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甲鱼集约化养殖成功五要素

时间 : 08-20 投稿人 : 乍暖还寒 点击 :

(一)放养健康鳖苗目前养殖用苗主要为中华鳖苗、台湾鳖苗、泰国鳖苗、杂交苗等。实践证明,中华鳖苗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因此,养殖甲鱼应首选中华鳖苗。健康苗种的特征是体肥、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苗种应就近采购,这样才容易适应当地养殖。甲鱼放养前应进行体表消毒处理1、用2.5%的食盐浸泡8―15分钟可杀死体表寄生虫。2、用1%的食盐混合小苏打(1:1)的溶液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水霉病。3、用20―30ppm的呋喃唑酮混合15―20ppm的红霉素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减少甲鱼对环境的应激反应。(二)创造适宜环境放养前应先将水色培育好,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换水排污,坚持水上投喂,防止残饵污染水体。在池塘中放养一定面积的水葫芦和一定数量的花、白鲢,并定期泼洒光合菌制剂。池底应有适度的瘀泥层,一般10―20厘米即可,新塘底层也应准备一层细泥。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高密度并不等于高产量。养殖密度高,其残饵和粪便排泄量越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越高,水质很难控制。密度高,会使甲鱼之间抓伤、咬伤的几率增加,甲鱼更容易发病。室外大塘养殖,一般放养2―3只/平方米即可。另外,要尽量将甲鱼养殖区与外界隔离开来,防止无关人员及动物的干扰,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三)提供优质饵料甲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食性虽杂,但对动物性营养物的需求却较高。甲鱼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与在人工集约化精养条件下对饲料营养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要想使甲鱼的生长、成活率和商品质量达到最佳效果,必须选用优质配合饲料。当前甲鱼价格下跌,有的养殖户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低档配合饲料,这种做法是危险的,将会得不偿失。甲鱼因在人工精养下快速生长,内脏功能负荷较大,在饲养过程中,应长期添加一定比例的新鲜、无污染的鲜活饵料(如鱼、螺、肝、鸡蛋、蔬菜)打浆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以调节和改善甲鱼的内脏功能。现有一些地方甲鱼“白底板”病发生率较大与长期极少或不添加鲜料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也与水质调控不好、预防措施不够有关。(四)实行科学管理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甲鱼具有沿池边活动的习性,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消毒用药物一般采用刺激性小、配制方便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百毒杀等,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应用上述药物消毒1次。消毒药物应交替使用。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水上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有些地方将饵料台建于池中,采取人工划船或人工下水方式投料是不可取的。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这时干扰少,饵料又不易变质,而且摄食又快又好。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同时放养花白鲢也能起到较好的调水作用(鳙鱼60―100尾/亩、白鲢30―50尾/亩)。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工具应专用,并定期消毒。严防发病区的工具与健康区的混用,以免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五)完善防病体系1、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的养殖设施条件,包括养殖工程设施、水源和水质管理等内容。2、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日常操作,使用优质、全价、多样化和无病原污染的饲料。3、选用健康的苗种养殖。尽量做到就地培育稚、幼苗,同时尽量避免引入外地苗特别是进口苗,以防止病原体的继发性感染。既使引入,也必须进行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4、搞好日常卫生管理,建立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切断病原体的入侵途径,同时根据甲鱼病害的发生季节和特点,定期(每月2次,1次持续5天左右)投喂具有健胃促长、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和一些营养性补充剂。在发病的高峰期再添加一些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并适当延长药饵投喂时间。甲鱼因其本身的生命力、抗病力都很强,一旦表现出发病时就已表明发病个体已有一定数量,甲鱼在发病初期是不易被发现的。因此,定期防病,及时治疗,是甲鱼养殖成功的必要手段。

甲鱼集约化养殖成功五要素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鸭寄生蠕虫病-鸭鸟蛇线虫病(上)
    鸭寄生蠕虫病-鸭鸟蛇线虫病(上)

    鸭鸟蛇线虫病俗称包包病,又称鸭丝虫病是由鸟蛇线虫寄生于鸭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鸭,在流行地区发病率甚高,严重感染时常造成死亡,对养鸭业危害极大。本病分布于北美、印度以及我国的台湾、广东、福建、江苏、安徽、广西和四川等地。寄生于家鸭皮下结缔组织的鸟蛇线虫有两种即台湾鸟蛇线虫和四川鸟蛇线虫,但常见的...

    1413 养殖手册 鸭寄生蠕虫病 鸭鸟蛇线虫病上 养鸭技术 养殖
  • 前景看好的鲁西南斗鸡
    前景看好的鲁西南斗鸡

    鲁西南一带斗鸡也称咬鸡、打鸡和军鸡,属观尝型鸡种,分布在山东省菏泽地区与豫、皖、苏等省交界处一带广大地区,已有2000年历史。斗鸡魁梧健壮,形似鸵鸟,头皮、脸呈瘤状,红色。冠、肉垂形已不明显,无胫羽。以中原斗鸡为例,羽色主要有青、红、白三种。成年公鸡体重3.8公斤,母鸡3.02公斤,最大重6.5公斤。公鸡一般40日龄开...

    2499 养殖手册 前景看好的鲁西南斗鸡 养鸡技术 养殖
  • 注射猪瘟疫苗五不要
    注射猪瘟疫苗五不要

    不要过早注射有些养猪户给刚出生几天的子猪注射猪瘟疫苗,这样做不妥。因为初生子猪能够从母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可预防猪瘟。如在这时注射猪瘟疫苗,将会干扰和破坏母源抗体的作用。据试验,在子猪40日龄~45日龄、母源抗体开始消失时给子猪注射猪瘟疫苗最好。不要重复注射有些养猪户饲养的猪已由兽医注射了猪瘟疫苗,又自行重复注射,以为效...

    283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指南
  • 新产鸡冬季要限制产蛋
    新产鸡冬季要限制产蛋

    很多养鸡户认为,春孵新鸡当年冬季产蛋率越高越好。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新产鸡在冬季产蛋率如果超过60%,进入来年春季在鸡应该是产蛋高峰期时将发生停产换羽现象,特别是那些蛋用型良种鸡,春季期间正值收集种蛋、繁殖雏鸡时节,将会给繁殖优良种鸡带来困难而影响经济效益;即使新产鸡在春季不停产,也会造成蛋白浓度稀,品质...

    383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技巧
  • 猪疥螨病的诊治
    猪疥螨病的诊治

    猪疥螨病是一种由疥螨虫在猪皮肤上寄生,使皮肤发痒和发炎为特征的体表寄生虫病。由于病猪体表摩擦,皮肤肥厚粗糙且脱毛,在脸、耳、肩、腹等处形成外伤、出血、血液凝固并成痂皮。本病为慢性传染病。猪疥螨病对猪场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对子猪,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在阴暗潮湿的条...

    1073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
  • 母猪麻痹性瘫痪治疗法
    母猪麻痹性瘫痪治疗法

    胎儿大、产仔多、过度肥胖的母猪,生产前后容易发生麻痹性瘫痪。此病多因圈舍狭小,母猪产前运动不足,长期睡卧,胎儿过大,压迫后躯神经,或分娩时强力助产损伤神经而致。初期母猪后躯不灵活,腰部僵硬,不愿行走。后期猪后躯麻痹,卧地不起,精神萎靡呈昏睡状态,食欲减退,乳汁减少或无乳。针刺后躯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局部肌肉麻痹,多前肢爬...

    2819 养殖手册 母猪麻痹性瘫痪治疗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牛的产后期管理
    牛的产后期管理

    产后期是指从胎衣排出到生殖器官恢复到妊娠前状态的一段时间。产出胎儿时,子宫颈开张,产道黏膜表层可能造成损伤;产后子宫内又积存大量恶露,都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侵入创造了条件,因此,对产后期的母畜应加以妥善护理,以促进母畜机体尽快恢复正常,预防疾病,保证其具有正常的繁殖机能。产后母牛的护理应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产后期卫生...

    2055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 畜牧业文章
  • 初养奶牛注意的问题
    初养奶牛注意的问题

    1、进牛前应做好准备。初养奶牛户引进奶牛前要先学习掌握奶牛的基本饲养管理知识,搞好牛舍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购进奶牛的数量准备好充足的饲草饲料。这样,奶牛引进后才能保证奶牛生产的正常进行。2、莫贪便宜买劣质牛。许多初养奶牛户贪图便宜或不懂技术买了产奶量低的改良牛或者年龄偏大的牛,有的甚至买回患乳房炎、子宫炎的病牛。因此...

    1052 特种养殖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指南
  • 育成鸡的饲料与饲养
    育成鸡的饲料与饲养

    育成鸡消化能力较强,从雏鸡料转为育成鸡料,主要是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以防止过早开产,同时也是为了降低非生产性的饲料成本。换料要有1周的过渡阶段,由雏鸡料逐渐向育成料过渡,以使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由于育成鸡正处于肌肉、骨骼、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旺盛发育的时期,虽然饲料的质量可略为降低,但是各种营养要素的比例必...

    2261 养殖手册 育成鸡的饲料与饲养 养鸡技术 养殖
  • 猪副嗜血杆菌病控制
    猪副嗜血杆菌病控制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疾病――支原体病的“助纣为虐”,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猪副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中,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巨...

    1305 养殖手册 猪副嗜血杆菌病控制 养猪技术 养殖
  • 母狐春季的配种技术
    母狐春季的配种技术

    掌握母狐配种技术,是提高繁殖力,增强经济效益的关键。母狐繁殖季节很严格,一年只发情繁殖一次,通常从1月下旬开始至4月下旬结束。狐属自发排卵动物,排卵有准确的时间性,一般银黑狐排卵发生在发情的第一天下午或第二天早上,北极狐在发情的第二、三天,但不是所有的卵细胞同时成熟排出,有一定间隔时间,银黑狐约为23天,兰狐约为5――...

    2400 养殖手册 母狐春季的配种技术 狐狸养殖技术 养殖
  • 抓紧给猪驱虫
    抓紧给猪驱虫

    猪蛔虫、猪肺线虫等寄生虫进入猪体内后,会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其中猪蛔虫病的危害最大。患有寄生虫病的猪,大多表现为生长缓慢或长期消瘦,无精打采,呼吸短促,咳嗽,黄疸,被毛粗乱无光,卧地吃食,粪便带血等,俗称“僵猪”,且以2~6月龄猪多发。秋季是给猪驱虫的好时机。为了提高驱虫效果,必须掌握下面的关键技术。1.选药要...

    1590 养殖手册 抓紧给猪驱虫 养猪技术 养殖
  • 黄沙鳖的养殖技术
    黄沙鳖的养殖技术

    黄沙鳖品种特征及小水体生态养殖技术要点;黄沙鳖原产于广西境内的左江、右江、郁江、邕江、西江流域,是广西地区优质的淡水水产品之一。十多年来,尽管中华鳖市场经历了由高价格下跌至低价位的过程,而黄沙鳖却由于其特有的品质而使其市场价格稳定在200元/kg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国内外对黄沙鳖的需求...

    2197 养殖手册 黄沙鳖的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技术 养殖
  • 引进种羊技巧
    引进种羊技巧

    1、首先应了解掌握本地的饲草饲料条件,生态环境如何。例如气候类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海拔高度、土壤、经纬度等。2、应充分考察论证哪些品种适合本地饲养。如:抗病力、适应性、耐粗性、遗传稳定性及主要生产性能指标等。还有杂交改良效果是否显著,经济效益如何。3、确定待引品种后,应到非疫区引种,并有相...

    2617 养殖手册 引进种羊技巧 养羊技术 养殖
  • 如何判断池鱼生病
    如何判断池鱼生病

    鱼类生活在水中,生了病也不易被发现。要想知道养殖的鱼类是否生病,应先了解病鱼与健康鱼的区别。生产上一般可以从下述几种情形来判断。1.从吃食情况判断在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若鱼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即有可能是鱼病发生。2.从活动情况判断若有鱼儿在水面(水中)离群独游,行动迟缓或停浮岸边;有的鱼儿表现...

    586 养殖手册 如何判断池鱼生病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