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翀、彭祖法
从“乡村游入口”进入,参观有机蔬菜区;穿过有机肥厂,就是养猪场,猪粪沼气发酵变成有机肥,可浇蔬菜;从职工休闲区再往前走,是一片水面——渔业养殖区……
这不是城郊的“农家乐”,而是一个位于武汉最偏远郊区江夏法泗镇“养猪大户”胡贤和的生态农庄怡山湾。胡贤和介绍,从养殖几头生猪开始到现在5万头生猪的规模,摸索出了“猪——沼——电”“猪——沼——稻、鱼、菜、藕、林果”的生产模式,不仅为农田提供大量的有机肥,也为村民生活提供沼气、电力,年节约资金140万元。
30年前,胡贤和复员回家务农,不甘贫穷的他承包了村里的40亩低洼田养鱼,当年获纯利2万元。初尝甜头的胡贤和1992年投资2000元在鱼池边建起一间20平方米的猪舍。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他注册组建了“武汉市江夏银河渔牧发展有限公司”。当时养殖水面已经达到180亩,猪舍规模达到3000平方米。
胡贤和说,当初做沼气池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对养猪场来说,最难的是对猪粪便的处理,但是猪粪便又是很好的农家肥。正在苦恼时,恰好看到一本农业科技杂志上关于猪粪发酵成沼气的文章,大受启发,赶紧让县能源办设计,自己建设了一个小规模的沼气池。
他说,有了沼气池综合成本比其他养殖户明显下降,这十几年农庄仅种菜、种林果需要的化肥这一项就节省了几百万元。而且,沼渣是有机肥料,能够增加土地的有机质,生产出的农产品更安全,在市场上的售价也更高。比如莲藕,因为完全使用沼渣、沼液,能够达到绿色标准,已经出口至加拿大多伦多市场,每亩产值达5000元,比一般种植户的增加一倍。
与此同时,沼气还成了胡贤和生态农庄中的主要能源。他说,在农庄里,安装两台100千瓦的发电机组,使用沼气发电,节约能源。猪粪发酵成沼气,部分沼气用来发电自己用,部分给附近居民点灯、烧饭。村民不需要上山砍柴破坏生态环境,农庄也不需要靠烧煤烧油耗费能源。
记者了解到,胡贤和的生态农庄目前建设沼气池6座,铺设沼液沼渣输送管网1万余米,日产沼气1300立方米,可满足农庄生产和村民生活需要。沼液沼渣输送到水田旱地,是高效的有机肥。
目前胡贤和的节能减排试验已让怡山湾生态农庄成为武汉市最大的农业循环经济基地之一。统计显示,去年这里的年产值达3100万元,利润超过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