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每年秋后部分规模猪场都有猪发生裂蹄病。发病时间从10月、11月开始,12月最为严重。发病的多为待配或初配的后备公、母猪和饲养在水泥、砖铺地面粗糙的新建堵舍内的猪。发生蹄裂后局部疼痛,起卧不便,因卧地少动继发肌肉风湿;有的磨破皮肤,形成局部脓肿。轻者影响按期配种或孕期正常活动,重者消瘦死亡或被淘汰。发病原因主要是因秋后天气由暖转凉,猪体的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青年猪蹄壳薄嫩,加上铅糙地面等碰撞磨擦,因而造成蹄壳出现裂缝。防治方法1.进入秋后转凉季节,普谝检查一次猪舍及舍内设施状况。如水泥、砖铺地面过于粗糙,可用砖或机械进行磨平,但也不要过于光滑,以防猪滑倒。对食槽、栏杆、隔墙的锐利部分也要磨平。舍内铺干草,既可护蹄,又能保温隔凉,防止肌肉风湿。2.每吨配合饲料中添加维生素H200毫克,用以预防蹄裂。如有发病,添加量增加1倍。至1月底视情况减量或停止添加。在正常饲养情况下,整个猪群最好每吨配合料中添加生物素100毫克。3.从10月开始,经常检查猪的蹄壳表面,若过于干燥应隔3-5天涂抹一次凡士林或植物油,以保护蹄壳,预防干裂。4.发病猪每日喂0.5千克胡萝卜,配合饲料中加1%的脂肪。干裂的蹄壳,每日涂抹1-2次鱼肝油,既滋润蹄壳,又促进愈合。若有炎症,进行局部消毒,视情况确定是否注射抗生素。病猪切忌久卧,要每日数次帮助、强迫站立、活动,以防继发肌肉风湿,造成更大损失。以上只是初步摸索的点滴经验,还须通过实践,加以充实完善。
相关文章
-
哺乳仔猪疥癣病的治疗
疥癣病俗称疥疤,是一种慢性皮肤寄生虫病。虫体从卵到成虫的整个发育期约10天左右,生长期较长。此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病猪的皮肤、周围的环境均隐藏有虫体,反复性比较强。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住病情的发展。现就一例哺乳仔猪疥癣病进行如下报道:1发病情况2004年9月18日,唐山某镇一养猪户1窝30日龄的12...
955 养殖手册 哺乳仔猪疥癣病的治疗 养猪技术 养殖 -
鸭蛋孵化厂设计与要求
1.孵化厂的总体布局与建筑设计要求(1)孵化厂的总体布局①孵化厂必须与外界保持可靠的隔离孵化厂要远离工厂、住宅区,也不要靠近其他的孵化厂或禽场。孵化厂为独立的一隔离单元,有其专用的出入口。孵化厂如附属于种鸭场,则其位置与鸭舍距离至少应保持150米,以免来自鸭舍病原微生物的横向传布。②孵化厂应视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规模孵化...
1279 养殖手册 鸭蛋孵化厂设计与要求 养鸭技术 养殖 -
生猪增生性肠炎的综合防治
生猪增生性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仅有5~10%,但因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药物预防。(1)对尚未表现临床症状的同群假定健康猪,按剂量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粉,连用5天后停药,再...
2574 养殖手册 生猪增生性肠炎的综合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山塘水库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2005年,棉花滩水库养殖的花白鲢曾发生较大面积死亡现象,发病区域达200亩,死亡率达70%,病情易反复且难控制,经诊断为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此病危害较大,养鱼户应予高度重视。一、流行情况:每年的3--5月和8--10月容易流行发病,发病的死亡率高达70--90%。二、病症:常出现“暗浮头”,初期在水面下10厘米游动...
1833 养殖手册 山塘水库鲢 鳙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
饲料引起育肥牛李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散发性传染病。李氏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植物和水中,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青贮料、干草及土壤中能长期存活,在粪便中可存活2年以上,在食品及植物屑片中可存活几个月,在干酪中可存活1年以上,还能在冰箱中贮藏的肉、蛋、食品中生存或生长。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2004...
462 养殖手册 饲料引起育肥牛李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养牛技术 养殖 -
防控寄生虫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一环
猪寄生虫病是造成饲料报酬降低和养殖场经济效益下降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又最容易被养殖业主所忽视。一般猪寄生虫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等。各种体内寄生虫对猪机体的危害均较大,如成虫与猪争夺营养成分,移行幼虫破坏猪的肠壁、肝脏和肺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造成猪日增重减...
2825 养殖手册 防控寄生虫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一环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