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养鱼是发挥水库蓄水灌溉以外的重要功能,化肥养鱼是一项不投饵(青、精饵料)、不施药(鱼药、农药)、无病害、生长快、操作易、见效快、效益高的无污染、无公害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氨基酸原粉代替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等氮肥,是化肥养鱼技术新的突破。氨基酸原粉是从动物副产物中提取的纯生物产品,无化学合成,鱼虾和浮游生物(鱼虾饵料)可直接吸收利用,转化彻底无残留,不污染水质,具有肥水养鱼双重功效。且含量高用量少,节省运费劳力成本。一、水库条件:以水面开阔的中、小型水库为宜,水深最好在20米以内、溢洪量不大,一般库水年交换次数在3次以下。二、鱼种放养:1、投放品种:施放化肥的目的是肥水,繁育浮游生物,所以水库应以投放白鲢(鲢)、花鲢(鳙)等肥水性为主,适当搭配草、鳊、鲤、青鱼。2、投放比例肥水性鱼占80~90%(白鲢占40~45%、花鲢占50~55%),其他鱼占10~20%。许多水库习惯鲢鳙比1∶0.3,但从水体中鱼种搭配均衡和经济效益考虑是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形成原因一是老养殖户的习惯,二是鱼种投放密度不合理,三是施肥数量不足和氮磷比例不合理,因此建议链鳙至少比例1∶0.6~0.8。3、投种时间与规格①数量:亩放养量按计划产量、水深和常年排水后最低水面积确定,一般亩放各类鱼种100~300尾。②规格:最好采用隔年鱼种。一般要求鳙苗5寸以上、鲢苗4寸以上,以0.05~0.10公斤/尾为宜。③投放时间:秋冬春季分批投库。若投夏花鱼种最好6.60厘米以上,以5月下旬至7月初投库为宜,分2~3批投库。三、科学施肥:1、施化肥时间:水温达到18℃即可施放化肥。施肥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10月下旬。重点在7~9月。施肥一定要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施肥时水温在20℃以上。2、化肥的种类水库施用的化肥有氮肥和磷肥。氮肥用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代替,磷肥用粉状磷酸一铵代替过磷酸钙,用量少成本低,效益高。3、氮磷肥比例:根据含量和肥效等因素考虑,应选择速溶速效化肥。据科学实验,当库水中氮的含量达到2毫克/升,磷0.20~0.60毫克/升时,浮游生物量达到20毫克/升以上,符合高产要求。因此氨基酸原粉与磷铵比例为1∶0.8~1。4、施肥数量四月中下旬但水温达到18℃时,第一次施肥应施足以保证浮游生物(藻类)的繁殖数量,每亩1~2米水深施用氨基酸原粉1.5~2.2公斤十磷铵1.5~2.5公斤,水深超过2米应适当增加用量。再次施肥根据水色判断浮游生物数量,一般施用氨基酸原粉1~2公斤+磷铵1~2公斤。全年施肥量根据计划产量、养殖密度和水质肥瘦确定。计算公式为全年施肥量=(每亩计划产量~鱼种量)×0.3~0.5(氨基酸原粉和磷铵的综合转化系数)×水库面积。四、水库养鱼的水质判断:水库养鱼的关键是肥水,水的肥瘦决定饵料(浮游生物)的多少,鱼类的生长快慢。因此观察判断水质好坏、肥瘦是养殖的重要技术,是是否投肥和投肥多少的重要依据。施肥后水肥时的水色呈绿或褐色。对养鱼有利的水色有二类。一类是绿色,包括黄绿、褐绿、油绿三种。另一类是褐色,包括黄褐、红褐、绿褐三种。这二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数量多,鱼类容易吸收消化的也多,此类水可称为"肥水"。如果水色呈浅绿、暗绿或灰蓝色,只能反映浮游植物数量多,而不能说明其质量好,这种水一般视为"瘦水",是养不好鱼的。如果水色呈乌黑、棕黑或铜绿色,甚至带有腥臭味,这是变坏的预兆,是老水或恶水,将会造成泛塘死鱼。五、施肥注意事项:1、掌握好施肥顺序和方法:若施碳铵和普钙,施肥的顺序是先施磷肥后施氮肥,不能颠倒。或第1天施磷肥,第2天施氮肥。氮磷肥更不能拌一起混合施,否则损失肥效。氨基酸原粉和磷铵可混合用水溶解,均匀泼洒。在水库的上风浅水区施放。船走S形。2、选择好天气:以晴天施肥为佳。天晴施肥利于浮游生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一般是上午9~12时,化肥停留在水上层的时间长,利于光合作用,利于浮游生物吸收生长。雨天、阴天、大风天气,无阳光或光照条件差,水体较浑浊,不宜施肥。3、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库水较肥时,浮游生物丰富,应及时补充营养元素,有利于浮游生物快速繁殖生长,为鱼类生产提供丰富而稳定的食料。切忌等到水变瘦时再施肥,否则需大量追肥水才变肥,成本上升,且耽误了生产时间,影响效益。4、施肥间隔时间:主要根据水色变化确定是否施肥,水色变淡说明浮游生物减少,应及时施肥。每次施肥后,水体透明度小型水库30~35厘米、中大型水库35~40厘米。一般情况下,水温20~25℃,8~10天;水温在25℃以上,5~7天一次,水色变淡后应及时施肥。5、施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和增加钙质:长期施用化肥水质容易变酸。在5~8月,每月应施1次生石灰,每次每亩15~20公斤,使库水含钙量达到100毫克/升以上(最好为120~180毫克/升)。且施生石灰亦是为了满足浮游生物和鱼类骨质生长需钙要求。Ph值保持在6.5~8.5之间利于鱼类生长。6、畜禽粪便可作为水库的有机肥料,以鲢鳙为主的水库,粪便等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后投放。生粪便投放过多在水中腐化过程要吸氧发热,既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又容易造成水库缺氧泛塘死鱼。表现为水质发黑,难于通过施肥改变水质。
相关文章
-
獭兔养殖技术规程4:仔兔的饲养管理
睡眠期的管理:1-12天的仔兔为睡眠期,此期应做到:及时吃足初乳,生后1-2小时应喂完第一次奶,否则会影响仔兔的成活率;防冻:窝温应保持在30℃,冬天设立有保温设备的仔兔培育室;合理寄养仔兔:对于产仔数过少的母兔及产后发生乳房炎的母兔,要将其所产仔兔寄养,方法如下:两母兔产期不超过3天为宜,保姆兔乳汁充足且健康无病,寄...
1925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 畜牧业文章 -
蛋鸡产蛋旺季接种疫苗的弊端
由于现在商品蛋的市场非常可观,的有的养殖户怕鸡传染病在鸡群中蔓延从而影响产蛋,就想注射接种一些疫苗等,如新城疫疫苗等,殊不知这样做不仅收不到好的预防效果,反而会引起鸡群产蛋的量的下降,同时也影响产蛋质量.据研究表明,鸡是否产蛋和产蛋多少除了与饲养管理和营养供应有关外,还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春秋这段时间气温适宜,鸡群的食...
498 养殖手册 蛋鸡产蛋旺季接种疫苗的弊端 养鸡技术 养殖 -
野生天蚕茧的采集与烘杀技术
天蚕是世界上珍稀野生昆虫,在昆虫分类学上属鳞翅目、天蚕蛾科。其丝呈天然绿色,以晶莹、美丽的绿宝石般光泽和高昂的价格被誉为“绿色金子”,并称为“纤维皇后”。此外,天蚕蛹含有18种氨基酸,可以作为医药、保健、化工的原料。1资源1.1省外野生天蚕在我国分布较广,北起黑龙江,南至广西均有野生天蚕的分布。长期以来,由于柞林资源的...
921 养殖手册 野生天蚕茧的采集与烘杀技术 养蚕技术 养殖 -
经产种貉的留种配种方法
貉子养殖场通过一年的饲养繁殖,已经掌握了所有公貉的配种能力和母貉的发情,产仔量、母性和奶汁分泌情况。同时又因为经产母貉一般在第二年至第四年产仔量最高,所以在第一年产后、取皮之前,根据记录、档案对所有经产公母貉进行一次挑选,逐步培育出优良的种貉。对继续留作种用的公貉应选体态大、身高体长、后肢粗壮而胸宽腰背长,平直,尾长而...
2975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畜牧业文章 -
养兔的效益高于猪牛羊
目前,不断增加的兔肉出口量,日趋提高的健康理念和消费习惯拉动着国内兔肉价格不断上涨。养殖肉兔料肉转化速度也高得惊人。世界养兔协会和我国分会专家共同得出结论:一只母兔在40个月内,连同后代可产2万千克兔肉,按目前国内市场价格算,价值24万元,纯利润5万元;按出口价格算,价值144万元,纯利润24万元。而相同时间一头母猪产...
2285 养殖手册 养兔的效益高于猪牛羊 养猪技术 养殖 -
蛋鸡开产推迟的解决方法
一、完善饲料营养饲料中能量不足、维生素缺乏、矿物质含量低,或氨基酸不平衡、质量差,会使蛋鸡生长受阻,影响生殖器官的充分发育,往往导致开产推迟。因此在配制日粮时一定要做到营养全面、均衡。二、合理控制体况从第一周开始就应抓好群体发育的均匀度,分群饲养,定期调群。切忌猛增料或猛减料,其效应在3周后方可表现出来,不宜操之过急。...
2658 养殖手册 蛋鸡开产推迟的解决方法 养鸡技术 养殖 -
如何让蜜蜂安全的越冬
一、蜂群缺饲料饿死因蜂群短缺饲料而饿死的蜜蜂,往往在蜂巢的一侧特别多。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补加饲料。补加的方法,是将饥饿的蜂群移到14℃以上的室内,把蜜汁喷到蜜蜂的体表,等到被饿得不能活动的蜂群全部苏醒后,再加入蜜脾,喂饲浓糖浆。喂后还要保持较高的室温,待工蜂整理好,再将室温慢慢降低,最后移入越冬室。二、巢室内太潮湿致死...
973 养殖手册 如何让蜜蜂安全的越冬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鱼生物饲料降本又增效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养鱼效益的关键。应用光合细菌,把农作物秸杆(如麦秆、稻草、玉米秆、花生壳等)生产成为鱼生物饲料,不但养殖效益显著提高,而且饲料成本还大幅降低。 光合细菌能产生多种促长因子、促免疫因子、辅酶Q等,促进幼体生长发育,在水产养殖上有如下作用:1、减少水体中有毒、...
2768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禁忌 畜牧常识 -
养好奶牛避免十大误区
当前,一些养殖户由于缺乏养殖技术或片面追求产奶量,在奶牛的饲养管理上,存在许多错误做法,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综合养殖效益。为此,笔者将奶牛养殖中的10个误区总结如下,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并尽量避免。一、早配种早得益许多农户在奶牛不到16个月就配种,体重还不到300公斤。造成的后果往往初胎易难产,母牛本身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
1410 养殖手册 养好奶牛避免十大误区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