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冬季池塘普遍水温较低,鱼类摄食较少,其生长速度也随之缓慢,往往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鱼“养”冬,人也“养”冬,放松了管理。以致第二年开春销售鱼苗时,才发现鱼苗成活率低。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鱼苗的越冬成活率呢?现介绍一下其越冬管理技术。
越冬前的准备
1、清塘消毒 鱼苗越冬的准备工作应在每年10月份前后进行,越冬地大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尽量选取背北向阳,排灌方便,面积1亩以上,水深保持80厘米以上。准备放养越冬苗的池塘,在鱼投放前应先清塘消毒,最好放干水暴晒一星期,处理好超过15厘米厚的淤泥(用抽泥机或流动水冲洗或肩挑排出塘外)。
越冬池的清塘消毒也和其它季节鱼苗投放前一样,可用生石灰、茶麸或强氯精(漂白粉)泼洒。主要是杀灭病毒细菌、杂鱼和其它天敌。用法用量见表1(略)。
注意:茶麸应该先捣碎、浸泡2-3天,然后用开水冲泡,再充分拌搅,连渣带汁全池泼洒。生石灰、强氯精(漂白粉)兑水后全池泼洒。
2、鱼种的准备 越冬鱼苗的放养品种应因地制宜,适应自身的池塘条件和市场需要。若池塘水温能保持12℃以上,水深保持1.5米以上,可适当考虑放些野鲮、土鲮、罗非鱼等暖水性鱼类。如果往年放养鲮鱼都不能安全越冬,那么暖水性鱼类就不必考虑了。一般情况下,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2米以上,越冬鱼苗常规放养量可参考表2(略)。
日常管理
越冬鱼苗的日常管理,首先是水质管理,冬季水温较低,鱼类摄食较少,新陈代谢物也较少,浮游生物自然减少,池水透明度较高,这样不利于鱼类的越冬和生长发育。所以,冬季池塘一般用堆沤后的猪、鸭、鸡粪或稻秆定期放置于塘角边,使池塘水质清爽,呈绿豆色,透明度保持20厘米左右。这样既可以节约饲料成本,又可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其次:饲料投喂的把握,当水温在20℃以上时,每天应坚持投喂青饲料(如苏丹草、黑麦草、油藤菜等)和精饲料(如花生麸、颗粒饲料、谷芽等)。一般青饲料的日投量约占鱼体重的6%-8%,上午投喂,精饲料约占鱼体重2%-3%。当水温低于15℃,不必再投饲料。不过,应注意塘堤有无漏水,防止池塘水位降低造成鱼苗缺氧或冻死。再次,适当补充新水,越冬池塘经一段时间的饲养管理,水质容易变坏,所以有条件的地方在晴朗的日子里,适当注入新水,对鱼类生长发育有极大的益处。
病害的防治
越冬鱼苗大多数在入冬初期易患细菌性烂鳃病,开春前患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水温15℃-25℃时患小瓜虫病或擦伤鱼体后患的水霉病等。
1、预防措施:①小心操作,尽量减少鱼体受伤。②鱼苗过数、转塘时用0.5%-0.6 %的食盐水浸洗鱼苗10-15 分钟或每立方水用0.1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5-10分钟,然后再放入池塘。③每隔20-30 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用量为每亩均1米深用15-20 公斤,兑水全池泼洒。④用茶麸(整块、不宜打碎)每亩水面,深均1米用7-8公斤,置于池塘四角和中间,让其慢慢溶解,起消毒和调节水质的作用。
2、治疗方法:①细菌性烂鳃病。症状:病鱼体色变黑,离群独游,打开鳃盖,鳃丝上有许多粘液,有些腐烂成“开天窗”状,这是典型的细菌性烂鳃病。此时,池塘水体可用生石灰消毒(方法与预防措施③一样),第二天用半斤敌百虫(晶体)加2两粗盐溶水全池泼洒(每亩均1米深用量),同时用复方鱼药投喂连续3-6天。②小瓜虫病。流行于水温15℃-25℃时,病状:病鱼游泳迟钝,浮于水面,有时集群绕池,检查病鱼鱼体,鳍条、鳃部有许多小白点。此时,每亩水面均1米可用半斤干辣椒和2两干姜片,用4斤清水煮沸后熬半小时,然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连续2天,每天一次,可达到预期的效果。③寄生虫引起的其它鱼病。主要是越冬后期、春初,鱼苗个体较大,水质不良引起的,如车轮虫、隐鞭虫,钭管虫等疾病,届时可用苦楝枝叶沤水,每667立方米水体用40公斤左右扎成把,堆沤在进水口附近,可达到预防的目的,也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每立方水分别用0.5克和0.2克溶水后全池泼洒。④水霉病或鳃霉病。主要是机械损伤或冻伤引起的,病鱼消瘦行动迟缓,鱼体上有一团棉絮状物质,如不治疗慢慢死亡。此时可用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和万分之四的食盐混合溶水后全池泼洒或每立方水用0.1克高猛酸钾溶液全池泼洒,连续2次,每天一次即可。⑤鱼苗敌害——水蛇。水蛇一般在夜间巡塘时捕打,或用蕉树茎置于塘中,每隔几天拉上岸,若茎内有蛇其会自然溜出,然后将其打死。当然入冬前清整塘堤时,尽量堵塞漏洞,防止水蛇藏身,也可用效减少水蛇的存活,对鱼苗越冬,提高成活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