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海水养殖按区域分为:浅海养殖、港湾养殖和滩涂养殖三种,其中浅海和滩涂养殖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占主导地位:1986年,浅海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52·25%,港湾、滩涂和浅海的养殖产量比为1:4·49:6·01,1996年,港湾、滩涂和浅海的养殖产量比为1:5·14:6·48。1986—1995年间,浅海养殖发展起伏较大:1988年,浅海养殖产量增长43·07%,1990年只增长了0·52%,1992年和1993年有所提高,分别为33·77%,到了1996年,浅海养殖产量增长为负值。滩涂养殖发展,1986—1990年年均增长13·63%,1990年以后发展更快,年均增长21·79%。
1、发展趋势浅析 我国的浅海滩涂面积还存在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空间再大,毕竟有限。更何况扩大养殖面积还存在与旅游开发、港口建设、自然环境保护与治理日益突出的矛盾。相比之下,改良技术、依靠科学进步来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当前海水养殖业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用多学科的高新技术成果综合改造我国传统的养殖工艺,建立健康养殖系统,才能保证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2、海水养殖业发展对策
①工厂化养殖技术:工厂化养殖是集生物、工程、材料、机电、自动化、环境、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为一体,实现对养殖主要的环境因子,包括水温、水质、溶氧、光照,以及投饵、消毒、杀菌、分选、起捕、污水处理等进行人工或自动控制,并实施优化。这种养殖生产从自然生态系、半人工生态系转为人工生态系的方式,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要求养殖设施设备日趋现代化。
②生态环境调控:实践证明,在现有的环境和技术条件下采用常规技术和应用传统技术的简单组合已难以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根据水域的生态容纳量进行养殖布局,技术优化组合,人为调控生态环境,实现海水养殖业的持续发展。《联合国21世纪日程》强调指出,容纳量的研究将成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关于养殖对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营养动力学与营养循环的研究,建立生态模型,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海湾、浅海和滩涂是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区域,对以上区域水交换特征与营养物质运行机制、测定主要养殖品种能量消耗及物质供需平衡、建立生态养殖模式及养殖容量评估技术、养殖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调控技术,是解决近年来困扰我国滩涂、海湾、浅海海水养殖业许多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
③养殖区域向深水扩展:由于近岸水域污染和养殖密度过大,导致病害频发,效益下降。扩大养殖面积,向深水发展,是将来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重点解决10米等深线以外的养殖工程。在该区域内,由于离岸较远,工业污染和其它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和干预较小,海水交换条件好,初级生产力较高。深水养殖主要指深水平台、深水网箱、水下网箱养殖技术,如果通过研究解决某些关键技术如网箱、筏绳抗风浪能力、养殖生物放养采捕技术等,向深水扩展将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④病害防治:除了改善养殖模式,净化养殖环境外,还包括病毒及有害物质的检测、确定疾病的快速诊断方法、弄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建立技术和药物有效防范措施、疫苗研制、对健康养殖对象的评价、无病原苗种的培育方法及系统等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病害防治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⑤良种选育:随着育苗技术的进步,我国科技工作者已积极开拓该领域的研究,从传统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各水平进行工作,在基因工程育种方面也做了一些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不能满足当前养殖业中存在的种质退化问题和提高养殖品种的生长率、存活率、产量、质量、抗逆性等方面的需要,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⑥养殖新品种引进:引进性状优良的品种是推动我国养殖业发展的有效途径。80年代,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成功引进海湾扇贝,在我国迅速形成了规模产业,带动了我国第三次养殖浪潮。90年代,引进美国红鱼、大菱鲆、条纹鲈等,全国范围内海水鱼类养殖业蓬勃兴起。但这些优良品种引进后,只有解决其亲体驯化技术、繁殖和发育生物学特点、亲体促熟的人工调控技术、规模化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等关键问题,才能大面积推广。
⑦建立种质资源库: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建立良种质资源库已达成共识。由于植物细胞利用体细胞和原生质体繁殖,人们早已认识到保存种质对藻类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动物由于生殖细胞才能传宗接代,所以冷冻保存配子或胚胎技术亟待发展。除此以外,建立和种质资源库相关的支撑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精、卵质量的判别、种质的鉴定等。
⑧人工配合铒料的研制:目前国内渔用配合饵料年产量已达100万吨左右,但距满足整个养殖业发展的需求差距还很大。根据不同养殖对象及发育时期的营养要求,生产出各种开口大小、适口性强的饵料及各种饵料添加剂,并针对养殖对象的某一发育时期特殊营养需求,研制开发低成本、高饵料转化系数、无环境污染的高质量饵料,从而形成配合饵料的专业化、系列化、规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