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濒临黄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是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近年来,人口膨胀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省委省政府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制定了“加快滩涂开发,建设海上苏东”的发展战略。江苏省现有滩涂面积980万亩,占全国的1/4,相当于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5%,且其每年以2万多亩的速度不断向外淤长,开发好海涂资源对加快经济特别是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江苏沿海滩涂大面积养鱼已有多年的历史,以往一直采用的是粗放式的放养模式,每公顷产商品鱼2250kg左右(其中90%为异育银鲫)。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商品鱼的价格较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沿海滩涂的开发进程。近年来,随着沿海滩涂大面积养鱼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养殖面积不断地扩大,成本也成倍地增加,而普通商品鱼的价格(以异育银鲫最为典型)一路下滑,但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名、特、新、优”的稀有品种鱼又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从而导致市场供应不足,养殖户无利可图,有些年份甚至发生较大亏损。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模式就势在必行了。该模式养殖鱼池呈长方形,面积宜在100--200公顷,堤、沟、平滩面积比为15:20:65,堤高1.5--2.0m,堤内挖“回”字形沟,沟深1.0--1.5m(与滩面相比)。根据鱼种供给情况和池塘条件,我们确定了以异育银鲫为主体、鲢鱼、鳙鱼、草鱼、鳊鱼为配体鱼,适当地搭配鲤鱼、青鱼、鲈鱼、乌鱼、鲻鱼、桂鱼等稀有品种的经济高效养殖模式。鱼种放养规格、数量及搭配情况见表1。
表1 鱼体的搭配及放养量
种类 鲢鱼 鳙鱼 草鱼 鳊鱼 银鲫 鲈鱼 鲻鱼 合计
尾数(尾) 1200 450 180 600 7500 300 600 10830
规格(g/尾) 150 400 500 50 50 / / /
投放量(kg/公顷) 180 180 90 30 375 / / 855
鲈鱼种为当年夏花,规格为1000--1600尾/kg,其他品种如乌鱼、鲻鱼、鲤鱼、桂鱼等可视当年鱼种市场的供给情况适当投放。饲料投喂以植物类饲料中的饼粕类(如豆饼、菜籽饼、棉籽饼等)为主,适当投喂配合饲料与青饲料。全年共投喂饲料900000kg(青饲料除外),其中,6--9月份为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投料量占总量的80%。
二、结果与效益分析
1.商品鱼产量与收益
经过近10个月的养殖,各类鱼长势良好,均能达到上市规格。全年共产商品鱼378000kg,其中异育银鲫占39.0%,总收入24060元,其中银鲫收入10800元。
2.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1998年和1999年两年的平均数,全年总收入为24060元/公顷,扣除土地租金(2250元)、鱼种(4275元)、饲料(7500元)等各项支出为16700元/公顷,每公顷实际盈利为7360元,投入产出比为1:1.44。
3.生态效益分析
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壤贫瘠与盐分含量高。在江苏沿海滩涂地区淡水资源相对充裕的情况下,通过引淡(水)、养鱼、洗盐、培肥这种改良模式,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壤改良脱盐率,同时还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是一种集利用、改良、培肥于一体的好模式。
三、发展沿海滩涂大面积养鱼的建议与决策
集约型的经济高效养殖模式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对实现沿海滩涂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该模式中存在的品种欠多样化、疾病防治不合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等问题,经研究我们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1.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实现品种多样化
近年来,在巩固四大家鱼等常规水产品生产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沿海滩涂的生态环境,引进和筛选了几个附加值高的稀有品种(如鲈鱼、鲻鱼、乌鱼、桂鱼等)。这些特色鱼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表明,鲻鱼、鲈鱼可以作为围滩养殖的特色鱼类加以发展,因其生活在咸淡水交汇处,围滩的盐分含量较高,沙性,适宜这些鱼的生长;另外,还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加大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引进或者培育适合沿海滩涂养殖的“名、特、新、优”品种,力求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2.加强疾病防治,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集约型的生产模式势必提高了养殖密度,随着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殖鱼池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养殖户由于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畅,缺乏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加之环保意识淡薄,使用了一些高毒高残留甚至禁用的药物。这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还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应着力研制新型高效低毒的渔药,不断完善相关防治技术措施,特别是加强生物渔药的开发,以减少高毒高残留药物的施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沿海滩涂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行业协会,发展合作组织
合作组织是养殖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的合作经济团体,代表与反映养殖户的利益并为其服务。他们通过搜集与整理相关信息,减少养殖户生产和销售上的盲目性,同时将基层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淡水养殖中的各种要素,如鱼苗、饲料及商品鱼的价格等,单个养殖户只能被动接受,而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养殖户没有能力准确地把握市场,在销售上都是随行就市,因而“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只有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发展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户集中起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养殖户与市场的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在市场中的交易费用,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经济效益,最终以大市场、大流通带动大生产,促进沿海滩涂养殖的良性发展。
(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丁金海、洪立洲、周春霖、王凯、王茂文;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政府,尹金来,邮编:江苏盐城224002)
摘自2003年第11期《农业科技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