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
任何年龄的狐、银黑狐和犬均可发生此病,而最敏感期在3~6月龄。
潜伏期多在10天以上。
临床症状表现有高热、呕吐、贫血、步态踉跄、躺卧,以至后肢麻痹和轻瘫、角膜发炎,有时抽搐,转圈运动。还有的表现头颈、下腹部水肿,腹痛拱背,浆液性粘液性眼鼻分泌物,有的牙龈、口腔粘膜出血,常伴有腹泻。
本病常由患病的犬、猫、耐过病兽和隐性感染之毛皮兽造成传染。
病兽发病初期血液内便可检出病毒,耐过兽更是永久带毒者,污染饲料、饮水,多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
对此病的防治措施是:首先应隔离或扑杀病兽,笼舍彻底清理后用喷灯消毒,地面可用生石灰水消毒;疑似病兽亦应隔离,并用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同时用磺胺、抗菌素控制并发症。
免疫预防可用感染动物脏器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甲醛灭活菌皮下接种1毫升,半年1次。或用细菌培养弱毒苗或多价联苗(与犬瘟热苗、副流感苗、细小病毒苗、犬钩端螺旋体菌苗等二联、三联或多联苗)合用。
在有此病传染的养兽场,淘汰病兽、同窝幼兽以及与病兽密切接触的毛皮兽是至关重要的。要定期的严密的搞好检疫,更不要到疫区引进种兽,以防止疫情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