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中药全蝎的饲养管理与中毒防治

时间 : 01-26 投稿人 : 稍尽春风 点击 :

中药的种植与养殖已经成为解决中药资源紧张和满足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蝎子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也是出口的重要药材之一。在中药学中,全蝎是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早体。其入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宋代医书《开宝本草》中,对蝎的功效主治就有了文字记载。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蝎的功效主治作了更详细的记载。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主治急惊风、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恶疮肿毒及较顽固的偏正头疼、风湿痹痛等。从蝎子提取的蝎毒,可以治疗一些恶性肿瘤和皮肤病、性病,并且在神经分子学、分子免疫学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里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结构的不断追求营养保健的功能,蝎子又作为美味佳肴登上了宴席的大雅之堂,其药用和食用价值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养蝎成为特种养殖的重要项目。本文以池养为例对其饲养管理和中毒防治的问题作简单的介绍:1 饲养管理1.1 选种和引种种蝎应选择体壮、个大、活跃的作种,尽量保留产仔多的种源及后代。引种最好选在春秋季节,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便于运输。1.2 建池蝎子的养殖池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意建造。养殖数量在3000~6000只的可用红砖按长2m,宽1.5m,高0.3m的规格建池。池内用塑料胶布或玻璃封好以防止其逃出。池的外壁用水泥抹光,池中用砖作蝎窝。窝的要求是要留有能让蝎子自由出入的缝隙。池的四壁与窝之间要留0.3m的空间作为蝎子活动场所和喂食用。如果需要四季加温饲养还要加盖火道或火坑。1.3 饲养管理池建好后即可放种入池,可投种蝎600~900只/m2。池中放入罐头瓶盛水,盖上比瓶口稍大一点的泡膜,将瓶倒过来放在池的四周供蝎子饮水用。水干后要重新换水。池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晚上8时左右投食,开始多投点,第2天早上8时清池时看看食料是否还有。若有,再投食时应少投;若无,可多投。每次投食量以吃完稍剩一点为宜。每15d左右清池1次,及时清理出腐烂变质的食物和自然死亡的蝎子,以防污染环境,温度在30℃以上时每天要打开门窗通风1~2h,保持池内的清洁干燥和空气新鲜。1.4 饲料蝎子吃食广泛,常用的饲料是黄粉虫,其他如蚯蚓等各种大小动物的肉和猪牛羊鸡的内脏切细后均可喂养。蝎子的食量很小,且喂饱后比较耐饥饿。1.5 养殖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5.1 注意遮光蝎子经常昼伏夜出,也有时出窝晒太阳,采取适当的遮光措施可以增加蝎子的觅食机会。1.5.2 池内的温度、湿度蝎子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5~30℃。此温度范围内可以提高蝎子的生长速度和产卵次数。池内的湿度也影响到蝎子的生长发育,每年的1~7月空气的湿度较适宜,而8~12月空气过于干燥时,可向池内经常洒一点水,但蝎子的窝内一定要保持干燥。1.5.3注意产卵期此时大量的种虫如果在同一池内产仔会出现大欺小、强欺弱的现象,造成种虫流产或幼虫死亡,因此要在种虫产卵时将其按大小分开饲养,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1.5.4 注意防止蝎子的敌害如鸡、老鼠、鸟、壁虎等,可在池的上方周围设置纱网或木板,同时及时清扫池内的污物也可防止一些敌害,如蚂蚁。1.6 蝎子病毒的防治蝎子一般无病,但有时因病毒真菌或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黑肚病,此病多因蝎窝温度过高,蝎子饮水过多所致。可以采取降温和停几天水的办法。其他一些非传染性病害多因饲养管理不善,气温不正常和外界环境影响造成的。另外一些疾病,如斑霉病、体腐病、枯尾病、体懈病等。1.7 蝎子的采集和加工收捕多在清明至谷雨用灯光诱捕,待蝎子出动后用竹筷夹入光滑的瓷盆中,或在窝口用盆接着,倒入其他容器中。捕得后,先将其进行大小筛选,保留适合的蝎子,然后将它们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后捞出,进行炮制后方可入药,传统炮制多采用盐水煮法,每kg蝎子加食盐300g,再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煮至蝎子全体僵硬,腹背成沟时捞出即可。现代常取蝎毒,如果粗取毒用剪尾法,即剪下活蝎的整个毒腺,将其浸入生理盐水中在0℃恒温保存,若直接提取蝎毒,可用人工刺激法,用夹子夹住度管,用试管口直接刺激尾部,毒液流出可收集,此外还有电震刺激法。收集的毒液经过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制成干毒。2 中毒防治2.1 全蝎的成分全蝎含全蝎毒素(buthatoxin),此为一种含碳、氢、氮及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它与蛇的神经毒类似,分子量为7000左右,水溶液长时间放置或用100℃加热2h,则毒性减弱。此外,还含有多种胺及氨基酸类,如苦味酸羟胺(droxyiminpicrate)、牛磺酸(taurine)、甜菜碱、三甲胺及卵磷脂、胆甾醇和多种脂肪酸类。蝎子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脂肪酸,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体的酯性成分。2.2 中毒原因全蝎虽属有毒的动物药,但临床应用很少中毒。因为蝎毒易挥发,不耐热,加热到100℃,30min后即被破坏。但是活蝎的毒液毒性很大,多在喂养采集时被蜇伤而中毒。因此,应注意和加强防护措施,如勿徒手捉拿蝎子,防止蝎子外逃等。2.3 中毒救治蝎子蜇伤后,中毒表现为:伤口剧痛,且持续达数小时之久。蝎毒与眼镜蛇毒相似,毒液进入人体后,局部出现肿胀、发黑,有时引起水泡、血泡和坏死,与伤口部位相应的局部淋巴结肿痛发炎。成人中毒后一般不致于有生命危险,可出现流涎、恶心、呕吐、汗流浃背、脉缓等症状。儿童被蜇伤后,可出现脉缓、水肿、呼吸困难、昏迷、抽搐、呼吸中枢麻痹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当及时救治。救治方法:2.3.1 蜇伤部位如有刺针残留,立即拔出。2.3.2 伤口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或3%氨水洗涤,出奇制胜后用拔火罐吸出毒液,局部用0.5%普鲁卡因及糜蛋白酶封闭。2.3.3 用明矾研末后米醋调匀外敷。2.2.4 蜗牛捣碎后,涂于伤处。2.3.5 食盐疗法,用饱和的食盐水滴到伤处,如果用饱和食盐水2~3滴,滴入眼中刺激结膜,效果更好。2.3.6 如有流涎、恶心、呕吐、脉缓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者,以阿托品皮下或肌注0.5~1mg。如出现呼吸衰竭,应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2.3.7 用南通蛇药片研末后外敷,效果较好。2.3.8 中药内服治疗蝎子蜇伤效果很好,用金银花30g,关边莲9g,土茯苓15g,绿豆15g,甘草9g。水煎服,2次/d,可中和毒性。

中药全蝎的饲养管理与中毒防治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蛋种鸡(罗曼褐)平养与笼养生产性能的对比
    蛋种鸡(罗曼褐)平养与笼养生产性能的对比

    近年来,蛋种鸡笼养和人工授精技术作为种鸡饲养中先进的生产要素得到较快推广,成为种鸡场提高单位面积饲养量,节省饲料和提高产蛋后期受精率的有力措施。但由于生产环境和饲养条件的变化,新的疫情不断发生,种鸡笼养的一些不利因素逐渐显现。种鸡在笼内运动的限制,影响了种鸡正常的生命活动,机体代谢改变,抵抗能力降低,易发病。尤其是人工...

    318 养殖手册 蛋种鸡罗曼褐平养与笼养生产性能的对比 养鸡技术 养殖
  • 兽药残留对食品的影响
    兽药残留对食品的影响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所谓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的残留兽药有抗生素类、磺胺药类、呋喃药类、抗球虫药、激素药类和驱虫药类。兽药通常是通过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用药、在饲料添加剂中使用以及在食品保鲜...

    298 特种养殖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手册
  • 冬养蛋鸡多产蛋有招
    冬养蛋鸡多产蛋有招

    冬季气候寒冷,光照时间缩短,容易引起鸡产蛋量下降。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蛋鸡冬季高产。提高营养:冬季气温低,鸡要多消耗营养抵御寒冷。为了保持蛋鸡高产,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适当提高能量饲料的比例,同时可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含量。此外,还可采取增加饲喂次数等措施,促进蛋鸡多采食。保温防寒: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

    838 养殖手册 冬养蛋鸡多产蛋有招 养鸡技术 养殖
  • 猪饲料加工三要素
    猪饲料加工三要素

    不少农户在自配或购入的饲料中自行添加药物,希望促进禽畜的防病治病,但常因添加不当,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中毒甚至死亡。饲料添加应注意三点:一忌无针对性选药饲料中添加药物应根据禽畜种类、年龄及生长阶段有无针对性选择用药。幼、老龄和体质较弱的禽畜及母畜应选择毒性低、用量少的药物。配合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选择易被胃肠吸收...

    1029 养殖手册 猪饲料加工三要素 养猪技术 养殖
  • 架子牛的选择
    架子牛的选择

    一般来讲,12月龄以上的牛都称为架子牛。但是只有1~2岁的架子牛才能生产出高档的牛肉来,并且这一阶段的牛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效益好。3~4岁的牛生长发育已近停止,只能沉积一些脂肪改善肉质。所以选牛时一定要注意准确判断牛的年龄。另外还要注意:选择引进品种如西门塔尔、夏洛来等与国内黄牛的杂交后代,体貌要好,头短宽,脊...

    2456 养殖手册 架子牛的选择 养牛技术 养殖
  •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黑心病是鸭梨贮藏期间发生的生理病害,鸭梨放入0℃冷风库贮藏30―50天后即可发病。其病变初期在果心外皮可发现褐色斑块,逐渐扩展到整个果心,严重时果肉部分也会出现界限不明的褐变,风味变劣,在果实外观上一般没有明显反应,但却极大地影响了鸭梨贮藏保鲜的时间和品质。导致鸭梨黑心病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贮藏前期的温度过低(0―5...

    1525 养殖手册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养鸭技术 养殖
  • 浅析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及对策
    浅析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及对策

    种蛋的受精率,不仅直接影响到孵化率,更影响到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种蛋的受精率,能有效地提高供雏数量,最大限度的挖掘种蛋的利用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很多,现就主要的几种因素介绍如下。1、公母比的配置公鸡与母鸡正常交配才能产生受精卵,孵化出雏鸡。因此公鸡与母鸡的比例是种鸡群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公...

    454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业知识 畜牧业文章
  • 国外养猪怪招
    国外养猪怪招

    小苏打增重美国将小苏打加到缺乏赖氨酸的猪饲料中,以弥补赖氨酸的不足。这种方法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使猪长肉多,增重快。 柠檬酸增重英国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克柠檬酸,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改善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可使猪从日增重189克提高到216克。这种方法最适合喂养体重510公斤的断奶猪。...

    912 养殖手册 国外养猪怪招 养猪技术 养殖
  • 巧治新生仔兔不吃奶症
    巧治新生仔兔不吃奶症

    新生仔兔不吃奶症是因母兔怀孕后期营养不平衡所致。此症在仔兔出生后2-3天内发病,在同一窝内,部分或整窝相继发病。患病仔兔表现为不吮乳,皮肤凉而发暗,全身软绵无力,最后于昏迷状态下死亡。治疗妙方:用自行车气门芯乳胶管2厘米套在注射器的接嘴上,吸取25%葡萄糖液后,将乳胶管插入患病仔兔口中,缓缓推动活塞,每只仔兔灌服1-2...

    2266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教学
  • 饲料对禽蛋质量的影响蛋黄颜色
    饲料对禽蛋质量的影响蛋黄颜色

    (一)黄色蛋黄颜色(yolkcolor)对鸡蛋的销售起着重要作用。消费者偏爱的蛋黄颜色介于金黄色和橙黄色之间。同肉鸡皮肤着色一样,蛋黄着色取决于饲粮中的氧化型类胡萝卜素在蛋黄中的沉积。提高蛋黄着色的方法有2种,一是添加人工合成色素或天然色素提取物;二是使用富含叶黄素的饲料原料,如黄玉米、玉米蛋白粉、草粉和苜蓿粉。影响蛋...

    1558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妙招
  • 大肠杆菌所致仔猪腹泻病的诊治
    大肠杆菌所致仔猪腹泻病的诊治

    仔猪腹泻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仔猪肠道疾病。其中大肠杆菌引发的腹泻对于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更为常见,,可导致严重水样腹泻、脱水甚至死亡。笔者最近诊治了一生猪养殖场的仔猪因大肠杆菌感染引发腹泻病的病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整理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南阳市郊区某生猪养殖场,于2006年11月20日上午发生大...

    742 特种养殖 畜牧业知识 畜牧文摘
  • 浅谈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浅谈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随着新城疫弱毒疫苗和灭活苗的普遍应用,近年来新城疫的暴发流行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但以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淘汰率和散发流行为特点的非典型性新城疫在全国各地流行颇为频繁,给养鸡业带来了不少麻烦和经济损失。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具有母源抗体或经新城疫疫苗数次免疫或处于高发疫区的鸡群,病情比较缓和,以30日龄~4...

    579 动物养殖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教学
  • 食糖在畜禽养殖中的妙用
    食糖在畜禽养殖中的妙用

    日常食糖主要有红糖、白糖、葡萄糖等,糖用于畜禽饲养中,可以促进畜禽生长发育与疾病防治。1、促雏早发育将红糖掺入水中调成10%的食糖溶液。雏鸡开食一天后饮用,每日两次,可促进雏鸡发育。2、促鸭早产蛋将5%的红糖溶液掺入鸭饲料中,每天2次,喂养一个月,可使鸭早产蛋。3、促猪早发情将30克左右的红糖倒入锅内加热,不断搅拌,等...

    2007 特种养殖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教学
  • 发芽饲料的制作
    发芽饲料的制作

    冬春季节水冷草枯,青绿饲料缺乏。而发芽饲料含有多种维生素,可弥补冬春青饲缺乏和饲料中维生素之不足。现将其制作和饲喂方法简介如下,供参考。制作方法:供作发芽饲料的原料主要有大麦、稻谷、玉米等,其制作方法基本与生豆芽相似。先把原料筛干净,剔除杂质,淘洗漂去霉变、瘪粒,放入25~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籽粒膨胀后,捞出平摊...

    2161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业知识
  • 种公猪繁殖障碍的防治
    种公猪繁殖障碍的防治

    公猪繁殖障碍大致有三种情况:性欲减退或丧失;有性欲,但不爬跨母畜,不能交配;有性欲,但精子异常,无受精能力。性欲减退或丧失表现为不愿接近或爬跨发情母猪其原因多见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激素分泌异常,营养失调。调教方法不当,饲养环境不佳也可引起。防治:(1)在选购种猪时应认真挑选,睾丸大小不一,或睾丸发育不良等先天性...

    443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妙招 家禽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