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鲵的人工繁殖,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78~1980年已获得成功,这为大鲵的人工养殖苗种提供很好的基础。这几年来,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河南及陕西等地的大鲵产区先后建立了养殖场,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我国大鲵的人工繁殖,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78~1980年已获得成功,这为大鲵的人工养殖苗种提供很好的基础。这几年来,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河南及陕西等地的大鲵产区先后建立了养殖场,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可喜的是,大鲵非产区对大鲵的养殖与研究要比产区好。他们打破了大鲵只适应在溪流、清泉和石灰岩地质养殖的认识,如经济特区的珠海、厦门等地,为进一步开发、推广和利用这一珍稀动物资源拓宽了新路。
(一)养殖大鲵的水与环境要求1、水源以清、凉、流水为好,水源上游水要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如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
2、水温温度对大鲵的摄食、生长、发育及成熟起着决定性作用。摄食活动的强弱视水温而定。一般认为大鲵适宜水温是10℃~25℃,最佳水温是18℃~22℃。经养殖实践,大鲵在珠海改变了冬眠习性,全年可均匀生长。水温2℃亦摄取食物,水温低于0℃才停止摄食。
3、水质:有人认为,大鲵是用肺呼吸,水质好坏对它的生长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虽然大鲵是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如水中的pH、溶氧、氯化物、氨等对它影响是很重要的。大鲵较适宜的pH值一般是6.5~7.5。新建的水泥池一般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并换水数次后方可使用。用生石灰消毒时也应特别注意。溶氧有机物耗氧一般不会给大鲵构成很大危害,但溶氧高对它生长有利, 以溶氧大于3.5毫克/升为宜。另外,还注意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氯化物、硫酸盐和硅酸盐、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及余氯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4、环境:大鲵具有喜阴怕风、喜洁怕脏、喜静怕惊的特点。养殖池要避免强光照射,池内要设隐体洞穴等。
(二)幼鲵的养殖
1、放养池和苗种消毒:新建的水泥池必须用水浸泡15~20天待池水pH值稳定在8.2以下,才能放养大鲵苗。在放养之前池要用漂白粉或敌百虫或其它药物消毒,杀灭敌害生物。苗种下池前用呋喃类药物0.2克或亚甲蓝0.5克兑水浸泡5分钟。
2、养殖池面积及放养密度:幼鲵室外养殖池一般5~10平方米,室内池一般2~5平方米,每平方米一般养幼鲵10~30尾。
3、幼鲵饵料:幼鲵摄饵能力较好,故要勤投适口饵料。幼苗刚入池后投红虫、水生小昆虫、小鱼虾或鱼浆、肉浆。饵料质量要好。
4、水质管理:幼苗池面积小、水位浅、放养密度较高, 水质难以自然平衡。因此,幼苗池内要每天换一次新水。换水前要将池内残渣剩饵清除于净。使池水透明度一眼见底,pH值6.5~8.5左右。
5、日常管理:幼苗入池后,每天要作好气温、水温、投料品种、投喂量、吃食情况及观察幼苗活动记录。幼苗入池后,可能由于运输或受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10天左右时间不摄食,即使不摄食也不会死亡。幼苗池水一般保持10~15厘米深即可,池内可放些卵石、石块,以供幼苗隐身。幼苗每天要投喂饲料两次(上午8点、下午5点投料)。养殖中发现有个别弱苗时,要分开单独饲养。
(三)成鲵的养殖
1、养殖池与鲵种放养:大鲵养殖分室外与室内养殖。室外养殖池可大些,一般20~50平米,池深1.2~1.5米;室内养殖池可建小些,一般5~10平米,池深0.8~1.0米。池水的进排水系统及排污、洞穴都要配套。鲵种放养前池子要泡水消毒,鲵种也要消毒。同池放养的鲵种规格要一致,以避免大小不齐发生相互残杀。
2、放养密度:室外大池养殖密度应稀,一般每平方米1~3尾,室内养殖每平方米3~7尾。大鲵的生长除环境、饵料以外,与放养密度也有一定的关系:(1)密度低的组平均体重净增长及体重的增长率都高于密度高的组。即平均体重增长11尾/池>28尾/池>40尾/池。(2)养殖密度越高,其饲料系数也越大。
3、饲料:大鲵属肉食性动物。在野生环境中,主要摄食对象是蟹、蛙类、水生昆虫、鱼类、蛇及动物残块。其中蟹占44%,蛙类占8%,鱼类占13%,水生昆虫占有9%,其余占26%。人工养殖条件下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内陆省养殖大鲵要投淡水鱼、蟹、蛙、螺肉、蚌肉、猪肉、牛肉、羊肉及动物下脚料等;沿海省还可以投喂海水鱼类。近年,珠海利用配合饲料养殖大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