养。经过多年摸索,他总结出一整套杂交黑鱼专塘单养模式和技术方案。2006年,桂存道黑鱼养殖面积达到100亩,亩产成鱼5000斤,亩产值32500元,...

    2689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养殖常识
  • 鱼种池套养龙虾技术
    鱼种池套养龙虾技术

    近两年来,笔者和同事利用鱼种池进行龙虾套养技术研究,在不影响鱼种产量的情况下,亩产龙虾50~60公斤,亩增效达300元。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池塘条件面积5~10亩,池深2~2.5米,池形整齐,长方形东西向,堤坝坚固,池底平坦不渗漏,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并配备增氧、冲水机械。池塘准备(1)清整池塘:鱼种...

    920 渔业养殖价值 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
  • 粤北地区奥尼鱼一年两荐养殖技术
    粤北地区奥尼鱼一年两荐养殖技术

    近年来奥尼鱼等罗非鱼类养殖在粤北地区发展迅速,仅韶关市2000年产量已达6343吨,排在草、鲢、鳙之后成为第四主养鱼类,占鱼类总产的8.8%。但由于这几年鱼价持续下降,养殖效益低成为渔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一年两茬养殖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现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一口面积6亩的池塘,阳光充足,池深1.6...

    2049 渔业养殖价值 渔业常识 养殖指南
  • 对虾养殖中的清塘及水体消毒药物使用
    对虾养殖中的清塘及水体消毒药物使用

    养虾池塘的塘底和养殖水体常因环境变异而滋生细菌、病毒以及附生物,导致虾病发生。对虾放养前的清塘及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消毒,是关系到养殖成败的重要工作。常用于清塘和消毒的药物有十几种。清塘常用的有生石灰、茶麸、敌百虫、强氯精等,养殖期间常用的有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等。本文就养殖过程中的放养前清塘及放养...

    1717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技术
  • 美国匙吻鲟及其养殖技术
    美国匙吻鲟及其养殖技术

    匙吻鲟(Polyodonspathuln)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体重可达40公斤,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隶属于鲟形目,白鲟科,匙吻鲟属。它与我国白鲟-剑吻鲟是同科异属的珍稀动物。仙桃市水产研究所在湖北省水产局的指导下,于1990年4月,从美国密苏里引进匙吻鲟受精卵,孵化、试养成功,使匙吻鲟在我国安家落...

    1973 渔业养殖前景 渔业科普 养殖禁忌
  • 春季天气反复酵素菌技术助罗非鱼苗平安
    春季天气反复酵素菌技术助罗非鱼苗平安

    时下又到春季,对于罗非鱼养殖户来说,确保鱼苗健康平安,对于最终能否养殖成功非常关键。去年春季,很多地方出现了罗非鱼苗烂身、烂尾,甚至死亡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原因可能有四:1、天气不稳定,暴雨连连,水温变化幅度大,鱼苗转运下塘后易产生应激反应,尤其是早苗体质弱,更易染病。2、高密度、高投入、高产量养殖模式,使环境污染越...

    1849 水产养殖教学 渔业养殖知识 养殖指南
  • 关于观赏鱼混养的基本原则
    关于观赏鱼混养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水族箱里,如果有一大群各式各样的鱼在里面翱游,那种赏心悦目的场面一定会令你神魂颠倒。可是你可知道,鱼儿的混养,可是大有所讲究的!选择混养鱼种时你可以从下列几点来考虑:首先,共处一缸的鱼只体型不可有过大的差距,大鱼往往会仗势欺小鱼;第二,要掌握混养鱼的食性,不同食性的鱼混养一池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三,要考虑水质...

    1877 水产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前景
  • 小绿蟹能作为蟹种继续饲养吗?
    小绿蟹能作为蟹种继续饲养吗?

    所谓小绿蟹,就是当年的1龄幼蟹就达到性成熟,其个体仅10~35克,其形态特征和内部构造和绿蟹相似。在长江流域,正常河蟹性腺翌年秋末、冬初达到性成熟,于第三年春天开始死亡。一般雌蟹寿命为24个月,雄蟹寿命为22个月。而小绿蟹当年秋末、冬初达到性成熟,到春天3~5月即死亡,雌蟹寿命仅12个月左右,雄蟹寿命仅10个月左右。因...

    2697 养殖妙招 渔业相关文 渔业科普
  • 卤虫休眠卵的采集
    卤虫休眠卵的采集

    一、采集的地点、时间卤虫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各省,江苏以南地区以成体为多,江苏以北的地区休眠卵为多,河北、辽宁、山东三省休眠卵蕴藏量很大,所以,江苏以北的沿海各盐场的盐卤池等水域均有丰富的卤虫休眠卵供采集。由于卤虫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才产生休眠卵,春夏季一般行孤雌生殖,产生夏卵,秋季条件改变才行有性生殖,雌雄交尾产生休眠卵...

    468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