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头猪争先恐后地把头向上抬起,双蹄舞动,一声声“嗷嗷”,像是一阵阵“欢迎”声。这是11月27日,我们来到上思县华兰镇俊仁村米的屯的创业青年迪青生猪养殖点,走进猪舍时看到的热闹景象。创业青年迪青生猪养殖点,有120头代售的猪。养殖点主人冯迪青边推着饲料车喂猪边介绍说,他的猪栏是在2012年县畜牧水产局出资建成的。目前养有两批猪,每批60头,批比较大,春节时可出售,第二批则刚买回来不久。这120头猪分10头为1栏,1栏16平方米,有些栏里面有9头猪。冯迪青说,有几头小猪买回来没多久就病了,为预防传染,只能自成一栏。
冯迪青初中毕业就到广东打工,一去几年,积蓄甚微,于是回乡找致富路子。2008年,他在家养猪,可养的几十头猪卖不出去。他急了,便自己操刀杀猪拿肉去卖。当年,他杀完自己家的猪,又去买别人家的猪杀来卖。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地农户养的猪不多,猪肉供不应求。2009年冬,冯迪青开始扩大养猪规模,出手就掏家底,投入12万元。但天意弄人,2010年春,冯迪青养猪还没走上正轨,就遭遇高热病,他养的20头母猪和180多头小猪全部病倒,后只救下了9头母猪。“损失了13万元,那时候,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回忆那场猪病,冯迪青一脸无奈。此后一段时间,生猪价从5元多跌到了3元多1斤,附近的村民都不想养猪了。冯迪青养猪失败,血本无归,但他没有倒下。他找村民谈,把村民不想养的猪全部赊来养,一赊200多头。“那时候我没有钱,只能等卖完了猪才还钱给村民们。村民们都是因为信任我才把猪给我赊的。”说到赊猪,冯迪青对村民充满了感激。2010年6月,猪价开始回升,冯迪青赊来养的猪出栏了,扣除成本,他盈利19万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冯迪青养猪盈利后,他没有忘记先前对他信赖的村民。作为俊仁村村委会委员,对如何带领村里的残疾和贫困家庭脱贫,他开始把这件事装进心里。从2012年开始,他每年都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华兰镇的100户残疾和贫困家庭免费扶持。冯迪青说,他每年出资9万元左右,卖猪仔和饲料送给100户残疾、贫困家庭村民,每户2头小猪和1包饲料。他还负责教那些村民解决猪的管理、喂养和疾病的预防问题。哪家有需要冯迪青就往哪家跑。冯迪青说,有时候村民家的猪病了,不会治疗,只要一个电话,即使是深更半夜,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忙。俊仁村米的屯村民刘吉就是冯迪青扶持的对象之一。冯迪青说:“刘吉从未接触过养猪,刚开始时,连基本的喂养、管理都不懂。经过两个月的耐心指导,现在他已经掌握了对猪的喂养、管理和预防疾病等技术。”在采访中得知,这些经验全都是冯迪青自己自学摸索出来的,但他却毫不保留地教给了养猪的村民。
过去都是帮扶散户养猪、卖猪,现在自己有猪栏、有技术又有生猪调配权,而且在养猪这个行业上又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冯迪青的理想更大了。今年,冯迪青便和他的兄弟冯小弟风风火火地办起了创业青年迪青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上思县家以“公司+农户”的养猪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了。冯迪青说,“公司+农户”有两种经营模式,一是他们公司负责养猪场地、猪仔、饲料、技术、销售渠道等,其余的则是农户负责,猪出售后利润五五分成;二是他们公司负责出猪仔、饲料、技术、销售渠道等,其余的则是农户负责,猪出售后利润全部归农户。冯迪青说,两个月前他投了100万资金,恢复华兰镇其他村共35个废弃的年可养猪3000多头的养猪场地,目前养了600头左右的小猪。现在,平福、南屏、那当、板细等地都有他的养猪点,2016年有望达到年出栏3000头肉猪。
这4个养猪点每天要屠宰45头猪上市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按照目前市场需求量,冯迪青组建起来的大小50多个养猪场,每年的生猪出栏量可自给自足了。当问到目前养殖户的情况时,冯迪青满脸自信,笑着说:“2016年,50多个养猪场将可增加带动上100名养殖农户脱贫致富,到时欢迎大家再来看看。”采访结束刚要往回走,遇见了冯迪青介绍的对养猪还心存顾虑的刘吉。我们一问才知道,冯迪青把迪青生猪养殖点作为“公司+农户”的点,把基地120头猪交给不会养猪的刘吉管理。当我们问刘吉,现在担心是否还是养不好猪这事时,刘吉腼腆地笑着说:“跟冯委员学养猪,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了。”冯迪青说,今后还要将公司扩大至整个上思县、防城区、港口区。说到公司未来的发展,他笑了笑,眼里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