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饲喂微生物
直接饲喂微生物是指一种自然存在的活的微生物源(美国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定义),习称益生素,是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旨在通过其对肠道微生物平衡的维护作用而达到促进动物消化道的健康进而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目前有近四十二种微生物被美国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列为“总的认为是安全的”并可作为直接饲喂微生物使用,可分为两类:细菌型和酵母型。
1.1直接饲喂微生物作用机理。动物在其消化道都寄生着数以亿计的复杂的微生物的群体。这些微生物中的一部分是对动物有益的、而另一部分却是对动物有潜在危害或致病性的。在健康的动物的消化道中,有害菌和有益菌之间的平衡是极其稳定的。
初生和幼年动物中消化道的微生物菌系不健全。动物在用药就医、断奶、换圈、换日粮、去势、长途运输及高温或严寒等高度应激的情况下,消化道的微生物菌系的平衡极易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肠道中的或外源的有害菌就很容易在此生长、蔓延和致病。因此在消化道中保持有益菌数量,从而达到微生物菌系的平衡,对动物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直接饲喂微生物中的有益菌在消化道中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其通过在肠道中的定植、生长、繁殖、产酸、分泌消化酶、分泌抗菌素、解聚胆酸盐、降解毒性胺、或激活动物的免疫应答从而对有害菌的生长起到了抑制性和竞争性的排除作用。酵母通过分泌一些生长因子并消耗对肠道有益微生物不利的氧气,进而在肠道中促进了有益菌的生长、维护了菌系的平衡,在瘤胃中促进了瘤胃微生物特别是纤维分解菌的生长、提高了粗饲料的消化率。
1.2直接饲喂微生物与饲料用抗菌素。现在一般认为:饲料中,添加的直接饲喂微生素与添加的抗生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很小。其原因是它们在饲料中的添加量都很小。在干性的料中它们都处于不活跃状态,因此不相互影响。在肠道中,它们之间分散得很开,各自为大量的饲料颗粒所包围。直接饲喂微生物为颗粒性的,可吸附在饲料颗粒或肠壁上;而抗生素为水溶的。这样,抗生素可迅速为肠内液体带走,而直接饲喂微生物却被滞留。由此,一般认为即使在肠道中,抗生素亦不会对直接饲喂生物的活性产生太大的影响。进一步,有此试验显示,饲料中添加的直接饲喂微生物和添加的抗生素对动物生长有协同作用。其机理可能是:抗菌素可杀死肠道的一些有益微生物,从而造成肠道菌系的不平衡。而直接饲喂微生物却可帮助重新建立肠道菌系的平衡,防止有害菌的伺机侵入。
饲料中添加直接饲喂微生物后,动物患病时仍然可以使用抗菌素进行治疗。添加的直接饲喂微生物可帮助动物体将被抗生素破坏的肠道菌系的平衡重新迅速建立起来。由于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会导致有害菌产生耐或抗药性,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会在肌体中存留,从而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目前,一些人用抗生素在欧洲已被禁用于饲料中。从发展的趋势看所有的抗生素将会被禁用于饲料里。这样,直接饲喂微生物就将最终取代抗生素,而成为天然的、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生长的保健和促进品。
1.3直接饲喂微生物的安全性和存留。直接饲喂微生物的选择和生产需要有大量的研究来支持的。经过严格挑选的直接饲喂微生物应是对动物和人体有益无任何副作用的自然中存在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研究背景,严格规范的生产才能保证直接饲喂微生物的安全性。在直接饲喂微生物的安全性得以保证的前题下,其在肠道或环境中的存留则将会是对动物和人体有益而无害的了。
2青贮接种菌
青贮的制作是奶牛和肉牛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常规的青贮是靠作物中自然存在的产酸菌的发酵产酸而使作物得以保存的。乳酸菌是在产酸菌中最重要的一种。其适应于非常宽的湿度,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生产大量的乳酸。乳酸可极快地降低青贮作物的酸碱度,从而迅速阻止了植物养分的分解、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
然而自然界并不总提供足够的这些有益的产酸菌。在这种情况下,青贮中的腐败菌就很容易占上优势,一些发酵中通常性的问题(包括植物呼吸,产热,汁液流失及次发酵)也会更为严重,进而造成养分的大量损失。因此在制作青贮时另外添加乳酸菌将能大大提高青贮的效率,最大限度地保存作物的养分和提高青贮的质量。
实例:百奥美青贮体是一含有乳酸菌,其中包括植物乳杆菌及戊糖片球菌的青贮接种菌制品。该产品为粉剂,每克含180亿菌落形成单位的乳酸菌。
推荐用量:每吨施加5.5克。可溶在水中,而后喷、洒在每次堆入的青贮料上。
北美的九个玉米/苜蓿青贮制作试验证明:施加百奥美青贮体,青贮中乳酸增多,酸度提高得快,作物干物质的保存提高%~7%。另外北美的三个青贮饲喂试验进一步显示:奶牛饲用百奥美青贮体处理的青贮,每头平均日产奶量提高1.4公斤(5%)。
3总结
在高效养殖技术备受关注的今天,可以预计上面介绍的养殖技术最新成果将会很快得到广泛的应用。适当的直接饲喂微生物将可大大提高畜禽的肠道健康,促进生长,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优质的青贮接种菌将有助于提高青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