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黄鳝性逆转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时间 : 12-28 投稿人 : 四字网名 点击 :

人工繁殖黄鳝,必须了解黄鳝的繁殖特性,尤其要了解黄鳝独特的性逆转现象。黄鳝不像多数脊椎动物那样终生属于一个性别,而是前半生为雌性,后半生为雄性,其中间转变阶段叫雌雄间体,这种由雌到雄的转变叫性逆转现象。

黄鳝性逆转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 海水养殖技术

在达到性成熟的黄鳝群体中,较小的个体是雌性,较大的个体主要是雄性,两者间的个体被称为雌雄间体,而这种呈雌雄间体的性腺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生理变化过程中,有功能的雌性转变为有功能的雄性。黄鳝的幼体性腺逐步从原始生殖母细胞到分化成卵母细胞,黄鳝从幼体进入成体,性腺发育成典型的具有卵母细胞和卵细胞的卵巢,以后又逐渐发展到变成成熟卵,这就决定第一次进入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都是雌鳝。雌鳝产卵后,可以明显地发现性腺中的卵巢部分开始退化,起源于细胞索中的精巢组织开始发生,并逐步分枝和增大,即性腺向着雄性化方向发展,这一阶段的黄鳝即处于雌雄间体状态。这以后卵巢完全退化消失,而精巢组织充分发育,并产生发育良好的精原细胞,直到形成成熟的精子,这时的黄鳝个体已转化为典型的雄性。这时,生殖腺排出的不是卵子,而是精虫,此鳝变为雄鳝后就不再变了,终生以雄性存在。

黄鳝性腺是一根管状器官,位于腹腔右侧。开始均为雌性,其发生发展、性逆转过程如下:

雌性时期:卵巢外有一层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膜内为卵巢腔,充满形状各异、大小悬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卵径0.08~3.7毫米。

I期:卵巢白色,透明细长。肉眼看不见卵粒。解剖镜下可见透明细小的卵母细胞,核大,胞质少,卵径0.08~0.12毫米。体长5.9厘米、体重0.4克的仔鳝,解剖后可找到细小而透明的卵巢;体长8.2厘米的幼鳝卵巢内充满细小而透明的卵母细胞。

II期:此期的卵巢比I期稍粗,卵巢呈白色、透明。肉眼看不见卵粒,解剖镜下可见卵巢内充满透明细小的卵母细胞,卵径为0.13~0.17毫米,全长15厘米以下幼鳝的卵巢多为II期。

III期:卵巢已由白色透明转变为淡黄色、肉眼可见卵巢内有很多细小的卵粒解剖镜下可清晰地看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卵母细胞。细胞内已沉积较多的卵黄颗粒。卵径为0.15~2.2毫米。同时,卵巢内存在着少数I、II期的卵母细胞,一般处在III期性腺的幼鳝全长为15~26厘米。

IV期:卵巢明显粗大,卵母细胞亦明显增大,卵粒大小较一致,颜色也由淡黄色变为橘黄色。解剖镜下可见卵颗粒充满整个卵母细胞,核也逐渐边移。卵径2.2~3.4毫米,此期的黄鳝全长10~30厘米,极少数可达40厘米以上。发育到IV期末的卵巢长占鳝体长的44.6~59.2%,平均为53.2%(从生殖孔到头部为止)。

V期:卵巢粗大,内充满了橘黄色的卵粒,呈圆球形。卵径3.3~3.7毫米。卵母细胞内充满了排列致密的卵黄球,细胞核边移到卵的一端,卵在卵巢内已成游离状。

雌雄间体阶段:多数黄鳝在2龄后,全长24.5~37厘米时开始转入这一时期,个别全长可达45厘米以上,此阶段性腺被膜加厚,卵巢逐渐退化,精巢逐渐形成。间体初倾向于雌性,后期倾向于雄性。显微镜下可见少数残留的细小卵粒,这些小卵粒不会再发育成熟,而是逐渐退化吸收,以及分解成橘黄色的絮状物,同时也可看到刚形成不完整的曲精小管。

雄性阶段:多数黄鳝在3龄以上为雄鳝,也有2龄就逆变为雄鳝的。未成熟的精巢细长、灰白色,表面分布有色素斑点。显微镜下可见曲精小管及不活动的精子,性成熟的精巢较原先粗大,表面分布有形状不一的黑色素斑纹,显微镜下可见数量多而小的活动精子。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黄鳝性逆转的调查研究,可以概述如下:体长200毫米以下的成体黄鳝均为雌性;体长220毫米左右的成体开始性逆转;体长360~380毫米时,雌雄个体数几乎相等;380毫米以上时,雄性占多数;530毫米以上时,则全部是雄性。但是,逆转也受环境条件等因子的影响,很可能在生物饵料丰富的状况下,黄鳝的生长加速,在同样的生长期却出现了超乎寻常的体长。

环境因子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现个体很大的雌鳝和个体很能小的雄鳝,可见诱导黄鳝性逆转的原因是多主面的。

水温的影响

黄鳝的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生命活动的强弱,也影响性腺发育的历程。黄鳝的生活的适宜水温为15~30℃,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黄鳝的食欲减退,摄食量减少,生长发育受阻。温度变化越快,温差越大,影响越大。水温超过35℃或低于10℃或短期内温差大于5℃,则导致黄鳝性腺发育停止。

酸碱度的影响

黄鳝适宜在中性或偏酸性的水体中生活,池水pH值大于7,则影响黄鳝性腺发育,pH值越大,影响越大,当池pH值达到10时,黄鳝急躁不安,不摄食,如时间达7~10天,皮肤开始溃烂,不久即死亡。所以新建水泥池要经脱碱处理后才能用。用生石灰进行水质消毒或换水时,要注意池水pH值的变化。

水深的影响

黄鳝的鳃严重退化,在水中不能单靠鳃进行呼吸,必须借助胸鳍、鳍褶、口腔、咽腔、皮肤等副呼吸器官进行呼吸。在自然水体中,黄鳝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即使水中溶氧不足,也不会对黄鳝生长发育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在砖石结构的池塘中,如果池水太深,黄鳝立柱就失去支点,就不能呼吸空气中的氧。在长期缺氧条件下,性腺发育历程延长。

声音、光照的影响

黄鳝昼伏认夜出,喜欢生活在清静的水域环境中,所以不宜把黄鳝池建在夜晚吵杂、闪光的路边。实验表明,夜晚给予噪音和闪光刺激性腺,发育速度慢,性成熟推迟,体长平均至40厘米时仍为雌性。

性别比例的影响

在生殖季节,单纯的雌体群体会因为缺少雄鳝,而其中的一部分雌鳝提前逆转为雄性。所以经常会发现个体很小的雄鳝。

饲养管理的影响

黄鳝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性杂。若饵料质量高,新鲜,投喂均匀、及时,则性发育快。若饵料质量差,投喂不均匀,不及时,则会推迟性成熟。水质差,换水过频或换水时流速大,温差大都会延缓雌鳝性成熟。

准确的性别鉴定是黄鳝人工繁殖的关键。体长、年龄、季节都不足以作为鉴定的标准,只能参考。鉴别时一般可以从形态和生理两个方面综合判断。雌鳝头小不隆起,体背呈青褐色,无斑点,不善跳,性情温和,在繁殖季节里,腹部膨胀,呈橘红色,并有一条红色横条纹,体外卵巢轮廓清晰。雄鳝头大隆起明显,体背有色斑,在繁殖季节,腹部不膨大,但有血丝状斑纹,且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能挤出少量精液。

相关文章

  • 牛蛙的营养需要
    牛蛙的营养需要

    牛蛙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有一定的适宜范围,即饲料中各类营养物质的含量,必须适当平衡,才有利于牛蛙的生长发育。牛蛙在蝌蚪时期和变态成蛙后,对其营养要求不同。蝌蚪的生活习性近似于鱼类,而且消化特点与杂食性鱼类相仿,对食物的要求也和杂食性鱼类差不多。蝌蚪的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也能摄食人工饲料。凡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上的...

    569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技巧
  • 二代棉铃虫发生趋势预报
    二代棉铃虫发生趋势预报

    一、发生趋势:预计全省偏轻发生,非抗虫棉田及沿江东部部分棉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80万亩。成虫高峰期在6月16~20日,比常年早2~3天。二、主要依据:1、一代残虫量各地差异大,部分棉区残虫量较常年增幅大。5月23~28日调查,淮北棉区麦田网捕亩残虫量,萧县、太和、谯城分别为34头、31头和16.5头,比历年均值分...

    1575 养殖妙招 渔业知识 渔业养殖技术
  • 观赏鱼患病时的简单疗法
    观赏鱼患病时的简单疗法

    第一食品网 饲养观赏鱼,由于水质、水温变化的影响,经常会导致鱼儿产生一些疾病。对于有经验的饲养者来说,很容易判断病因和对症下药。但对养鱼初入门者来说,就会觉得莫名其妙,手足无措了。其实家庭饲养在鱼缸里的观赏鱼的常见疾病不外就是几种,如水霉、白点、烂鳍、鳃炎等。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一、保持一星期换水1/3左右,通过加温棒调...

    2746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指南 养殖禁忌
  • 沿海滩涂大面积养鱼的经济效益分析
    沿海滩涂大面积养鱼的经济效益分析

    江苏濒临黄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是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近年来,人口膨胀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省委省政府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制定了“加快滩涂开发,建设海上苏东”的发展战略。江苏省现有滩涂面积980万亩,占全国的1/4,相当于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5%,且其每年以2万多亩的速度不断向外...

    2778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 养殖指南
  • 香鱼养殖及其病害防治
    香鱼养殖及其病害防治

    香鱼属鲑亚目,香鱼科,香鱼属,又名鲇鱼、香油鱼等,为一年生小型经济鱼类。它的脊背上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能散发出香味,故称为香鱼。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身体上部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被有细小鳞片。各鳍无硬刺,背鳍后有一小脂鳍,鲜活时各鳍淡黄色,腹鳍的上方有一黄色斑。生存水温3℃~30℃,最适水温15℃~...

    2353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教学 养殖禁忌
  • 如何增强白对虾抗病能力
    如何增强白对虾抗病能力

    早期壮苗南美白对虾食性杂而且食量大,虾苗刚从苗场放入虾池养殖,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给整个养殖过程带来病害的威胁,就是SPF(无特定病原)虾苗也难以保证养殖成功。如果在虾苗入池后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动物性饵料,如蚝肉和鲜鱼肉糜,可以提高虾苗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能力,显著提高虾苗成活率。中期防病由于南美白对虾食量大,投饵量...

    2111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手册
  • 鳟鱼的常见病及其防治
    鳟鱼的常见病及其防治

    1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是虹鳟鱼苗、幼鱼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病。[病原]病原是IPN病毒。该病4周。在60℃下经1小时才能灭活。IPN病毒在4℃-25℃内增殖,在15℃-20℃增殖较快。在4.5℃时病毒复制受到抑制。[症状与诊断]本病在临床上可分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虹鳟鱼苗往往在开食后2周左...

    236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 欧洲鳗鱼苗培育技术
    欧洲鳗鱼苗培育技术

    白苗养殖是鳗鱼培育过程中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最精细的时段,养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鳗鱼三类苗比例和经济效益。在此,本人将多年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培育前的准备首先检查池底及池壁是否有裂缝,及时加以修理。鳗池消毒用20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全池泼洒,7天后洗净再注水并用30mg/l高锰酸钾全池泼洒,3...

    2926 渔业教程 养殖妙招 渔业文摘
  • 鳗鱼养殖之防止鳗池水变的有效措施
    鳗鱼养殖之防止鳗池水变的有效措施

    在水质管理上一旦发现有水变的预兆时,要研究确定发生水变的原因,及时采取对策,才能防止水变,不致给生产上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早春鳗池水质变清,检查发现池水中出现贫营养型的绿藻时,要进行施肥,一般每亩池施尿素或硫酸铵1~2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施肥最好选择天晴时进行。夏季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旺盛,一到中午,表层池水溶...

    2814 养殖技术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前景
  • 养殖泥鳅的捕捞好方法
    养殖泥鳅的捕捞好方法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兴起养殖泥鳅的热潮,但是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欢钻入泥土中的习性,给捕捞带来较大的困难,造成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何捕捞养殖泥鳅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1、笼捕捕泥鳅较为有效的方法是用须笼或黄鳝笼捕。须笼是一种专门用来捕捞泥鳅的工具,它与...

    2830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教程
  • 虾苗投放前的调水方法
    虾苗投放前的调水方法

    一、放虾苗前肥水对虾养殖全过程,放虾苗前必须肥水培养基础饵料生物。通过肥水,可使水体中浮游植物保持一个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长状态,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新陈代谢物(氮和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促进水体中正常的物质循环,以达到水体的自我更新。新建虾池可用经发酵的有机肥和生物肥,老池或土泥塘选用生物肥或植物肥及无机肥较好。施肥5...

    1192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巧
  • 小龙虾繁殖、育苗要点
    小龙虾繁殖、育苗要点

    苗种繁育亲虾选择可在上年9月~10月或当年3月~4月选择亲虾,宜挑选10月龄以上,体重30克~50克,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躯体光滑,活动能力强的个体,雌雄虾比例为2∶1或1∶1。雌雄螯虾在外形上特征明显,容易区别。①达性成熟的克氏原螯虾中,同龄虾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②体长相近的虾,雄性的螯足粗大,螯足两...

    2622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 养殖禁忌
  • 淡水鱼毛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淡水鱼毛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毛管虫病是由毛管虫寄生引起的疾病。(一)病原毛管虫属纤毛虫类。没有一定的形状,呈长形、卵形、圆形或种种不规则形,大小变化也很大,3l-81.3微米×15-56.3微米。有的前端有1簇吸管,称中华毛管虫;有的在虫体上有2-3簇吸管,或遍布全身,如湖北毛管虫。吸管为中空小管,末端作球形膨大;吸管的数目随个体大小而不同,虫体...

    504 水产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常识
  • 广东地区6-7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及防治
    广东地区6-7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及防治

    中国农业全搜索网讯 6-7月,广东地区雷雨、台风较多,高温季节常出现闷热天气,易发生泛塘,应加强做好防台风工作和加强水质监测。据广东水务局负责人介绍,6-7月是广东水产养殖鱼类病害的高发期,其中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车轮虫、指环虫、鳖白底板病和腐皮穿孔病等病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将处于较高水平。虾类的白...

    1023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管理
  • 浅议家鱼自然产卵受精与湿法人工授精的比较
    浅议家鱼自然产卵受精与湿法人工授精的比较

    受精(fertilization)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们通常提到最多的是指的动物。动物 (包括家鱼) 受精在细胞水平上,受精过程包括卵子激活、调整和两性原核融合3个主要阶段。激活可视为个体发育的起点,主要表现为卵质膜通透性的改变,皮质颗粒外排,受精膜形成等;...

    711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教程 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