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鸽从出壳、离巢、性成熟配对,到正常产蛋孵化,要经过乳鸽、童鸽、产鸽几个生长阶段,各阶段生理特点不同,除搞好日常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外,不同龄期要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才能获取最大的养殖效益。现就将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大家。
一、乳鸽
出壳到离巢出售或留种前一个月龄内的雏鸽为乳鸽。乳鸽自己不会采食,全靠亲鸽哺喂;体温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差,是鸽子一生中最危险的阶段,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同时,乳鸽也是鸽子一生中生长最迅速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必须喂好哺育亲鸽。
1、保温。刚出壳头几天的乳鸽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冬季,除鸽舍采取保温措施外,还应在巢盆里垫多层干净麻布或其它保温垫料进行局部保温。
2、卫生。保持巢盆和垫料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被粪便污染、潮湿的巢盆和垫料,保证乳鸽在一个温暖、干燥、卫生安全的环境中生长。
3、调并乳鸽。一窝仅孵出1只雏鸽或一对雏鸽中途死去1只时,可将其合并到日龄相同或相近、大小相似的其它单雏或双雏窝里饲养。刚并窝时注意观察亲鸽有无拒哺和啄打新并入乳鸽的现象。对于同一窝中的两只乳鸽出现大小悬殊的“鸳鸯鸽”现象,在两只乳鸽会站起来活动前,可把两只乳鸽在巢盆里的位置互相调换,在乳鸽会站起来活动后,要把它们拆开与其它大小相近的单仔或鸳鸯鸽调换。
4、适当添喂健胃药。乳鸽长到10日龄左右,亲鸽给乳鸽吐喂的半颗粒或颗粒状饲料,有些乳鸽不能适应,常出现消化不良及嗉囊炎。这时应给亲鸽或直接给乳鸽吃些健胃药帮助消化。
5、准确把握上市时间。乳鸽一般在20日龄~30日龄上市,以23日龄左右的乳鸽上市时,其肉料比最合算。需留作种用的乳鸽,必须到30日龄左右,乳鸽能独立生活时才可捉离亲鸽。
二、童鸽
被留作种用的乳鸽在离巢群养到性成熟配对前称为童鸽。
1、加强管理。刚离开亲鸽的童鸽,从哺育生活转为独立生活,对新环境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管理上稍有疏忽,就容易使生长受阻甚至患病死亡。刚转出的半个月里,应注意保温,防止伤风感冒。冬天注意保暖,炎热天气加强通风散热。白天到运动场上活动并晒太阳。
2、搞好饲养。饲料颗粒要小些,并用温水泡软晾干再喂。对颗粒大的单体饲料如玉米、豌豆等最好先压碎成小颗粒。可日喂3餐,食槽要充足,保证每只鸽子有位置同时进食。喂料时要精心观察,发现不会采食者要给予调教和人工补喂。转出半个月的童鸽,可改为日喂2餐,饲料不必先压碎和泡软。
3、促进换羽。50日龄~60日龄的童鸽开始换羽,此时它们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抗病力差,容易受凉感冒和患气管炎、副伤寒等疾病。因此,这段时间要做好保暖工作,日粮中高能饲料(如玉米)和火麻仁的用量可适当增加,以增加热能和促进羽毛更新。饮水和保健砂中应经常加入预防感冒的中草药或适当抗菌素。
4、驱虫与选优去劣。3月龄后,童鸽的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越来越强,转入稳定的生长期,这时要对鸽群进行第1次驱虫和选优去劣。有条件的要公母分群饲养,以避免早配早产,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今后的生产繁殖。到3月~5月龄就要进行适当限饲,防止鸽子过肥、早熟和早产。日粮中能量比例要比2月龄换羽初期稍低些,保健砂要充足。到6月龄成熟时,再恢复饲料的供应量,进行第2次驱虫和选优去劣,并做好配对上笼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产鸽
配对上笼投产的鸽子称产鸽。其喂法是:
1、勤于观察。新配对的种鸽,每天都要观察几次,发现个别配对不当(如虽一公一母但不愿交配)或错配对(两只全公或全母),应及时拆对重配;配对恰当的,要给它们安放巢盆并铺上垫料,以备产蛋和孵化。在产蛋孵化期,每天要查蛋、照蛋、检查出雏情况,发现有软壳蛋、畸型蛋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日粮和保健砂配比。
2、细于管理。种蛋入孵后第5天和第10天进行照蛋,捡出无精蛋、死精蛋和坏胚蛋,并将孵化日期相同或相差1天的单蛋并窝(原则上每窝2只),使取走单蛋的产鸽尽快再产下一窝蛋,提高繁殖率。照蛋时若发现受精率低或死胚率高时,应及时查明原因,改善饲养管理。要根据鸽舍内温度情况,适当加减巢盆里的垫料,保证正常的孵化温度。在饲养上,育雏期的产鸽,应供给蛋白质较高的日粮,日喂3餐另加2次补充,饲料和保健砂的供给量都要比非育雏期的产鸽多。育雏期间亲鸽生病时,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将其仔鸽按照日龄相近、大小相似的原则并到别的窝里。在羽鸽15日龄时,可把它们从巢盆移到笼底的垫料上,换上清洁干净的巢盆和垫料,让亲鸽产下一窝蛋并安心孵化。
3、加快换羽。产鸽常于每年夏末秋初换羽一次,换羽期长达1个月~2个月。品种好的高产鸽换羽期对生产影响不大,但有些鸽品种换羽期普遍停产。这时,应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饲喂量,甚至在换羽高峰时断料,只供饮水,促使鸽群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换羽完毕。到了换羽后期,应逐渐恢复饲料的供应量,保持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促进产鸽尽快开产。此外,要利用换羽期间的空闲,调整和更新产鸽群,淘汰生产性能差、体弱多病及老龄种鸽,选择优良后备种鸽补充到鸽群里。同时,对鸽舍内外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消毒,使产鸽在换羽后有一个清洁的环境生产。
四、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喂料:喂料要坚持定时定量、少给勤添的原则。不宜一次投足饲料供鸽子自由采食,以避免鸽子挑食、刺激鸽子食欲、减少饲料浪费。一般童鸽每天供料2次(8时、15时各一次),亲鸽3次(7时、11时、15时各一次),育雏亲鸽晚上9时补喂1次。投料量以每次投料后半小时内饲料几乎吃光即可。若全吃光表明饲料不足,剩料太多又容易引起鸽子挑食导致营养不全面,或使一些鸽子不间断采食,影响专心孵化和育雏。
饮水:每天早上第一次喂料后或喂料前,彻底清洗水槽,更换新鲜的饮水,并给足一天的饮水量。每只鸽子不少于50毫升,夏天更多些。
洗浴:洗浴可使鸽子保持羽毛清洁,防止体外寄生虫的侵袭,还可刺激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生长发育。可用塑料盆装水置于运动场上或直接在运动场上设置浴池供鸽子洗浴。夏天每日1次~2次,冬天每周1次。洗浴前让鸽子饮足清水,浴后及时将污水放掉,防止鸽子误饮患病。
保健砂:每天给鸽子供应1次保健砂供其自由采食。一般可将粗砂、贝壳粉、骨粉、红泥等先混好可供鸽群采食3天~4天的量,再把用量少、易氧化、易潮解的配料在每天供应保健砂前混合在一起,以保证质量。
鸽舍的卫生与消毒:对鸽舍内外小环境和整个鸽场大环境,要每周一次进行清洁消毒。群养童鸽舍在童鸽进笼前或出笼后空笼消毒一次。运动场、水沟、饮水器每天清洁一次;鸽舍3天~4天清粪一次;巢盆、垫料、食槽要根据实际卫生情况及时换洗。做好鸽舍通风工作,经常疏通舍内外的排水沟,保持鸽舍地面干燥,空气新鲜。鸽舍周围应尽量避免噪音干扰,防止兽害鼠害。
五、主要鸽病防治方法
鸽i型副粘病毒病:该病病原为鸽i型副粘病毒,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新城疫很相似,故俗称鸽新城疫,是危害养鸽业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分布广泛。各龄期鸽子均有易感性,以乳鸽敏感性最高,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剖检以颈部皮下、消化道和脑部充血出血为特征。接种鸽i型副粘病毒灭活苗或大剂量鸡新城疫ⅳ系苗有较好免疫效果。发病后,可适当采用高免血清或蛋黄抗体注射,待疫情稳定后7天~10天,再接种上述疫苗。
鸽痘:由鸽痘病毒引起,季节性明显,与蚊子等吸血昆虫活动有关。不同龄期鸽子均有易感性,日龄越小病情越重。临诊可见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以皮肤型多见,在喙、鼻瘤、眼睑及脚等无毛或少毛处出现结痂。用同源鸽痘疫苗早期接种,可获良好免疫保护。
鸽沙门氏杆菌感染:其病原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主要侵害童鸽和成鸽,常见类似鸽新城疫样的神经症状、腹泻和关节肿胀,剖检可见肝脏散在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坏死灶、肠炎。因抗药菌株普遍存在,选择治疗药物要做药敏试验,以保证疗效。
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多呈地方流行性。多见于青年鸽和成鸽,急性死亡,慢性间歇性绿色下痢和关节肿胀。剖检的特征性病变是肝表面布满针尖大小、圆形灰白色坏死灶,以及全身性广泛出血和出血性病变。多种抗菌药物对本病有效但易复发。弱毒菌苗有效保护期3个月~4个月。
鸽大肠杆菌病:由多种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本病发生与环境因素和管理水平,以及其它疾病的存在有密切关系。各日龄鸽均易感,乳鸽多呈败血型,童鸽和成鸽多为肠炎型。眼观病变与鸡、鸭大肠杆菌病有些不同,心包、肝包膜及气囊等的纤维素性浆膜炎不明显。改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减少各种应激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鸽念珠菌病:由白色念珠菌引起。该菌广泛存在于鸽正常消化道内,当鸽抵抗力下降、维生素缺乏、长期滥用抗生素、卫生条件差时,即可导致本病的暴发和流行。剖检病变以口腔、食道、嗉囊粘膜上出现白色干酪样假膜为特征。克霉唑、制霉菌素、硫酸铜等药物均有效。康宝威0.1%~0.3%拌入保健砂中,有良好防治作用。
鸽毛滴虫病:是一种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鸽寄生原虫病。成鸽常带虫不发病,幼鸽因吞食成鸽哺喂的“鸽乳”而感染,表现咽型、内脏型、脐型,其中咽型最常见,眼观在口腔、咽、食道和嗉囊的粘膜表面被覆一层极易剥离的黄白色干酪样物。鸽滴净、甲硝唑对本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鸽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蠕虫病,尤多见于群养和经常接触地面的鸽群中。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病鸽消瘦,羽毛生长不良,消化吸收障碍,便秘下痢交替,常有异嗜癖,有时可见抽搐及歪头斜颈,最后衰竭死亡。搞好鸽舍内外环境卫生、经常清除粪便并作无害化处理、进行定期驱虫是预防本病的有效办法。常用的驱虫药有驱蛔灵、盐酸左咪唑、丙硫咪唑、酚噻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