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廉环毛蚓。一般长90―250毫米,宽5―10毫米,背面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青灰色,环带14―16节,目前在江苏、上海一带养殖较多,在自然界中常栖于树林草地较深土层和村庄周围肥土中。二、湖北环毛蚓。体细长,有70―220毫米长,宽3―6毫米,体节110―138节,全身草绿色,背中线紫绿或深绿色,常见一红色的背血管,腹面灰色,尾部体腔液中常有宝蓝色莹光。环带3节,乳黄或棕黄色,是繁殖率较高和适应性较广的品种,常栖于湿度较大的沟渠近水处和山沟阴湿处,较耐低温,秋后可在绿肥田中放养。三、参环毛蚓。个体较长,长120―240毫米,宽6―12毫米,背面紫灰色,后部颜色较深,刚毛圈稍白,为中药材常用蚯蚓。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较难定居,在优质土壤的草地和灌溉条件较好的果园和苗圃中养殖较好。四、白颈环毛蚓。长80―150毫米,宽2.5―5毫米,背色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绿色。环带3节(位于第14―16节),腹面无刚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具有分布较广、定居性较好的特点,宜在菜地、红薯等作物里养殖。五、爱胜属蚯蚓。此属近20种,在欧洲、北美分布较广,在我国各省区都有发现。目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就是此属的赤子爱胜蚓和红色爱胜蚓。六、赤子爱胜蚓。长60―130毫米,宽3―5毫米,成熟体重0.4―1.2克,全身80―110个环节,环节带位于第25―33节,背孔自四、五节开始,背面及侧面橙红色或栗红色,节间沟无色,外观有明显条纹,尾部两侧姜黄色,愈来愈深,体扁是尾略成鹰嘴钩,喜在厩肥、烂草堆、污泥、垃圾场生活,具有趋肥性强、繁殖率高、定居性好、肉质肥厚及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相关文章
-
养猪多年摸索的几种病预防治疗方法
名称 症状 预防 治疗 猪瘟 耳、四肢、颈下、腹下、会阴 有出血点或斑 猪瘟细胞苗 生理盐水或黄芪多糖、干扰素 配大剂量的猪瘟细胞苗紧急接种...
1947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指南 -
猪舍温度于猪群健康的重要性
温度是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是能够打造猪只内部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生产管理者时刻了解温度,控制温度,以最大限度减小因为温度的不适当导致的应激和对生产的影响。温度计是衡量畜舍内温度的重要依据,可是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温度计,一切要以猪为本,猪说了算,...
247 特种饲养 畜牧教程 畜牧业资料 -
如何防产蛋鸡营养过剩
众所周知,产蛋鸡营养不足,会严重影响产蛋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产蛋鸡营养过剩,也会引起产蛋量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养鸡过程中,要谨防产蛋鸡营养过剩。产蛋鸡营养过剩,就会出现脂肝病,又称脂肪综合症。这种病大多发生于大群圈养、笼养的鸡群中。由于长期饲喂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过高的玉米、饼类、鱼粉等高能量饲料,而饲料中...
1469 养殖手册 如何防产蛋鸡营养过剩 养鸡技术 养殖 -
貉急性胃扩张解决办法
急性胃扩张多发于银黑狐、北极狐、黑貂、水貂、海狸鼠及貉子,是由于饲料质量不良或采食过量,使胃的收缩和分泌功能减弱,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气体,导致胃容积扩大,胃壁极度扩张,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胃扩张与继发性胃扩张。前者多因采食过量的适口、干燥、难以消化或容易发酵的食物,继而剧烈运动或饮用大量冷水,从而引起急性胃扩张。继发...
437 养殖手册 貉急性胃扩张解决办法 养貉技术 养殖 -
小龙虾食性杂易的饲养技术
形态特征小龙虾体型粗壮,甲壳厚,呈深红色。体表披一层尖硬的几丁质外壳,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21节组成,头胸部稍大,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胸部有步足5对,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成为很大的螯,雄虾的螯比雌虾的更发达。小龙虾尾部有5片强大的尾扇,雌虾在抱卵期和...
2895 养殖手册 小龙虾食性杂易的饲养技术 养虾技术 养殖 -
无公害肉鸽饲养和管理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制品的品质、口感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无公害或绿色肉制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下面介绍一下无公害肉鸽的饲养管理技术。1.场址的选择及鸽舍建筑要求:鸽场建筑应选择在没有病菌和“三废”污染、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背风的地方。因为鸽子胆小,容易受到惊吓,所以鸽舍最好远离闹市区;在设计建筑...
1778 养殖手册 无公害肉鸽饲养和管理技术 鸽子养殖技术 养殖 -
如何划分水貂的饲养时期?
水貂的饲养时期的划分方法:为了便于生产管理,依据水貂的生理特点,将1年的生产期划分如下:一、准备配种期:自9月上旬到第二年2月下旬;二、配种期:3月;三、妊娠期:自3月中旬至4月中旬;四、产仔哺乳期:4月中旬至6上旬;五、公貂恢复期:自3月下旬至9月中旬;母貂恢复期:自6月中旬至9月中旬;六、幼貂生长期:自6月中旬至9...
2415 养殖手册 如何划分水貂的饲养时期 养貂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