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96年中国引进西方蜜蜂的100多年来,西方蜜蜂已使原来在我国呈优势分布的中华蜜蜂受到严重危害,分布区域缩小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杨冠煌研究员告诉记者说,引进蜜蜂品种如同引入外来物种一样,对本土近缘种类会产生干扰竞争,造成不良的生态效应。■中蜂“节节败退”根据美国E.C.Martin博士计算,我们食物中约1/3是直接和间接来源于昆虫授粉的植物。蜜蜂是主要授粉昆虫,占授粉总量60%以上。而蜂产品自古至今都是人类的健康食品。我国本土蜜蜂是中华蜜蜂,也叫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蜜蜂资源。杨冠煌介绍说,自引进西方蜜蜂(是东方蜜蜂近缘种)品种(亚种),如意大利蜜蜂、欧洲黑蜂等以来,全国中蜂分布区域比未引进前缩小了75%以上。最早引进西方蜜蜂可追溯到清朝末年。虽然历史上我国中蜂的分布区域及范围没有详细记载,但传统中医药材中往往都会用到中蜂。各地传统饲养在木桶、竹篓和树干等半野生状态的蜂群与野生蜂群并存,互为蜂源,呈成片集群分布,遍及全国各省。但引进西方蜜蜂以后,西方蜜蜂在一些城市周围的农村迅速扩散,取代了生存在靠近城市的平原和半山区的中蜂群,并逐步向各地发展,使中蜂分布区域逐步缩小,结果导致中蜂分布区域迅速减少。新疆和大兴安岭地区的中蜂相继灭绝,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已没有农民传统饲养的中蜂了。到1984年,尽管当时各省还有中蜂,但分布区域缩小很多,由成片集群分布变成零星和分离的片状分布。目前,西方蜜蜂已在全国分布(西藏除外),总群数约500万群,其密度在大多数地区超过原有中蜂。不仅如此,全国中华蜜蜂种群的数量也急剧减少,比引进西方蜜蜂前减少80%以上。在未引进之前,山林中野生蜂群稠密,到处可见农家传统饲养的中蜂群。但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两次大力引进推广西方蜜蜂后,至1981年饲养的中蜂已不足200万群,而目前饲养中蜂群不足100万群,山林中已很难找到野生中蜂群。■中蜂为何“屡战屡败”为什么东方蜜蜂“打”不过西方蜜蜂呢?杨冠煌说,中蜂与西方蜜蜂是蜜蜂属的近缘物种,引进的西方蜜蜂对中蜂产生了诸多竞争和危害,其中盗蜂行为是西方蜜蜂毁灭中蜂的直接手段。蜜蜂属各种类都具有在蜂群间互相盗蜜的行为,称盗蜂行为。这种行为若发生在同种的蜂群间,由于各群守卫蜂的把守,盗蜂多数被驱逐或被厮杀,很少造成危害。但许多中蜂群不能完全识别西方蜜蜂种的盗蜂行为,结果蜂巢“失守”,中蜂最终会因无蜜源可采集、无法度过冬季而死亡。另外,西方蜜蜂还干扰了中蜂的自然交尾。在干扰交尾的竞争中,西方蜜蜂占有优势。当一个村寨饲养的西方蜜蜂多于中蜂时,会使3公里范围内家养和野生的中蜂群的处女蜂王交配成功率急剧下降,甚至无法繁殖,这也是导致中蜂数量迅速减少的因素之一。还有一个问题是引入的西方蜜蜂同时带来了传染病害。历史上,中蜂群没有严重的病害。西方蜜蜂引进后带来该蜂种的诸多病害,如囊状幼虫病、成蜂麻痹病等。虽然这些病害在西方蜜蜂中已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传染到中蜂后,会造成中蜂的大量死亡。而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为更替蜂种则是造成中蜂减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生态影响不可低估中蜂对我国的生态具有平衡的作用,特别是对高寒山区的种群有影响。华北地区很多树种都是早春或是晚秋开花,有的则是零零星星开花,如果没有中蜂,这样植物的受粉就受影响。这是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特性,也是自然界留给我们的宝贵物种。杨冠煌介绍说,中蜂的减少及绝灭破坏了我国固有的自然生态体系,使植物多样性减少,从而影响其他生物种群的变化,如由植物种类众多的杂木林森林向植物单调的松杉林转化。导致以植物为生存的昆虫种类减少,使鸟类减少等,从而引发害虫大量发生。在我国自然生态体系中,西方蜜蜂与中蜂在生态上虽然有许多重叠,但其个体特性却存在许多差异。总的来说,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西方蜜蜂。例如,在同一采集地区,中蜂每日出外采集时间比西方蜜蜂提早和延迟,一般多2~3个小时。中蜂的灭绝就会降低当地植物授粉总量,使多种植物授粉受到影响,并逐渐减少一些种类的数量直至最终绝灭,结果导致山林中植物多样性减少。杨冠煌建议,在中蜂已处濒危状况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应首先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一项重要措施是禁止饲养西方蜜蜂。此外,在尚存一些中蜂而数量明显减少的长江流域山区也需划出中蜂区,以保存当地中蜂。通过选育抗病、高产的品种来提高中蜂生产性能,以减缓或停止中蜂被取代过程。积极探索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西方蜜蜂的高产性能,如分泌王浆、采集蜂胶等基因转入中蜂,培育高生产性能转基因中蜂新品种。一旦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新品种在经济效益上能赶上西方蜜蜂,就容易让蜂农接受和饲养,达到恢复当地中蜂种群数量的目的,这也可能是最佳的补救措施。
相关文章
-
八至九月间鱼塘怎么管
(一)加强吃食管理渔农说:“鱼长三伏”。因此,必须坚持看天、看水、看鱼灵活投喂。一般精饲料每百公斤鱼每天投喂3~3公斤,青绿饲料每百公斤草鱼、鳊鱼投喂50公斤左右。同时,每天坚持巡塘,清晨检查鱼塘有无浮头、病鱼、死鱼等现象;中午检查鱼类的活动和吃食及水质变化情况;黄昏时检查全天吃食情况,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的预兆。在炎热的...
1036 养殖手册 八至九月间鱼塘怎么管 养鱼技术 养殖 -
天然矿物质饲料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RareEarths,RE)是15种镧系元素和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钪、钇等17种元素的总称。化学组成一般为铈48%,镧25%,钕16%,钐2%,镨5%,此外还有4%的钜、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12种元素。目前,使用的稀土饲料添加剂有无机稀土和有机稀土2种类型。无机稀土主要有碳酸稀土、氯化稀土...
1666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技巧 家禽养殖技术 -
夏季饲养肉鸡关键技术
防署降温(1)喷淋降温:三伏天采用喷雾器向鸡舍房顶或鸡体喷凉水,每2~3小时一次,可使舍温降低4~8℃。(2)纵向通风降温:在鸡舍出粪门处设置排风口,在进料门处设置进风口,并根据舍内空间,均匀设置一定数量排风扇,沿鸡舍纵轴通风,舍温可降8~12℃,鸡感到凉爽舒适,有利于采食。(3)鸡舍屋顶刷白,可降低舍温0.9℃,提高...
738 特种饲养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技术 -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
猪场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在妊娠栏与产床数量上,以下公式可以帮助猪场实现正确的设计(按周设计生产单元)。妊娠栏数量的确定每周需配种母猪数=全场年产子窝数&pide;每年52周×配种母猪分娩率。配种母猪分娩率=实际分娩窝数&pide;参加配种母猪头数。全场年产子窝数=基础母猪头数×2~2.2。(2~2....
1069 动物饲养 畜牧业知识 农业养殖技术 -
如何应对高温对公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公猪是一种应激源,尤其是高温对成年公猪更是一强的应激源。据研究,如果公猪长时间处于强热应激状态下,将会对其生产性能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重视对公猪环境温度的控制,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1、高温对种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在环境温度超过37℃,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以上时,其对...
380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知识 家禽养殖妙招 -
狐狸饲养场卫生防疫措施
养狐场制定有效的卫生与防疫措施,减少或杜绝狐狸发病,对于提高狐皮质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卫生措施饲料卫生。绝对禁止从疫区采购饲料。有不少传染病是家畜和狐狸共患疫病,如果狐狸吃了患病家畜制成的肉类饲料,则会引起疫病发生。控制饲料的霉变。不新鲜、变质的饲料不能饲喂。实践证明...
747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手册 家禽养殖教学 -
高温季节鱼塘施药注意
夏季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表、鳃部及水体中的病原体,防治鱼病效果显著。但是施药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防治鱼病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造成严重的死亡,因此要注意高温季节鱼塘施药问题。一、注意对症下药。一般对濒临死亡的病鱼或死亡而未腐变的鱼尸,应对其体表、鳃丝、肌肉、内脏...
1848 养殖手册 高温季节鱼塘施药注意 养鱼技术 养殖 -
冬季,如何对獭兔进行催繁?
冬季要注意让种兔多晒太阳,以提高性欲,刺激排卵。对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母兔,应进行人工催情:(1)挑逗、引诱。当母兔不发情或拒绝交配时,可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让公兔追逐、爬跨1~2小时后,再放回原来的笼子,一般经3~4次即可使母兔发情。另外,将母兔与公兔隔笼饲养,或将母兔放入养过公兔的笼内,公兔释放的特殊气味也可诱使母...
1121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技巧 -
如何防止防购买掺假饲料原料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农业部立即开展了以饲料原料和饲料中三聚氰胺查处为重点的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整治期间,农业部先后三次派出督导组开展督导检查,落实各项整治措施,饲料原料和产品中三聚氰胺的检出率仅为百分之二点三九。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农业厅便要求饲料生产企业要自检,省内各级饲料监管部门随时抽检,小企...
364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