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龙虾已成为餐桌上宠物,身价倍增,价格一路攀升,据预测未来5年内小龙虾市场不会出现过饱和现象,各地小龙虾养殖迅速掀起。经笔者调查目前小龙虾养殖回捕率只有30%左右,高的不超过50%,影响了养殖效益,笔者认为造成小龙虾回捕率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苗种放养成活率低目前小龙虾人工繁殖还没有完全掌握,其苗种多为收购天然捕捞的苗种。投放苗种时,苗种经长途运输,离水时间长。小虾种鳃丝萎缩,放养时未经充分吸水处理,入池后虾种因吸水过多而“胀死”。有些苗种是通过药物诱捕的,放养后死亡率高。有的苗种是严寒的冬季投放,放养过程中直接被冻伤、冻死。苗种宜就地收购就地放养,虾苗放养要做到沿池四周均匀放养,布点均匀。长途运输的虾苗,放养时先将虾苗放水中浸泡3分钟~5分钟,再放池边2分钟~3分钟,反复2次~3次,让虾苗吸足水份后,再缓慢将虾放入池中,可提高放养成活率,严禁投放药物诱捕的苗种。二、是放养密度高雌雄搭配不合理。塘口放养密度高,同一塘口多批次放养,规格不一,造成生长速度不能同步,摄食能力有强有弱,养殖过程中小龙虾互相残杀,成活率低。苗种雌雄搭配不合理,繁殖率低,影响养殖产量。主养小龙虾一般每亩放养种虾20千克~40千克,规格20克/只以上。混养小龙虾每亩放养种虾10千克~20千克,规格30克/只左右。放养的虾苗要求体质健壮,附肢完整,规格均匀,并一次放足,避免分批放养。雌雄比例通常为2~3∶1,雌雄鉴别:(1)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化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二腹足羽状。(2)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的基部,不明显,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的基部,可见明显的一对暗色圆孔。(3)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螯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螯足相对较小。三、是敌害生物多因清塘不彻底,注水时没有经严格过滤。虾池中有青蛙、水蛇、乌鳢等敌害生物,摄食幼虾,侵袭蜕壳过程的软壳虾,直接影响小龙虾养殖成活率。因此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放苗前要用药物彻底清塘,杀灭敌害生物,常用药有生石灰、强氯精、巴豆等。四、是僵(懒)虾多池中水草少,生态条件差,养殖过程中,水位忽高忽低,导致部分小龙虾沿水位线附近打洞,以穴居为主。时间一长,就适应了洞穴生活,既不蜕壳,又不摄食生长,小龙虾雌雄不分,规格小,懒于活动,回捕率低。苗种放养前池内四周应种植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茭白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以利小龙虾蔽荫和滋生小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7月~8月,水草腐烂后应及时补充水草,以满足小龙虾生长和蜕壳的需要。养殖过程应长期保持水位稳定,水质清新,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化学污染。五、是投饵量不足由于放养密度高,投饵量不足,投饵方法不当,饵料营养不全面,大小规格不适口,造成部分龙虾摄食不到饵料。一是造成小龙虾互相残杀;二是因营养不良,造成部分小龙虾蜕壳不遂;三是造成部分小龙虾因索饵而逃逸。主养小龙虾的塘口,由于放苗量大,需在放苗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3天后1个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待虾苗长至6厘米~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如麦子、麸皮、玉米、饼粕等或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中、小龙虾按体重的15%~20%投喂,成虾按体重的5%~10%投喂,具体可根据虾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六、是水质过肥池水质肥,pH值过低,或水质清瘦,水体透时度过大,都不利于小龙虾蜕壳生长。夏季水位过浅,水温高于极限温度,会抑制小龙虾生长,促使小龙虾性早熟。冬季封冰,易造成小龙虾因缺氧窒息死亡。养殖过程中若发现小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到岸边,浮头并向岸上爬时,说明缺氧严重,要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七、是管理不善一是池口面积过大或过小,坡比小,没有浅水层,不利于小龙虾脱壳生长;二是防逃设施差,容易造成小龙虾逃跑;三是捕捞不及时,造成部分小龙虾伏塘穴居而捕不到。养殖小龙虾的池口面积以10亩~30亩为宜,坡比为1∶2~1∶3。小龙虾爱打窟,要加固防逃设施,以防小龙虾逃跑。小龙虾隔年性成熟,9月离开母体的幼虾到第二年的7月~8月性成熟。6月离开母体的幼虾到第二年的4月~5月性成熟。小龙虾性成熟交配后,雄性容易死亡。一般饲养2个月左右,当小龙虾个体重达40克以上时,可捕捞上市。
相关文章
-
一例貉子大肠杆菌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诊治实例
某养殖户来我站就诊,据他讲述他养的60多只貉子得了腹泻病,全群大部分发病,大小貉子均有发生。我站的技术人员前去诊疗,现将经过叙述如下,为养殖户提供参考。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背毛粗乱,极度消瘦,体温升高,多卧少站,目光呆滞,眼窝下陷,可视黏膜苍白,后股部潮湿,笼下粪便呈黄色有的呈灰绿色,部分伴有呕吐的症状,严重...
1551 养殖手册 养貉技术 养殖 -
石斑鱼营养与饲料研究
石斑鱼种类较多,全世界约100多种,属暖水性中下层的肉食性鱼类,栖息于潮流缓慢、透明度不大的岩礁和珊瑚丛海区,为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国内石斑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和海南五省区的沿海。目前,石斑鱼营养需求的研究较多,但配合饲料的开发利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养殖石斑鱼主要是投喂冰鲜小杂鱼,也有个...
1323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教学 -
鹌鹑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
鹌鹑支原体病是由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疾病,带菌鹌鹑和种蛋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饲料质量差、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等为本病的诱因。症状: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呼吸道有罗音,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眼睑浮肿。防治: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每只每次0.1g拌饲料喂服,连喂3天。也可用链霉素按每只每天1万单...
2141 养殖手册 鹌鹑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淡水鱼之王”―香鱼
香鱼,是我国独有的名贵经济鱼类。史书上有记载香鱼之说,1990年2月出版的《浙江当代渔业史》一书,也提到较名贵的香鱼。但都没有具体介绍香鱼的情况,有关香鱼的资料十分缺乏。一、香鱼产地之说据了解,我国香鱼主要产地:1、浙江省宁海县凫溪,世称“凫溪香鱼”。传说曾是朝延贡品。2、福建省南靖县九龙江水域,也盛产香鱼。俗称“闽南...
495 养殖手册 淡水鱼之王―香鱼 养鱼技术 养殖 -
有关水蛇饲养方面的要点
人工养殖水蛇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饵料来源广等优点。因该蛇对温度、湿度、饲养环境等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易管理,极好驯养,与其它蛇类相比没有危险性。故特别适宜初次养蛇或资金小的农民朋友。现将水蛇的饲养技术介绍如下。1、水源水蛇具有水生或半水生习性,因此在水蛇的活动季节里一定要保持充足清洁的水源,盛夏时节每7-15天彻底清池除...
598 养殖手册 有关水蛇饲养方面的要点 养蛇技术 养殖 -
鸭生产性能测定与计算方法-繁殖性能
1.孵化种蛋合格率:指种母鸭在规定的产蛋期内(蛋用型、肉用型鸭在72周龄内)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产蛋总数×100%受精率:受精率占入孵蛋的百分比。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算;散黄蛋按无精蛋计算。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孵化率(出雏率):⑴受精蛋孵化率出雏...
2298 养殖手册 鸭生产性能测定与计算方法 繁殖性能 养鸭技术 养殖 -
大小猪最容易发生的冬痢的防治
编者按:冬痢是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的统称。是冬天发生的病毒性腹泻。流行于11月到4月。主要特点是大小猪都有发生,包括母猪。主要症状是水样腹泻。传播速度快,一周左右波及全群。大猪7-10天后自愈。其中流行性腹泻主要发生母猪和育肥猪,母猪引起奶量减少,肥猪短暂的食欲不振。哺乳仔猪据报道发病率没有传染性胃肠炎高...
1186 养殖手册 大小猪最容易发生的冬痢的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