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提高种鹅经济效益的综合措施

时间 : 02-22 投稿人 : 林间漫步 点击 :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养鹅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种鹅养殖是鹅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种鹅的成活率、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达到理想的生产标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抓好综合措施的落实,保证种鹅生产的稳定发展。1科学选择场址1.1种鹅场要选在地势高燥、向阳避风,远离低洼潮湿的地方,同时也要远离居民区和其它养禽场,最少要离村屯1000m,防止传染病的侵袭。地势要平坦或稍有坡度,以南向或东南向为宜,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场地土壤过去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原体污染,透气透水性良好,保证场地干燥,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在这样土壤条件下建的鹅场排水良好,导热性较小,微生物不易繁殖,卫生条件好。1.2粘土或沙土不宜建场,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只能在这类土壤上建场时,要在鹅舍的设计、施工、使用和其他的日常管理上采取弥补措施,改变当地土壤造成的缺陷。1.3种鹅场水源要充足,位置适中,水质良好,水中不含病菌和毒物,无异臭或异味,水质澄清。供种鹅运动的水源最好是流动活水,水深1~1.5m左右,便于种鹅运动及配种。有水上条件的种鹅在水上配种的受精率比旱地高10%左右。1.4此外,还要做到交通便利,电源可靠,以保证生产的需要。2搞好雏鹅培育,确保鹅群发育的整齐度雏鹅生长发育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差,育雏期间在搞好育雏料供应的同时,必须满足雏鹅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为雏鹅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2.1温度是培育好雏鹅的首要条件,必须掌握合适,温度的高低与雏鹅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有紧密的联系。温度过低,则雏鹅因畏冷而密集起堆,影响采食和运动,严重时因拥挤互相致死,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以致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鹅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休质软弱,发育缓慢,也容易感冒或感染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引起啄癖等。育雏时的温度应随育雏的季节、育雏室的条什和种鹅的品种等略有差异。掌握温度的原则是:小群略高、大群略低;弱雏略高、壮雏略低;冷天略高、热天略低;夜间略高、白天略低。温度随雏鹅日龄增加而渐减,可按每周降2℃进行调节,20日龄可降到22~18℃,一般需要人工保温3~4周。2.2湿度是保证雏鹅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鹅虽属水禽但怕潮湿,30日龄以内的雏鹅最怕潮湿。俗话说"养鹅无巧,窝干食饱"。如果室内湿度大温度低,雏鹅会:因体内热量大量散发而感寒冷,易引起感冒下痢。如果湿度大温度高,雏鹅体热外散受到抑制,使雏鹅感到闷热,影响体内物质代谢,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也会引起雏鹅疾病。饲喂时要做到饮水不外溢,保持地面和垫草干燥,这是控制舍内湿度,防止雏鹅感冒和下痢的重要措施。2.3通风换气是育雏中的重要环节。通风的目的是排㈩室内含有氨和硫化氢等污浊空气,换进新鲜空气,并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若不采取有效的通气措施,有害气体将严重影响雏鹅的健康,使雏鹅体重减轻,抗病能力下降,易发生鹅病,以致造成死亡。通风换气的标准以人进入舍内无闷气感觉以及不刺鼻眼为宜。通风时舍内杜绝间隙风,以免雏鹅受寒感冒。3搞好育成期管理,提高种鹅生产性能3.1生长发育定型阶段种鹅在28~120日龄阶段是生长发育较快的阶段,需要较高的营养水平,对粗饲料消化能力尚未健全,采用中鹅雏料配方,应以精料为主,代谢能11.3MJ/kg,粗蛋白16%,有条件的可适当喂些鲜嫩青草,保证雏鹅发育完全。在此阶段要注重生长速度、体重和用料标准,使种鹅体质得到充分发育,体质健壮,个体间发育整齐,育成率达到90%以上。3.2控制生长促进性成熟阶段种鹅在120~150日龄时,已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消化机能已健全,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为控制性腺早熟,促进骨骼肌肉发育,防止过肥,使种鹅体重适宜,均匀度高,产蛋高峰来的快,种蛋大小整齐,此阶段要采取先紧后宽、先粗后精的限止饲喂方法进行吊架子饲养。蛋白质的需要量由中雏的16%降到12%,提高粗饲料的比例,但不能超过30%,以锻炼种鹅的消化能力。公母鹅要分开饲喂,让公鹅多吃精料,增强体质,提高配种能力,提高种蛋受精力。3.3产蛋前准备阶段种鹅在150~180日龄时,经过一段控制饲养,体质较弱,在产蛋前这一个月要提高营养水平,促进生殖机能早日健全,种鹅料的粗蛋白要达到16.5%,要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喂办法,使种鹅的体制恢复到控制前期的水平。饲喂量一定要逐渐增加,增加过快,会导致种鹅早产蛋和过肥,影响种蛋的质量和受精力。在产蛋前2~3周时应按照种鹅的品种特点进行组群,使公母鹅彼此亲近。种公鹅必须经过外貌鉴定、生殖器官检查和精液品质检查,符合标准者方可入群,确保种蛋受精率。实行分栏饲养可以提高受精率,每栏以50~150只,饲养密度为2.5~3只/平方米。3.4全面搞好产蛋期的管理,提高种鹅的经济效益搞好产蛋前期的营养和环境管理是种鹅产蛋期的关键,提高饲料营养水平,调整好鹅舍温度、湿度,保证光照13~14h,光照强度以25Lx为好。产蛋期的营养必须达到种鹅的需要,使产蛋率迅速达到高峰。代谢能达到11.3~11.7MJ/kg,粗蛋白达到16.5%~18.0%,必须氨基酸和维生素、矿物质也要达到种鹅标准。如果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将会影响种鹅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所以在配置日粮时可将维生素和矿物质用量作为安全量,再添加部分需要量,可保证种鹅对维生素的需要,使种鹅在产蛋5~6周后很快达到产蛋高峰。如果这一时期达不到产蛋高峰,则在以后的产蛋中,产蛋量也不可能再得到补偿。产蛋期要给足饮水,每100只种鹅要有45~60平方米的水面为种鹅提供水上交配的条件,早晚必须给种鹅放水各一次,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为提高种蛋的受精率,降低种公鹅饲养成本,要大力推广种公鹅人工授精技术,可使受精率提高到90%以上。4休产期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当种鹅休产并开始换羽时,要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办法,使鹅群达到统一换羽的目的,可使母鹅提前20~30d产蛋。人工强制换羽分为强制换羽和人工拔羽两个阶段。强制换羽阶段,先将公母鹅分群饲养,为公鹅提前20~30d换羽打基础。强制换羽时,将日粮改为粗料为主,在保证饮水的情况下,由每天喂一次料逐渐减少到隔天喂一次,3~4d喂一次,使鹅群缺乏营养,体重下降,经过10余天体重减轻1/3左右,在主翼羽和主尾羽出现干枯现象时,恢复日喂料两次,经过3~5d就可以进行人工换羽。人工拔羽阶段要选择温暖晴天的黄昏时进行。拔羽时先拔主翼羽,副翼羽,后拔尾羽,并可拔腋下绒羽,羽绒要分开保管,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公鹅要比母鹅早20~30d拔羽,保证公鹅在母鹅产蛋前羽毛能全部换完,在配种时有充沛的精力。拔羽后要加强管理,头几天鹅群实行圈养,不让下水,防止烈日曝晒和雨淋,防止感染。喂料由少到多,由粗到精,逐渐过渡到正常饲料,一周后恢复到正常管理,在主、副翼羽换羽完毕后,即进入产蛋前期的管理,母鹅在产蛋前30~40d恢复到产蛋期的管理水平,促使母鹅群正常产蛋。公鹅加料要比母鹅提前15d,以确保配种时有健康的体质。在整个强制换羽和恢复产蛋前期,公母鹅始终要分群饲养,要经常检查,细心管理,防止疾病,避免死亡。5加强科学管理,搞好防病工作5.1把好引种关合理调整鹅群结构,不但是生产的需要,也是提高繁殖力的需要。种鹅场每年都需要引进雏鹅或种蛋,把好引种关是保证鹅群安全的关键。引进的雏鹅或种蛋必须来自健康高产的种鹅场,雏鹅或种蛋在出场前要按免疫计划搞完小鹅瘟和鹅付粘病的免疫,出场时当地动物监督机构要出具检疫合格证。外引的雏鹅在单独的鹅舍隔离观察20d后,未发现疫病才能在鹅场内实行正常管理。外引的种蛋,除做好孵化消毒外,孵出的种雏也要隔离观察20d,防止发生垂直传播的疫病。5.2坚持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鹅群生产记录搞好鹅群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要按照鹅群的不同生长阶段,搞好鹅舍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饲养密度的管理。坚持经常打扫鹅舍和运动场,每日定时搞好饲养用具的清洗消毒,及时清理粪便和垃圾等,做到环境安静、清洁、干燥、明亮、舒适。为及时了解生产、指导生产、管好种鹅群,提高经济效益,要逐日观察记录种鹅群的采食量、饮水表现、粪便、精神、活动、呼吸等基本情况,观察记录鹅舍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消毒、防疫等情况。通过总结上述情况可以对鹅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经济损失。通过统计生产记录,可以全面了解种鹅的产蛋数、耗料量、死亡数,及时掌握生产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保证生产的稳定发展。5.3制定有效的免疫计划,认真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目前用于预防鹅传染病的疫苗较少,主要是搞好小鹅瘟疫苗和鹅副粘病毒疫苗的接种,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还要注意搞好小鹅流行性感冒、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搞好综合性防疫措施的落实,确保鹅群健康。

提高种鹅经济效益的综合措施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膀胱造瘘术治疗猪尿道结石
    膀胱造瘘术治疗猪尿道结石

    猪尿道结石,导致尿道完全阻塞,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极高;进行外科手术,常因无法确定结石位置而很难操作。采用膀胱造瘘术治疗,能较快取得理想疗效。1.临床症状及诊断。猪尿道结石大多发生于公猪。病初体温升高到41.5℃左右,食欲减少,常举尾频频作排尿状,但排尿困难,尿呈滴状排出,手挤阴茎有暗红色血尿或浑浊物排出,采取常...

    2625 养殖手册 膀胱造瘘术治疗猪尿道结石 养猪技术 养殖
  • 优质蚕豆品种选用与高产栽培技术(一)
    优质蚕豆品种选用与高产栽培技术(一)

    蚕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是人们膳食中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也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豆类蔬菜之一。近些年来,蚕豆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我国食用豆类中种植面积位居第一。蚕豆原产于西南亚洲到地中海区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已有4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最初传至欧洲,汉时(公元前二世纪)张骞通西域期间传入我国,也已有2...

    2822 养殖手册 优质蚕豆品种选用与高产栽培技术一 养蚕技术 养殖
  •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呕吐和失水为特征。分布于世界各地,常呈地方性流行。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高。一、临床症状仔猪突然发病,呕吐、频繁地水样腹泻,黄绿色或白色粪便,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腥臭难闻;病猪极度口渴,明显脱水,体重迅速减轻。10日龄内仔猪于2-3日...

    1536 养殖手册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养猪技术 养殖
  • 鳄龟的龟鱼混养原则和操作方法
    鳄龟的龟鱼混养原则和操作方法

    在鳄龟池中放养少量滤食性鱼类,可以充分利用水面和饵料,减少池底残饵沉积,改善水质条件。混养池塘要靠近水源、环境比较安静,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溶氧不能低于4毫克/升,进、排水方便。混养时放养鱼的规格要大一些,鲢、鳙鱼为体长15~20厘米。池塘可大可小,面积和水深要根据饲养龟的个体大小和养殖规模来确定,面积充裕,水体深浅适...

    2600 养殖方法 养殖文章 动物教学 动物养殖文摘 动物养殖
  • 盛夏养鸡提高产蛋率
    盛夏养鸡提高产蛋率

    炎热的夏季,对蛋鸡的产蛋量影响很大。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当气温超过28℃时,鸡的产蛋量就明显减少,且蛋壳变薄,鸡蛋变小,俗称歇伏。那么盛夏怎样提高鸡的产蛋率呢?不妨试试以下方法:添喂西瓜皮在饲料中添入20%~30%新鲜捣碎的西瓜皮,具有防暑降温的功效,可使鸡产蛋率提高9%。添喂绿豆汤绿豆汤有清热解暑、防...

    358 养殖手册 盛夏养鸡提高产蛋率 养鸡技术 养殖
  • 如何增强小尾寒羊育肥效果
    如何增强小尾寒羊育肥效果

    1?育肥前的准备工作:育肥羊一般在出栏前两个月开始强度育肥,育肥前全面驱虫和注射疫苗。一般驱虫用丙硫咪唑,预防注射的疫苗用四联或五联苗和肠毒血症及羊痘疫苗,并根据季节和气温情况适时剪毛,以利增重。2?肥羔生产技术:肥羔肉是指生后10~15月龄内适期屠宰所获得的优质羊肉。推行羔羊当年育肥、当年屠宰,是增加羊肉产量、提高养...

    1483 养殖手册 如何增强小尾寒羊育肥效果 养羊技术 养殖
  • 青饲料缺乏引发家兔中毒症的诊治
    青饲料缺乏引发家兔中毒症的诊治

    人们为了提高家兔的生长速度和母兔的泌乳力,常补喂一定量的精饲料。然而,家兔长期采食精饲料,且精饲料中又未添加足量的草粉时,常导致大批家兔发生剧烈腹泻死亡,应引起养兔户的注意。1发病机制1.1乳酸中毒 家兔缺乏青饲料过食精饲料,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产生乳酸,胃肠道pH值降低。当乳酸进入体液过多过快,超过机体代谢能力时,...

    2994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常识 农业养殖技术
  • 降低养猪应激应注意哪些方面?
    降低养猪应激应注意哪些方面?

    核心提示:应激的动物比正常动物更容易发病,生产中应激因素很多,可以导致猪只疾病的发生。在炎热的夏季,热应激会导致猪的生产性能急剧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在秋冬季节,应激对猪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更为严重。其他如饮水短缺,饥饿,运输拥挤和微生物的入侵等等都会造成应激。生产中的防疫和转群等均可造成猪只应激。因此,每当采取任何会造成猪...

    1134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常识
  • 判断母野猪妊娠与否的方法
    判断母野猪妊娠与否的方法

    母野猪怀孕期为114天左右,一般配种后1-2个月未怀孕的多呈隐性发情,往往被养殖户所忽略。因此,应尽早对母猪受精与否作出诊断,及时采取补配措施,防止空怀,以提高母野猪的生产性能及饲养户的经济效益。判断妊娠与否的方法:一、根据规律判断:母猪发情周期平均21天左右,在正常情况下,妊娠就不再发情。因此,可从母猪配种后的18天...

    2021 养殖方法 养殖技术 动物宝典 动物养殖文献 动物养殖
  • 分析仔猪生长缓慢的原因及应对的方法
    分析仔猪生长缓慢的原因及应对的方法

    一、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猪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使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了改变,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内,逐渐减少仔猪哺乳的次数。二、补料不及时仔猪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上料,断奶后不能很好地进食,又没有奶水补充,引起生长缓慢,发育停止。一般...

    2366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对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初步研究
    对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初步研究

    三疣梭子蟹越冬目前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室外土池越冬和室内保温越冬。北方地区因气候原因,采用第二种方式居多,但近年来发生一种被称为“纤毛虫病”的病害,对亲蟹越冬危害巨大,常对其造成毁灭性损害,影响育苗场家次年的育苗生产。潍坊市水产研究所和潍坊市第一海水养殖实验场在对1997~2003年的亲蟹越冬中,反复采用对比实验,对其进...

    1649 养殖手册 对越冬期三疣梭子蟹拟阿脑虫病的初步研究 养蟹技术 养殖
  • 疫苗使用误区多 专家呼吁科学用苗
    疫苗使用误区多 专家呼吁科学用苗

    “科学使用疫苗,首先要坚持‘疫苗是后一道防线而不是道防线’的疫病防控理念,”11月18日,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阴举办的“美丽动保在行动——科学用苗”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刘秀梵强调。近年来...

    1787 动物疾病 养殖常识 动物资料 动物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
  • 土元电热孵化箱省时又高效
    土元电热孵化箱省时又高效

    土元养殖户为达到省时、省钱、高效的目的,可自制土元孵化箱。其规格是长×宽×高为0.5米×0.5米×0.7米。箱盖内用铝合金片做空心隔层,有密封效果。1/4高处做一测温孔,插入竹筒供放温度计。温度计一头用棉絮包紧以防散热。箱盖的隔层内装25瓦灯泡两个。箱盖上装电源开关两个,电源线上装电压调节器1只。一个孵化箱可孵土元卵块...

    1409 养殖手册 土元电热孵化箱省时又高效 土元养殖技术 养殖
  • 牛肉加上啤酒炒得嫩
    牛肉加上啤酒炒得嫩

    里脊肉适合炒腿肉和臀肉适合炖煮牛肉味道鲜美,但由于纤维组织较粗糙,在家做牛肉最怕进口后嚼不烂。牛肉要做得鲜嫩有许多讲究。首先要选好肉,一般里脊肉比较适合用来炒,腿肉和臀肉较适合烧酱和炖煮。切肉时要顺纹切条,横纹切片。要让牛肉炒得嫩,第一种也是最常用的做法是“上浆”。上浆就是在牛肉片外面包裹上一层由淀粉和鸡蛋调成的糊,可...

    655 养殖手册 牛肉加上啤酒炒得嫩 养牛技术 养殖
  • 肉牛人工冷配技术
    肉牛人工冷配技术

    人工冷配技术是目前着力推广的牛品种改良技术,它是利用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安格斯、西门塔尔、利木赞等)冷冻精液在准确把握母牛发情期和最佳输精期的基础上利用人工输精方法使母畜怀孕。一、母牛的发情表现1、 发情初期:母牛鸣叫不安,食欲开始减退,想爬跨它牛,但拒绝公牛爬跨,外阴轻微红肿,阴道粘膜充血,流出稀薄透明液体。直肠检查子...

    2352 养殖手册 肉牛人工冷配技术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