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氨化稻草、氨化玉米秸、氨化麦秸的调制技术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制作上述各类氨化饲料的地区。
2.季节和天气的选择
秸秆氨化与气温关系较大,一般氨化的适宜温度范围在0-5℃,最适宜温度在10-35℃。在冬季最好选在中午,这样可以加快氨化速度,提高氨化效果。如在夏季,最好避开气温超过35~C的时期。
3.场地安捧
根据条件可采用窖氨化法或堆垛法,也可以用塑料袋或水缸等进行氨化。
窖氨化法:可以利用现成的青贮窖进行。如没有现存的窖需新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岗地作为窖址,最好是向阳背风的地方,也要注意便于交通和管理,同时不受人畜祸害。窖的大小可按每立方米装切短的干秸秆700千克左右设计。
堆垛法:不需要水泥窖或土窖,可在平地上进行。
4.原料和材料的准备
4.1秸秆
稻草、麦秸、玉米秆均可氨化。新鲜秸秆养分含量高,且含有一定水分,氨化时一般不必再加水,同时新鲜秸秆上脲酶活性强,能加速尿素分解。陈秸秆要求用保存良好的,即干净、
干燥、色鲜的,不应用霉变的秸秆。若能切短,则氨化效果会更好,各地奶牛场可利用青贮用的切草机。
4.2氨源
尿素、碳铵、氨水、液氨都可以。用液氨还没有条件,碳铵是最方便、最经济、效果又好的氨源。各种氨源的用量按干秸秆计算,碳铵10%、尿素5%、氨水10%-12%、液氨3%。
4.3塑料薄膜
氨化时需要用塑料薄膜密闭。应用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厚度不小于0.1毫米,最好用防老化的农用薄膜,不应用有毒的聚氯乙烯薄膜,以防对家畜发生毒害;也不应用过薄的塑料膜,以防扎破漏气和雨水漏入。
4.4其他材料
运输工具、水(氨化新鲜秸秆时不需)、秤、叉子等。
5.调制过程
5.1窖氨化法
5.1.1装窖的过程
对晴天收割的新鲜秸秆,如鲜稻草、鲜麦秸,可一边用切草机将其切短,放入青贮窖中,一边加入适量的碳铵或尿素,拌匀后踩实即可;水分过高的原料,应摊晒一下或掺入干秸秆,将含水量控制在秸秆量的30%-50%。对于干稻草等,要一边切短,一边喷水,一边撒碳铵或尿素,拌匀后踩实;也可将碳铵或尿素制成水溶液进行浇洒,每100千克干秸秆用水20-30千克。无论哪种情况,都必须尽可能将碳铵或尿素喷洒均匀。碳铵或尿素量一定要用足,否则秸秆不会软化,氨量不足时会产生霉菌,影响氨化质量。秸秆顶面要堆成馒头形,高出窖面至少1米,以防止下沉塌陷成坑,造成汪水。
如果用氨水,可先将秸秆堆好,最后将氨水用水桶或胶管直接向秸秆堆的中部浇洒就行,而不必分层浇洒。
5.1.2密闭氨化 将上盖用的塑料薄膜,沿秸秆的馒头形顶面顺坡向窖的两边铺压,窖边用泥土压实、封严。没有大的塑料薄膜,要多盖几层。在薄膜上面再压一层稻草或其他物料,能用泥土压实则更好。
5.1.3氨化时间
氨化反应的速度随环境温度而变化,温度越高则反应速度越快;反之,温度低时反应速度就变慢。不同气温时的氨化时间推荐如下表:
日间气温(℃)
氨化所需时间(周)
0~10
10~20
20~30
30以上
4~8
2~4
1~2
1周以下
5.1.4氨化期间的管理
在秸秆密闭氨化期间,要严加保护管理,防止人、畜祸害。在风雨天,要防止风刮坏塑料薄膜和雨水冲掉窖边的泥土。一旦发现损坏,出现破口或漏气,应及时修补好。
5.1.5开窖放氨
氨化好的秸秆,开窖后有强烈氨味,不能直接饲喂牛羊,必须放净氨味(即余氨)。放氨的方法是选择晴朗天气,把氨化好的秸秆摊开,并用叉子经常翻动,一般l至3天即可。此时,秸秆呈糊香或微酸香味。对湿度大的秸秆,晒一下适口性会更好。切不可让雨水淋浇,导致养分损失;也不可将开窖后的潮湿秸秆长时放置在外,以免引起霉变。
5.2堆垛氨化法
5.2.1场地清理
场地必须平整,清除石块、砖瓦块等坚硬物,以免扎坏塑料薄膜。为了防止氨水从地面跑掉,最好在水泥地上进行;如泥地,必须用塑料薄膜铺底。
5.2.2堆垛
一边堆垛,一边浇洒碳铵或尿素;用氨水处理,可一次垛到顶后再浇泼。氨源用量和加水量与窖氨化法相同,垛的形状若为方形,顶部要呈馒头形;长方形的垛,顶部要呈屋脊形。有条件的,可预先将秸秆打成捆,利于堆垛。
5.2.3封垛
垛好秸秆后,封垛。封垛方法:把上盖和铺底两块塑料薄膜的边重叠,平压在地平面,从头往里卷至垛根,再用泥土紧紧压住,踏实封严。
5.2.4注氨
若使用液氨氨化,在垛好秸秆注入氨气。注氨后将注氨孔洞用胶布粘贴、封口。
5.2.5氨化时间与管理
地面温度一般高于地下,所以氨化时间可比窖氨化法(5.1.3项)适当减少。氨化期间的管理同5.1.4项。
5.2.6开垛放氨
氨化处理结束后的放氨方法同5.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