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龙鱼饲养技术

时间 : 09-05 投稿人 : 路无归 点击 :

至今还保持着远古时代的体形与习性, 素有“鱼类活化石”之称的“龙鱼” 极有饲养与观赏价值。 该鱼全身闪烁着光芒,鳞片特大,有个大口, 口唇角有两条触须,活象神话中的“龙”,故以此得名。这种鱼又叫“龙吐珠鱼”(香港澳门)、“银带鱼”(台湾)和“银船鱼”、“银大刀鱼”(日本)。笔者1985年引进龙鱼。集十余年养殖实践并参阅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 现将龙鱼人工饲养法介绍如下:

龙鱼饲养技术 | 动物养殖饲料

一、龙鱼及其饲养观赏价值

龙鱼,属于骨咽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运古石炭纪时的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 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 1966年, 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也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 之后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尼、苏门答腊、班加岛、 比婆罗州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分类学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等。

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国内外现代生物学家和热带鱼专家一致认为:龙鱼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体现在:(1)龙鱼全身闪烁着青银色光芒,鳞片特大,当受到光线的照射时,反射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呈粉红或橙红的色彩,这都是其它热带鱼所无可比拟的。龙鱼常喜游迥水面或静止姿势,形如船身, 故有银船之称。 以前人们认为七彩神仙鱼(Discus) 是“热带鱼之王”,且价值最高,自从发现了“龙鱼”之后,这个王位自然就让给了龙鱼。(2)龙鱼的繁殖神秘莫测,至今未能够普遍地进行人工繁殖。(3)这类远古留下来的鱼,保持其原始的体型, 以活化石驰名于世,有考古和学术价值。(4)龙鱼虽然在地球四大州都能自然生长繁殖,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品种,如红龙鱼、橙红龙鱼、金龙鱼、白金龙鱼和黑龙鱼已濒于绝种。 目前一尾成年金龙鱼或黑龙鱼售价高达数十万美元。 1980年成立的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已立例保护, 不许滥捕和禁止从原产地输出。龙鱼具有如此重大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它正期待着人们进一步去研究和开发。

从龙鱼生长繁衍的东南亚、南美州亚马逊流域、非洲尼罗河流域的澳洲、新几内亚等地的自然条件来看,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终年高温高湿,气温高达25℃~28℃,冬夏变化幅度不超过3℃~5℃;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多山地方高达5000毫米,树木盛, 到处郁郁葱葱,为龙鱼提供丰富的饵料基础;无一例外地都是红壤或砖红壤,有机质、营养盐含量少,呈酸性。 在这样气象、植被和土壤的综合作用下, 内陆水体一般都是弱酸性的软水。要养好龙鱼,必须千方百计地去满足这些生态条件。

1.水质饲养龙鱼需和弱酸性软水。一般源自江河的自来水的水质为弱酸性,是适合龙鱼的软水。但是自来水中,含有氯或氟,这对龙鱼是有害的,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在饲养龙鱼时,必须把水先存贮1~2 天或在日光下晒半天,使得溶解在水内的氯或氟得以自行消失。 如果可在水中添加极少量的大苏打以分解氯。若使用来源于地下的自来水、井水、矿泉水,硬度可能偏高, 应加入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白开水或蒸馏水, 将水的硬度降低。水族箱中养龙鱼较久的老水,由于蒸发作用, 一般也会变为硬水,应及时软化。 水质软化最简单的办法是先把水煮沸,除去杂质, 或用离子交换树脂过滤设备过滤。

2.水温水温最好保持在24℃~26℃, 特别是饲养银龙和黑龙,水温需要提高到28℃~30℃,龙鱼对水温忽然升高或降低非常敏感,易使神经系统休克、吸收中断、导致死亡。在饲养龙鱼时,必须严格控制水温的恒定。尤其是水族箱养龙鱼,换水时新旧水的温差不要超过2℃,而且新水注入时,一定要惯注、散开。当龙鱼经过运输转入新环境养殖时,应等15分钟左右, 待运载容器与新的放养环境水温相近时再将鱼放入。

3.氧气和光线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二是直接从空气中溶入。 但水中残饵、鱼的排泄物和水生植物枯枝败叶的分解作用,也在不断消耗水体的溶解氧。 因此应及时清理饲养池和水族箱的各种污物。为了保证水池或水族箱中有足够的溶氧,还应配套增氧设备。

另外,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同龙鱼放养密度密切相关,依照笔者经验,龙鱼饲养最佳密度以鱼体长20厘米,水深度50厘米计算,水面5平方米可养15尾,15平方米则可养30尾,随着水面的扩大,放养密度可适当提高。

鱼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度光线。最好是一天内早晚两次的阳光能照射到饲养水3~4小时为佳。 光线过暗,龙鱼行动呆板,食欲不振,色泽暗淡;光线太强, 同样会游动不正常,甚至出现气泡病等。(待续)

三、龙鱼的饲养管理

1.饲料。龙鱼属肉食性鱼类,从幼鱼到成鱼,都必须投动物性饵料,以投喂活动的小鱼最佳。 动物内脏,易妨害消化系统,不可投喂。投喂的人工全价配合饲料多选用对虾饲料(浮性) 。每天投喂2~3次,每次以20 分钟内吃完为佳。

2.水池饲养管理。饲养水池应选建在日照良好、易于进排水的地方。没有过漏设备的水池, 每年要把池底污泥捞出,换上新沙,露天的水池宜遍植睡莲。 每天要定时捞取枯叶,清除垃圾。夏季高温、 冬季低温时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位和水温。

3.水族箱饲养管理。龙鱼鱼体较大,水族箱长度应超过120厘米。同时,应安装紫外线杀菌,预防病害发生。水族箱必须配备空气泵,不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而且又可驱除水中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 为防止龙鱼受惊时跳跃水面,水族箱还必须加盖。水族箱内水质最低限度每三天换水一次,每次换出水量的1/4至1/3。 若发生鱼鳍脱落可能是换新水过多所至,只要立即暂停换水,即可慢慢复原。 4.病害防治技术。 龙鱼发生疾病的原因有二:一是饲养管理不当。如水质不清洁;换新水过多;投饵不当;操作中造成了外伤。二是调护失宜。如:气候突变;病菌的传染;酸雨引起水质变化等。从外表上观察,健康的龙鱼,背鳍必定直耸, 腹鳍晶莹,鳞片闪闪发光,金银色夺目。 游泳时鳍尾喜欢柔软屈曲,鳃盖开启有度;患病的鱼,体色暗淡,游泳呆滞,尾鳍斜垂,鳃盖浮涨,,眼球下垂,无神。

以下介绍三种龙鱼最常见的疾病:

1.锚虫病:在病鱼体上能找到长约1厘米左右,头部钩在鱼体内的寄生虫,初期鱼显得不安,食欲不振,虫体寄生位置红肿溢血,严重时会导致组织坏死。致病的原因是长期投放金鱼作活饵, 金鱼将锚虫带入了养龙鱼的水体。其防治措施:改投喂其它肉类动物食饵;用5~ 10ppm高锰酸钾浸洗鱼体每日一次。

2.水霉病。在病鱼体上有被纤维状的水霉包围,菌丝附着于皮肤组织中。鱼得病后,游泳不活泼, 食欲减退、逐渐死亡。发病原因,是受水生霉菌感染的结果。主要防治措施:12%食盐水浸伤口约15分钟;2用10公升水溶解3克硼砂 浸浴鱼体5分钟,然后移入清水疗养;3用 0.5ppm孔雀石绿全池遍洒。

3.白点病。主要症状,在病鱼的全身遍布白点,像撒上白粉般,严重时就像在鱼身上覆上一层乳白色的膜。发病原因,是小瓜虫寄生在鱼体上所致。主要防治措施: 1用0.1~0.2ppm硝酸亚汞全池遍洒;2用500ppm硫酸铜和 500ppm硫酸镁全池遍洒。

相关文章

  • 对虾养殖过程中水母中毒的几种处理方法
    对虾养殖过程中水母中毒的几种处理方法

    水母,隶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生活最适水温为18~25℃,最适盐度为16‰~26‰,其游泳能力差,只能在水中随波逐流,在海区的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突然变化时不能及时游走而导致死亡,或者在海浪冲至岸边的礁石或沙地边磨损伞部,引起溃烂而死亡。死亡的水母体液会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受这些毒素污染过的海水一经进入虫于池,就会引...

    1624 养殖手册 对虾养殖过程中水母中毒的几种处理方法 养虾技术 养殖
  • 雏鸡常见病:鸡白痢杆菌病
    雏鸡常见病:鸡白痢杆菌病

    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蛋传性疾病。阳性种鸡所产的部分种蛋可以带菌,孵出雏鸡后再通过饲料、饮水等将病菌传给其他雏鸡,从而造成疫病的扩散。雏鸡常在1周龄左右开始发病,至2周龄时发病和死亡达最高峰。特征性症状是拉白色或黄白色粘性稀粪,常沾污肛门周围羽毛,粪便干后粘成一团,堵塞肛门,致使雏鸡排粪困难而发出“...

    767 养殖手册 雏鸡常见病 鸡白痢杆菌病 养鸡技术 养殖
  • 獭兔的生活习性-嗜眠性
    獭兔的生活习性-嗜眠性

    购买《獭兔养殖》VCD光盘请点击这里獭兔与其他家兔相比,在一定的条件下更容易进入困倦或睡眠状态,特别是日间表现非常安静,除少量采食、饮水外,长呈静伏、闭目养神甚至睡眠状态,这种习性称为嗜眠性。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特点,合理安排饲养日程,除喂养和日常管理工作外,兔舍环境应尽量保持安静,以利休息。...

    1058 动物养殖 动物饲料 养殖饲料方法
  • 姜曲海猪
    姜曲海猪

    姜曲海猪是产于江苏省长江北岸泰县、海安地带的一个较年轻的地方品种。姜曲海猪分布于泰县、海安县,因境内姜堰、曲塘、海安三镇为该猪种主要集散地而得名。该品种猪被毛为黑色,皮较薄,头短,耳中等大小、下垂,体短腿矮,腹大、下垂,部分猪在鼻吻处有白色斑点,称“花鼻子”。姜曲海猪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56克左右,屠宰率70.37%。肉...

    2698 养殖手册 姜曲海猪 养猪技术 养殖
  • 蝎子的的人工饲养
    蝎子的的人工饲养

    购买《蝎子饲养技术》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山东省曹县魏湾镇王泽铺村养殖大户刘天龙,多年不一直探索以新法养殖美国鹧鸪。近年来,他通过大量实验,掌握了一套间歇光照的室内鹧鸪养殖方法,即在饲养期内采用二小时光照,三小时黑暗的循环间歇光照制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确实比原来的连续24小时光照制度效果好,它可使鹧鸪饲养周期缩短10...

    1229 动物饲养知识 养殖饲料常识 养殖饲料添加剂
  • 猪中暑的预防
    猪中暑的预防

    (1)对10头50kg重的猪,用大黄700克,切成小块,第一次用纱布包250克,用麻绳扎好,把药包吊在泔水缸里,隔7天打开包加大黄50克,再扎好放入缸内,以后每隔5天用同样方法加入大黄50克,以保持饮水中的有效浓度。这样连续将大黄加完,就可达到预防中暑的目的。(2)西瓜皮,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同时,它含有大量维...

    956 养殖手册 猪中暑的预防 养猪技术 养殖
  • 稚、幼、成鳖的共同疾病:营养不良病
    稚、幼、成鳖的共同疾病:营养不良病

    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密度较高,且常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弥补天然饲料的不足,如果人工配合饲料某种营养成分缺乏或过剩,不仅会影响鳖的生长,且饲料系数高,造成浪费,严重时还能导致鳖生病而死亡。1.蛋白质不足或过多所引起的鳖病蛋白质是构成鳖生长最重要的物质,对鳖的生长发育最为重要。足量的蛋白质,且各种氨基酸的合理搭配,可加速鳖...

    701 养殖手册 成鳖的共同疾病 营养不良病 乌龟养殖技术 养殖
  • 猪胃溃疡发生及防治
    猪胃溃疡发生及防治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其临床症状很相似,主要特征为呕吐与严重水样腹泻、脱水,而且有时呈混合性感染,合称为猪病毒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秋末至春初寒冷季节,传播迅速,新疫点多呈暴发性流行,老疫点常见地方性流行。其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通...

    1173 养殖手册 猪胃溃疡发生及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张家川全力打造陇东南畜牧大县
    张家川全力打造陇东南畜牧大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围绕早日建成“陇东南畜牧大县”和“甘肃省牛羊产业大县”的发展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不断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使全县的畜牧业生产朝着面向市场、增加畜产品产量、保障社会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产业化方向发展。2011年,张家川县牧业产值达到1.9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

    2150 养殖饲料常识 特种饲养 养殖饲料技术
  • 10年创出有自主特色肉兔养殖新技术
    10年创出有自主特色肉兔养殖新技术

    一项无腥无臊味肉兔养殖技术,吸引了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等全国各地养兔专业户的关注,并通过远程技术系统争相学习,这是记者近日在信宜市郑氏南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所看到的情景。合作社通过开办兔养殖技术培训班,以及利用网络与农户进行饲养技术交流等,在省内外大力推广优质肉兔养殖经验,产生了较好的效益,使不少农户通过养兔走出致...

    205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养殖饲料配方 动物养殖技术
  • 虾田常添换水好处多
    虾田常添换水好处多

    由于对虾发病比较多,一些虾农为了防止虾病蔓延,常常是紧闭闸门不换水,但结果事与愿违,虾还是没有养成。因为添换水是改善虾田底质、为虾提供良好水质环境的一项必要措施,其意义在于:1、保持虾田的有效水体体积对虾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体空间,虾田的水由于受蒸发和渗透的影响,逐渐减少,如果失去的水得不到补充,虾的生活空间减小,造成虾...

    1088 养殖手册 虾田常添换水好处多 养虾技术 养殖
  • 龟蚯蚓蟾蜍混养效益高
    龟蚯蚓蟾蜍混养效益高

    龟、蟾蜍、蚯蚓混养,方法简便,无需特殊设施,可利用鱼澉、鳖池改造,可节省饲喂劳力和饲料成本,不增加投资而效益倍增。特别是蟾蜍,可不喂任何饵料,任其捕获蚂蚁、蚊、毛虫、飞蛾等对龟类有害的动物为食,食物不足时,可吃蚯蚓补充。由于龟、蟾蜍、蚯蚓完全是在模拟自然环境下生态养殖,自由采食,生长快。蟾蜍还可循环不断地生产蟾酥、蟾衣...

    2818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养殖 养殖饲料常识
  • 鲟鱼养殖,用技术应对风险
    鲟鱼养殖,用技术应对风险

    市场价格一落千丈,养殖成本还可再降  “目前鲟鱼的市场价格已跌到每公斤60元了,这与鲟鱼养殖面临的三大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不无关系,特别是政策风险。但养殖户如果能选择好鲟鱼品种,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养鲟还是有较大利润空间的。”近日,记者与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林小涛、华南农业大学王春硕士、南海水...

    1096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配方
  • 水中活化石-鲟鱼的养殖技术
    水中活化石-鲟鱼的养殖技术

    我国有8种鲟鱼分布在长江、黑龙江等水系。除长江水系的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外,闪着金黄色光泽的俄罗斯鲟、点缀着亮白斑纹的闪光鲟、灵巧可爱的小体鲟等等都是重要的经济鱼类。随着这些像小蝌蚪一样的小鲟鱼一个个被孵化出来,人工繁育鲟鱼的技术也日渐成熟了。这些健康调皮的小东西上下浮动,一刻也不肯停下来,它们炫耀着自己独有的垂直...

    2620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品牌
  • 手术治疗鸡嗉囊阻塞
    手术治疗鸡嗉囊阻塞

    嗉囊阻塞又称嗉囊弛缓、硬嗉囊,多发生于任何品种的鸡,采食后1~2小时发生。笔者采用切开术清除内容物,2002~2005年共手术治疗145只,治愈率达100%。病因多发生于笼养的鸡,由于运动和饮水不足,采食大量干燥而未经加工的谷物(如玉米、稻谷),不定时饲喂和过饥,突然增加或改变饲料等,均可诱发本病。症状鸡表现精神不振,...

    2642 养殖手册 手术治疗鸡嗉囊阻塞 养鸡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