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根瘤菌是提高豆科牧草产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原因是大多数豆科牧草与根瘤菌有一种互利共生关系,当牧草接种根瘤菌后,根瘤菌在豆科牧草根部形成根瘤后,可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化合物,满足植物对氮素的需求,大大地提高牧草产量、品质,同时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对生产者而言,可减少肥料投入,增加经济效益。例如,白三叶接种根瘤菌后,每年每亩可增收干草245--258kg(约合鲜草1225--1290kg)。不过,若不注意接种的技术要求,将导致事倍功半。现将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概括如下。
一、豆科牧草的根瘤菌接种法
在豆科牧草盛花期利用主根上的有效根瘤进行接种。此时根瘤膨大、根瘤菌活力最强。通常能固氮的有效根瘤形成于主根或第一侧根上,个体大而长,表面光滑,或有皱纹,明显地含有膨大的菌体,剥开后就能见到中心是红色或粉红色;无效根瘤常散生于第二侧根上,个体较小,数量较多,表面光滑,中心白色带绿,固氮能力很低或无固氮能力。
(一)明确能互接根瘤菌的草种。根瘤菌对共生的一种或几种豆科牧草具有亲密的关系,若二者不相配,那么接种就根本不产生固氮作用。现将能互相接种的豆科牧草例举如下:
紫花苜蓿组:紫花苜蓿、天蓝苜蓿、南苜蓿、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
三叶草组:杂三叶、红三叶、白三叶、绛三叶。
豌豆组:豌豆、野豌豆、蚕豆、扁豆
等。
豇豆组:豇豆、葛、胡枝子、花生、大翼豆、柱花等等。
(二)掌握接种方法
1.干瘤接种。就是在盛花期,选择健壮的植株,将根轻轻挖起,切去茎叶,洗净,剪去第二侧根和第一侧根的一部分,挂放在避风、凉爽、阴暗、干燥的地方,慢慢地荫干。到播种时,以干草根根瘤45--75株/公顷的用量,将干草根碾碎成细粉与种子拌和,就可播种。或是加入干根瘤粉细粉重量1.5--3倍的清水,在20--30℃的条件下不断地搅拌,促使繁殖,经10--15天后,与种子拌和播种。
2.鲜瘤接种。用200--300g的菜园土,加入一小杯草木灰,拌和后测定pH值为中性或微酸性,盛入大碗,盖好蒸半小时至1小时以消毒,冷却后,将选好的根瘤30个或干根瘤5--10株磨碎,用少量冷开水或冷米汤拌成菌液与蒸过的土壤拌匀,在20℃--25℃的条件下培养3--5天,每日略加冷开水翻拌,制成菌剂,每公顷种子需用菌剂750g。
二、熟悉种子丸衣化接种的过程
主要是利用厂家生产根瘤菌剂进行豆科牧草的接种。
首先称量牧草种子,然后按比例称量根菌菌剂(用量可见产品说明书)。再按大粒种子40ml/kg,小粒种子50ml/kg的用量配置胶液(常用胶液有阿拉伯胶、甲基纤维素)。同时称好丸衣粉剂(常用轻质碳酸钙、粘土),种子与丸衣粉剂的比例为1:0.2--0.6。将种子倒入胶液内充分混合后,放入根瘤菌剂,搅拌2--3分钟(要求粘着剂和菌剂均匀地附着在种子表面)。加入钼酸氨(用量常为每公斤种子15--20g)搅匀,再加入丸衣粉剂,搅拌使种子表面均匀地包裹一层丸衣粉剂,即得丸衣化种子,将制好的丸衣种子放于室内晾干。丸衣化种子最好及时覆土,否则24小时后,有效根瘤菌数将显著下降。
三、根瘤菌接种应注意的问题
1.根瘤菌怕日光,惧高温。在保存、运输、搬运、拌种和播种后(如拌种时要在阴暗地方,搬去田间时,用黑布覆盖,播种后立即盖土等),都要尽量避开阳光直射。
2.根瘤菌剂的有效期是半年,存放时间较长的,要加大用量,最可靠方法是镜检活菌数而计算用量。
3.由于农药30--40分钟就可杀死根瘤菌。所以要根瘤菌接种的,不用农药处理种子,一定要用时,应在根瘤菌接之前的3--7天进行药剂处理,并在根瘤菌接种后立即播种。并且已接种的种子,也不能与生石灰或浓厚肥料接触(只要肥料的数量及浓度不致损害种子的萌芽,也不会伤害根瘤菌)。
4.土壤湿度应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80%;土壤通气较好;土壤温度在20℃--28℃之间利于根瘤的生长发育。
(云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任健,邮编:650201)
摘自2003年第9期《农业科技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