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国农业部为提高农、畜、水产品安全推行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无公害食品标准,这些标准是在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基础上而制定的,用于指导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所为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源于良好生态环境,按照专门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或加工,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经专门机构检验,符合标准规定的卫生质量指标,并许可使用专用标志的农产品。无公害鸡肉是指肉鸡饲养过程中符合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按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检疫、检验合格,卫生指标包括农药残留量、兽药残留量以及重金属含量,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数、沙门氏杆菌数都符合标准的鸡肉。要达到无公害鸡肉,必须生产无公害肉鸡,肉鸡无公害养殖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无公害肉鸡的养殖环境要求无公害肉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好肉鸡的生活环境,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选择地势高,采光充足,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隔离条件好的区域建场。鸡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等,以避免工矿产生的一氧化碳、尘埃带来污染,保证场区空气质量符合CB3095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此外,鸡场距其他畜牧场至少1km以上,避免其它畜牧场的病原微生物感染;鸡舍要尽量选择在整个地区的上风方向,同时要考虑周围地块内庄稼、蔬菜等喷药时对肉鸡的影响。这些化学合成物质通过空气或地面污染舍内肉鸡,并对鸡群健康造成危害。由于干线公路经常有运输鸡的车辆通过,村、镇居民区散养鸡群多,容易导致鸡群疾病传播,不利于鸡群防病。因而,鸡场距离干线公路、村镇居民点至少1km以上。鸡场也不可建于传统的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内。鸡舍建筑应符合卫生要求,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和不含有毒有害物质,鸡舍地面和基础最好为混凝土结构,防止鼠打洞进入鸡舍,防止鸡啄食地面。鸡舍所有开口处都应用孔径为2.0cm的铁丝网封闭,鸡舍的设计和建造不应留有任何鸟类或野生动物进入鸡舍的方便之处。水质的好坏与肉鸡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水源要充足、水质要好,肉鸡的饮用水必须达到居民生活用水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达到农业部制定的无公害食品标准,对于以放养方式养鸡的农户,应了解以往当地施用的农药、化肥使用情况,最好采集土壤样品检测汞、镉、铅、砷、铬、硒、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等。如果土壤中存在以上有害物质,不但对地面平养的肉鸡有直接影响,而且会对肉鸡场的水源造成污染。周围环境要安静,分散建场,不搞密集小区养殖。对于规模大的鸡场应建立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生活区应分开。建立。净道和污道,净道和污道要分开。2加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安全目前我国的饲料安全主要存在动物性饲料安全问题,卫生指标严重超标问题。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对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饲料加工过程,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都作丁详细的规定。养鸡场户应建立无公害饲料原料和生产基地,确保饲料的安全、无公害;无公害肉鸡饲料由饲料生产企业按照标准化、专门化要求进行生产。要合理选用饲料添加剂,可在选用能饲料中添加的酶制剂、酸化剂、益生素、免疫调节剂、抗应激添加剂,防止饲料受潮霉变;做好饲料原料的检测工作。入库前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2.5%,杂质不超过2%,干饲料中黄曲霉素及其他有害成分,如汞、铅、砷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饲料及原料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各类饲料原料及饲料添加剂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贮存,不应与农药、化肥等非饲料和饲料产品贮存于同一场所。为防止加入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在生产不同加入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产品时,对所用的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应进行彻底清理,用于包装、盛放原料的包装袋和包装容器,必须无毒、干燥、洁净。运输工具应干燥、洁净,并有防雨、防污染措施。贮存饲料的场所要尽量干燥、通风、卫生、干净,要消灭苍蝇、老鼠等。不允许将饲料、药品、消毒药、灭鼠药、灭蝇药或其他化学药物堆放在一起;加药饲料和非加药饲料不可混放。3无公害肉鸡的饲养管理无公害肉鸡的饲养除按一般的科学养殖技术要求操作以外,还应以《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为依据,严格管理。3.1选择好雏鸡弱雏适应性差,易发病死亡,饲料报酬低,效益较差,因此要选择信誉好的大型种鸡场的健康高产的鸡群所繁殖的雏鸡。3.2养殖模式实行地面散养或笼养等饲养模式均可。但要注意饲养密度,鸡体重在1.3kg以下时,每平方米饲养20~24只;鸡体重在1.3~2kg时,每平方米饲养16~20只;鸡体重在2kg以上时,每平方米饲养不超过16只。3.3垫料平养可选用刨花或稻壳作垫料,并保持干燥、无霉变,垫料太脏时,应在表面增铺垫料,肉鸡出栏后一次性清理垫料,饲养过程中垫料过湿要及时清除,及时清理粪便。3.4投料自由采食或定时饲喂均可,饲料中可以拌入多种维生素类添加剂,饲料应投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最好使用料盘或料槽,少喂勤添,在保证充足饲料量的前提下保持饲料新鲜。3.5饮水可采用自由饮水,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类添加剂。对饮水器要每天清洗、消毒,并及时调整高度,确保饮水器不漏水。3.6公母分群饲养一般公雏生长快,母雏生长慢,对饲料的需求量不同;母雏沉积脂肪能力强,对日粮中能量水平需求较高,公雏沉积脂肪能力差,对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公雏长羽慢,母雏长羽快,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应实行公母雏分群饲养,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3.7控制好温湿度保持适当的温度是肉鸡管理的重要工作,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提高肉仔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高饲料报酬率。温度一般以鸡能均匀、舒适地分布在鸡舍内,不聚集,不打盹和张口喘气为标准。适宜的湿度也非常重要,如果舍内湿度过高,会增加有害气体的产生,容易使鸡患球虫病等多种疾病。如果舍内湿度过低,空气过于干燥,会造成鸡脱水和羽毛生长不良;会增加空气中尘埃的浓度,同样易使鸡得病。一般在肉鸡生长前期,相对湿度应适当高些,后期则适当低些,可以通过调整通风和温度来调控湿度。3.8适时出栏若公母分群饲养,母鸡在7周龄以后,增重速度相对下降,饲料消耗急剧增加,这时只要大部分肉鸡体重已达到2kg左右,即可提前出栏;而公鸡要到9周龄以后增重速度才下降,因而公鸡可到9周龄时上市。如未采取公母分群饲养,则肉鸡在7~8周龄,体重在1.9~2kg时出栏为宜。肉鸡上市前7天不喂含任何药物及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一定要严格执行停药期。肉鸡出栏前6~8小时停止喂食,但可以自由饮水。4加强防疫和消毒强化生物安全除了加强管理外,强化免疫是无公害养鸡的重要工作,要结合本地区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可靠的免疫程序,以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防疫、治疗要符合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6~2001)和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5~2001)。选用的疫苗必须质量可靠,免疫程序要适合当地疫情和本场实际情况。鸡舍内外、场区周围搞好环境卫生,舍内垫料不宜过脏、过湿,灰尘不宜过多,用具安置要有序,经常杀灭舍内蚊蝇。场区内要铲除杂草,不能乱放死鸡和垃圾等,保持性良好的卫生状况。场区门口和鸡舍门口要设有消毒池,并经常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饲养管理人员要穿工作服,鸡场要限制外人参观。合理使用兽药,严禁使用人类专用抗生素和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建立兽药使用详细档案,并在清群后保存2年。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拟订科学的给药方案,严格按疗程给药,正确联合用药,防止药物配伍禁忌,并建立药物使用档案,严格用药管理。选用高效、价廉、使用方便,对人和家禽安全、无残留、无毒性,并且在禽体内不产生有害物质的消毒剂。反复消毒时最好选用两种以上化学性质不同的消毒剂。进鸡前空舍一周以上,设备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一般常用熏蒸消毒以及地面喷石灰水相结合的方式。如果采用自动饮水系统,还要对饮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包括清洗过滤器、水箱和水线。水线可采取用消毒药浸泡1~3小时,然后将消毒水放掉,用清水冲洗干净的方法消毒。肉鸡场除了搞好以上工作以外,还应该积极开展疫病监测工作。虽然鸡已进行了免疫,但免疫效果如何,抗体水平是否达到要求,以及鸡群有没有感染其它疾病等还不得而知,因此,进行疫病监测是非常必要的。肉鸡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常规监测的疾病至少应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鸡白痢与伤寒。除上述疫病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它一些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当地动物疫病监测机构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必要的疫病监督抽查,并将抽查结果报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肉鸡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采取以下措施: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如果确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肉鸡场应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鸡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发生鸡新城疫、禽结核病等疫病时,应对鸡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对因新城疫、禽流感病死或淘汰的鸡,尸体按GB16548进行销毁,对因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死或淘汰的鸡,尸体按GB16548进行高温处理;鸡舍进行熏蒸消毒,环境用火碱进行喷雾消毒。我国是养禽大国,实施肉鸡无公害养殖,可促使品种、原料专业化,饲养规模化,养殖技术标准化,管理经营一体化,对促进肉鸡业从追求"廉价型"向"优质型转变,从"数量耗能型"向"绿色安全型"转变,提高肉鸡市场信誉度,对带动养禽业乃至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对调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帮助广大养殖户顺利走向市场,实现千家万户的"小农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顺利对接,也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河蟹常见病害―河蟹蟹奴病
在蟹种和成蟹的养殖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有的河蟹腹部内侧有一些形如绿豆大小的白色颗粒,数量有几个或几十个,这就是寄生于河蟹身体的蟹奴。寄生蟹奴的蟹种没什么养殖价值,一是生长缓慢,二是被蟹奴寄生的成蟹肉味恶臭,不能食用,被渔民称之为“臭虫蟹”⒈症状病蟹的最大特点是雌雄难辨,雄蟹的腹脐也呈椭圆形,近似雌蟹,且足小而少绒毛。一般...
2788 养殖手册 河蟹常见病害―河蟹蟹奴病 养蟹技术 养殖 -
水芹、青虾高产高效种养技术
水芹、青虾高产种养技术是利用水芹m8月份之前空闲季节养殖青虾,8月至翌年2月种植水芹的一种种养结合生产模式。我站承担了"水芹青虾高产高效种养技术研究"项目,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青虾养殖1.虾池条件虾池(即水芹田)四周开挖环沟和中央沟,沟宽、深均为1米左右,开挖的泥土用以加固池(田)埂,池埂高1...
2487 动物养殖 动物饲料 养殖饲料技术 -
鹿用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饲料添加剂的分类分为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鹿常用的营养性添加剂有:矿物质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等;常用的非营养性添加剂有:中草药添加剂、生菌剂、青贮饲料改进剂、酶制剂、抗生素添加剂、开胃剂等。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用量甚微,直接用于饲料中不仅在技术上是困难的,而且很难保证使用效果,一般将添加...
2947 养殖手册 鹿用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养鹿技术 养殖 -
用蚕豆制作怪味豆技术
配方组成:蚕豆150kg,白砂糖7.5kg,饴糖1.75kg,熟芝麻0.5kg,辣椒75g,花椒粉75g,五香粉20g,甜酱1kg,味精50g,精盐20g,白矾175g,素油5kg。制作方法:先将蚕豆放入清水中浸泡30h左右,取出后剥去外壳,放入白矾水中浸泡3~4h,取出漂洗干净,沥干水分。将素油下锅,旺火加温至沸,将...
1632 养殖手册 用蚕豆制作怪味豆技术 养蚕技术 养殖 -
春季绵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是绵羊一年当中最困难的时期。经过漫长的冬季,营养消耗大,体况消瘦,如果饲养管理得当,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羊只死亡。 1、定期驱虫 春季要给除怀孕母羊外的羊群集中驱虫1次。丙硫苯咪唑可驱除混合感染的多种寄生虫;阿维菌素也可驱除体内外多种寄生虫,这2种都是较理想的驱虫药物。 2、及时补硒 常用药物为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
381 养殖饲料排行榜 养殖饲料添加剂 动物养殖知识 -
保护心脏最好吃清蒸鱼
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吃鱼对心脏有好处”的报道。但是,我国鱼类研究的权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存信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大家,鱼有海鱼和河鱼之分,种类五花八门,不同的鱼,功效并不同。吃鱼的确能保护心脏王教授指出,吃鱼对心脏有很大好处,这点已经得到了印证。爱斯基摩人及日本沿海渔村居民一日三餐都有鱼,他们罹患心血管疾...
1896 养殖手册 保护心脏最好吃清蒸鱼 养鱼技术 养殖 -
奶牛中暑的急救与治疗
中暑是由于机体内热积蓄所致的神经系统和心、肺机能严重障碍的疾病。1发病经过2003年7月持续高温,39℃日温超过2d。韶关市奶牛场山顶牛房西厢牛舍有2例奶牛发病,兽医技术员立即实施急救,对其它牛只也分别进行治疗,控制了病情。2症状患牛突然精神沉郁、反应迟钝、步态不稳,呼吸快而困难,静脉怒张,可视黏膜充血赤红,重症病例为...
1905 养殖手册 奶牛中暑的急救与治疗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