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中华大蟾蜍生物特性及养殖技术

时间 : 08-15 投稿人 : 夏天吃了春天 点击 :

中化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sas)又叫癞蛤蟆,在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蟾蜍属,其冰部两侧有耳后腺和皮肤腺,内含白色浆液,医药上称为蟾酥,是名贵中药材;其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药食兼备,人人喜食。近年来,由于其生活栖息地大量减少,以及生活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显著减少,蟾酥短缺。因而人工养殖蟾蜍很有前途。

中华大蟾蜍生物特性及养殖技术 | 动物养殖饲料

1、中华大蟾蜍的生物学发特性

1.1外部形态

中华大蟾蜍形如蛙,体粗壮,体长10cm以上,雄性较小,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园形瘰疣。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显著。舌分叉,可随时翻出嘴外,自如地把食物卷入口中。舌面含有大量粘液。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眼大而突出,对活动着的物体较敏感,对静止的物体迟钝。眼后方有圆形鼓膜,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1个。躯体粗而宽。在繁殖季节,雄蟾蜍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斑纹;雌蟾背面斑纹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细花斑。四肢粗壮,前肢短、后肢长,趾端无蹼,步行缓慢。雄蟾前肢内侧3指(趾)有黑色婚垫,无声囊。

1.2生活习性

中华大蟾蜍属水陆两栖动物,喜湿、喜暗、喜暖。白天栖息于河边、草丛、砖石孔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傍晚到清晨常在塘边、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旁或房屋周围觅食,夜间和雨后最为活跃,主要以蜗牛、蛞蝓、蚂蚁、蚊子、孓孓、蝗虫、土蚕、金龟子、蝼蛄、蝇明及多种有趋光性的蛾蝶为食。气温下降以10℃以下,钻入砖石洞、土穴中或潜入水底冬眠。气温回升到10℃以上结束冬眠,在水池朝阳面的浅水区或岸边活动。

1.3生殖习性

中华大蟾蜍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前在水中生活,变态后主要在陆地生活。繁殖季节大多在春天,当水温达12℃以上,在静水或流动不大的溪边水草间交配产卵。卵呈黑色,双行排列于的卵袋里。

2、养殖技术

2.1建池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向阳安静的地方建池。大规模养殖应建产卵池、蝌蚪池、成蟾池。产卵池是供蟾蜍产卵时的场所,其面积占整个养殖场面积的1/30-1/20,每个产卵池的面积10-20┫,长方形,水深30-40cm,并栽植些水草。蝌蚪培育池面积为20-30┫,水深30?50cm。成蟾池面积1000┫左右,空隙地和水面的比例为2-3.1,池深80cm,坡比1:2,池周筑高80cm以上的土墙并抹光滑,或使用其他材料制成防逃设施;池子上面搭遮阳棚,或在四周栽种丝瓜、佛手瓜、葡萄、扁豆等蔓类植物;墙内平地上垒大小不等的若干个洞穴,或放些破旧的空心砖,空隙地上栽种些玉米、大豆、蔬菜及耐湿、荫的花草等;池中稀植挺水性经济植物。

2.2苗种培育

在淮河流域,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蟾蜍产卵盛期,一是在产卵季节雨后在静水处寻找蟾蜍卵块,捞回后在池中孵化,每平方米放2500粒卵,温度18-25℃,3天就可孵化出小蝌蚪。此法必须选择同一天产的卵,并一次放足,否则孵化时间不一致,蝌蚪大小不一,影响成活率。二是在惊蛰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到野外潮湿的地方或浅水边捕捉越冬成体,选择健壮、无病无狎、发育良好的个体,雌雄比按3:1放到产卵池内养殖,让其自行交配、产卵、受精;每天收集卵放到孵化池中孵化;产后的亲蟾要另池存放。三是到养殖单位购买优良亲蟾或在野外采捕优良亲蟾,人工催产孵化。亲蟾每平方米放2-3只。

刚孵出的小蝌蚪,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自身卵黄囊供给营养。2-3天后,小蝌蚪可吃水中藻类或其他料。养殖池提前1周施入少量发酵的猪、牛粪,繁殖浮游生物。蝌蚪入池后不能再泼洒粪尿,以免伤害应逐渐加深。水质太瘦可投喂些菜叶、鱼肠和猪牛血及淘米水或酵母粉,每天1-2次。经半个月培育,体长达3cm。

2.3成蟾养殖

成蟾养殖方式有3种:一是利用水沟、池塘精养,每平方米水面放幼蟾40-50只;二是在玉米田、棉花田、稻田及菜地粗养,以自行捕食为主,不另投饵,每1000┫放幼蟾800-1000只;三是在果园、花卉、苗圃园中每1000┫放功蟾1000-1200只。

蟾蜍喜食蜗牛、蚂蚁、蜘蛛、蝗虫、蝼蛄、蚊虫、叶蝉、金龟子、蜻蜓、隐翅虫等及螺、小虾等水生动物与藻类。幼蟾生长快,食量大,食物来源;一是在养殖场上空装黑光灯,晚上开灯诱虫;二是将畜禽粪堆积在养殖池陆地上一角,让其自行诱集与孳生虫子,供蟾蜍捕食;三是寻挖蚯蚓或配套养殖蚯蚓;四是在无家药处理过的厕所里捞取蝇蛆,冲洗干净消毒后投喂。五是在果园或花卉苗圃中,将杂草与粪便堆积在树下,繁衍虫类供食用。如果饵料仍不足时,可用30%饼粕类,40%的屠宰下脚料,25%的麸皮,5%大豆粉做成含蛋白质30%以上的配合饲料驯食投喂。

夏秋季池塘应根据水色变化及时灌住新水,保持水质清爽。果园里或旱作物田内挖2┫的坑若干个,保持水深15-20cm,供蟾沐浴。作物收获时,将蟾一同捕起,放在池内养殖待售或者取酥加工。霜降后,气温降到10℃以下,蟾蜍隐蔽在土中或钻入洞穴中,也有的在池塘深水处集群冬眠。越冬期间,池塘要保持一定水位;陆地上洞穴要覆盖柴草保温。次年惊蛰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蟾蜍开始醒眠、活动、觅食,这时应抓紧投喂。

3、采集蟾酥

养殖蟾蜍的主要目的是采集蟾酥。6-7月是刮浆高峰期,每2周可采1次。先准备好铜制或铝制的夹钳、竹片、大口瓶或小瓷盆、竹篓等工具,后将蟾蜍身上的污渍用清水洗去。左手握信蟾蜍的后腹部,使耳后腺充满浆液,用夹钳适当用力夹裂耳后腺,将流出的白浆装入容器中。背上疣粒用竹片刮浆。刮浆时忌用铁器接触,否则浆液变黑。刮过浆的蟾蜍不要放在水中,要放在潮湿的地上,防止伤口感染。

刮出的浆液在12小时内用60-80目尼龙筛绢或铜筛过滤除杂,过滤后的浆液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晒至七成干,然后放在铜或瓷盆中晒干制成团酥,也可放在60℃恒温箱中烘干。

相关文章

  • 养鸡的温热环境-鸡的最适温度与温度对鸡的影响
    养鸡的温热环境-鸡的最适温度与温度对鸡的影响

    鸡的适宜温度通常以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等指标经过试验确定,由于衡量标准、试验条件和试验鸡本身的差异,不同试验得出的结果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温度比生长最快或产蛋最多的温度要高。雏鸡由于其体温调节机制要到3周龄才逐渐趋于完善,羽毛逐渐丰满,采食量也增大,因而其适宜温度随日龄的增加而下降,据美...

    1131 养殖手册 养鸡的温热环境 鸡的最适温度与温度对鸡的影响 养鸡技术 养殖
  • 鹿茸的加工新技术
    鹿茸的加工新技术

    千百年来,我国中医一直把鹿茸用作一种补肾壮阳的补益药和有效的补血药。近代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鹿茸具有调整机体新陈代谢、抗衰老、抗疲劳以及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胃肠分泌,增强肌力等作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刚采摘的新鲜鹿茸含水量较高,又富含蛋白质,如不及时加工,就会腐烂变质而失去医疗保健作用。加工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关系...

    1733 养殖手册 鹿茸的加工新技术 养鹿技术 养殖
  • 深农猪配套系
    深农猪配套系

    特征特性:深农猪配套系具有生产性能好,杂交效益高的特征。在配套系中父系主要表现为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胴体瘦肉多,前后躯丰满、腹小,四肢粗长,无PSE基因。母系中Ⅰ系表现为繁殖性能好,膘薄,体长头小;Ⅱ系表现为繁殖性能好,生长快,体较粗,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该配套系生产性能良好,杂种优势率良好,互补作用明显。适宜区域:适合...

    2004 养殖手册 深农猪配套系 养猪技术 养殖
  • 家兔防疫常用疫苗及药品
    家兔防疫常用疫苗及药品

    兔瘟灭活疫苗 用量1毫升、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8℃、阴暗处)用于预防兔瘟和紧急预防接种45日龄幼兔,初免2毫升、60日龄加强免疫1毫升、紧急预防加倍量。兔瘟蜂胶灭活疫苗 用量1毫升、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8℃、阴暗处)用于紧急预防接种以及45日龄幼免和60日龄幼兔二免。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 用量1...

    1693 养殖手册 家兔防疫常用疫苗及药品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春季早管理是夺取养鱼高产的关键
    春季早管理是夺取养鱼高产的关键

    “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更是高产高效管理鱼池的关键。俗话说三、四、五鱼长骨,六、七、八、九鱼长肉,春季是为鱼长骨打好基础,又是鱼长骨的初期,因此春季主产鱼塘必须尽早管理。 1、池塘早准备 (1)一般1月中旬前要修整好池塘,清除池塘四周杂物,维护池塘埂坡。 (2)清除池塘过多淤泥,干...

    1328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知识 动物饲养技术
  • 牛蛙幼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牛蛙幼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幼蛙池的建造幼蛙池可建水泥池,也可建土池,面积不易过大,尽量利用小面积的水面集约放养幼蛙。水泥池可建数个,每个面积为30一50㎡,四周池壁与池底垂直,池壁高为lm。池内要留1/4的陆地,并铺设砖,用水泥抹面。池中陆地高度为40cm。池水深度可随幼蛙的逐渐长大而从15cm加至40cm。池内一边设进水管,相对一边底部...

    2572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养殖饲料知识
  • 养蜂潜力巨大的甜蜜产业
    养蜂潜力巨大的甜蜜产业

    在市民眼里,在许多农民眼里,养蜜蜂的目的是让它们生产蜂蜜,甜蜜人们的生活,而忽视了蜜蜂作为授粉昆虫对农业生产的重大促进作用。蜜蜂作为自然界中最理想的授粉昆虫,不仅能提供大量营养丰富、滋补保健的蜂产品,还能通过传粉授粉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一个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蜂群数量为820万群,蜂蜜产量超过40万吨,专...

    1724 动物养殖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动物饲料
  • 国外养鱼新招
    国外养鱼新招

    音乐养鱼 日本许多养鱼场让鱼听音乐,以促进鱼的生长。每次喂幼鱼饵料时,都播放一种音乐,使幼鱼养成听到音乐就到进食地点进食的习惯。将幼苗放在大面积鱼池进行饲养后,每次投食,继续播放这种音乐。 变换水温 俄罗斯莫斯科农业大学试验养殖场变换水温养鱼的方法,可在不改变饲料的前提下,大大加快鱼苗的生长速度。该方法是在育苗池中安装...

    1314 养殖手册 国外养鱼新招 养鱼技术 养殖
  • 种鹌鹑的选择
    种鹌鹑的选择

    作为种鹌鹑,应该挑选形态、体格、生产性能均好的个体。并参考他的祖先和后代的消闲。具体方法是选择产蛋能力强的个体或者群体,要求年产蛋率在75%以上,即在产蛋旺季(1-21周龄),每个月产蛋27枚以上者,而且平均产蛋在10克以上。在体形上,要求体躯健壮高大,母鹑腹部宽大,趾骨间宽约两指,胸骨与趾骨之间距离越三指宽。母鹑成熟...

    2145 养殖手册 种鹌鹑的选择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饲养母猪时应注意和解决的几项主要问题
    饲养母猪时应注意和解决的几项主要问题

    1为何母猪比肉猪硬因为母猪会产生乳房水肿,而肉猪不会。母猪因四脚着地体内大量的水分会流向乳房,造成乳房水肿,所以才会产生便秘的现象。如果不针对乳房水肿来解决问题,只在母猪饲料中加入高纤维的原料(如:麸皮等)结果便秘的问题无法改善,而且添加麸皮还会有下列几个缺点:①降低配方的营养浓度;②占据母猪胃部空间,减少母猪所能摄取...

    896 养殖手册 饲养母猪时应注意和解决的几项主要问题 养猪技术 养殖
  • 疫病防治:泥鳅养殖病害预防6要素
    疫病防治:泥鳅养殖病害预防6要素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病害预防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当,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1。饲养环境。泥鳅的饲养环境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

    1898 养殖手册 疫病防治 泥鳅养殖病害预防6要素 泥鳅养殖技术 养殖
  • 黄粉虫的工厂化饲养
    黄粉虫的工厂化饲养

    购买《黄粉虫》养殖技术VCD光盘请点击这里黄粉虫俗称面包虫,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饲料昆虫。黄粉虫的幼虫含粗蛋白质51%,脂肪含量达29%,还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它可直接作为肉食性动物高蛋白鲜活饲料。用于饲养蛙、鳖、蝎子、蜈蚣、蚂蚁、优质鱼、观鸟、药...

    627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排行榜
  • 怎样处理鳗鱼夏季综合症
    怎样处理鳗鱼夏季综合症

    进入高温季节以来,福建省内各地养鳗池陆续发生鳗鲡脱粘、败血等综合性疾病,产生严重死亡。现根据我们在闽南地区处理的一些个案,特提出如下经验,供广大鳗鲡养殖业者参考。该病发生症状表现为:死亡前期病鳗有明显的脱粘或败血症状。鳗鱼活力减弱,大量挂在饵料台或聚集在排污口周围,不摄食。死亡鳗鱼中脱粘症状不多,败血症状较明显。因后期...

    1921 养殖手册 怎样处理鳗鱼夏季综合症 养鱼技术 养殖
  • 池塘养殖大黄鱼的要点是什么
    池塘养殖大黄鱼的要点是什么

    大黄鱼的池塘养殖比网箱养殖成本低、易管理,而且池塘养殖的大黄鱼体色更接近于自然的大黄鱼。开展池塘养殖大黄鱼有以下几个要点。(1)池塘要求进排水便利,最好每天可换水;池塘面积以15~30亩为宜,池深2.0~3.0米。(2)池水比重在1.010~1.025之间,透明度在0.5米以上,水温在8℃~28℃,溶氧要求在5毫升/升...

    1718 养殖手册 池塘养殖大黄鱼的要点是什么 养鱼技术 养殖
  • 土元:四季管理各不同
    土元:四季管理各不同

    土元一年四季均可养殖,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春季管理: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土元结束冬眠,开始活动觅食,刚喂料宜少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虫的活动逐渐增多,喂食量也随之增加,饲料要调得稍湿一些,并适当喂一些青绿饲料和新鲜菜叶,以增进食欲。夏季管理:夏天是土元活动生长、发育、产卵最旺盛的季节,要及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754 养殖手册 土元 四季管理各不同 土元养殖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