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沿海地区,三疣梭子蟹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笔者在总结多年三疣梭子蟹养殖生产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通过指导养殖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三疣梭子蟹分级养殖技术是根据三疣梭子蟹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生态要求,将三疣梭子蟹养殖全过程划分为种蟹培育期、苗种繁育期、中间培育期、养成生长期、膏蟹培育期等5个阶段,在养成期结合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又细分为生长期、高温期、交配期等3个管理阶段,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开展养殖工作的一种方法。一、种蟹培育期种蟹培育期为2月~3月间,一般采用海区捕捞的抱卵蟹进行人工育苗,也有少量进行人工亲蟹培育的实例。二、苗种培育阶段即Z~C1、C2阶段,育苗时间为3月~6月间份,宁波地区多采用工厂化育苗方式和土池育苗方式,2006年蟹苗(C1~C2)产量超过6000kg,可以满足养殖生产用苗的需要量。三、中间培育阶段(仔蟹生长期)即C1、C2→C6,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培育时间在45天左右。试验表明,直接放养C1~C2期蟹苗,放养30天左右,蟹苗的成活率普遍仅为30%,成活率较低,对池塘存池蟹的数量也难以掌握,容易造成养殖管理的困难。因此,采取中间培育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养殖初期的成活率。1.试验蟹苗的中间培育中间培育池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内,水深1.2m,砂或砂泥底质,且中间培育池设有进排水闸,池水能排干而池底仅留少量积水。池底适量铺沙堆,设置隐蔽物。C1~C2期蟹苗的放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20只/平方米。以投喂杂鱼、张网所捕捞的虾等为主,辅助投喂一些蟹用配合饲料。池塘按照每亩配备功率为1kW的水车式增氧机,每天开动增氧机增氧,保持池底水体溶解氧含量在4mg/L以上。经过45天培育的蟹苗甲壳宽5.12cm,成活率达77.6%。2.采用不同的隐蔽物水泥池中采用棕榈丝为隐蔽物,放养C1期蟹苗,养殖32天,平均成活率为59.9%;水泥池中采用无节网片为隐蔽物,放养C1期蟹苗,养殖32天,平均成活率56.40/g水泥池中无隐蔽物,放养C1期蟹苗,养殖32天,平均成活率为37.3%,与有棕榈丝和无节网片等隐蔽物的中间培育池相比,差异显著。土池中采用棕榈丝为隐蔽物,放养C1期蟹苗,养殖25天~29天,成活率为60.25%;土池中无隐蔽物,放养C1期蟹苗,养殖25天~29天,成活率为36.83%。因此,土池中设置隐蔽物可大大提高放养初期的成活率。试验表明,放养C2期稚蟹的池塘养殖成活率明显高于放养C1期稚蟹。3.出池方法早期,可在晚间用地笼网起捕,出苗时及时出笼、收网:后期,可干塘清捕,尽量避免强光刺激,可减少断肢等伤苗现象。幼蟹起捕后,放养于带有水草的塑料筐内,放苗密度为200只/平方米~300只/平方米,应及时放养于养成池塘。四、养成生长期即C6-C12阶段,放养时间在6月~10月,该阶段根据天气、季节变化和三疣梭子蟹生长发育特点,也为便于管理,可划分为生长期、高温期、交配期3个阶段。1.生长期(幼蟹生长期)即C6→C9,放养时间在6月~8月。该时期三疣梭子蟹个体的增长从1.3g/只~2,5g/只(中间培育的苗种)到50g/只~75g/只,是三疣梭子蟹生长最快的时期,幼蟹的甲长、甲宽、体重的相对增长率以6月~7月最高,分别为68%、56.6%和166.8%,蟹体体重/投喂总重量之比平均为13.4。2,高温期即C9→C10,一般在7月中旬~9月、中旬,该阶段蟹体蜕壳2次,是三疣梭子蟹养殖的关键时期,病害多发,也是高温缺氧和台风灾害频发的阶段。3.性别调整阶段即C11→C12,多在9月(交配期)~11月。5月~7月上旬放养的三疣梭子蟹,8月下旬以后就可以看见交配现象,9月为三疣梭子蟹交配盛期,而“小娘蟹”一般指腹脐呈三角形、未完成生殖蜕壳或未交配的蟹,大约在C10~C12阶段。养殖三疣梭子蟹的幼蟹期,幼蟹的性别比例为雄蟹略高于雌蟹,但在交配后期捕捞时则性别比例中雌蟹往往比雄蟹高,用肉眼可见蟹体体表有明显的伤痕,表明交配期蟹体之间有相互争斗的现象,影响成活率。试验证明,在交配前捕捞过多的雄蟹进行放养而使雌雄比例在6∶1左右,可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红膏蟹”的品质。调整放养三疣梭子蟹的雌雄比例的方法包括捕捞雄蟹和补充海洋捕捞的未交配的蟹(小娘蟹)等形式(养殖中多以捕捞过多的雄蟹的方法为主),雌雄比例以1∶6~8为宜。4.关于养殖管理单养三疣梭子蟹的池塘面积在1.5公顷左右,水深1.5m以上,池塘设有进排水闸门、拦网等,且闸门设计时在水位1m(滩面平均水位)处设有排表层淡水的装置,进排水渠道独立分开,池塘堤坝采用水泥或地膜护坡。混养三疣梭子蟹的池塘,四周挖环沟,滩面水位0.8m,沟宽5m以上,沟深0.8m。池塘配备有水车式或底充式增氧机,每亩池塘约配备功率为0.3kW的增氧机。其中:水车式增氧机的功率配备按照0.1kW/亩;而底充式增氧机应选择压力2mm水的罗茨鼓风机,配备功率按照0.2kW/亩,充气管则选择高分子微空管(俗称纳米管)或PVC管,管道布置间距为10m,充气孔间距为2m,孔径0.6mm~0.8mm,池塘混养三疣梭子蟹时则在沟底安装充气管。在黄海高程1.2m以下的池塘,可以采取自然纳潮的进水方式,位置高的池塘则需配置提水设施。早期放养池塘的水温应稳定在16℃以上,宁波、舟山地区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的放养时间掌握在5月中旬~6月下旬,以农历端午节前后较为适宜。放养经过中间培育的苗种,放养密度掌握在1500只/亩~2000只/亩。为便于计算,普遍采取称重法,即:C1~C2期混合蟹苗的放养密度一般以100g/亩为宜;C1期蟹苗的放养密度为50g/亩,C2期蟹苗的放养密度为120g/亩。在自然海区,三疣梭子蟹主要捕食底栖贝类、甲壳类、多毛类、蛇尾类和小型鱼类,也摄食动物尸体和海藻嫩叶等;人工养殖中,投喂三疣梭子蟹以贝类和甲壳类的效果最好,仔蟹生长期以满足蛋白质的需求为主,性腺发育期(交配期和膏蟹培育期)需要大量摄取脂类而满足性腺发育和蜕壳的营养需求,8月底~9月的交配期需要投喂贝类。试验表明,投喂贝类对三疣梭子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的水质清新,池水透明度30cm~40cm,盐度在15‰~34‰,pH为7.8~8.6,溶解氧含量在4mg/L以上,氨态氮含量在0.5mg/L以下,硫化氢含量在0.1mg/L以下,COD和BOD55mg/L以下。高温期池塘生态系十分脆弱,容易受到气候、海洋环境、台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优势生物种类往往呈混乱状态,而保持池塘养殖水体生态系的良性循环是水环境管理的关键。主要措施有:有条件的池塘应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新,或定期施用15mg/L的生石灰调节水质;对换水困难的高位池塘,大潮汛末期应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芽孢杆菌是耗氧菌,使用时必须在高溶解氧状态下施用),并每隔半个月施用生石灰或沸石粉1次,以保持水质稳定。必须保持池水具有较高的溶解氧含量,合理使用增氧机。宁波是台风多发地区,台风期间的大风大浪往往可以将池塘底部长期沉积的污泥冲起,破坏了池塘表层的菌膜层,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水体中,而伴随降雨造成池水盐跃层、温跃层、氧跃层导致台风期间池塘水体底层的溶解氧、pH大幅度下降,长时间的盐跃层、温跃层、氧跃层又可能导致三疣梭子蟹因缺氧而死亡或诱发疾病。因此,应采取台风之前池塘水位保持lm、台风期间停止投喂饲料、台风之后开闸排除上层淡水等措施;观察海区水质情况,检测海水比重,在高潮时适当进水以提高池水比重;每隔半个月施用15mg/L的生石灰、20kg/亩的沸石粉1次,2天后施用光合细菌、乳酸菌、硝化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适时开动增氧机增氧,特别注意池塘底部的增氧,缓解盐跃层、氧跃层;投喂优质饲料。五、膏蟹培育阶段即C12→C3,放养时间在11月至翌年的1月~2月。11月,池塘养殖的三疣梭子蟹不再蜕壳,生长达到最大的甲壳宽度,膏蟹培育则以提高蟹体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主要目的。三疣梭子蟹与青蟹不同,未交配的三疣梭子蟹的性腺可以发育成“红膏蟹”,此阶段也称为,“红膏蟹”培育阶段。浙江沿海地区,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一般可以自然越冬,1月的寒潮偶尔也会造成“冻死”体弱蟹体的现象。该阶段的三疣梭子蟹进行生殖索饵和越冬索饵,需要积累大量的营养,个体增重很快,在越冬停食之前需要充分投喂饲料,饲料质量与蟹的品质有密切关系,投喂贝类可以提高“红膏”质量。六、关于捕捞与市场销售宁波地区养殖的三疣梭子蟹集中在每年的1月~3月间销售,历年来的价格以2004年和2006年最高,除2002年外,销售价格均在50元/kg以上。海洋捕捞的三疣梭子蟹数量的丰欠对养殖的三疣梭子蟹的销售价格影响最大。
相关文章
-
浅谈孔雀产蛋期的管理
5--6月份,开产的孔雀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而如何保证孔雀在这期间,能最大限度地多产蛋、产好蛋的问题,就摆在每个孔雀养殖场的面前,本人为答复许多同行的来信来电,与同行一道切磋这一问题,写此短文,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一)饲料方面。孔雀在产蛋期间,需要消耗很大数量的养料(包括多维素及矿物质),因此...
516 动物饲养 动物饲料 养殖饲料技术 -
甘肃:庆城县新增小尾寒羊养殖户926户
今年,庆城县通过综合施策、因势利导帮扶,将养殖小尾寒羊确定为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新增舍施养殖户926户。庆城县针对山区群众耕地面积多、有传统养殖经验的优势,借助妇女担保小额贷款、科技知识宣传等惠民项目落实,解决了贫困群众无资金、无技术等发展难问题,将群众的致富思路引导在种草养畜上,为每户协调落实2万元贷款,买20只小尾...
1068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添加剂 养殖饲料禁忌 -
蛋鸡饲养中两个关键时期的体重控制
体重是衡量小母鸡生长发育速度、育成新母鸡质量和产蛋期营养供给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各育种场为其培育的品种和品系都规定了育成母鸡(18~20周龄)的最适体重、育成期各周龄的体重和成年体重标准,饲养者可按此体重标准来控制鸡群体重,使鸡群生长发育良好,生产性能优良,取得较好的效益。许多资料表明,蛋鸡饲养中的两个关键时期的体重至...
1925 养殖手册 蛋鸡饲养中两个关键时期的体重控制 养鸡技术 养殖 -
奶牛疫苗过敏原因及治疗
在防疫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奶牛在注射疫苗后出现过敏的现象,若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恰当,可能当时就死亡,或由于继发病症导致死亡或失去生产价值而被淘汰。虽然发生过敏的奶牛头数并不多,但过敏死亡率却很高,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同时也给以后的防疫工作增加了阻力。针对奶牛在注射疫苗过程中出现的过敏现象,笔者对其发病原因及治...
1802 养殖手册 奶牛疫苗过敏原因及治疗 养牛技术 养殖 -
鸡波德特氏菌病的研究
1995年9月在陕西咸阳首次发现鸡的波德特氏菌病。病鸡以流浆液性鼻液、眼睑肿胀、眼睛流泪及呼吸困难为特征。不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幼龄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成年鸡。分离菌的24h肉汤培养物(0.2mL)感染小鼠及豚鼠可于24h内引起死亡;经鼻感染60日龄鸡复制出了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表现,病死率60%,并回收到了接种...
258 养殖手册 鸡波德特氏菌病的研究 养鸡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