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但由于气温波动、雨水增多等因素,池塘养鱼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和产量,养殖者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将详细介绍秋季池塘养鱼的关键要点,包括水质调控、饲料投喂、增氧机使用、鱼病防治、浮头泛塘处理以及适时捕捞上市等方面。
一、调控水质
秋季养鱼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水质的稳定与优良。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加注新水:每隔10-15天,向池塘加注一次新水,以保持水体的活力和清新。
勤增氧:使用增氧机为池塘增氧,每天至少进行一次,以确保鱼类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调节水体酸度:根据鱼类的需求,适时调节水体的酸度,为其提供适宜的PH值环境。
泼施微生物制剂:定期向池塘泼施微生物制剂,以调节和改良水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无活水源的水池处理:对于没有活水源的水池,可以使用含量30%左右的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每立方米水体撒入适量漂白粉。
二、饲料投喂
秋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因此需要加大饲料的投喂量。注意事项如下:
增加投喂量:只要鱼类正常活动且无浮头危险,就可以适当增加饲料的投喂量,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控制投饲量:在白露前后,小青鱼和草鱼易发病,此时应适当控制投饲量,以避免过度投喂导致鱼病发生。
定时投喂:建议在早上8点和下午4点左右进行饲料投喂,避免在中午水温过高时投料,以免影响鱼类的摄食效果。
三、合理使用增氧机
秋季雨水增多,昼夜温差大,水体对流频繁,容易导致养殖水体溶氧不足。因此,合理使用增氧机至关重要。具体建议如下:
晴天中午开机:在晴天中午时分开启增氧机,促进上下水层对流,使表层富含溶氧的水进入底层,同时排出底层的有害气体。
晚上及时开机:在晚上要及时开启增氧机,特别是在阴雨天要延长开机时间,以确保鱼类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重视底层增氧: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底层增氧,确保养殖水体各水层都有足够的溶氧来维持物质和能量循环。这有助于饵料的消化吸收率并减少害虫卵的繁殖。
四、鱼病防治
秋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因此需要加强鱼病的防治工作。具体措施包括:
池塘消毒: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以病菌和寄生虫等有害生物。
提前预防:在鱼病高发季节到来之前,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强水质管理、鱼类免疫力等。
营养均衡:确保投喂的饲料营养均衡全面,以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并增强其抵抗力。可以定期添加一些保健性中草药进行病害防范。
药饵投喂:对于已经发生鱼病的池塘,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饵进行投喂治疗。例如每50公斤鱼用痢特灵0.7—1克连续投喂6天来控制肠炎等细菌性疾病。
五、浮头泛塘处理
浮头泛塘是秋季养鱼中常见的现象之一,主要是由于缺氧引起的。处理方法如下:
及时打捞死鱼:一旦发现浮头泛塘现象,要立即打捞死鱼和病鱼,防止其腐烂变质污染水质。
清除杂物:及时清除池塘中的草渣、残饵等杂物,保持水质清洁和透明度。
加强巡塘:每天早晚特别是下半夜要加强巡塘工作,了解鱼类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六、适时捕捞上市
秋季是鱼类生长迅速且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期因此适时捕捞上市至关重要。具体建议如下:
捕大留小:根据市场需求和鱼类生长情况,选择性地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鱼类,以缓解资金压力并为小规格鱼类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
消毒处理:在捕捞后及时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等有害生物的滋生和传播。可以使用碘制剂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工作。
减少应激死亡:在运输过程中使用抗应激的维生素等药物来减少鱼类的应激反应和死亡率,运输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