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至15日,部分在陕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集体赴延安,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专题调研活动。
黄陵:煤焦化实现煤矿产的高效利用
黄陵县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园区是全省能源化工“十大园区”之一,是陕西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县级工业园区。园区规划有两个煤焦化区块,曹家峪就是其中一个。
煤焦化是以煤为原料,通过生产工艺高温干馏产生焦炭、煤气、煤焦油并同时回收其他化工产品的一种煤转化工艺。曹家峪焦化项目建成后可年产冶金焦200万吨、甲醇20万吨,另外还有硫胺、粗笨等辅助产品,预计年销售收入47.9亿元。
目前,曹家峪主要工程已经完成,四号焦炉和一号焦炉分别于2011年10月和2012年4月联动试车成功,进入试生产阶段,二号、三号焦炉正在进行安装工作,预计8月份能实现试生产。
“四年前我来这里这还是一片平地,四年后我感到非常震撼。”谢东钢代表感慨地说,“它不仅仅是工厂建成了,它内涵也非常丰富。它是真正国家提倡的循环经济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矿山的采矿开始,到最后各种合成产品的输出,包括废料的发电等等,我都非常赞赏。”
吴起:移民之家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
铁边城镇是吴起县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排排的安置窑洞整齐地码在山坡上,农家院落一层挨着一层,农户在自家院子里开了一块菜地栽上了西红柿,有的农户还在窑洞旁修建了停车库。
64岁的尤大爷一家5口人,在铁边城镇有三间窑洞房。尤大爷告诉记者,没搬迁前他们家住在离镇上十几公里的深山里。“出来一趟很不方便,孩子上学工作要走很远的路,现在医疗、养老保险什么都有,社区还有活动室、生活都很方便。”
吴起县结合省上实施的“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规划从2011年开始,用3年时间集中搬迁安置12559人。目前,铁边城镇已完成南城坡和河西台两处移民新区建设,共搬迁安置农民256户1220人,配套设了农贸市场、社区活动室、医务室以及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
崔林涛代表在视察过程中对基层的工作表示非常赞许。同时他还强调,移民搬迁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要重视农民的生活。“千万要重视移民新区的产业发展,农民住宅条件确实是改善了,但也一定要注意保障农民在新家园里长远的发展。要保证农民有经济收入;还有要注意方便生活,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不要脱离实际。有些房子盖得好,但农民很难长期生活下去。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一开始就考虑进去,后期才不会出问题。”
志丹:看羊绒是怎么“炼”成的
在志丹县羊绒精梳厂,一间崭新的车间里,一团团柔软的羊毛绒从羊毛加工机器中“吐”出来。厂长告诉记者,一斤130元购入的原绒在整个厂区转一圈之后,就能增值到400元每斤。
2011年,志丹羊绒精梳厂完成了年加工500吨羊绒的仪器技改项目,今年预计收购加工原绒360吨,完成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2007年,志丹县委县政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市率先启动建设了县域工业园区。园区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按照“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支撑工业化。发展至今先后有9家企业入驻,目前,已有5家企业开始生产,其余企业正在加快建设。
代表们向企业负责人详细询问了产品成本、贸易、利润等问题,有代表建议羊绒厂继续改进技术,加强产业深加工,“只有精细化的加工,才能形成产业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