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蚌混养这一模式早已被广大养殖户接受,在养殖水体中合理吊养育珠蚌,同时混养一部分经济鱼类,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带来最大的利益,而且可以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和良好水环境,减少病害发生,促进珍珠蚌的健康生长。然而,在育珠蚌养殖过程中,由于水质管理不当或鱼蚌病防治不科学而引起大面积死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1、吊蚌入池初期做好水体消毒工作,是预防蚌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在广大养殖户中流传这样一句话:“要想珠蚌养得好,头个月工作不可少”!可见吊蚌入池后的第一个月对幼蚌的健康养殖至关重要。幼蚌经过手术插片后遭受极大创伤,体质虚弱,若不细心调养,手术伤口极易感染病菌,引发炎症而死亡。因此,做好吊蚌入池初期的水体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考虑到手术蚌的伤口有一段时间的愈合期,所以在幼蚌吊养入池后的15天内,不要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进行消毒,以免幼蚌受到强烈的药物刺激而直接死亡。应采用刺激性小的药物进行蚌体浸泡消毒和水体消毒。
1)手术蚌入池前需进行浸泡消毒。许多珠农选择红霉素等抗生素,由于红霉素代谢时间长,影响蚌体的恢复,同时红霉素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虽然药效明显,但一定要慎用或不用红霉素等抗生素药品。在浸泡消毒时,建议使用中草药如海得蚌复康进行消毒,一方面能杀灭手术伤口周围及蚌体上的病菌,同时起到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且对所育珍珠的色泽没有任何影响,不产生抗药性,使用成本也低于红霉素类药物。
2)吊蚌入池的头15天的水体消毒,最好每隔5天全池泼洒一次海得蚌毒灵,用量为每亩1米水深用500g,促进手术蚌伤口愈合。在此期间,尽量不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以免水体PH值的变化对手术蚌的伤口愈合及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蚌毒灵由多味中草药组成,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对蚌安全,无副作用。
2、正常养殖期应正确选择药物,做好周期性的水体消毒和疾病防治工作。
在每年气温较低的4~6月,鱼蚌混养池中套养的花鲢及少数白鲢、草鱼等鱼体易感染中华鳋、锚头鳋等寄生虫。为了预防套养的鱼类不出现重大病情,必须做好寄生虫的早期杀灭工作。针对鱼蚌混养的特殊情况,养殖户选择杀虫药须慎重。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许多药品对淡水育珠蚌有很大的刺激性,如果用药不当,轻则导致育珠蚌生长速度减慢,分泌的珍珠质减少,影响珍珠的生长速度和质量,重则引起蚌体中毒死亡,损失重大。目前较为认可和安全的杀虫药为阿维菌素类和依维菌素类。
在杀灭寄生虫后,必须对水体进行彻底消毒,鱼蚌混养水体的最好消毒药物是二氧化氯(推荐使用海得菌毒清)。二氧化氯作用于水体,不仅可以杀灭病菌,且不受温度、水质、PH值等因素的影响,对蚌几乎没有刺激;同时能够直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为育珠蚌提供丰富的饵料。
3、合理施肥、调节水质是防病、促长的重要技术环节
育珠蚌在水体中要生活3~4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育出一粒粒光彩夺目的珍珠。蚌的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硅藻、金藻和一部分绿藻及甲藻是其喜食的饵料。养蚌育珠要求水质肥瘦适度、菌藻平衡,既能保证育珠蚌足够的饵料和微量元素,又能充分供应育珠蚌呼吸所需的氧气,养殖水体的水质好坏是影响珍珠生长速度、产量和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须定期施肥、使用微生物制剂,并向水体补充N、P、K、Ca等营养元素。
1)理好科学施肥与水质调节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肥料主要是碳铵、磷肥等无机肥料以及粪肥等有机肥料。虽然施用碳铵+磷肥后能培育出一定的浮游生物,但易产生利用率低、残留多、污染水体等弊端,且培养的藻类主要是蓝、绿藻。如果施肥不当而出现水华或蓝、绿藻大量死亡,便会大量耗氧,产生藻毒素而使鱼类出现泛塘,影响育珠蚌的生长。长期处于蓝、绿色的水体绝不是育珠蚌生长的最佳水体,水色应以黄绿色为佳。此外,单纯施用碳铵+磷肥,无法补充育珠蚌和珍珠生长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缺乏将直接影响珍珠的质量和价格。施用粪肥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要经过充分发酵,施用量大,劳动强度大,易破坏水质等。因此,不能单纯施用传统农用肥。
养蚌户应逐渐改变这种旧的习惯,选择高效、环保型的浓缩肥料(推荐海得贝类专用高效肥水素),不仅能够克服传统肥料的缺陷和弊端,而且具有调水、防病、促生长和提高珍珠质量的多重功能。高效肥水素除了含有N、P、K、Ca等元素外,还科学添加了有益菌、活性酶、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成分,能定向培养硅藻等有益饵料生物,促进藻类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降低水体有毒物质浓度,改良水质,补充珍珠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减少疾病的发生。
2)生物调控水质方法
养殖期间配合使用海得光合细菌,益生爽水宝,EM调水王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特别是夏季高温时,水体温度高,池塘负荷重,水质容易恶化,使用生物制剂配合增氧产品能有效安全地调节、控制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含量,维持良好的水环境。池塘地质恶化严重的可配套使用海得底净宝以改善地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