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

时间 : 07-10 投稿人 : 旧城不暖少年 点击 :

产品的安全性与饲料的安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来,从疯牛病、禽流感到二恶英(dioxin),由饲料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因此,饲料安全即食品安全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共识。饲料安全是指饲料中不含有对饲养动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含有但不会通过产品和环境转移而危害人类健康。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药物残留。有害微生物及过量的添加剂等。本文在分析影响我国饲料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饲料安全问题的几种方法。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 | 动物养殖学堂

一、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人为因素主要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促进养殖生物生长或预防病害),人为地往饲料中添加某些有毒有害药物。自然因素主要指由于自然的地球化学因素或工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饲料原料带有有害物质,也包括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l.滥用违禁药物或不按规定使用药物添加剂

我国农业部干1997年9月发布了《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规定了 30种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适用动物、最低用量、最高用量、停药期、注意事项和配伍禁忌;1998年发布了《关于严禁非法使用兽药的通知》,紧随其后又发布了一些更为具体的禁用药物品种(如已烯雌酚、盐酸克伦特罗等)的通知,强调严禁在饲料及饲料产品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品种,严禁非法使用兽药,这些违禁药品包括影响生殖的雌激素、具有激素样作用的物质、催眠镇静剂、肾上腺激动剂等。但实际生产中,有些饲料厂不按规定执行,仍在使用一些已禁用的抗菌药或抗生素。动物养殖过分依赖于抗生素等药物,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动物饲用抗生素后导致药物残留,引起耐药菌株扩散,对动物、人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动物菌群失调,抑制动物的免疫力,继发二次感染。同时使用的大量药物通过食物链被人体吸收,产生致癌、致畸形、致突变。目前,有研究发现可在人类和家禽之间传播的耐药质粒存在。此外,一些饲料加工厂为了追求商业利润,大量使用激素、违禁药品(如瘦肉精)和其它药物添加剂,这些物质残留在产品内,经食物链进入人体,也会导致人类的一系列疾病(如儿童早熟,成人肥胖)。例如,2003年顺德市发生了100余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医院检查是饲料厂家在猪饲料中超量添加瘦肉精,猪摄食这样的饲料后,蓄积在体内,人食用后导致食物中毒。

2.过量添加微量元素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是必要的,日粮供给不足或缺乏会导致 缺乏症和生化变化。然而,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发现,如果饲料中过量添加某种或某几种元素,将会促进动物的生长,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是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铜(常常达到 250mg/kg)、锌(达3000mg/kg)或砷制剂(如阿散酸)。然而,饲料中过量铜锌的使用,可以引起养殖生物中毒。铜容易在肝中聚集,人食入铜锌残留量高的猪肝可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大量铜、锌随粪便排出,严重污染了环境。砷化物在肠道具有抗生素作用,能提高增重和改进饲料利用率,同时砷也是一种必需元素,因此饲料生产厂家也使用砷制剂。然而,砷的吸收率低,通过粪尿排放到农田、河流,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它们还富集在植物,特别是水生生物(鱼类、贝介类)中,最后转移到人类食物链中,危害人类健康。砷制剂引起的深层次污染影响已发展到分子生态污染,如引起蛋白质、DNA、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生态紊乱,进而使动物和人类发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3.环境污染物对饲料原料的污染受饲料原料产地的地质化学条件或人类活动造成的“三废”污染以及农药、化肥大量使用的影响,饲料原料有时含有对生物有害的过量的无机污染物如铅、镐、汞等重金属元素及氟、砷和硒等非金属元素,有时也含有一些有机污染物如N一亚硝基化合物(N一亚硝胺及N一亚硝酸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二恶英、多氯联苯等化合物,这些污染物都具有在环境、饲料和食物链中富集、难分解、毒性强等特点,对饲料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威胁极大。随着今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新资源、新材料的开发,还可能出现新的污染物,加上人类环境有持续恶化的趋势,因而饲料或食品成分中的环境污染物可能有增无减,对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饲料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很多饲料成分中含有一些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生物碱、硫代葡萄糖式、皂苷、棉酚、有毒蛋白、蛋白酶抑制剂、甲状腺致肿因子、有毒硝基化合物等;有些动物性饲料中含有组胺、抗硫胺素(鱼虾及贝类)、抗生素(生鸡蛋青)、肌胃糜烂素(劣质鱼粉)等。饲料中含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将影响鱼虾的生长与健康。如棉籽饼粕中含有棉酚色素及其衍生物,其中游离棉酚毒性最大,是一种嗜细胞性、血管和神经性毒物,并且棉酚还可以通过肉、乳蛋等畜产品转移给人类,从而危害人类健康。菜子饼粕中疏葡萄糖苷降解产物可损害肝脏、消化道、脑垂体并引起甲状腺肿大。生豆粕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血细胞凝集素、甲状腺肿诱发因子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消化和出现贫血。

5.饲料霉变或被致病微生物污染饲料中的病源微生物是指饲料原料、半成品、成品中存在的或污染的,可引起饲料变质并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包括致病性细菌(如沙门氏细菌、大肠杆菌)、各种霉菌(如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枝抱霉属等)及其毒素、病毒、昆虫及寄生虫等。这主要是由于饲料及其原料在运输、贮存、加工及销售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善或贮存时间过长等因素引起的。此外,动物性原料肉粉、骨粉和鱼粉经常污染有沙门氏菌。动物摄入被这些有害微生物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中可检出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因而可能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饲料是很多致病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的重要传播途径。无数事实证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排泄物、水、空气等污染饲料,这些被污染的饲料进入生物体内后可通过其产品转移、传播、危害人类健康。如英国发生的疯牛病,是由于动物摄入被该病毒污染的饲料而感染。

6.转基因饲料原料引发的食品安全性问题这是一个目前还存在广泛争议、没有定论的问题,但它确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用转基因原料生产出来的饲料饲养出来的动物是否会产生遗传污染;这样的动物性食品是否与非转基因食品“实质等同”,无显著差异;转基因食品在某些情况下是否会产生过敏;对生态安全性的影响怎样等。目前已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高油。高赖氨酸玉米、“双低’税菜腐蛋氨酸大豆,无色素腺体棉花等,它们中的一部分已被用作饲料原料。这些原料与自然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相比,具有营养价值高的特点,但在尚未完全了解其安全性之前,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审慎。据统计,目前我国进口的美国玉米、大豆很大一部分是转基作物。

二、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我国饲料安全问题的现状,拟提出解决办法如下。

1.加强饲料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和病源微生物的检测目前,我国饲料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所涉及的指标很不健全,特别是饲料产品中许多违禁药物的检测标准没有制定,卫生标准很不完善,而且,对这些物质的检测,受我国饲料质量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条件和检测方法所限,影响了监督检测的法律效力。这就要求检测部门,针对原料中不同的有害物质,建立不同的有科学依据的检测方法。加强对饲料或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饲料禁止用于养殖生产,不合格的原料禁止用于饲料加工,这是关系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2.加大科研投入,确定养殖生物的营养需要量和安全限量,禁止过量添加目前,我国鱼虾营养的基础研究还很薄弱,绝大部分营养需求量都是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因而缺少制订标准的依据。一般而言,养殖生物的种类、年龄和生理状态不同,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不同,因而要求的饲料配方也不一样。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应能满足需要又相互平衡,且不含其它不需要的成分或虽有但未超过动物承受能力。饲料中营养素安全限量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是否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造成危害。但是一些重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它们能在生物体内富集,且水产动物对它们的耐受性可能较强,饲料中虽已达到某一浓度,其生命活动未受或较少受影响,因此,这些物质安全限量的确定应当以食品卫生标准的限量为饲料中的安全限量。

3.建立完备的饲料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饲料品质监控系统我国现行的饲料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加以制定的,而由于中外情况有差别,国外的一些标准并不一定完全适应我国。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尽快制定与之适应的法律、法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应组织专家,并委托有关部门,对当前我国饲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调研,也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本着与国际接轨的准则,对我国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补充,建立我国的、也适应WTO成员国间游戏规则的法律法规,作为我国提高饲料品质生产的依据,为我国饲料工业走出国门提供法律和技术保障。

进一步强化我国饲料品质监控系统,建立国家、省级及省级以下的系统监督检测机构网络,并给予充分的技术(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和资金支持。依法对饲料厂家、企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样监督检测,不准生产有害产品,不准有害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对违法者要严厉处罚。树立只有饲料安全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的观念。从动物食品的产出过程来看,其质量和安全性要受到饲料的组成、动物的健康、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加工及产品的贮存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饲料是这一环节的主要源头,饲料生产的安全控制措施是产出安全产品的关键环节。

4.饲料厂加强法律意识、饲料安全意识,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饲料厂是饲料生产的主体,各企业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生产饲料时,要严格按饲料卫生标准执行,严格控制有害药物和添加剂的使用,加强质量监督检测,绝对不能使用任何违禁药物,严把原料入库关,不符合安全饲料生产的原料禁止入厂;企业每批次产品必须检验,不合格产品严禁出厂;对违规产品加强处理力度;已查处的违规产品,必须完全处理,不得在市场上流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预防各种有毒金属元素的污染,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直接接触饲料的容器、器械、导管及工艺中加入的添加剂中的有毒元素加以限制。对于含有天然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如豆粕、菜籽粕等),为降低饲料中的这些有机有毒有害成分,必须培育并推广相应的无毒或低毒品种,不断改进饼粕等原料的加工工艺以降低有害成分残留。

5.建立 HACCP质量管理模式,从各个环节确保安全饲料的生产 HACCP(Hazard Analysis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卫生保证体系。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涵盖整个生产步骤、加工、进料、产品和在关键控制点的数量。HACCP管理是饲料质量生产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饲料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措施,其作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已有日本、欧盟。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采用了该体系。根据我国饲料行业的实情,制订与之相适应的HACCP管理模式,从各个环节确保饲料安全,是饲料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全过程实施安全监管,规范饲料生产,保证饲料质量,确保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科学和有效的手段。

目前,我国水产品总量已经供大于求,国内市场已相对饱和,而在国际市场,我国水产品将面临安全、卫生、健康、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已经形成了难以逾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我国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科研投入,组织有关部门协同攻关,生产出安全环保的优质饲料,是形势所迫。我国正在实施“饲料安全”工程(包括饲料质量监测体系、饲料安全评价体系、饲料安全监测预报网络中心站三个部分),农业部正在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的行动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也将解决饲料安全评价和检测技术,建立安全饲料(预混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生产的技术规范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实行,我国饲料的永久安全性问题将得到完全解决。

相关文章

  • 怎样给鸡科学换料
    怎样给鸡科学换料

    在规模养鸡中,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日龄给鸡科学换料,鸡不但生长快,还可增加母鸡体内的营养物质储备,从而确保母鸡开产平衡,持续连产。 给鸡换料,首先应按品种饲养的标准进行。一般给19周龄~20周龄的鸡换喂蛋前料,也称过渡料,料中的钙和蛋白质的成分应比青年鸡的饲料有所增加,一般钙的比例为1%,粗蛋白质为16.5%,换料时,应...

    2404 动物饲养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妙招
  • 发热病猪要呵护
    发热病猪要呵护

    猪的正常体温为38℃~40℃,若持续地超过40℃以上,就是发热。长时间的持续高热,会使机体分解代谢加速,消化机能紊乱,抵抗力下降,甚至引起昏迷或心力衰竭。发热病猪的治疗原则如下:1、发热的病猪立即隔离,对被污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消毒。在没有弄清病因之前,只要不是过高的发热,一般不要随意使用退热药。2、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

    2787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家禽养殖技术
  • 断奶仔猪饲料要酸化饲喂
    断奶仔猪饲料要酸化饲喂

    仔猪是指从出生到20千克重的小猪,分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现在养猪,仔猪4~5周龄就要断奶。仔猪早期断奶后,乳酸来源中止,盐酸分泌很少,同时,饲料中蛋白质和矿物质与酸结合,导致肠道内酸度下降,胃蛋白酶形成减少,蛋白质消化减弱。消化不完全的饲料又为小肠内细菌的繁殖提供营养,致使肠功能紊乱,引起断奶仔猪采食量下降,严重时可导...

    648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妙招
  • 烟草治牛病有特效
    烟草治牛病有特效

    牛虱烟叶150克,麻油500克,一同炖热擦患处,或烟骨(或叶)1份,水20份,煮1小时,连渣一起擦患处,牛虱就会自动脱落。肚胀较好的香烟两包,香油500克,将烟丝捣碎,加油服下即可。疥癣取烟叶750克捣碎,加入5公斤30℃的温水浸泡48小时左右,用纱布滤出汁液,然后先用温水擦洗牛患处,除去痂皮;再用干净毛刷蘸烟叶水反复...

    2828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教程 畜牧文摘
  • 什么是饲料、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
    什么是饲料、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

    一般能被动物食用又能给动物某种或多种营养的物质统称为饲料。饲料是水产生产的基础,饲料成本决定着水产业的经济效益。预混料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简称,它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包括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预混料是全价配合饲料的一...

    660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教学
  • 牛饲料中维生素e对牛奶储存的作用
    牛饲料中维生素e对牛奶储存的作用

    加拿大一家生物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E,可以有效地防止牛奶中的脂肪氧化,从而延长牛奶的储存时间。研究人员在奶牛的日常饲料中,按每头每日添加700~900mg的维生素E,结果挤出的牛奶含有较高的维生素E,其储存时间在相同条件下,要比未添加维生素E延长3倍左右的时间。...

    516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手册
  • 饲料加工三忌
    饲料加工三忌

    不少农户在自配或购入的饲料中自行添加药物,希望促进禽畜的防病治病,但常因添加不当,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中毒甚至死亡。饲料添加应注意三点:  一忌无针对性选药饲料中添加药物应根据禽畜种类、年龄及生长阶段有无针对性选择用药。幼、老龄和体质较弱的禽畜及母畜应选择毒性低、用量少的药物。配合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选择易被胃肠...

    2428 特种饲养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指南
  • 益生素
    益生素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随之产生了动物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给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害。益生素制剂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制剂,具有无毒、无抗药性、无残留、无副作用的特点。研究表明, 益生素具有保健,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功效。  一、益生素的种类益生索可以是单一菌种制剂也可以是复合菌种制...

    1290 动物养殖知识 农业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技术
  • 黄牛常见病的防治
    黄牛常见病的防治

    1、牛支气管肺炎:患牛早晚咳嗽明显,流清涕,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达40℃。防治:加强防寒保暖,精心饲养管理。药用青霉素300~600万单位,链霉素150~200万单位,安基比林20~30毫升肌注;紫苏、荆芥、前胡、防风、桔梗、黄柏、麻黄、生姜各30克,党参、黄芪各40克,甘草20克,水煎取汁内服,连用2~3剂。2、牛低温...

    1199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指南
  • 春季养羊应补铜元素
    春季养羊应补铜元素

    羊毛的生长与铜元素有密切的关系,如不注意补充,会直接影响羊毛的质量。饲草中缺乏铜时,羊只会引起贫血,并会减少羊毛弯曲度,降低羊毛角蛋白质中胱氨酸的含量,结果不但光泽不佳,还会使黑色羊毛色素缺乏。春季的饲草中一般都缺乏铜,因为经过漫长冬季的风化,饲草中的铜损失严重,羊只更易发生缺铜症。为了保证羊的健康,获得质量较高的羊毛...

    1266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教学 农业养殖技术
  • 疫苗与抗菌素不宜混用
    疫苗与抗菌素不宜混用

    有些养殖户在进行预防接种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我囊炎等病毒性疫苗时,经常在稀释的疫苗内添加青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用以防止因接种疫苗引起鸡体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其实,大稀释疫苗时加入抗菌药物,尤其是大剂量添加时,这些抗菌药物会使疫苗稀释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发生改变而影响疫苗病毒的活性,无法有效地刺激机...

    1509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
  • 四小时腌制咸鸭蛋法
    四小时腌制咸鸭蛋法

    用这个方法腌制咸鸭蛋,只要3-4个小时就可腌制好,而且还可克服咸鸭蛋咸淡不均匀的缺点。   一、腌制原理鸭蛋浸泡在饱和食盐溶液中,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食盐溶液的渗透压增加,加强了食盐溶液向鸭蛋内的渗透力,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将咸鸭蛋腌制好,又由于饱和食盐溶液可以均匀地向鸭蛋内渗透,因而所腌制的蛋咸淡较为均匀。  二、...

    1963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北京郊区饲草发展的几点建议
    北京郊区饲草发展的几点建议

    1、积极稳步推进饲草生产(1)发展京郊草业市场。按京郊畜牧业发展要求,从理论计算,郊区应种植紫花苜蓿33333hm2以上、青贮玉米40000hm2、利用各种秸秆33333hm2,但仍是一个待开发的市场,主要在于养殖者养殖观念的转变。要努力打开苜蓿等主要饲草产品的就地转化利用渠道,消除种养联动的“瓶颈”因素。(2)完善苜...

    1682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指南
  • 狐酮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狐酮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狐是食肉动物,胃肠容积较小,肠道长度仅为体长的4~5倍,因此,只适于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日粮;生产中如不注意科学饲养管理,容易引发酮病,应引起高度重视。仅在1993~1995年间笔者在辽西地区就先后接触了3例大群发病,虽然经过及时的诊治未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但对幼狐的生长发育及成年狐的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幼狐到打皮期体...

    2594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科普 畜牧文摘
  • 防治奶牛不孕的技术要点
    防治奶牛不孕的技术要点

    奶牛不孕是指母牛到繁殖年龄后或分娩后的一定时间,经过多次配种不能受胎。也是奶牛业中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不妊娠产期推迟,母牛不能正常繁殖,延长了产犊间隔,有的奶牛因长期不孕导致生产能力丧失而失去饲养价值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尤其近几年农业部提出“要保护草原,实施禁牧”战略以来,我市从2003年以来,就推...

    2840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