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前清除塘中的杂物为做好安全冬捕,一定要清除鱼塘中杂物,如树桩、树枝、铁丝网、白色污染物等。因塘制宜捕鱼前要做好鱼塘的排水、灌水;如鱼塘水位太深,不便拉网操作,可以将水位降至1-1.5米,但捕鱼后要立即灌水至2.5米以上,以增加水位保温,使未达标的商品鱼安全越冬,以待来年饲养连续获利。应轻下网快起网切记下网前,应先将鱼网理好,然后依次将底网、网衣、浮网沿塘边轻轻地放入水中,从两边同时拉网。拉网时,在鱼塘水面的前1/3-1/2范围内要缓慢前行。避免塘内鱼过早狂游、跳跃与碰撞,拉网至塘面的后半部时要迅速收网、起网,以减少鱼的碰网损伤与逃脱数量。捕捞后,要将亲鱼与未达到商品鱼规格的小鱼选出用3%-4%食盐水浸洗亲鱼或小鱼10分钟后,再放回塘中,以便来年繁殖与茁壮成长。莫连日捕捞由于冬季水温低,鱼体新陈代谢慢、抵抗力差,如果长期使未捕捞的鱼反复拉网受伤,伤口难愈,这样水霉病等病菌便乘虚而入,造成来年发病减产减收。
相关文章
-
中西医结合治疗蛋鸡支原体病
鸡支原体病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咳嗽、流鼻涕、气喘、窦部肿胀和呼吸哕音。感染本病的蛋鸡产蛋量下降,同时会造成不同日龄鸡群的循环感染。所以,本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流浆性或黏液性鼻液,打喷嚏,鼻孔周围和颈部羽毛常被沾污。咳嗽,呼吸困难,有气管哕音等。病鸡食欲不振...
1991 养殖手册 中西医结合治疗蛋鸡支原体病 养鸡技术 养殖 -
如何建造经济实用的鸭舍
鸭舍分临时性简易鸭舍和长期性固定鸭舍两大类。我国农村早期的小型鸭场大都是简易鸭舍,近几年创建的大中型鸭场大都是固定鸭舍。生产者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当地的资源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鸭舍。完整的平养鸭舍通常由鸭舍、鸭滩(陆上运动场)、水围(水上运动场)三个部分组成,现分述如下。鸭舍。最基本的要求是遮阳防晒、阻风挡雨、防寒保温和防...
333 特种饲养 畜牧业资料 畜牧常识 -
哪几种猪病导致猪猝死?
核心提示: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会遇到猪只的突然死亡,但是有时候确很难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介绍的几种易引起猪猝死的疾病。供大家参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病猪体温升高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尸体剖检可见脾脏边缘或...
1681 特种饲养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规模化种猪场的规范消毒措施
在规模化种猪场中,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就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如何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及场内猪群中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是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证种猪场良好生产秩序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规范消毒措施的实施才有可能防...
2859 养殖手册 规模化种猪场的规范消毒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鸡慢性病防治不可忽视
鸡慢性病往往被人们忽视,这种病所造成的损失甚至要比鸡群暴发疫病还严重。特别是慢性球虫病和非典型性新城疫,已成为当前肉鸡饲养最突出的两个隐形杀手。一、慢性球虫病肉鸡15~45日龄最易感染球虫病。由于广大饲养者对本病的病原特性和发病特点缺乏了解,未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本病消除明显症状后转化为慢性,鸡长期带虫,危害群体。...
893 养殖手册 鸡慢性病防治不可忽视 养鸡技术 养殖 -
养好肉鸡从“小问题”做起
鸡苗的选择有些肉鸡饲养户只注重鸡苗价格,忽视鸡苗质量。鸡苗质量是肉鸡饲养成功的基础,只有选购品质优秀的健康鸡苗,才能获得理想的饲养效果。鸡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肉鸡的生长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种鸡场所供的鸡苗,接鸡苗时剔除带有脐炎、白痢症状的病鸡,淘汰弱鸡和残鸡,严防购入劣质鸡苗。饲养方式目前还...
1777 养殖手册 养好肉鸡从小问题做起 养鸡技术 养殖 -
使用前列腺素制剂治疗母猪产科病三例
病例一:某养殖户所饲养梅山品种的母猪1头,猪龄3年,体重约150公斤。2005年10月首胎产仔12头。2005年12月初正常发情,人工授精配种,配种后发情症状消失,食欲增加,毛色光亮。2006年春节后便见其乳房增大,但至3月份反见乳房收缩,临产期未见任何临产征兆,延至5月底既未见产仔也不发情。6月4日肌肉注射氯前列腺醇...
1554 养殖手册 使用前列腺素制剂治疗母猪产科病三例 养猪技术 养殖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营养作用从营养学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中草药添加剂能提高蛋鸡生产性能,一般认为是与其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中草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多糖、苷类、生物碱、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它们起着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多糖是免疫活动的主要物质,具有促进胸腺反应,...
1251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科普 农业养殖技术 -
防治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
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由细菌感染引起。该病在苗种或成鱼养殖期间危害最大,尤其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高温季节,该病暴发且来势猛,蔓延快。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
1650 养殖手册 防治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