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鸡生产中,冬季许多蛋鸡群常会遇到产蛋率下降疾病多等问题,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如何使鸡群处于良好的生产环境,保持高产、稳产?冬季保持蛋鸡高产的措施如下:
一、及时补充人工光照。
光照管理是产蛋鸡性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之一。因为光照长短与母鸡产蛋生产性能有关,增强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进产蛋。冬季日照时间若短于12,应及时补充人工光照,可采取早晨早开灯和晚上晚关灯的方法,使蛋鸡光照时间每天稳定在16。
二、加强保温,防止贼风侵袭。
冬季气温较低,密闭鸡舍、开放鸡舍都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在门窗上加盖塑料布,堵塞墙壁漏缝,防止贼风直吹鸡体,尽可能使鸡舍温度在10℃以上,否则影响产蛋率。冬季要给蛋鸡饮清洁的温水,禁止饮冰渣水。有条件的鸡场可在鸡舍内安装暖气或火炉取暖。
三、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有害气体过量。
多数养鸡户冬季只重视鸡舍的密闭保温,却忽视通风换气,造成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聚集过多,严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因此,在加强保温的同时,却勿忽视通风换气工作,正确处理好保温与换气的矛盾。密闭鸡舍可根据舍内空气污浊情况定时定量的开启风机。有窗的鸡舍,要根据鸡群密度大小、温度高低、天气阴晴、风力大小、有害气体的刺激程度等因素决定开窗时间的长短、次数等。
四、增加饲喂次数,采食量。
冬季气温较低,蛋鸡必须从饲料中采食足够的营养以抵御寒冷,才能自身正常的代谢活动,维持高产性能。冬季可采取增加饲为次数的方法促进蛋鸡多采食,以关灯前把料吃完为好。
五、调整饲料配方。
增加能量和维生素A、维生素D3用量,冬季调剂的产蛋料可适当饲料中能量水平,每千克达到2 800千卡为宜。另外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的用量,对蛋鸡产蛋率有的作用。据实验冬季在饲料中增加双倍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3可产蛋率3、5%。
六、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蛋鸡胆小,易受惊吓,对周围环境敏感,稍有不适,轻则影响采食量、产蛋率,重则导致生病死亡。因此冬季饲养管理必须做到:一要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清洗消毒用具。二是环境安静,工作动作轻缓,外人不得进入鸡舍,防止猫、狗等动物骚扰,且每天灯光开闭、喂食、拣蛋、清扫等日程准时进行。三是保持饲料稳定,不能突然更换饲料,若必须换饲料时务必循序渐进。四是天气突变,要急早采取应急措施,尽可能减少应激。
1、产蛋高峰期前的饲养管理
自转群至28周龄主要工作目标:鼓励鸡只迅速采食量,让鸡只获得400g的体重增长,达90%产蛋率,褐壳蛋鸡体重达1 900g,蛋重。
实践证明,中型褐壳蛋鸡在产蛋率达到4%~5%的前3周内,体重要增加350~450g,此时产蛋器官发育,钙质储备增加,在其后的8~10周内产蛋率上升并达到高峰,体重增长逐渐减缓,至36周龄体重增长基本达到终点。以后的周增重若大于5g,则体脂肪沉积增加,导致以后的产蛋率下降过快,产蛋率生理下降的起点在40周龄左右,每周下降0.5%~1%,蛋重趋于平稳,增加缓陧。
2、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进入产蛋高峰期以后,鸡舍内的温度要尽量控制在15~20℃。夏季鸡场必须使用湿帘或水冷空调,光照要恒定在16h。高峰期蛋鸡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量都大,必须注意增加通风量。在产蛋高峰期,除了必要的捡蛋、喂料、消毒外,尽量不要接种疫苗、不要转群,减少应激。
高峰期饲养管理围绕以下目标进行:
①产蛋率和体重的同步增长,有资料显示,蛋鸡20~30周龄体重与产蛋前期、全期产蛋性能的关系,指出罗曼蛋鸡从开产到32周龄,体重增长率在10%~30%,其全期的产蛋性能。
②获得持久的产蛋高峰。
③获得适宜的蛋重和良好的蛋壳质量。
3、产蛋高峰后的饲养管理
高峰持续期、产蛋下降期蛋鸡生长逐渐停止,36~38周龄基本完成体重增长,这意味着这以后体重的增加几乎是愎脂沉积的结果。应适当调整饲喂量,或调整饲料配方逐渐营养摄入量,保持较小的体增重。使蛋鸡始终处于体况,这样才能高峰持续期长,产蛋量高。到后期适当营养水平,特别是粗蛋白质水平,宜控制蛋重,减少后期的破蛋率有一定的好处,因为若对蛋重不加控制,后期蛋壳比例增加的幅度远远小于蛋重增加的幅复,蛋壳变薄,破蛋率上升。
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围绕以下目标进行:控制体重增长,防止脂肪过度蓄积,保持适宜的蛋重和良好的蛋壳质量。
七、加强疾病防治。
冬季气候干燥,舍内为保温关闭门窗较严,有害气体相对增多;病原微生物在低温条件下存活时间长,这些因素很容易使鸡暴发呼吸道疾病,应切实加强预防,每隔3~5天,用百毒杀等消毒剂带鸡消毒一次;定期进行新城疫抗体监测;周围环境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用相应药物早期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