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缘闭壳龟(Cistoclemmysflavomarginata)现在多称为黄缘盒龟,俗称断板龟、金头龟、夹板龟等,国内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江西、浙江、湖南、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是亚洲的特产龟类。黄缘闭壳龟因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而深受人们青睐,由于宠物贸易和食用贸易的发展,大别山区黄缘闭壳龟数量锐减。为保护这一亚洲特产龟类免遭灭绝,2003年国家投资548万元在信阳市成立了河南省黄缘闭壳龟救护中心,并拟成立黄缘闭壳龟自然保护区。本文报道了大别山区黄缘闭壳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黄缘闭壳龟头部光滑无鳞,鼓膜圆而清晰,头部背面浅橄榄色,吻前端平,上喙有明显的勾曲,下颌橘红色,两眼后各有一条金黄色宽条纹,两纹在头部背面交汇成“U”形弧纹,纹后的颈部呈浅橘红色。背甲绛红色或棕红色,高而隆起,正中部有一条淡黄色嵴棱,壳高约为壳长的二分之一,背甲缘盾略上翘,盾片上有较清晰同心环纹。腹甲棕黑色,外缘与缘盾腹面呈米黄色,腹甲前缘略突出,后缘呈椭圆弧形,前后边缘均无缺刻。背甲与腹甲间、腹甲前后两部分间借韧带相连。腹甲前后两部分能向上闭合于背甲,头、尾及四肢可完全缩入壳内。四肢略扁平,上覆有瓦状排列的鳞片,呈灰褐色,前肢基部呈浅橘红色,具五趾,后肢基部呈米黄色,具四趾,趾间具微蹼;尾短,两后肢之间及尾部的皮肤具疣粒。
1.2生活习性
1.2.1栖息环境在自然界中,黄缘闭壳龟栖息于丘陵山区的林缘、杂草、灌木之中,喜群居,白天多隐匿于安静、阴暗潮湿的树根下及石头缝中,常可见多只龟在同一洞穴中,活动地阴暗,但离清洁水源不远。生存温度为0~43℃,其昼夜活动节律随季节而异。4~5月和9~10月气温在18~24℃时早晚活动少,中午前后活动较多;6~8月气温25~34℃,龟以夜间、清晨或傍晚活动为主,白天隐蔽在洞穴、树木或沙土中;若遇雨季,则喜到洞外淋雨。气温下降至18℃时停食,降至13℃以下时进入冬眠。黄缘闭壳龟自然冬眠多在山阳坡,隐藏于潮湿的草堆中或烂树叶下。冬眠期间,若气温回升到13℃以上,黄缘闭壳龟苏醒活动。
1.2.2性情黄缘闭壳龟较其他的淡水龟类胆大,不畏惧人,除交配季节外,同类很少争斗。驯养1个月的个体,即可养成定时定点摄食的习惯;喜干净,饱食后常到清洁水源洗浴和饮水;驯养2~3个月后,在食物的引逗下可随主人爬动。
1.2.3光照条件黄缘闭壳龟喜弱光,厌强光,平时主要栖息于暗光处,除交配、饮水、摄食外,很少在强光直射处活动。因此在人工养殖时,应设置遮光物作龟巢。
1.2.4水环境条件黄缘闭壳龟为半水栖性龟类,游泳能力差,25℃时呼吸一次可以在水下潜伏23min,不能长时间生活在水深超过50cm的水中,否则会窒息死亡。黄缘闭壳龟耐饥饿,但不耐渴,不能长时间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若长时间不饮水,会导致体内缺水死亡,故需要经常到清洁水源饮水。
1.3摄食习性
1.3.1食性黄缘闭壳龟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龟类,在野外以昆虫、蠕虫、软体动物为食,如天牛、金叶虫、蜈蚣、壁虎、蜗牛等,当动物性饵料缺乏时,也食谷实类和果蔬类,在耐饥饿试验中,部分个体甚至能摄食腐烂的植物叶。人工养殖时喜食蚯蚓、黄粉虫、蝇蛆及动物肉和团状鳗鲡饲料、颗粒状黄鳝饵料,不喜食带皮的死鱼虾,在浅水也捕食小活鱼。
1.3.2摄食量黄缘闭壳龟摄食的适宜温度为20~33℃。环境温度为20~24℃时摄食量不足体重的1%,且取食次数少,一般2~3天采食一次;环境温度为25~27℃时,摄食量可达到体重的1%~2%,一般1~2天摄食一次;环境温度稳定在28~32℃,摄食量为体重的2.5%~4.5%,一般一天摄食一次;33℃以上或温度低于20℃时,摄食量明显下降,18℃以下基本停食。
1.4生长特点
温度影响黄缘闭壳龟的摄食量,也直接影响其生长速度。黄缘闭壳龟在6~9月摄食最旺盛,生长速度快,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稚龟月增重率可达到20%~50%。黄缘闭壳龟个体重达150g时能分辨雌、雄。在自然条件下,黄缘闭壳龟行动迟缓,捕食能力差,摄食季节短,生长缓慢,雄性达到280g、雌性达到450g的性成熟体重需要6~7年。同龄龟雌性个体生长快于雄性个体,达性成熟后,雌龟生长仍然较快,雄龟生长较慢。雌性个体重可达1000g以上,雄性个体重很少超过500g。
1.5繁殖习性
黄缘闭壳龟的交配期为4月中旬至10月底,最早5月下旬产卵,最晚8月下旬,高温季节过后极少产卵。在交配季节雄龟比较活跃、好斗,常相互咬架。交配前,成熟雄龟围着雌龟打转,或紧跟雌龟前后爬行,或用嘴咬住雌龟背甲的前缘左右前后摆动,或爬到雌龟前面摇动头部,不断地向雌龟求偶,促使雌龟发情。若雌龟不动,雄龟则爬上雌龟的背上,两后肢着地,尾绕在一起,将交配器插入雌龟的泄殖腔内,时间可达10min之久。雌龟有效交配1次,可保持1~2年的受精能力。黄缘闭壳龟为分批产卵类型,年产卵2~4次,每次产卵1~6枚。雌龟多在凌晨和傍晚将卵产在安静、潮湿、向阳的沙土地里,产卵时先用后肢挖一个深5~10cm的沙坑,产完后用后肢扒沙将卵覆盖,并用腹部压平压实后才离去。卵呈长椭圆形,卵长径38~46mm,短径20~25mm,卵重一般为9.5~20.5g,卵的大小与龟的个体重成正比。人工养殖条件下卵的受精率为30%~90%。适宜孵化温度为22~32℃,相对湿度为75%~85%。最适孵化温度为30~32℃,孵化积温(5.2~5.8)×10E4℃,孵化率为45%~95%。龟有吃卵的现象,养殖中发现有些龟因找不到合适的产卵地方,会将卵产在草堆、水盆及沙土上。
2养殖技术
2.1龟池建造
养龟池宜建在环境僻静的地方,平面分三个区域。靠池端或池角为饮水和洗浴区,面积为总面积的10%~30%,水深10~30cm,向排水口倾斜;靠洗浴区为投食槽,面积占10%~20%,表面要平整,设排水口与外界相通,以便经常冲洗;其他为产卵及休息区,以砂壤土为好,其上可种植蔬菜。龟池总体向洗浴区倾斜,各区以缓坡相衔接。池四周建50cm高的防逃墙,墙基入土约25cm,进、排水口设防逃网。
2.2消毒与放养
2.2.1龟池消毒放养前10~15天龟池饮水洗浴区及投食槽需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消毒,产卵及休息区喷洒1%漂白粉或干撒生石灰消毒。新建池在使用前用水浸泡冲洗2~3次脱碱。
2.2.2选龟成体黄缘闭壳龟的来源主要依赖收购野生龟,购龟宜在每年4~8月,这期间龟的数量多,价格低,宜驯化饲养;11月至翌年3月,龟处于冬眠或即将冬眠阶段,不易观察到龟的活动、进食、排便等情况,难以掌握龟的成活率。挑选龟可从龟的外表、粪便两方面入手。野生龟体质瘦弱,胆小,四肢皮肤皱褶多,用手拿龟感觉到龟较轻。健康的龟眼睛有神,眼角膜上无白点,口鼻无血,也无粘液分泌。皮肤及背甲、腹甲无破损、溃烂。爬行时四肢能将自身撑起。受惊后能立即逃跑。健康龟的粪便为团状,外裹白膜,若粪便呈蛋青或血红色、淡绿色等均属不正常。
2.2.3放养新购买的龟放养时需用2.5%食盐水或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消毒。稚龟放养密度40~50只/平方米,幼龟20~30只/平方米,200g以上的龟放养10~15只/平方米,繁殖亲龟2~5只/平方米。
2.3日常管理
日常投喂以剥皮鱼虾肉、螺蚌肉、瘦猪肉为主,也可喂面包虫、蚯蚓、蜗牛等;最好能驯化投喂鳗鲡饲料或黄鳝饲料。为确保龟体内营养物质的平衡及鲜亮的体色,可定期投喂一些瓜果,或直接投喂一些复合维生素。饲料要新鲜、可口,特别是稚龟饲料要保证细、嫩、软。新鲜饲料或团状鳗鲡料应投放在食槽,颗粒状黄鳝料既可投放在食槽,也可投放在水面,但要及时捞出残饵。春秋季节一般在中午前投喂,每2天投喂1次。夏季温度高时在下午5时后投喂,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天气、饲料质量、龟体大小等确定,一般为龟体体重的1%~5%。
食槽中的残饵要及时冲洗,春、秋季节应定期换饮水洗浴区的水,夏季高温季节应勤换,换水最好在喂食前进行,应注意水的温差不宜高于3~4℃。大雨时要及时查看龟池排水是否畅通。每天要巡察,查看龟的活动、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每年11月初,由于温度下降,龟逐渐进入冬眠,在室外养殖的成龟、亲龟可在原池中越冬,这时应在活动区铺上一层干草;在室外饲养的稚龟、幼龟最好转入室内越冬池越冬,或在龟池上方搭盖塑料薄膜大棚保温越冬。冬眠期间要注意保持越冬区土壤的湿度。
2.4疾病预防
黄缘闭壳龟野生个体发病极少,仅见有寄生虫病和狗捕捉时造成的外伤(因黄缘闭壳龟有特殊的香味,所以大别山区有人用训练有素的狗捕捉),人工养殖偶有传染病例发生。
2.4.1寄生虫病龟虱吸附在龟的四肢、腋下、颈部的皮肤上,直接吸取血液,影响食欲和休息,导致龟体消瘦,抵抗力下降。因此,放养时要药浴。
2.4.2肠炎病病龟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或不食,初期粪便稀软不成型,严重时腹泻,便液带血色并有恶臭味。本病由饵料不适口、温度剧变导致消化机能紊乱引起。应科学投饵并酌情投放抗生素治疗。
2.4.3烂甲病病龟腹甲角质层脱落,少数个体轻微发炎并溃烂,主要是龟甲长时间与硬化的水泥池底面摩擦所致。对于有炎症的个体,可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碘酒擦洗溃烂部位,2~3次即可消除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