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鹅感染鸭瘟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回望 点击 :

在某市及周边地区养鹅的农户数量众多,其中有不少专业养鹅大户,品种以狮头鹅为主。某市种鹅存栏量约1.1万多只,年产蛋量约21万枚,生产鹅苗19万只。近年来,随着养鹅量的日益增加,常有鹅感染鸭瘟的病例发生。鸭瘟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引起鸭、鹅等雁形目禽类(主要为水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疫病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禽常见精神不振,肿头流泪,两脚瘫痪,食欲废绝,排绿色稀粪,体温升高。剖检死禽可见皮肤出血,皮下脂肪样浸润,肝脏出血,坏死以及整个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和坏死等。一、流行病学调查1.地区分布:本病分布广泛,在某市各县区均有发生,这与水禽饲养量大、水源易污染和贸易频繁等因素密切相关。2.易感动物:鸭瘟只感染鸭、鹅及野生水禽,其他家禽和家畜未见发病。鸭和鹅之间其易感性有差别,一般来讲是鸭敏感于鹅。但近年来,鹅群中经常出现感染鸭瘟,呈现出一定的流行性,而鸭群感染鸭瘟的情况反而有明显下降趋势,已较难发现。3.品种、龄期和性别:一般情况下,鸭、鹅等水禽流行本病时,所有品种、龄期和性别都易感,但鸭比鹅敏感,而狮头鹅似比阳江鹅、清远(乌棕)鹅的抗病力强些,本病多见于成年的鸭、鹅中,尤其是种用鹅,而15天龄内的小鸭和小鹅未见发现,雌性比雄性敏感。4.流行季节:鸭瘟在我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在鸭群中多流行于7月至翌年2月;而在鹅群中多见于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5.传染来源与传播途径:病禽及隐性带毒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指出的是野生水禽排毒而污染水源,易引发本病,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6.流行形式:本病以前多呈暴发性流行,在10~20天内可波及全群。目前的流行已呈明显的散发性,尽管个别地区仍时有发生。但是,本病在鹅群中流行时间较长,呈持续性传染,严重危害着养鹅业的发展。二、临床症状病鹅体温升高至43℃以上,呈稽留热;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头须卷乱,不愿下水,走动困难,呆立;双翅下垂,行走无力,卧地不起;饮水增加,大部分病鹅头颈明显肿大,呼吸困难,眼肿大,故俗称“大头瘟”;流泪,有浆液性分泌物,出现湿眼圈现象,部分单侧性角膜混浊;鼻腔有浆液性和黏液性分泌物;食欲减退,甚至厌食;下痢,拉绿色或白色稀粪,腥臭,部分病鹅死前出现全身震颤,发病4~7天后出现死亡。产蛋鹅(鸭)群的产蛋量明显下降,且畸形蛋增加。随着死亡率的上升,可减产70%以上,甚至完全停产。三、病理剖检对病鹅进行剖检,头颈部皮下结缔组织出现弥漫性炎性水肿;实质器官严重变性,特别是消化道黏膜的炎症和坏死很有特征。头颈部肿胀的病鹅,切开肿胀部位皮肤流出黄色透明液体;食道有糠麸样物质被覆,剔除后其下面是浅表溃疡和出血点(部分形成出血条带或出血斑)或在黏膜上散在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溃疡;腺胃黏膜上有斑点状出血,有时在与食道膨大部交界处或(和)与肌胃交界处出现一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层充血或出血;肠道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小肠集合淋巴滤泡肿胀坏死;直肠后段严重出血,泄殖腔充血出血、水肿、溃疡,溃疡处常有绿色痂皮状物被覆且不易剥离。心脏冠状脂肪有针头状出血点,心内外壁均有出血点;肝脏瘀血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死灶,有些坏死灶中间有小点出血,或坏死灶被一出血环所包围。四、实验室诊断1.以无菌操作,采取病料接种于三糖铁、普通营养琼脂、肉汤培养基和鲜血琼脂培养基中,均未发现致病性细菌。2.病鹅内脏研磨、离心、亡清液用双抗处理后接种于11日龄的鸭胚,均在48~72小时内死亡,胚胎体表水肿并有小出血点,绒毛尿囊膜有灰白色坏死、水肿,肝脏有坏死灶。3.分离出来的病毒人工感染雏鸭均发病,并可见鸭瘟的典形临床症状及病变。4.根据流行病学、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可诊断为鹅感染鸭瘟。五、治疗措施1.依据特征性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一般可初步诊断为鹅感染鸭瘟,即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建议在产地饲养场立即对鹅群进行紧急接种大剂量(20~40羽份)的鸭瘟疫苗,15日龄以下鹅只用20羽份,15~30日龄鹅只用30羽份,30日龄鹅只用40羽份,先注射外观精神良好的假定健康群,注射一只鹅换一个针头。同时,用恩诺沙星或敌菌净溶液供饮3~5天,预防和控制继发细菌感染。鹅舍及运动场彻底清洁消毒。采取这些综合措施后,一般经5~7日病情即能得到有效控制。2.未能及时购买到鸭瘟疫苗,可采用中草药治疗,也能取得效果。①胆草、黄连、黄柏、桔子、茵陈、大黄各12克,枳壳6克、木香3~5克。木香预先浸泡1天,其他药物煎煮去渣留液,可用于浸泡大米喂饲或饮服。②用土鳖虫喂鹅,每只鹅喂服2~3只蚕豆大小的土鳖虫,每天3次,连用3天。六、讨论1.应从非疫区引种,并经过严格的检疫,确保进入流通环节的鹅苗无疫病,防止病原蔓延。2.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近年来鹅群感染鸭瘟的病例有上升趋势,而鸭群受感染的病例反而下降。这是由于养殖户对于鸭瘟的认识不足,以为鸭瘟只感染鸭子,不会感染鹅只。所以,鸭子的鸭瘟免疫接种做得较早较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对鹅群免疫鸭瘟的认识不足、防疫意识不强,较易留下鸭瘟的免疫空白或免疫不当,形成了易感动物,较易受到鸭瘟病毒的感染。3.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免疫防制。由于现今鸭瘟病毒毒力似有所增强,发病日龄有所提早,正常免疫接种剂量已不足,未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鹅只免疫接种应提前到20~25日龄时,接种剂量应提高到5~10羽份剂量,鸭只免疫接种应提前到25日龄时,接种剂量应用5羽份剂量,种用的一年注射2次鸭瘟疫苗,每次20~30羽份剂量,这样才能及早有效地防止鸭瘟感染。发病鹅群进行紧急接种时,采取大剂量20~40羽份接种。这是由于接种弱毒鸭瘟疫苗能干扰强毒病毒在机体里的繁殖复制和侵害的原理,使鹅只得到保护。4.在同一场地饲养不同种类的动物要注意做好隔离措施,同时要加强消毒工作,防止疫病的相互感染和交叉感染。5.调查资料说明,鸭瘟在近30年来的流行,最主要原因是未实施严格检疫和妥善处理病死鸭、鹅,发病鸭鹅有的调运远处,有的到市场出售,有的弃之于河涌池塘等处,致使病毒到处散布,易引发本病。6.鸭瘟的免疫注射不及时,免疫密度不高,免疫接种不当,以致易感鸭鹅大量存在,常常致使本病的发生。7.由于免疫日龄提早,免疫剂量的提高是为了有效地排除鸭瘟母源抗体的免疫干扰,以达到理想免疫效果。

鹅感染鸭瘟的诊断与防治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富马酸亚铁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富马酸亚铁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铁是动物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是构成血红素、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的组成部分,与动物的造血、携氧、产能等过程密切相关。动物在合成体细胞蛋白时,需要嘌啉的作用,而铁是合成嘌啉的必需物质。当动物缺铁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生长迟缓、抗病力弱、饲料利用率降低、繁殖能力差,其次是贫血、下痢、死亡现象发生。而且铁对机体免疫...

    1827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
  • 鹅的鸭瘟防治
    鹅的鸭瘟防治

    鹅的鸭瘟是由鸭疱疹病毒Ⅰ型引起鹅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鹅的鸭瘟呈世界性分市,常呈周期性流行,死亡率高。患鹅的临床症状特征是体温升高(稽留热)、呼吸困难、肿头,流泪、软脚、下痢;主要病理变化是消化道出血、坏死、肝脏出血、坏死等。一、流行特点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中成鹅。近年来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最早的发...

    466 养殖手册 鹅的鸭瘟防治 养鸭技术 养殖
  • 初冬谨防鸭倒蛋
    初冬谨防鸭倒蛋

    蛋鸭“倒蛋”是指春季养的母鸭,从11月进入产蛋期,而这时气温逐渐变冷,日夜温差过大或因营养不足,导致刚产蛋的蛋鸭就停产“休假”。如果蛋鸭“倒蛋”就开始换毛,一换毛就要到明年春天才能产蛋。如果此期能控制鸭“倒蛋”,就能大大延长产蛋期,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当鸭出现蛋的个体变小,蛋壳变薄,产蛋时间延迟喂水、上岸羽毛潮湿,往鸭...

    1222 特种饲养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妙招
  • 嫩滑枝竹焖白鳝
    嫩滑枝竹焖白鳝

    主料:枝竹约200克,白鳝约500克,蒜肉8粒,冬菇4只,青蒜1条(切段),磨豉酱1汤匙。 配料:芡汁料:盐、糖各1/2茶匙,生抽,老抽、酒各1茶匙,麻油、胡椒粉各适量,水1/2杯。 做法:1、枝竹抹净,剪成5厘米长条,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捞出即置冷水中浸软,冲去油腻,沥干水分。2、白鳝用盐拌擦过,洗净,抹干,切厚件,...

    613 养殖手册 嫩滑枝竹焖白鳝 养鱼技术 养殖
  • “三定三改”养猪效益高
    “三定三改”养猪效益高

    当前,许多养猪户认为只要挑选好生猪品种、给猪饲喂好的饲料、加强疫病防治就可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他们一般不注意饲喂方法的改进,总认为只要把饲料喂到猪肚里猪就会长肉。其实,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如果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不仅能够节约饲料,而且可以使猪多长肉、快出栏。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三定三改”养猪法。三定一、定...

    2928 养殖手册 三定三改养猪效益高 养猪技术 养殖
  • 龟类肠胃病的防治
    龟类肠胃病的防治

    龟类的肠胃病又称肠胃炎或肠炎病,是春末和夏、秋高温季节的常见病和易发病。1症状龟类初患肠胃病时精神不振,活动迟缓,食欲下降直至废绝,唯喜饮水;粪便稀软不能成形,色呈黄褐色、黑褐色或猪肝色;腹胀气滞,严重者水泻并带恶臭味,pH值呈强碱性;后期眼球下陷,皮肤干燥、松弛、无弹性、无光泽,最后衰竭而亡。剖检则见肠胃充血、发炎。...

    1203 养殖手册 龟类肠胃病的防治 乌龟养殖技术 养殖
  • 肉鸡腹水综合症防治
    肉鸡腹水综合症防治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肉鸡的几种重要综合症之一。其特征是,腹水明显,右心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脏病变。一、病因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肉鸡对能量和氧的消耗量多,尤其在4-5周龄,是肉用仔鸡的快速生长期,易造成红细胞不能在肺毛管内通畅流动,影响肺部的血液灌注,导致...

    1151 养殖手册 肉鸡腹水综合症防治 养鸡技术 养殖
  • 蚕蛹巧加工
    蚕蛹巧加工

    蚕蛹是家蚕的蛹(蛾),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核黄素、微量元素及不饱和脂肪酸。中医学认为,蚕蛹性味甘平,具有祛风健脾、补肝益智、抗衰老、止渴等功效。近年来,综合加工的蚕蛹系列食品,投放市场后倍受顾客欢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将蚕蛹食品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蚕蛹威化饼干(一)制蚕蛹干粉鲜蚕蛹用70℃温水浸泡20分钟后换冷水浸泡...

    459 养殖手册 蚕蛹巧加工 养蚕技术 养殖
  • 鸡念珠菌病的防治
    鸡念珠菌病的防治

    禽念珠菌病又称"软嗉症""鹅口疮"、"酸臭嗉囊病"、"禽消化道真菌病"等,是禽类在夏秋季节的常见病。一.症状本病多感染雏鸡或中雏,其症状多为全身消瘦,发育不良,喜饮水,厌食饲料,精神萎顿,绒毛稀少,皮肤干燥,嗉囊积食,触膜松软,稍加压力可见口水流出。其口腔有酸臭味,严重病例呼吸急促、下痢、脱水衰竭而死。成鸡也有感染,其...

    1526 养殖手册 鸡念珠菌病的防治 养鸡技术 养殖
  • 仔猪断奶后常见问题
    仔猪断奶后常见问题

    1断奶仔猪易出现的问题断奶意味着仔猪不再通过母乳来获取食物.仔猪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般为1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断奶关”.这期间若饲养管理不当,仔猪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1.1生长倒扣断奶仔猪由于断奶应激,断奶后的几天内食欲较差,采食量不够,造成仔猪体重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往往需1周时间,仔猪体重才会重新增加.断奶后...

    433 养殖手册 仔猪断奶后常见问题 养猪技术 养殖
  • 洞?庭X碧?波(蚕桑)
    洞?庭X碧?波(蚕桑)

    选育单位: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审定情况:l999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蚕桑20000007。品种来源:(限1X秋丰)X(限2X854B)。特征特性:二化四眠夏秋用斑纹双限性四元杂交种,花蚕为雌蚕,白蚕为雄蚕。“洞?庭”、“碧?波”催青经过相同,“洞...

    1883 养殖手册 洞庭X碧波蚕桑 养蚕技术 养殖
  • 鸭饲料的配制
    鸭饲料的配制

    由于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鸭的生产性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对饲料和营养的要求也更高;另一方面,饲料占养鸭生产总成本的60%-80%,。因此,自配饲料的养鸭生产者,必须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它们在各种饲料中的准确含量,参照饲养标准,配制出能满足鸭不同阶段营养需要的最佳日粮,才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鸭饲料配...

    600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技巧
  • 野猪养殖种猪选择
    野猪养殖种猪选择

    野猪养殖场必须拥有1~2头纯种野公猪。常言说的好: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由此可见种猪的重要性。选择好的种用野公猪,对于后代表现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般将具有身长、腿高、嘴尖等符合野猪特征的纯种野公猪留神。将野猪与家猪杂交所产的后代作为种用,培育出来的后代有返祖现象,即生产出来的猪只,外观有部分不象野猪,...

    2967 养殖手册 野猪养殖种猪选择 养猪技术 养殖
  • 金鱼病害综合防治
    金鱼病害综合防治

    金鱼是变温动物,体弱性娇,相对于一般鱼类来讲,其生命力较弱,极易在养殖、运输等过程中死亡。造成金鱼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缺氧、病害、鱼体损伤以及水质、水温、环境等变化超过金鱼的耐受程度等。如何提高金鱼养殖经营中的成活率,一直是金鱼生产经营者孜孜以求的经营技巧。现结合实际谈一谈金鱼病害防治技巧,以供参考。养殖场所要合适金鱼病害...

    1901 养殖手册 金鱼病害综合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 气雾免疫在预防和治疗蛋鸡有呼吸道症状疾病的特殊作用
    气雾免疫在预防和治疗蛋鸡有呼吸道症状疾病的特殊作用

    气雾免疫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型工厂化、规模化商品代蛋鸡场作为防制非典型新城疫发生一个非常实用、非常有效的免疫方法,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养殖户的兴起,大型工厂化、规模化商品代蛋鸡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气雾免疫这个好的免疫方法,也随着大型工厂化、规模化商品代蛋鸡场的消失而淡化,近十年,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这...

    712 养殖手册 养鸡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