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襄尾蚴病也称囊虫病,有人叫作"豆猪肉"或"米星肉"。猪襄尾蚴是由钩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国发现较早,古代有关的医学书籍都有记载。目前我国有极少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有些地区农民习惯散养及连厕圈,人粪便管理不严,猪吃了人粪便而得此病,人在吃带有襄尾蚴的猪肉后得绦虫病,这就是人和猪相互重复交替感染恶性循环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因本病对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危害极大,它不仅严重地影响生猪事业的发展,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199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根除的六大疾病之一,世界动物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疾病,我国列为重点消灭和净化的疾病之一。我国现制定"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原则,对生猪进行屠宰检疫。可是有些不法商贩到处收购活猪进行私屠滥宰,不经检疫部门检疫,私自出售囊虫肉现象还存在。为了保让人民吃放心肉,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农贸市场、超市购买猪肉时,一定看猪皮有无动检印章、检疫票证,购买小包装的分割肉一定要看盒上有无检疫标志。如有上述章、票证、标志的猪肉,此猪肉经过检疫部门检疫合格可放心购买,这是检疫合格肉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防止囊虫病的发生必须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囊虫病应采取综合防制的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切断传播途经猪囊尾蚴病与人的绦虫病原是同一病原体处于幼虫和成虫两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别寄生不同宿主身上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由于猪感染囊虫病是吃了有钩绦虫病人排出粪便及被粪便污染的饲料、饲草、蔬菜、饮水等所引起的。所以要想彻底净化消灭猪囊虫病,必须抓好饲养管理和卫生环境这一关。在农村要实现人有厕所猪有圈,只有两者并行才能切断传播途径。1.1改变落后的饲养方式,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首先彻底改变过去农户散养猪的习惯,不让猪任意采食四处游走。必须实行科学养猪圈养圈喂,应使猪舍与厕所严格分离,是切断囊虫感染途经的最好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提倡和引导群众实行规模化的饲养,推广优良的品种缩短饲养周期,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实行科学喂养,提高经济效益。1.2加强饮食卫生,搞好环境卫生。平日养成讲究饮食卫生的习惯,防止有钩绦虫卵随饮食进入人体内。宣传猪囊虫病的防治知识,积极开展驱绦灭囊工作,定期驱虫及时治疗患病者。其次教育广大群众不买不食用未经检疫猪肉,不吃未煮熟的猪肉,生、熟菜板应分开使用。同时加强粪便管理,人畜粪便必须堆积发酵经无害化处理再使用,禁止使用未经处理发酵人畜粪便直接作肥料使用,防止虫卵直接传播。2.认真做好产地检疫工作,严把宰前检疫关2.1生猪出栏时当地饲养场(户)必须报检,动检人员接到报检后必须亲自到场到户实施检疫,发现患有囊虫病猪时不开检疫证,采取无害化处理。屠宰场的检疫员在宰前必须亲自精心检查,通过宰前检疫能及时发现囊虫病猪,可确保宰后检疫中不出现漏洞。2.2囊虫病猪的临床特征:轻度感染猪囊虫病猪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在宰前难以发现。只有大量囊尾蚴侵害到某些特殊的部位时,(如肌肉、眼、舌、脑、心肌等)才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严重感染的病猪眼球突出,眼睑浮肿,巩膜充血,用手捏住眼结膜及外眼皮手感有米粒大小的结节祥的小疙瘩。用工具打开猪口腔可见舌面、舌下、舌头两侧及舌底部有大米粒样白色囊泡镶在舌部肌肉内,白泡中间有白点,突于舌部肌肉组织表面,易拨离脱落如米粒大小,寄生虫体数量多其病猪咬肌、肩胛部肌、臀部肌高度肿胀隆起突出,手摸肌肉丰满处,硬板缺乏弹牲,体形变化大从背部向下看病猪呈葫芦形,寄生在咽喉部使咽喉部陕窄,发出高强的呼噜声,当侵害声带时出现叫声嘶哑的现象。3.狠抓宰后检疫关,严禁病害肉流入市场宰后检疫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吃"放心肉"的关键一环。如果这一环出现漏洞,病害的肉流向百姓的餐桌,将严重地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所以宰后检疫很重要,每个动检人员必须严格按行业规定的程序认真负责地进行串后检疫。确保肉食安全,确保百姓吃放心肉。3.1宰后主要检疫的部位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各部肌肉组织、舌肌、咬肌、心肌和其它器官组织中。动检人员必须按国家规定检疫程序操作,对每头屠猪必须进行严格检疫,对必检部位咬肌、腰肌、膈肌、心肌和股部内侧肌必须剖检到位,必要时剖检肩月甲外侧肌。3.2猪囊尾蚴的形态成熟的猪囊尾蚴为长椭圆形5~9毫米半透明的,囊壁内充满液体,上有一个黍粒大小白色小结节即头节。低倍镜检可见到头节的顶部有顶突,顶突有两排列整齐的小钩,顶突的稍下方有四个盘状吸盘判定为猪囊尾蚴。在检疫中发现直径只有2~3毫米的囊泡,其囊泡头节发育不明显,这种未成熟囊尾蚴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性,在检疫过程中应十分注意这一变化,必要时应取出虫体做压片镜检。有些囊虫在猪体内常发生钙化,钙化的囊虫呈黄白色硬如粟粒大。3.3加大检疫力度,杜绝囊虫肉上市在屠宰检疫中发现患有囊尾蚴的肉食,检疫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进行处理,杜绝囊虫肉食流入市场,无害化处理时必须在驻场检疫员的监督下进行处理,并由检疫员填写无害化处理记录。4.综合防制措施4.1大力宣传猪囊虫病的危害,对患有绦虫病人采取及时治疗,改善生猪饲养管理,加强公共卫生,人不吃囊虫肉,猪不吃人粪便。做到人有厕所猪有圈两分开。4.2加强各地区生猪屠宰检疫,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原则。在屠宰检疫中按行业规定进行宰前和宰后检疫,发现囊虫肉坚决按国标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猪囊虫肉上市。4.3加强市场肉品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出售猪囊虫肉的不法商贩坚决打击,并严肃处理。消费者在购肉食时,可选择有检疫部门盖印章的猪肉。4.4在临床上发现经确诊患有囊虫病猪进行药物治疗,用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每48小时投服1次,连用14天,其驱虫效果好。
相关文章
-
科学养鹿的六种技巧方法
一、鹿属草食性反刍动物,应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鹿的食性较广,能采食多种灌木植物的枝叶和各种农副产品以及青贮饲料等。二、每天定时定量地喂给各类饲料,以促进鹿对各种饲料的消化吸收,否则,就会打乱鹿的进食规律,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影响其生长发育。三、鹿在夏秋季节应以采食青绿粗饲料为主,冬春则要加喂贮备饲料和精料。饲料变...
2635 养殖手册 科学养鹿的六种技巧方法 养鹿技术 养殖 -
如何提高青虾品质和规格?
青虾的品质和规格关系到其价格和效益。提高青虾的品质和规格,是青虾立体养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商品虾规格普遍提高,从原来的500尾以上/公斤,提高到400尾左右/公斤。1、从外地大水面引进天然优质苗种。2、选择大规格亲虾进行繁殖。用于繁殖的亲虾,要求雄虾6.5厘米以上,雌...
1021 养殖手册 如何提高青虾品质和规格 养虾技术 养殖 -
不同类型猪免疫各不同
后备猪的免疫。后备猪在配种前1个月、经产母猪在断奶后要接种如下疫苗:⑴猪瘟疫苗,每头4头份。⑵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每头1头份。⑶猪乙型脑炎疫苗,每头1头份。⑷猪细小病毒疫苗,每头1头份(灭活苗可接种两次,间隔15天)。⑸猪伪狂犬疫苗,按说明羽使用。临产猪的免疫。临产母猪在产前15-40天要接种以下疫苗:⑴仔猪大肠杆菌...
1026 养殖手册 不同类型猪免疫各不同 养猪技术 养殖 -
吴仁义养蝎7年得“真经”
开江县的蝎专业户吴仁义,从1994年投资2000元养蝎以来,从多次失败的教训中摸索、总结出了7条养蝎成功经验。其养蝎规模迅速扩大,效益越来越高,连续3年获利都在2万元以上。现将该经验介绍如下:一、会选种蝎必须到正规、大型养蝎场引种,优质种蝎的颜色为浅黄色,触肢匀称,节纹明显,个体均等,性情温顺,群居时能和睦相处。如果触...
919 养殖手册 吴仁义养蝎7年得真经 蝎子养殖技术 养殖 -
蛋鸭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温度、湿度和光照直接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而变化,因此,要养好产蛋鸭,必须结合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产蛋鸭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现将产蛋鸭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春季饲养管理春季气候由冷转暖,日照时间逐日增加,气候条件对产蛋很有利,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创造稳产、高产的环境。此期首先要加...
1976 养殖手册 蛋鸭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养鸭技术 养殖 -
河蟹“颤抖病”及其预防
河蟹“颤抖病”始见于1994年的池塘养殖,很少量的成蟹出现此病症。1995年以后病情迅速蔓延,导致河蟹养殖成活率逐年下降,许多塘口绝产绝收。“颤抖病”的病症:病蟹体瘦、壳软,活力差,腹部及附肢指节、掌节有红色水锈、不能正常蜕壳或蜕壳后不久便死;临死前活动呆滞,附肢僵硬并不停地痉挛(这是“颤抖病”这一俗称的由来),易并发...
1833 养殖手册 河蟹颤抖病及其预防 养蟹技术 养殖 -
蚕儿发生农药中毒后应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1、迅速打开门窗或把蚕端到通风处,撒隔沙材料,及加网除沙,给新鲜桑叶。2、迅速查明毒源,切断毒源,避免再中毒。3、解毒处理:小蚕用清水喷体,大蚕用清水淘洗两分钟后捞出阴干,有的可复苏,给鲜叶喂养;凡有毒的一切用具用碱水洗后曝晒。有机磷中毒后还能吃叶的可适当添食阿托品。4、对轻中毒蚕和复苏蚕应加强营养,给与适熟偏嫩叶,采...
1830 养殖手册 蚕儿发生农药中毒后应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养蚕技术 养殖 -
蚯蚓立体养殖的四种方式
1、多层水泥台架。利用预制好的水泥板,搁在红砖砌好的台架上或用角钢做成台架,每层的距离50――60厘米,可以搁3――4层。这种办法是目前搞多层养殖较常用的一种办法。造价不高,修建容易,但操作不方例,各层的宽度有很大的局限性,房屋的利用率不太高。2、尼龙网床架。利用钢架固定尼龙网做成箱式蚯蚓床,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改善通气...
878 养殖饲料原料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方法 -
怎样养夏猪及防治猪中暑
健康猪在气温15~25℃时食欲旺盛,饲料利用率高,生长快。但当气温到35℃以上时,猪食欲下降,饲料利用率低,生长慢。夏季由于温度较高,若饲养管理不良,易引起猪中暑,中暑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总称。由于烈日曝晒,使头部血管扩张,引起脑和脑膜急性充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称为日射病;因环境闷热,机体散热困难,造成体内过热...
2050 养殖手册 怎样养夏猪及防治猪中暑 养猪技术 养殖 -
鲟鱼养殖,用技术应对风险
市场价格一落千丈,养殖成本还可再降 “目前鲟鱼的市场价格已跌到每公斤60元了,这与鲟鱼养殖面临的三大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不无关系,特别是政策风险。但养殖户如果能选择好鲟鱼品种,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养鲟还是有较大利润空间的。”近日,记者与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林小涛、华南农业大学王春硕士、南海水...
1096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配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